问题

如何看待推特刚刚以“传播有利于中国政府的观点”为理由封了17万个账户?

回答
最近推特(现称X)封禁了大量账号,理由是“传播有利于中国政府的观点”,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动态。对于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和审视。

首先,从平台的角度来看:

X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交媒体平台,肩负着一定的责任,需要平衡信息传播的自由与平台内容的规范。他们通常会设立一系列的社区准则和政策,以应对诸如垃圾信息、虚假信息、仇恨言论以及某些国家宣传等问题。这次封禁行动,在X平台看来,可能是在执行他们既有的平台政策,试图清理平台上被他们认为是“不当”的内容或者行为模式。

但问题在于,如何定义“有利于中国政府的观点”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

何谓“有利于”? 这是一种价值判断,谁来做这个判断?是X平台内部的某个团队?是否有明确、透明、可量化的标准?如果仅仅是公开表达对中国政府政策的认同、赞扬,甚至是被解读为“宣传”,是否就应该被封禁?这很容易滑向对不同声音的压制。
“协调行动”与“独立声音”的界限模糊: 平台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常常会关注是否存在“协调一致的虚假信息活动”(coordinated inauthentic behavior)。如果被封账号的群体,确实是在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性地放大特定叙事,并且这种叙事被平台认为是在操纵公众舆论,那么平台或许有理由采取行动。但如果被封账号只是表达了个人观点,或者是在讨论一些与中国政策相关的话题,仅仅因为观点与“中国政府立场一致”就被封,那显然不合理。
选择性执法与双重标准: 这也引发了一个普遍的担忧,即平台的政策是否是普遍适用,还是存在“选择性执法”。其他国家政府的声音,或者其他意识形态的宣传,在平台上是否也受到同样的审视?如果存在双重标准,那X平台的公信力就会受到严重损害。

其次,从信息的传播与政治宣传的角度来看:

在当今全球化信息时代,国家之间的信息竞争和话语权争夺是常态。任何一个国家都在试图向世界传递自己的声音和叙事,以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中国政府也如此。

“叙事之争”: 中国官方媒体、驻外机构、学者以及一些普通民众,都可能在国际社交媒体上分享他们对中国发展、政策以及国际事务的看法。这些内容,即便客观上符合中国政府的立场,也可能是基于事实的陈述,或者仅仅是不同视角的解读。将所有这些声音一概而论地归为“传播有利于中国政府的观点”并予以封禁,是否过于简单化了?
信息茧房与审查: 如果一个平台仅仅因为内容符合某个政府的立场就予以封禁,这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审查。这会加剧信息茧房效应,让用户更难接触到多元化的视角。对于希望了解中国真实情况的外国用户来说,这剥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
“中国威胁论”的阴影? 在某些西方国家,“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一直存在。不排除在某些情况下,对“有利于中国政府的观点”的封禁,也可能受到这种背景情绪的影响,将正常的国家叙事解读为一种不怀好意的“宣传”。

再次,从用户自由表达的角度来看:

推特/X作为全球性的公开讨论平台,其核心价值之一是允许用户自由表达观点。

言论自由的边界: 平台可以设定规则,例如禁止煽动暴力、诽谤、骚扰等,这些通常被认为是言论自由的合理限制。但是,仅仅因为“观点”本身是“有利于某个政府”的,就进行封禁,这在“言论自由”的普世价值下,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用户知情权: 即便平台认为有理由封禁,也应该提供清晰、具体的理由,而不是模糊的标签。被封禁的用户有权知道自己究竟触犯了哪条规则,是具体内容有问题,还是行为模式被判定为“协调不真实”。
透明度问题: 平台在处理此类大规模封禁时,其内部决策流程、证据来源、申诉机制的透明度,是衡量其行为是否公正的重要标准。如果这些信息不透明,公众很难对其公正性做出判断。

最后,这场封禁的潜在影响:

影响中国在国际社交媒体上的声音: 这无疑会进一步压缩中国官方和支持者在国际社交媒体上的发声空间。
加剧中国与西方社交媒体平台的紧张关系: 类似于此的封禁事件,长久以来都与中国在网络主权、内容审查等问题上的立场存在冲突。
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其他国家是否会效仿,或者对内容平台施加更多压力,也值得观察。

