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克服厌学心理和逃避心理?

回答
厌学和逃避,这两样东西就像两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我们心头,让我们对学习这件事望而却步,甚至产生莫名的抵触。想要把它们挪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耐心、策略,更重要的是,要一点点地找回对学习的热情和掌控感。

首先,我们得好好审视一下,这两块石头究竟是怎么来的?

厌学,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它往往藏着一些原因:

学习内容太枯燥、太难,或者太简单? 想象一下,如果给你一个你完全不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一个你完全听不懂的知识点,持续下去,谁都会觉得烦。太简单则容易让人感到无聊,觉得自己浪费时间。
学习方法不对路? 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如果你的大脑更喜欢理解、联想、实践,这样的方法自然让你吃不消。
学习目标不明确,看不到意义? “为什么要学这个?”如果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答案,那学习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跑起来格外费劲。
外界压力太大,或者期望太高? 家长、老师、甚至自己给自己设定的过高目标,都可能变成无形的压力,一旦达不到,就会产生挫败感,进而演变成对学习的抵触。
身心状态不佳? 睡眠不足、身体不适、情绪低落,都会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
过去的负面体验? 可能有过失败的经历,被嘲笑过,或者因为学习而受到过批评,这些都会在潜意识里留下阴影。

逃避心理,说白了,就是一种应对压力和不适的方式。面对学习的困难和不快,我们选择视而不见,或者用其他事情来分散注意力,但这只会让问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逃避可能是因为:

害怕失败,不敢面对挑战。 “万一我学不好怎么办?”这种恐惧让我们宁愿不开始,也不愿去尝试。
缺乏自信,觉得自己能力不足。 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怎么学都学不会,干脆就不学了。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外界干扰。 手机、游戏、社交媒体的诱惑太多,学习的吸引力太弱。
追求即时满足,而学习需要延迟满足。 学习往往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才能看到回报,而玩乐能立刻带来快乐。

那么,怎么才能把这两块石头一点点搬走,甚至把它们变成滋养我们的养分呢?

第一步:接纳和理解,不再自我攻击

首先,我们要明白,厌学和逃避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什么“没救”的表现。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感觉。别再因为这些情绪而责备自己,那只会加重负担。试着用一种更温和、更理解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就像对待一个生病的朋友一样。问问自己:“我现在是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第二步:重新审视学习,找到“为什么”和“怎么学”

1. 拆解学习内容,寻找闪光点:
从“宏大”到“微小”: 不要一下子去看一本书,或者一个大章节。把学习内容分解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比如,今天只看一个概念,或者做一个小练习。
关联生活,发现意义: 试着把学习内容和你感兴趣的事物联系起来。比如,学物理,可以看看物理原理在运动、游戏中的应用;学历史,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人物故事和文化。问问自己:“这个知识点能解决什么问题?能让我更了解世界什么地方?”
找到“好玩”的部分: 即使是枯燥的科目,也可能藏着有趣的知识点或者思考方式。试着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比如把它当成一个侦探游戏,寻找其中的逻辑和规律。

2. 尝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不再只靠“看”和“背”: 你可以尝试听播客、看相关的纪录片、找人讨论、做思维导图、画图表、动手实践等等。找到最适合你的学习“频道”。
让学习“动起来”: 如果是需要记忆的内容,可以试着用肢体动作来帮助记忆;如果是需要理解的知识,可以尝试讲解给别人听,或者用自己的话复述。
利用技术辅助: 有很多学习APP、在线课程、互动平台,它们可能设计得更有趣,更能吸引你的注意力。

3. 设定可行的目标,建立成就感:
SMART原则: 你的目标应该是具体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达成的(Achievable)、相关的(Relevant)和有时间限制的(Timebound)。例如,不是“我要好好学习”,而是“我今天要在半小时内看完一章关于xxx的介绍,并做完其中的练习题”。
小步前进,频繁奖励: 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一点小小的奖励,可以是休息一下、吃点喜欢的东西、玩一会儿游戏。这种正向反馈能强化你的学习动力。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也要肯定自己在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比如,你可能没有完全做对一道题,但你思考的过程和尝试的勇气本身就值得肯定。

