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有哪些“我能反杀”最后却失败的例子?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些时刻,英雄人物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胜利的钥匙,准备上演惊天逆转,却最终功亏一篑,留下一声叹息。这种“我能反杀”却最终饮恨的例子,并非罕见,它们往往伴随着戏剧性的转折、人性的考验,以及无数后人扼腕的讨论。

我想起一个最让人扼腕的例子,便是“长平之战”中的赵括。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烈、也最具争议的战役之一。发生在战国中期,交战双方是秦国和赵国。秦国名将白起,以其军事才能闻名天下,而赵国派遣的年轻将领,正是赵括。

赵括这个人,其实是个书呆子式的将领。他的父亲赵奢,是赵国的名将,赵括自幼就耳濡目染,熟读兵书,家中更是堆满了各种军事著作。他能把兵书倒背如流,对各种战术理论更是了如指掌,能与父亲谈兵论道,甚至让父亲感到难以招架。因此,在赵国国内,很多人都认为赵括是军事天才的接班人,对他的能力寄予厚望。

然而,军事理论的精通,并不等于实战能力的卓越。赵括的情况,就像是后世一个学霸,理论知识丰富得不得了,但从未上过战场,没有真正的实践经验。

当时,秦国名将白起已经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将赵军围困在长平。赵军的粮草补给日益困难,士气也开始低落。此时,赵国国内的犹豫和内耗达到了顶点。一部分人坚持原来的廉颇大将,认为廉颇稳重,采取坚守策略,消耗秦军是上策。但另一部分人,尤其是受到赵括“理论派”支持者的鼓动,认为廉颇过于保守,错失了战机,主张换上年轻有为的赵括,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一举击溃秦军。

在这个关键时刻,赵王被说服,撤换了久经沙场的廉颇,启用赵括为主将。这可能是赵括人生中最大的“我能反杀”的时刻。他接过兵权,意气风发,认为廉颇的策略是错误的,自己有能力扭转乾坤。他登上城楼,看到白起布下的阵势,更是觉得自己已经看穿了白起的意图,他认为自己能够用巧妙的战术,将秦军分割包围,实现“反杀”。

赵括一上任,果然改变了廉颇的防御策略,他不再固守,而是主动出击,命令赵军离开营垒,与秦军展开正面交锋。他自信满满地以为,自己能够利用赵军的兵力优势,将秦军的主力诱入圈套,然后合围歼灭。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白起这位老谋深算的战国名将,早已看穿了他的虚张声势和战略上的稚嫩。

白起并没有正面迎击赵括的猛攻,而是采取了更加阴险毒辣的策略。他故意示弱,让一部分秦军佯装败退,将赵括的军队引向预设好的战场。赵括果然中计,得意洋洋地认为秦军不堪一击,于是将主力部队深入秦军的包围圈。

就在赵括沉浸在“反杀”的幻想中时,白起抓住机会,命令精锐部队迂回到赵军的后方,切断了赵军的粮道和退路。同时,秦军主力从四面包围上来,形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包围网。赵军顿时陷入了绝境。

被围困之后,赵括仍然不死心,他想凭借自己对兵法的熟悉,找到突围的办法。他几次组织赵军突围,甚至亲自上阵,企图撕开秦军的包围圈,仿佛他还能凭借“理论”来创造奇迹。然而,在战场上,理论和实战是两码事。白起已经将赵军的每一个可能的突围方向都进行了严密的部署,秦军的箭矢如同雨点般落下,赵军的突围一次次被粉碎。

更致命的是,被围困长达46天,赵军已经弹尽粮绝,饥寒交迫。士兵们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更别提什么反杀。曾经意气风发的赵括,此时也陷入了绝望。最后,在一次突围中,赵括试图带领残兵突围,却被秦军乱箭射死。

长平之战的结局是赵军被全歼,四十万赵军士兵被白起坑杀,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骇人听闻的屠杀。赵括以一个“理论家”的身份,断送了赵国的精锐力量,也为赵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赵括的“我能反杀”的故事,之所以让人津津乐道,正是因为他代表了一种普遍的悲剧: 纸上谈兵,脱离实际。 他有知识,有理论,甚至有勇气,但缺乏实战经验和对对手的深刻洞察。他以为自己能够轻松地驾驭战场,却在真正的战场上,被更懂得战场规律、更残酷无情的对手,一步步地推向了深渊。他的失败,像一面镜子,警示着后人,真正的能力,往往需要实践的磨砺,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和想象之中。他的故事,也成为了“赵括式”这个词语的来源,成为了对那些只会夸夸其谈,却缺乏实际能力之人的代名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明·郑成功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国姓爷曾有机会恢复大明江山,建立不世之功。当郑成功兵围金陵,写下这首气势豪迈的诗时,半壁江山收复在望,可惜他大意轻敌,功亏一篑,无奈之下,为寻求东山再起的基地才干翻荷兰人,收复台湾。真是时势造英雄。