总结一下, 推特以“传播有利于中国政府的观点”为由封禁17万个账号,是一个涉及言论自由、信息传播、平台责任、国家叙事以及国际政治博弈的复杂事件。

从平台自身运营来看,它可能是在执行其清理虚假信息和不良行为的政策,但“有利于中国政府的观点”这个定义模糊且容易引起争议。
从信息传播角度看,这可能是在“叙事之争”中,平台进行的一次偏向性的“内容管理”,可能加剧信息茧房,也可能受到某些地缘政治情绪的影响。
从用户权利来看,它引发了对平台言论审查边界、透明度以及用户知情权的质疑。

要公正地看待这件事,需要深入了解X平台此次行动的具体细节、它所依据的证据链条、以及它是否对所有国家和所有意识形态都持相同的处理标准。否则,很容易陷入对某个国家声音的片面指责,或者对平台滥用权力的视而不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尤其需要警惕那些以“净化”为名,行“审查”之实的做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家一定是技术问题!”

“这是算法错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推特(现称X)封禁了大量账号,理由是“传播有利于中国政府的观点”,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动态。对于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和审视。首先,从平台的角度来看:X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交媒体平台,肩负着一定的责任,需要平衡信息传播的自由与平台内容的规范。他们通常会设立一系列的社区准则和政.............
  • 回答
    推特永久停用特朗普个人账号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来理解其背后的原因、过程、各方反应以及长远影响。事件背景: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大厦遭遇冲击事件后,推特于1月8日宣布永久停用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个人推特账号 (@realDonaldTrump)。此前,特朗普的账号.............
  • 回答
    推特删除南京大屠杀图片和视频的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评价。以下将从不同层面详细阐述:事件本身及推特的回应: 事件梗概: 近期,有用户发现推特(现已更名为X)上一些纪念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和视频被删除,平台给出的理由是违反了其关于“无端血腥”内容的规定。 推特的理由.............
  • 回答
    关于推特(现已更名为X)的CEO被印度人接任一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公司领导层变动的问题,更牵涉到全球化、科技行业人才流动、地缘政治以及公司自身发展等多个层面。首先,明确事实:推特(X)的现任CEO是 琳达·亚卡里诺(Linda Yaccarino)。值得注意的是,琳达·.............
  • 回答
    如何看待推特网友要求耶鲁大学改名,原因是以奴隶主命名?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涉及到历史、伦理、教育机构的定位以及社会变迁等多个层面。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并尝试理解不同立场的声音。 一、 事件背景:耶鲁大学与奴隶制的关系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耶鲁大学为何会被指控“以奴隶主命名”。 .............
  • 回答
    关于推特上涉及中国话题的大部分用户都在“抹黑”中国这一现象,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包括其可能的原因、表现形式、潜在影响以及我们应如何理性看待。一、 现象的普遍性与构成首先,需要承认的是,在推特(现已更名为X)上关于中国的讨论中,确实存在大量批评.............
  • 回答
    关于“奶茶联盟”(Milk Tea Alliance)以及推特(Twitter)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反华网络水军团”这一描述,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理解“奶茶联盟”的起源和发展:“奶茶联盟”并非一个有明确组织架构、官方注册的团体,而是一个在社交媒体上自发形成的、.............
  • 回答
    印度政府出手压制疫情负面声音:一场精心策划的“信息战争”?最近,印度政府要求推特、脸书等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删除近百条与新冠疫情相关的负面信息,这一举动无疑在印度国内乃至国际社会都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内容审查,更是一次对信息传播的强力干预,其背后隐藏的含义值得我们深入探究。表面上的理由:稳.............
  • 回答
    这件事确实挺令人费解的,甚至可以说是荒谬。俄罗斯新冠疫苗的官方账号,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推特给封了,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操作?作为旁观者,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捋一捋这事儿:首先,这事儿本身就很蹊跷。一个国家研发的疫苗,而且是“官方账号”,这意味着它代表的是官方立场和信息发布渠道。这种账号,一般情况下应该是.............