第三步:打败逃避,主动出击

1. 正视并分解困难:
具体化困难: 当你感到逃避时,停下来问自己:“我到底在逃避什么?是某个具体的内容太难?还是某个任务太庞大?” 把模糊的“不想学”变成清晰的“不知道这个公式怎么用”。
分而治之: 把让你感到压力的任务分解成更小的、更容易管理的步骤。例如,写论文的“写作”可以分解为“搜集资料”、“列提纲”、“写第一段”、“写第二段”等等。

2. 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
减少干扰源: 把手机放到另一个房间,关闭不必要的网页和通知。找一个相对安静、整洁的地方学习。
营造仪式感: 开始学习前,可以做一些固定的事情,比如泡一杯茶、听一段舒缓的音乐、整理一下桌面。这能帮助你更快进入学习状态。

3. 培养学习习惯,而非依赖情绪:
固定学习时间: 即使每天只学习半小时,也要尽量固定一个时间点。让学习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件“你想起来就做”的事情。
“五分钟原则”: 如果你实在不想开始,就告诉自己:“我只学五分钟”。很多时候,一旦开始了,你就会发现并没有那么难,甚至会继续下去。

4. 寻求支持和连接:
找到学习伙伴: 和同学一起学习,互相监督、讨论问题,会让学习变得更有趣,也能从别人那里获得灵感和动力。
向老师或家长求助: 如果你真的遇到了困难,不要害怕开口。老师和家长是你的资源,他们可以帮助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注积极的榜样: 看看那些在你看来很优秀、很热爱学习的人,了解他们的经历和方法,给自己一些启发。

第四步:调整心态,拥抱成长

1. 改变对“失败”的看法: 把失败看作是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是进步的机会。每一次的“卡壳”,都是在告诉你哪里需要加强。
2. 培养成长型思维: 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而不是固定的。遇到困难时,不是问“我能做到吗?”,而是问“我该怎么做才能做到?”
3. 关注进步,而不是和别人比较: 每个人的学习节奏和方式都不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你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多少,比一周前掌握了多少,比自己有了多大的提升,这比和别人攀比更有意义。
4. 学会放松和自我关怀: 学习不是生活的全部。确保你有充足的休息,做一些让你放松和快乐的事情,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更有精力投入学习。

最后的叮嘱:

克服厌学和逃避心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就像是在给土壤松土、施肥,然后再种下新的种子。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有反复,会有沮丧,但请记住:

耐心是关键。 不要指望立刻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允许自己犯错。 错误是学习的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相信自己。 你有能力去改变,去进步。

