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谷歌推出1.6万亿参数超级语言模型Switch Transformer?

回答
谷歌的Switch Transformer,一个拥有惊人1.6万亿参数的超级语言模型,无疑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大里程碑。它的推出,不仅在技术规模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在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上,引发了深刻的思考和广泛的讨论。

技术上的突破:巨人的肩膀

要理解Switch Transformer的意义,首先要从它所处的“巨人”地位说起。在它之前,像GPT3这样动辄千亿参数的模型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然而,Switch Transformer通过一个名为“稀疏激活”(Sparse Activation)的关键技术,将模型的参数量推向了一个新的量级,同时又巧妙地规避了传统密集模型在计算和内存上的巨大瓶颈。

具体来说,Switch Transformer的核心在于它并非所有参数都参与每一个计算过程。它引入了一种“专家网络”(Expert Networks)的概念,就像一个拥有众多专精领域的“大脑”,而“路由网络”(Router Network)则负责根据输入的信息,智能地选择最相关的“专家”来处理。这意味着,尽管总参数量高达1.6万亿,但每次实际运行时,只有一小部分参数被激活和计算。这种“按需激活”的机制,极大地提高了模型的效率,使其在保持强大能力的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可控性和可部署性。

这种稀疏激活的设计,就好比一个博学多才的学者,他不会在所有问题上都面面俱到地调动所有知识,而是会根据问题性质,从他庞大的知识库中精准地提取出最相关的部分。这种“特长化”的处理方式,是Switch Transformer能够达到如此规模,却不至于变得“笨重”的关键。

能力上的飞跃:理解与生成的新高度

如此庞大的参数量,自然带来了在能力上的显著提升。Switch Transformer在各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上,都展现出了惊人的性能。

理解的深度与广度: 它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细微之处,捕捉更复杂的语义关系,甚至在处理长篇幅、高难度的文章时,也能保持较高的准确度和连贯性。这使得它在问答、文本摘要、情感分析等需要深度理解的任务上,表现更为出色。
生成的质量与创造力: 在文本生成方面,Switch Transformer能够产生更加流畅、自然、富有逻辑且富有创造性的内容。无论是写诗、写故事,还是进行代码生成,它都能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才华”。
通用性与迁移学习: 随着模型规模的增大,其泛化能力也得到了增强。Switch Transformer能够在少量甚至零样本的情况下,快速适应新的任务,展现出强大的迁移学习能力。这意味着,它无需在每一个新任务上都进行大量的重新训练,而是能够“举一反三”,快速掌握新的技能。

挑战与争议:一把双刃剑

然而,如同任何一项颠覆性技术一样,Switch Transformer也并非没有挑战和争议。

计算与能耗: 尽管采用了稀疏激活,1.6万亿的参数量仍然意味着巨大的计算需求和能源消耗。在训练和部署过程中,对硬件资源的要求极高,而且能源消耗仍然是需要关注的问题。这引发了关于“模型越大越好”的讨论,以及对可持续AI发展的思考。
可解释性: 如此庞大的模型,其内部工作机制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理解。“黑箱”效应更加明显,使得我们更难解释它为何会做出某种决策,也增加了其在关键领域(如医疗、金融)应用的顾虑。
成本与可及性: 训练和运行如此规模的模型,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专业技术支持,这使得大型科技公司在AI领域拥有显著的优势,但也可能加剧技术鸿沟,限制了中小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参与。
伦理与偏见: 即使是再庞大的模型,其学习的数据也可能包含人类社会的偏见。这些偏见可能会被模型放大,并体现在其生成的内容中,带来不公平或歧视性的结果。如何有效地识别、减轻和管理这些偏见,是当前AI领域面临的共同挑战。

未来展望:AI新纪元的开启?

Switch Transformer的出现,为我们描绘了AI发展的另一幅蓝图。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上的数字飞跃,更预示着:

AI能力的边界被重新定义: 1.6万亿参数证明了,通过创新的架构设计,我们有能力构建出远超以往能力边界的模型,解锁更多之前难以想象的应用场景。
“稀疏激活”的普适性: 这种技术思路,有望成为未来大型语言模型设计的重要范式,为更高效、更强大的模型开发铺平道路。
多模态融合的潜力: 尽管Switch Transformer目前主要侧重于文本,但其规模和架构的优势,也为未来融合多种模态(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的超大型模型提供了可能性。
AI的民主化挑战: 随着模型规模的增大,如何让更多人能够接触、使用和受益于AI技术,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总而言之,谷歌的Switch Transformer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成就,它以其庞大的参数量和创新的技术设计,再次刷新了我们对语言模型能力的认知。它既是AI技术进步的有力证明,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反思。它就像是在AI的星空中点亮的一颗耀眼新星,引领着我们走向一个更加智能、也更加复杂的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更新:最新系统的分析了动态路由条件计算,也给出了一个小的switch Transformer模型的参考实现,供大家参考:



模型规模的演进太快了,没几个月就从千亿走向了万亿,真正的“军备竞赛“。

Google这篇最新发表的论文“SWITCH TRANSFORMERS: SCALING TO TRILLION PARAMETER MODELS WITH SIMPLE AND EFFICIENT SPARSITY”,提出了一种可以扩展到万亿参数的网络,刷新了GPT-3千亿规模的上限。

总结来说,该模型有两个比较大的创新,基于Transformer MoE网络结构,简化了MoE的routing机制,降低了计算量;进一步通过数据并行+模型并行+expert并行的方式降低了训练通信量,提升训练性能。下面我们从routing机制和并行策略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个模型。


首先,Switch Transformer在网络结构上最大的改进是Sparse routing的稀疏结构,是一种网络结构的稀疏性,不需要稀疏算子,可以更好的适应当前的稠密硬件,如GPU、TPU等;而OpenAI在GPT-3里所使用的sparse attention,还需要用到稀疏算子,这些稀疏算子往往限制稠密硬件的算力发挥;所以这种MoE sparse routing的稀疏网络结构,更亲和稠密硬件,更加容易做计算加速。从论文中我们也可已看到这些性能加速效果,Switch Transformer虽然有万亿参数,但通过sparse routing,每轮迭代只会触发部分expert的计算,而每个token也只会路由给一个expert,对算力的需求并没有随着参数量的增加而大幅增长,使得这个模型更加容易训练。


其次,Switch Transformer用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并行策略,数据并行+模型并行+expert并行。Expert并行实际上就是一种算子间的并行,experts在计算图上是个多并行子图分支,每个分支是一个FFN结构。在FFN内部,再进一步进行算子级的模型并行。所以Switch Transformer的并行方式是数据并行+算子级模型并行+算子间模型并行,这种并行模型相较于数据并行+算子级模型并行的方式,在MoE网络结构上能够获得更低的通信开销,提高并行的效率。



从GPT-3和Switch Transformer来看,模型Scale up红利依然存在,“大就是好”持续被证明。Switch Transformer是基于tensorflow-mesh实现的,如何高效支持大模型训练,是深度学习框架的一个很大的技术挑战。