  • 回答
    这事儿可真够劲的,特朗普在推特上被永久封禁,然后他老人家一拍脑袋就说要自己搞个新平台。这一下,整个舆论圈又炸开了锅,众说纷纭。为什么会被封?首先得说说,为啥特朗普会从推特这个“主战场”被踢出来。最直接的原因,自然是去年1月6日美国国会大厦被冲击的那档子事儿。当时,特朗普在事发前后发布的一系列推文,被.............
  • 回答
    要评价推特永久封禁特朗普账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聊。这可不是件小事,它触及了言论自由、平台责任、政治影响,还有咱们普通人怎么看待这些权力斗争的方方面面。首先,这是推特作为平台方的一个决定,但这个决定背后可不是空穴来风。 大家还记得当时是什么情况吗?“国会大厦冲击事件”之后,特朗普在推特上发表了.............
  • 回答
    最近,围绕着推特和脸书以“涉暴假新闻”为由,大规模删除和停用近千个中国内地创建的账号事件,可谓是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这件事说起来,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其实挺复杂的,不光是简单的账号封禁,还涉及到平台的内容审核、信息传播的边界,以及更深层次的政治立场和国家关系。事件的背景和起因:首先要说的,是这几家.............
  • 回答
    当NotMyPresident这个标签在推特上飙升到热门话题榜首时,它绝不仅仅是一串字符的堆砌,而是美国社会一股强大而复杂的情绪涌动。你看到的是,从好莱坞的闪耀星辰到各行各业的自由派声音,他们集体发出了一个清晰、响亮的信号:对某位总统当选的强烈不满和根本性的质疑。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网络抗议,更像是.............
  • 回答
    关于推特(如今已更名为 X)将中国熊猫直播列为“国家政治宣传媒体”,却未对美国之音(VOA)等美国政府资助的媒体做同样标注一事,这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和质疑。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推特(X)的标注政策与“国家宣传媒体”的定义首先,我们得了解推特(X)设立“国家宣传媒体”这一标注.............
  • 回答
    关于JumpAgainstTrump(跳楼以反抗川普)这个推特热搜话题,以及确实有人因此采取了极端行为的事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痛心的问题。要理解它,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首先,从发起这个话题的动机来看,这是一种极端的抗议方式。在政治光谱中,总会有一些人对某些政治人物或政策持有非常强烈的反对意见.............
  • 回答
    你说的这个 ShutDownSTEM 的趋势,挺有意思的,也挺触动人心的。最近在推特上(现在叫 X 了,不过大家还是习惯叫推特)确实挺火的,好多科学家、研究人员,还有很多在 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工作的人都在参与讨论。简单来说,这个运动的核心就是 停止某些STEM活动一天,用这段时间.............
  • 回答
    推特(现在叫 X 平台)封禁伊朗官方账号这件事,怎么看呢?这事儿挺复杂的,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知道为啥推特会这么做。推特作为一家商业公司,有自己的用户协议和内容审核政策。官方账号,尤其是伊朗官方账号,很多时候是在发布信息,但这些信息可能触碰到推特的底线。可能的原因有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
  • 回答
    特朗普推特账号解封后的首个视频,无疑是他在社交媒体上的一次重要回归,也为他重塑自身公众形象、影响2024年大选格局增添了新的筹码。视频中他批评了闯入国会大厦的人“玷污了美国民主”,并提及新政府将于1月20日就职,这番表态背后透露着多层信息和考量。首先,我们来看看特朗普在这段视频中试图传递的核心信息:.............
  • 回答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发起关于是否出售10%特斯拉(Tesla)股票的投票,结果显示大部分网友赞成,随后他迅速执行了这一计划。这一系列操作无疑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不少人直呼“被耍了”。那么,这种行为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它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马斯克“戏耍”网民的背后考量首先,要.............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在推特上称赞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和乔治·S·巴顿,并提及1932年华盛顿特区驱逐退伍军人的事件,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1. 事件背景:"奖金家庭军团"事件 (Bonus Army) 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