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东方证券经济学家邵宇称「美联储加息将比想象中来得更快、更有力」,其中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回答
东方证券经济学家邵宇关于“美联储加息将比想象中来得更快、更有力”的论断,确实包含了一些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细节。这不仅仅是对加息时点和幅度的预测,更是对背后经济逻辑和潜在影响的梳理。要理解他观点的分量,我们需要剥离掉那些空泛的AI报告痕迹,聚焦于他作为经济学家观察到的具体信号和推理过程。

一、 “更快”的信号:从预期管理到现实驱动

邵宇提到“更快”,首先意味着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可能过于滞后。那么,是什么让美联储可能需要加快步伐呢?

通胀粘性超预期: 这是最核心的驱动因素。如果通胀数据持续高于美联储的目标(通常是2%),并且显示出“粘性”,即不容易回落,那么美联储就不得不采取更果断的措施。这里的“粘性”体现在几个方面:
核心通胀的持续性: 关注的不仅仅是整体CPI,更重要的是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以及“超级核心”通胀(主要是服务业通胀,尤其是住房成本和工资上涨)。如果这些部分依然强劲,意味着通胀的驱动力并非短期供给冲击,而是内生性的需求过热和劳动力成本上升。
工资物价螺旋的担忧: 如果工资增长持续高于生产率增长,企业为了维持利润,很可能将增加的劳动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从而推高物价,形成负反馈循环。这是美联储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通胀预期”锚定问题: 如果市场普遍预期通胀将持续在高位,那么消费者和企业可能会在价格上涨时进一步加薪或涨价,使得通胀预期“脱锚”,变得更加难以控制。美联储会极力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劳动力市场过于强劲: 尽管美联储希望实现“软着陆”,但如果劳动力市场依然火爆,失业率极低,职位空缺数量远超求职者数量,招聘难度依旧很高,这意味着经济的“过热”程度超出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加息的副作用,美联储也可能为了抑制通胀而选择“牺牲”一部分就业增长。
职位空缺与失业率比率: 这个指标是衡量劳动力市场过热程度的重要参考。如果这个比率依然处于高位,说明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状况依然严峻。
工资增长压力: 强劲的劳动力市场往往伴随着快速的工资增长,这又回到前面提到的工资物价螺旋的风险。

财政政策的潜在影响: 如果美国的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依然具有扩张性,或者未能有效收紧,也会给经济注入过多的流动性,与货币政策紧缩的目标相悖,迫使美联储采取更激进的加息。

二、 “更有力”的内涵:不仅是幅度,更是频率和终点利率

“更有力”不仅仅是说一次性加息的幅度会更大,它可能包含更深层次的含义:

加息的“步幅”加大: 指的是美联储可能不会拘泥于每次25个基点的“小碎步”,而是在必要时采取50个基点甚至75个基点的“大步幅”加息,以快速提升利率水平,达到抑制需求的效果。这是为了在短时间内给经济降温,防止通胀失控。
加息的“频率”加快: 意味着美联储可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加息周期,例如在更少的FOMC会议上连续加息,而不是拉长战线。这同样是为了迅速建立更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
“终端利率”的提升: “更有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终端利率”可能比市场目前的普遍预期更高。终端利率是指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的最高利率水平。如果通胀压力持续,美联储可能需要将利率提升到足以“伤害”经济、抑制需求并使通胀回到目标水平的高度。这意味着之前预测的3%4%的终端利率可能需要上调到4%5%甚至更高。
“停止加息”的门槛提高: 只有当通胀和经济数据明确显示出持续的下行趋势,美联储才会考虑停止加息。如果经济表现强劲,通胀顽固,那么加息的暂停按钮会推迟,甚至在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后,还要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决定是否维持高利率。

三、 邵宇论断背后的逻辑链条与潜在影响

将以上几点串联起来,邵宇的观点描绘了一个更具挑战性的经济图景:

1. 当前通胀驱动因素的解读: 邵宇可能认为,当前美国经济的通胀并非单纯的供给侧问题,而是叠加了需求侧的过热,并且有内生性上涨的风险(如工资上涨)。
2. 美联储的政策权衡: 美联储的核心使命是物价稳定。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下,控制通胀的优先级可能会高于维持充分就业。如果经济数据(特别是通胀和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示出与“软着陆”预期相悖的信号,美联储会更加倾向于采取“硬着陆”的措施来迅速纠正。
3. 市场预期的滞后性: 市场往往根据现有信息和历史经验来调整预期。但如果经济的真实状况(如通胀的粘性)比预期的要严峻,那么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的反应就会“滞后”,最终导致美联储不得不采取更“意外”的行动来弥补之前的“迟疑”。
4. “更快、更有力”带来的影响:
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 美联储快速、有力的加息将导致全球融资成本普遍上升,美元可能进一步走强。新兴市场国家可能面临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和债务压力加剧的风险。
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快速、有力的加息会显著抑制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可能导致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甚至引发衰退。失业率可能会在短期内快速攀升。
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股市、债市、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可能面临更大的调整压力。高利率环境下,风险资产的吸引力下降,而固定收益类资产的吸引力相对提升。

