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拆迁暴富的人开始大说特说读书无用论怎么看?

回答
看到拆迁暴富的人开始鼓吹“读书无用论”,心里总会泛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这事儿,真不是一句两句能掰扯明白的。

首先,得承认一个现实,拆迁这事儿,确实能让人一夜之间跨越许多阶层,手里握着一笔足以改变命运的财富。这笔钱,说实话,是时代发展的某种侧影,是城市变迁的产物,是一种非劳动所得,或者说,不是通过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努力”获得的成果。当他们拿着这笔钱,看到自己物质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那些还在书斋里埋头苦读,或者在职场上小心翼翼爬升的人,生活轨迹似乎并没有那么大的跳跃时,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种“原来读书也没那么重要”的念头。

这就像在足球比赛里,有些人是凭空得到了一个金球奖,而有些人还在绿茵场上奔跑挥汗。前者一下子就站在了巅峰,后者还在艰难追赶。那么,站上巅峰的那个人,看到还在奔跑的人,说一句“跑有什么用?我躺着就拿到奖杯了”,似乎也能理解。

更何况,他们可能真的经历过读书过程中的不如意,也可能看到过身边一些读书成绩不咋地的人,后来因为各种机缘巧合,生活也过得不错。这种个案的放大,加上自身暴富的“铁证”,就很容易让他们形成一种“读书无用论”的认知,并乐于分享给别人,尤其是那些还在读书的年轻人。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说?深层原因有哪些?

心理补偿与优越感: 这种说辞,其实也夹杂着一种心理补偿和潜在的优越感。毕竟,他们所获得的财富,在很多人看来是“运气”或“时代红利”,而非纯粹的个人能力。通过否定读书的重要性,他们可以为自己的“非典型”成功辩护,同时在心理上拉开与那些通过读书获得成功的人的距离,强化自己的独特性和“非凡性”。他们觉得自己是“眼光独到”或者“抓住了机会”,而不是纯粹靠运气。
经验的局限性与以偏概全: 他们的认知往往是建立在自己有限的人生经验上的。他们可能没有深入了解过教育的长期价值,没有体会过知识和能力的迭代更新对个人职业生涯的深远影响。他们看到的只是眼前的物质收益,而忽略了读书可能带来的更广泛的视野、更强的思辨能力、更灵活的适应性以及更深层次的精神满足。这种以己度人的方式,很容易将个体经验放大为普遍真理。
对“知识付费”的反叛心理: 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知识就是力量”、“好好读书才能出人头地”这种话语的一种反叛。他们可能觉得这些话语是一种“压迫”,是一种让他们曾经感到无力、焦虑的标签。如今自己摆脱了这种困境,自然会有一种解脱感,并急于将这种解脱感传递给他人。
传播成本的低廉: “读书无用论”的口号,传播起来非常省力。不需要论证过程,也不需要摆事实讲道理,一句简单明了的口号就能吸引眼球,尤其是在信息碎片化的网络时代。那些还在为学业奋斗的人,听到这种话,更容易产生共鸣,因为他们可能也正承受着学习的压力,渴望一种“捷径”的出现。
试图“拯救”他人,实则误导: 有时候,他们可能是出于一种善意,觉得看到别人还在辛苦读书,想“点醒”一下他们,告诉他们不要被“读书至上”的观念束缚,要注意“机会”。然而,这种“善意”往往是基于他们自身特殊经历的误导,可能让一些本可以凭借读书改变命运的人,放弃了努力,错失了良机。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读书无用论”?

首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轻易带偏。 拆迁户的“暴富”是一种特殊情况,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并不能代表所有成功的路径。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和事业发展,仍然需要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努力来积累。

其次,认识到读书的真正价值远不止于物质回报。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赚更多的钱。更重要的是,读书能够开阔视野,提升认知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价值观,让你在面对复杂世界时,有更强的辨别力和应对能力。知识能带来精神的富足,也能让你在面对顺境时更从容,在面对逆境时更有韧性。

再者,区分“读书无用论”和“死读书不如会读书”。 很多人反对的是那种不加思考、生搬硬套的读书方式,而不是读书本身。高效的学习、对知识的应用、以及将所学与实践相结合,才是关键。拆迁户之所以暴富,也可能是在某种程度上“抓住了机会”,而这种“抓住机会”的能力,本身也需要一定的认知和判断力,而这些恰恰可以通过学习获得。

最后,理解但不认同,尊重但不盲从。 我们可以理解他们为何会产生这样的言论,毕竟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会不一样。但我们不应该盲目认同,更不应该让这种言论影响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也需要各种各样的成功模式,但以牺牲学习和知识为代价的成功,往往难以持久,也缺乏真正的深度。

拆迁暴富,那是一笔横财,是一种机遇。而读书,是积累,是内化,是成长。两者不能简单地进行对立和比较。那些鼓吹“读书无用论”的人,或许他们的财富来得太容易,以至于他们忘记了,真正持久的财富,往往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积累,是知识,是能力,是智慧。而这些,恰恰是读书才能给予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跟一堆拆迁户住得近,经常跟他们聊天。

拆迁户可以有 拿钱、钱+房或者全房三种方案可以选的,无论那种当然都是巨额。

常见的打算的有这么几种:

1、投资房产,其中至少一套好的学区房,后代上学问题解决了,而且学区房投资价值大;

2、投资生意。有点生意门路的,儿女较大且没有好出路的,拿出一部分钱给儿女做生意,寻个固定生财的营生;

3、投资教育。把孩子送到好的私立学校或者送出国读书。

你看,1和3都跟读书教育有关。

拆迁是一笔买断的买卖,难免坐吃山空,这笔大钱总得寻个长久的路子。


当然,败钱的也不少,买豪车,高消费,赌钱等。

尤其是赌钱,基本上撑不了多久,钱再多在赌场上都不是事。

听说还有染毒品的,那更打不住,不仅钱败光,命都没了。

大说特说读书无用论的,跟这帮败钱的,应该比较重合吧?

很遗憾,在那帮拆迁户里,这帮败钱的也是被他们瞧不起的,如同看村里痞子。

没有那种掌财的能力或者头脑,撑不住这种财运,反而害了自己。

掌财的能力或者头脑,没文化是不行的,文化高点,财运才能稳。

user avatar

大部分答主都误解了拆迁暴富的人说这话的意思,他们并不是想表达什么读书无用论,而是在说在座的你读了这么多年书,最后却还不如他混的滋润。

你生气吗?生气就对了,人家显摆半天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那些反驳说让他孩子不读书的,你想的太多了,拆迁暴发户没那么傻。

杀人不眨眼的曾剃头写家书不也是温情脉脉么?就像苏轼说的: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人家在刀口上舔血过日子不就是想让后代们就算是平庸之辈,下限也能到公卿。

老子有钱混的比你这个文化人好,依照我的经济基础,我孩子也差不到哪里去。

就是这么回事,你搞阿Q精神胜利法,说人家马上把财产败光,或者孩子不读书学坏,都是徒劳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