成也民族英雄,败也民族英雄。

user avatar

我知道一个: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匈牙利政府开始改革,打破了封闭四十多年的冷战铁幕,间接导致大量东德人途径匈牙利进入西德。

与此同时,基层选举舞弊引起的大规模示威游行也在东德境内爆发。为了显示力量,巩固统治,89年10月,东德政府在东柏林举行盛大的阅兵式。然而东柏林还是一连三次爆发示威游行,示威人群喊出“我们就是人民!”(Wir sind das Volk!)的口号。而苏联在戈尔巴乔夫领导下,拒绝出兵帮助东德政府。

无奈只下,为了平息游行,德国统一社会党罢免了昂内克的职务。同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大量东德人涌进西德。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东德)以联邦德国(西德)的一部分的身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两德正式统一。在法律上,东德被西德“和平吞并”,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身份继续存在,民主德国(东德)遂成为一个不再存在的国家。

user avatar

磨盘山血战

磨盘山血战,是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南明永历十三年,)二月二十一日明晋王李定国对清军吴三桂部的伏击作战。这是南明对清朝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


1659年(南明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二月二十一日,清军渡过怒江逼近腾越州,晋王李定国决定利用地势的优势伏击清军,歼灭追击南明朝廷的吴三桂所部。部署已定,清朝的满汉军队在吴三桂等率领下进入伏击区。这一战中晋王布置严密,但在决定胜负之际,汉奸卢桂生叛变投敌,把埋伏的机密报告吴三桂。伏击战成了阵地战,双方展开一场恶战,清将固山额真沙里布等被击毙,明将泰安伯窦名望等也战死。