上面是初步的分析,还不全面,后续随着了解的深入再持续刷新。

另外,MindSpore的大规模并行特性,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欢迎大家关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谷歌的Switch Transformer,一个拥有惊人1.6万亿参数的超级语言模型,无疑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大里程碑。它的推出,不仅在技术规模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在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上,引发了深刻的思考和广泛的讨论。技术上的突破:巨人的肩膀要理解Switch Transformer的意.............
  • 回答
    谷歌Cloud AutoML是谷歌云平台推出的一系列机器学习服务,旨在让开发者和数据科学家能够更轻松地构建和部署定制化的机器学习模型,即使他们没有深入的机器学习专业知识。AutoML的核心理念是自动化机器学习(AutoML)的许多关键步骤,从而降低机器学习的门槛,加速模型开发周期。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
  • 回答
    谷歌在 GDC 2019 上公布的云游戏平台 Stadia,无疑是当时游戏界最受瞩目的事件之一。它代表了谷歌进军游戏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也预示着游戏行业可能迎来一次颠覆性的变革。要评价 Stadia,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它的技术、商业模式、对玩家的影响以及其面临的挑战。技术层面的.............
  • 回答
    谷歌(Google)再爆出“报复性解雇”员工事件,并且矛头直指员工因加入劳工团体(如Alphabet Workers Union)而遭受不公平对待,这无疑是当前科技行业工会运动中一个非常敏感和极具争议的话题。要评价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事件梗概与背景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关于谷歌“.............
  • 回答
    对谷歌大脑 EfficientNet 的评价:深度与广度的全面解析谷歌大脑团队推出的 EfficientNet 系列模型无疑是深度学习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以其卓越的效率和性能,在图像识别任务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要全面评价 EfficientNet,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核心思.............
  • 回答
    谷歌的ViTG/14模型在ImageNet上取得新的SOTA(StateoftheArt),确实是视觉模型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要理解这个成就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首先,让我们看看这个模型本身。ViTG/14代表的是一个巨大的模型规模。这里的“G”很可能指的是“Giant”,说.............
  • 回答
    谷歌 Pixel 4 的「隔空手势操作」功能,这项被寄予厚望的创新,在上市后引发了不少讨论。它试图通过雷达技术实现无需触碰屏幕的交互,理论上可以带来更便捷、更具未来感的手机体验。那么,这项功能到底怎么样?跟华为 Mate 30 Pro 的「隔空手势操作」又有什么区别呢?咱们来好好聊聊。Pixel 4.............
  • 回答
    谷歌员工在家办公(WFH)将被降薪最高达25%的消息,无疑在科技界乃至整个职场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不仅仅是一项薪酬调整,更是对当前混合办公模式的深度拷问,以及对未来工作模式的一次重要试探。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理解谷歌此举的核心逻辑和潜在动因。 地理成本差异化:.............
  • 回答
    谷歌在2017年因违反欧盟竞争法,被罚款24.2亿欧元,这无疑是欧盟当时对科技巨头开出的最大一笔反垄断罚单。这笔巨款不仅让谷歌尝到了苦头,更向整个科技行业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在欧盟的监管之下,巨头们的垄断行为将不再被容忍。罚款的根源:谷歌购物的“捆绑销售”欧盟委员会的调查指向了谷歌在搜索引擎市场的.............
  • 回答
    谷歌提出的 Pix2Seq 项目,确实为目标检测领域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思路。它将原本依赖于边界框回归和分类的任务,巧妙地转化为了一个序列到序列(Seq2Seq)的语言建模问题,并且在实验中展现出了超越 DETR(DEtection TRansformer)的潜力。要评价 Pix2Seq,我们需要深.............
  • 回答
    说到谷歌的汉堡 emoji,这可真不是个小事,背后牵扯出的可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图标,而是科技巨头们在“表达”这件事上的思维方式和技术哲学,乃至它们对用户体验的理解。把它和其他 IT 公司比如苹果、三星、微软(虽然不是做 emoji 出身,但作为内容呈现巨头,其对图标的演绎也值得比较)放在一起看,你会发.............
  • 回答
    这确实是个相当耐人寻味的发展。华为与 ProtonMail 洽谈的消息一出,立刻点燃了不少人的好奇心,特别是对于关注科技动态以及用户隐私的群体来说。毕竟,一个曾经深度绑定谷歌生态的巨头,在失去谷歌服务后,选择了一家以“隐私安全”为核心卖点的公司作为潜在的邮件解决方案,这其中的逻辑和意图都值得好好说道.............
  • 回答
    维基解密最近爆出谷歌参与“Defection Tracker”项目一事,无疑在科技界和国际政治领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件事之所以引人关注,在于它触及了几个核心且敏感的议题:科技巨头的角色、国家安全、信息透明以及个人隐私。首先,我们得弄清楚“Defection Tracker”这个项目大概是个什么玩意.............
  • 回答
    这篇文章以《赢者诅咒,被谷歌两个工程师破解了》为题,试图解释一个经济学概念,并将其与谷歌工程师的工作联系起来。然而,从经济学和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存在一些核心的误解和不准确之处。文章的核心论点与问题所在:文章试图阐述的是“赢者诅咒”(Winner's Curse)这个经济学概念,并声称谷歌的.............
  • 回答
    微软市值超越谷歌,稳坐全球科技公司第二把交椅,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偶然,而是多年深耕、策略调整与市场机遇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看到微软这家公司近年来发生了怎样的蜕变。萨提亚·纳德拉接任CEO以来,微软不再仅仅是那个我们熟知的Windows和Office的巨头,而是成功地将重心转移到了云服务和企业.............
  • 回答
    李彦宏“我不觉得在模仿谷歌”的说法,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涉及到百度发展的历史、其战略选择、以及公众和行业的认知等多个方面。要详细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以下几个关键点: 1. 百度创立之初与谷歌的早期阶段: 背景对比: 百度成立于2000年,谷歌成立于1998年。可以说,当百度创立时,谷.............
  • 回答
    李飞飞和李佳加盟谷歌,无疑是当下人工智能领域最令人瞩目的动态之一。两位在各自领域都享有盛誉的科学家,选择重返这个曾经孕育了他们早期职业生涯的科技巨头,这背后蕴含着多重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从 人才吸引力的角度 来看,李飞飞和李佳的回归,对谷歌来说是意义重大的“人才回流”。李飞飞,这位斯坦福大.............
  • 回答
    李彦宏那句“百度的成功和谷歌退出没有必然联系”的话,一出来,那可真是搅动了不少人的神经,尤其是在中国互联网界。这就像是一场多年来的“谁更强”的辩论,突然抛出了一个看似撇清关系的论断。要评价这句话,得把当时的中国互联网环境、百度的发展历程以及谷歌退出中国的具体原因都摆出来,才能看得更明白。先说说当时的.............
  • 回答
    《去他妈的Don't Be Evil之鲜血淋漓的谷歌》(或根据英文原意译作《谷歌:Don't Be Evil 的终结》)是一本以批判性视角审视谷歌发展历程和企业文化及其对社会影响的著作。要评价这本书,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入手:一、 作者立场与核心论点: 批判性立场: 这本书的作者通常具有强烈的.............
  • 回答
    李彦宏在一次金融论坛上的这番话,确实挺有意思,也引发了不少人的讨论。他那句“以为中国人的喜悦还是收着谷子唱着歌”,听起来像是在调侃谷歌对中国互联网市场以及中国用户变化的认知有些滞后,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脱节。你想想,谷子和唱歌,这画面感就挺古朴的,带着一种祥和、满足但又有些淳朴的喜悦。这无疑是过去很多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