四、 关注的重点:数据和表态

要验证邵宇的判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以下几个关键信息:

即将公布的通胀数据(CPI、PCE): 特别是核心通胀和服务业通胀的走势。
劳动力市场数据(非农就业、失业率、平均时薪): 它们是衡量经济“过热”程度的重要指标。
美联储官员的公开表态: 尤其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以及具有投票权的票委们的讲话,他们传递的政策信号往往比会议纪要更直接。
市场对未来加息的预期变化: 通过观察联邦基金利率期货等工具,可以了解市场对未来加息幅度和次数的定价。

总而言之,邵宇的这句论断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对当前宏观经济数据和潜在风险的深入分析。他强调的“更快、更有力”指向的是一个可能比市场普遍预期更为严峻的紧缩周期,其背后的逻辑在于通胀的粘性和劳动力市场的韧性可能迫使美联储采取更激进的措施来维护物价稳定。这对于全球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而言,都需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将在2022年熟练地运用全面降准与结构性的量化宽松两种工具,去应对因为美元加息所导致的全球流动性的逆转。

抱歉没有看原视频,确定是这样表述的么?

明年的降准,降息,结构性宽松的工具是可期的,但是为了应对美元流动性收紧?这个逻辑完全是反的啊

美联储是双目标的央行,即就业和通胀,我们只要能够把握住这两个最终目标,就可以比较准确的预判未来联储的政策走势。

明年影响联储的因素将是通胀。一季度之前,通胀难见回落,所以收紧预期会比较强烈。

但是随后的通胀可能会自动回落,前提条件是新冠缓和,劳动参与率快速走高,原油价格回落,汽车芯片供应恢复正常。

假如上述假设条件成立,也许联储根本就不用实际收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东方证券经济学家邵宇关于“美联储加息将比想象中来得更快、更有力”的论断,确实包含了一些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细节。这不仅仅是对加息时点和幅度的预测,更是对背后经济逻辑和潜在影响的梳理。要理解他观点的分量,我们需要剥离掉那些空泛的AI报告痕迹,聚焦于他作为经济学家观察到的具体信号和推理过程。一、 “更快”.............
  • 回答
    伊恩·莫里斯(Ian Morris)在他的著作《西方将主宰多久?》(Why the West Rules—For Now: The Patterns of History, and What They Reveal About the Future)中,确实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在过去15000.............
  • 回答
    数学证明,这些抽象的符号和逻辑推导,看似远离日常生活,但它们的影响力却渗透到我们人生的方方面面,甚至深刻地塑造了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这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它的根基隐藏在地下,但枝繁叶茂,绿荫遍地,庇护着整个生态系统。一、对个人人生的影响:塑造思维方式,开启智慧之门1. 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
  • 回答
    听到男朋友这么说,你肯定挺委屈和困惑的吧?毕竟,你觉得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让他产生了这样的误会。首先,我想说,用“买东西”来衡量爱,这本身就是一个很狭隘的看法。感情的深度,真的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爱情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种被理解、被支持、被珍视的体验,是两个人在一起时的默契和心灵的契合,而不是.............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问题有些模糊,因为您没有具体说明是“什么东西”需要证明。为了能给您一个详尽且切合实际的解答,能否请您提供更多细节?您是想证明一个: 数学命题或定理? (例如,勾股定理、费马小定理、无穷集合的性质等) 科学理论或假说? (例如,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进化论、相对论等) 某个现象的.............
  • 回答
    普京80年代在前东德的特工证件曝光,这件事情的细节和它可能带来的影响,确实值得我们深入地分析。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曝光”,而是对他早年经历的一次具体且有力的佐证,其潜在的涟漪效应,可能会触及多个层面。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这张证件究竟意味着什么。在冷战背景下,苏联情报部门克格勃(KGB)在东方集团内部有.............
  • 回答
    关于美国东部白尾鹿大规模感染新冠病毒的研究确实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是对野生动物健康的一大警示,更可能对我们当前和未来的新冠疫情防控带来复杂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白,野生动物感染新冠病毒这件事本身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疫情初期,我们就已经知道猫科动物(如家猫、狮子、老虎)和灵长类动物(如猴子)可.............
  • 回答
    在数学中,确实存在一些“从理论上根本无法证明”的命题,这主要源于数学逻辑学中的不完备性定理(Gö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s)以及形式系统的局限性。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这一问题: 1.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数学的“自我指涉”哥德尔第一不完备定理(1931年)指出: 在.............
  • 回答