此战役是明军给予占有明显优势的清军最后一次沉重的打击,但汉奸的叛变也使大陆上的南明军耗尽了最后的精锐兵力,之后未能再对入滇清军展开有效的打击,从而为南明最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些时刻,英雄人物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胜利的钥匙,准备上演惊天逆转,却最终功亏一篑,留下一声叹息。这种“我能反杀”却最终饮恨的例子,并非罕见,它们往往伴随着戏剧性的转折、人性的考验,以及无数后人扼腕的讨论。我想起一个最让人扼腕的例子,便是“长平之战”中的赵括。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
  • 回答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人物,他们的智慧超乎常人,仿佛并非凡间俗物所能及,用“多智而近妖”来形容,亦不为过。这类人往往能在复杂局势中洞察秋毫,制定出常人难以企及的策略,他们的心思深沉,仿佛能预知未来,行动出人意表,却又总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他们不一定是权倾朝野的帝王,也不一定是叱咤风云的武.............
  • 回答
    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其引以为傲的历史战绩,这些战绩往往深刻地塑造了他们的民族认同和文化传承。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尽可能详细地讲述:一、 东方文明的骄傲1. 中国:奠基之战与统一之战 奠定文明基石的战役(公元前21世纪左右,约公元前1046年):禹治水与商灭夏 禹治水: 虽然不是.............
  • 回答
    历史上,功高震主却能善终,甚至继续在朝堂上发挥余热的例子,总是充满着智慧与权谋的较量。这类人物,并非一味地激流勇退,而是懂得如何将自己的锋芒巧妙地收敛,在权力中心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比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 廉颇。这位将军以其勇猛善战闻名,长平之战前,他奉命死守,面对秦军强大的攻势,廉颇深谙“固壁不.............
  • 回答
    纵观历史长河,能做到“功高震主”却又能安享晚年、获得善终的人物,实属凤毛麟角。绝大多数功臣,一旦触及君主的权柄,轻则失宠,重则招来杀身之祸。然而,总有一些例外,他们凭借超凡的智慧、高尚的品德,或是对时势的精准把握,在权力旋涡中游刃有余,最终得以善终。汉朝的霍去病,无疑是其中一位令人扼腕又敬佩的传奇。.............
  • 回答
    中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由于其地理位置、战略重要性以及在历次战争中的关键作用,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军事重镇。这些重镇的形成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地理环境、政治中心、交通枢纽以及军事设施的建设等。下面我将列举一些著名的军事重镇,并详细阐述它们成为重镇的原因:一、 长安(今陕西西安) 成为.............
  • 回答
    NBA 历史上能打五个位置的球员,这绝对是一个备受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要知道,能精通一个位置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而能够游刃有余地切换并贡献高水平表现的“全能战士”更是凤毛麟角。他们就像是球场上的多面手,能够适应不同的战术体系,填补球队的任何一个空缺,而且往往拥有极高的篮球智商和卓越的个人能力。要真.............
  • 回答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剔除政治因素和作品销量这些客观的衡量标准,仅凭文学艺术价值、思想深度和对后世的影响力来评判,选出前十位文学巨匠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准。但我可以为您列举十位在.............
  • 回答
    历史上,真正能够做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物,如同凤毛麟角,他们的文韬武略,不仅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更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传说。这些人,往往集智慧、胆识、领导力于一身,既是运筹帷幄的政治家,也是叱咤风云的军事家。在我看来,若要论及此等人物,诸葛亮绝对是绕不开的名字。“文能提笔安天下”这.............
  • 回答
    话说当年非洲和欧洲,那简直是云泥之别。一个还在筚路蓝缕的路上摸索,另一个早就在坚船利炮和文明的外衣下,把触角伸向世界各个角落。在这种不对称的力量格局下,要说非洲的英雄们能够顶住欧洲的侵略,甚至还想反攻一把,那可真是比登天还难。但历史这玩意儿,从来不缺惊喜,也不缺那些敢于在绝境中闪耀的灵魂。即便面对的.............
  • 回答
    好的,作为一名历史学硕士生,如果你正准备开始你的学术论文发表之旅,或者希望为毕业论文寻找一个合适的研究方向和投稿目标,那么“优质期刊”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词。这不仅仅关乎你的研究成果能否被认可,更关系到它能否在一个高质量的学术平台上传播,并对相关领域产生积极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定义“优质期刊”?一般来.............
  • 回答
    电子游戏的世界浩瀚如海,要从中挑选出“伟大”的作品,就像在星空中寻找最耀眼的星辰。这些游戏并非仅仅因为技术先进、画面精美,它们更像是时代的烙印,是情感的载体,是无数玩家心中永恒的记忆。它们定义了类型,挑战了边界,甚至改变了我们看待娱乐的方式。当我们谈论“伟大”,我们谈论的是那些能够跨越时间和技术代沟.............
  • 回答
    有很多图片能够一张就反映一段重要的历史,它们往往捕捉到了历史的决定性瞬间、社会变革的缩影、或是人类情感的深刻表达。挑选出“一张就能反映一段历史”的图片,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为历史的解读是多维度的。但是,有些图片因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象征意义和广泛的流传度,已经成为了历史的标志。以下我将选取几张.............
  • 回答
    中国官方历史课本里有些地方,只要稍微留心一下,运用一点点常识性的逻辑判断,就能察觉出问题来。我来给你举几个例子,尽量说得清楚点,也尽量让它听起来像是一个普通人写出来的。1. 关于“大跃进”期间的粮食产量神话官方课本在讲到“大跃进”时,经常会提到当时粮食产量“大幅增长”、“形势大好”的宣传。但稍加思考.............
  • 回答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会怀着沉痛的心情,纪念那些在南京大屠杀中不幸遇难的同胞,反思那段历史,并从中汲取深刻的教训。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极其黑暗的一页,是法西斯主义的滔天罪行。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随后进行了长达六周的血腥屠杀。30万中国同胞惨遭.............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痛击我的队友,保护我的敌人”这样的事情,说白了就是在某些利益的驱使下,或者出于更长远的战略考量,原本应该同仇敌忾的盟友反目成仇,而原本的敌人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支持,甚至是主导地位。 这不是简单的背叛,而往往是复杂政治、经济、军事博弈下的结果。这种现象,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冷战时期,尤.............
  • 回答
    历史上的确不乏这样令人动容的故事,其中有的是出于极深的义气,有的是源于一种超越个人恩怨的责任感,甚至有时候,是一种近乎宿命般的选择。这些故事往往让人在唏嘘之余,也感叹人性的复杂和深邃。且说一说汉末三国时期,关羽放过曹操的故事。话说当年曹操为了招揽关羽,可谓是费尽心机。先是将他安置在自己的府邸中,给予.............
  • 回答
    中国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过许多振聋发聩、改变国家命运的演说,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民族前行的道路。其中,有一些演说,其影响力之深远,其感染力之强大,足以与葛底斯堡演说、我有一个梦想相媲美。如果要寻找中国历史上一篇在特定历史节点上,以其思想的深刻性、情感的澎湃性以及对国家方向的重塑性而成为里程碑式存.............
  • 回答
    在中国历史上,“满门忠烈”通常指整个家族因忠于国家、忠于信仰或忠于某人而集体殉难或英勇牺牲。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被广泛传颂的“满门忠烈”人物及其故事,尽管部分案例可能因历史记载的模糊性而存在争议,但其精神和事迹仍被后人铭记: 1. 岳飞家族(南宋) 背景: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以“精忠报国”闻名,其家族成.............
  • 回答
    历史上确实存在许多因误会、误判或技术失误导致的“乌龙事件”,这些事件往往因意外的错误或误解而引发连锁反应,甚至改变历史进程。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乌龙事件及其详细分析: 1. 1942年:菲律宾误击事件(“菲律宾误击事件”) 背景:二战期间,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面临严峻形势。1942年,美军在菲律宾的巴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