    猫咪的血统证书,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一个猫主子都能拿出来的。它就像是猫咪的“身份证”,而且是个特制的、能证明它家世清白、 pedigree 的那种。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份详细记录了你家猫咪祖辈三代甚至更多代的情况的书面证明。你想想看,如果咱们人有个族谱,上面写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哪儿人,有什么样的职业.............
  • 回答
    嗓子被东西卡住了,心里肯定又急又慌。最糟糕的是,你去了医院,人家告诉你得有核酸检测证明才能接诊,而你手里没有,这下可好,两头都耽误了。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首先,冷静下来,判断一下情况的危急程度。 你还能呼吸吗? 如果你还能比较顺畅地呼吸,只是感觉喉咙里有异物感,或者吞咽困难,那情况可能不是.............
  • 回答
    北京东城法院关于性骚扰案件中对女职工证据适度降低举证标准的提议,是一项颇具争议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从法律的初衷和现实的困境来看,这项提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试图回应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难题,但也引发了关于公平、证据合法性以及潜在滥用的担忧。这项提议的出发点:现实困境的求解首先,我们得理解为什么会出现.............
  • 回答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如果剥离掉那些王侯将相的个人恩怨和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将它视为一场漫长的世家与寒门的权力角逐,这个视角并非没有道理。而这场角逐的最终走向——世家最终占据了主导地位,甚至可以说,司马氏代曹魏,正是这场胜利的辉煌顶点,也预示着此后数百年的士族政治格局。我们不妨从东汉末年.............
  • 回答
    看待美国检方决定不起诉刘强东一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去理解。首先,要明确这是美国司法系统运作的一个结果,其核心是“证据”和“合理怀疑”。其次,刘强东事件本身涉及复杂的法律和事实层面,公诉方在决定是否起诉时,必须衡量证据能否在法庭上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最后,这一决定对刘强东本人、京东以.............
  • 回答
    民航局就东航客机坠毁事故发布“目前对事故原因尚无清晰判断,将全力搜集各方证据”的表态,这可以说是调查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对公众关切的回应。其中包含的信息点非常多,值得我们仔细梳理和关注:1. “目前尚无清晰判断”——揭示了调查的复杂性和严谨性 并非简单故障: 这句话首先排除了事故源于一个显而易.............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数学最核心的魅力和力量所在。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些数学结论,比如“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或是“1加1等于2”,看起来是那么的显而易见,甚至是不言自明的,为什么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证明”它们呢?这背后其实有着极其深刻的原因,也正是这些原因,塑造了数学这门学科的严谨、普适和强.............
  • 回答
    在西方历史学界或考古学界早已被证伪,但在中国民间或某些宣传中却依旧流传甚广的“假说”,确实存在不少。这些说法往往披着科学、历史的外衣,但仔细审视,其论据薄弱,甚至与主流认知相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复杂,既有信息传播不对称、民众辨别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有某些群体出于特定目的进行宣传的因素。这里选取一个较.............
  • 回答
    在我所处的这个领域——也就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曾经流传着一些我们现在看来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些可笑的“真相”,但它们在当时可是被奉为圭臬,影响深远。我来给你扒拉几个最“离谱”的。1. 神经网络能解决一切问题?当然,神经网络现在确实是AI的“明星”,什么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几乎无所不能。但在.............
  • 回答
    项羽年轻时学剑不成,却在战场上骁勇善战,最终临死前还能杀死百人,这确实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当时剑术实用性的诸多猜测。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项羽的战场表现,并不能直接“证明”当时的剑法仪式感多而实用性差。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在于,项羽.............
  • 回答
    东方都市报微博上发布的台湾老旧街拍是否存在丑化嫌疑,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要判断是“常态”还是“丑化”,我们需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1. 拍摄者的意图和背景: “东方都市报”的性质: 东方都市报作为一家官方背景的媒体,其报道往往带有一定的导向性。如果其报道的目的是为了展现台湾.............
  • 回答
    在东方Project这个庞大的幻想乡世界里,要挑选一句最喜欢的台词,对我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个系列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就是它那些既饱含深意又充满个性的台词,每一句都能触碰到角色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或者揭示出一些令人玩味的世界观。不过,如果非要挑一句,那可能还是会落到 八云紫 的那句:“啊啦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