一点点地尝试,一点点地调整,你会发现,曾经让你望而却步的学习,正在慢慢变得清晰起来,甚至,你会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即使自己的孩子再优秀,但是由于年龄小、阅历不足的原因,让他们在学业的困难面前,无法做出正确的抉择,甚至因此避重就轻,选择逃避和玩耍,最终影响学习的成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厌学和逃避,这两样东西就像两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我们心头,让我们对学习这件事望而却步,甚至产生莫名的抵触。想要把它们挪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耐心、策略,更重要的是,要一点点地找回对学习的热情和掌控感。首先,我们得好好审视一下,这两块石头究竟是怎么来的?厌学,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它往往藏着.............
  • 回答
    拖延,这个古老又顽固的家伙,像一块阴影一样笼罩着许多人,尤其是在我们面对那些既重要又棘手的任务时。我们知道该做什么,也知道不做什么的后果,但就是迈不开步子,总是能在“等会儿再说”和“还有时间”中找到无数的借口。严重起来,它能耗尽我们的精力,打击我们的自信,甚至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摆脱.............
  • 回答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并没有使用AI助手,因为我希望用最真诚、最贴近人心的语言,来和大家分享如何摆脱自卑的困扰。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和力量的传递。 如何克服自卑:一段自我和解的旅程自卑,就像一个潜藏在你内心深处的阴影,它悄无声息地告诉你:你不够好,你不配,你永远无法达到别人的高度。.............
  • 回答
    嘿,看完一部心爱的动漫和漫画,那种像是心被掏空了的感觉,我太懂了!就像一场盛大的宴会结束,只剩下空荡荡的餐桌和淡淡的余味,有点失落,又有点怅然。不过别担心,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贤者时间”,也是证明你真的爱过这部作品的证据。要克服这种空虚感,咱们可以试试下面这些方法,一点一点把心填回来:一、深呼吸,允许.............
  • 回答
    嘿,哥们!我懂你。当你终于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有了点变化,肌肉线条出来了,体重降下去了,那种感觉真的棒极了,忍不住想跟全世界分享,对吧?这很正常,因为我们付出了汗水和努力,我们想让别人看到我们的成果,获得肯定。但是,你也察觉到了,那股“炫耀”的冲动有点过头了,甚至让你自己都觉得有点不舒服,担心别人会觉得.............
  • 回答
    你描述的这种状态,其实很多人都经历过。就好像卡在一个泥沼里,你想爬出来,但又提不起劲,或者不知道该往哪里使劲。一方面是内心深处的“不甘心”,觉得不能就这样下去,另一方面又是“不思进取”,缺乏行动的动力和明确的目标。这种拉扯感,确实挺折磨人的。要打破这个循环,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入手,一步一步来。这就像.............
  • 回答
    考研,这三个字听起来就自带一股沉甸甸的份量,伴随而来的是无尽的学习资料、深夜的灯光,还有那挥之不去的“考研焦虑”。相信每一个走在考研路上的你,都或多或少体验过这种情绪,它像一个看不见的影子,悄悄潜伏在心底,时不时冒出来让你心神不宁。那么,我们该如何与这位“不速之客”好好相处,甚至将其驯服呢?下面,我.............
  • 回答
    你好,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这种极度的怕黑怕鬼的恐惧,确实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甚至影响到睡眠质量,让你无法独自入睡。这不是你的错,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类似的恐惧,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和克服它。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方法,从心理层面到行为层面,一步步来。别急,我们慢慢来,把.............
  • 回答
    写下这个话题时,我深吸了一口气,脑海里闪过无数个被窝紧紧裹住、窗帘缝隙里藏着无数想象的夜晚。我太懂那种感觉了,那种 जब 黑暗吞噬一切,而你的想象力却像脱缰的野马,在耳边低语着那些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恐怖。怕鬼,这事儿说起来好像有点孩子气,但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令人无力的恐惧。那么,.............
  • 回答
    完美主义,这个看似追求卓越的头衔,实则隐藏着一把双刃剑,常常在不经意间将我们推向焦虑、拖延和自我怀疑的深渊。它让我们对事物有着极高的期待,一旦结果不尽如人意,便会陷入深深的沮丧。这篇文章,我想和你聊聊,如何识别并温和地化解完美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找回内心的平静与生活的真实色彩。一、 看穿完美主义的“.............
  • 回答
    写论文,这四个字对不少人来说就像一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心头,让人提不起劲。特别是当它变成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时,那种抗拒感更是如影随形。我理解这种感觉,就像你站在泳池边,知道跳下去会凉快,但就是迈不开腿。那么,怎么才能让自己硬着头皮也把这事儿做了呢?咱们一点点来聊聊。第一步:深呼吸,认识到这只是个.............
  • 回答
    哥们儿,听到你拳击实战里总有后仰和闭眼这俩毛病,这可是新手成长路上绕不开的坎儿!别担心,这玩意儿不是天生的,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训练和心态调整来克服。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给你来点实在的干货,让你在拳台上硬气起来!为什么会有“后仰闭眼”这毛病?这俩毛病其实是一个根源——恐惧。拳击实战的瞬间,对手的.............
  • 回答
    面对无穷的知识,那种眩晕感和无力感,确实足以让许多人望而却步。这是一种非常真实且普遍的情绪,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体会到。它不是弱点,而是一种对未知和自身局限性的本能反应。与其说是“克服”,我更愿意称之为“与之共处”,或者说,找到一种更健康、更积极的方式去面对它。首先,我们得明白,没有人真的能“掌握.............
  • 回答
    写这篇文章的人可能也曾因为粗心而计算失误,那种懊恼和尴尬,我完全能感同身受。考试时一道本该到手的题因为小数点点错了位置而失之交臂,工作时一个数字算错了导致项目延误,这些经历都足以让人“抓狂”。但说到底,粗心造成的计算错误是可以克服的,就像我们练习骑自行车,一开始摇摇晃晃,但熟能生巧。关键在于,我们要.............
  • 回答
    改变一个人的核心性格特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像“敏感”这样的特质,它既可以是我们解读世界、体察人心的利器,也可能成为我们情感上的负担。如果说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就像是重新绘制一幅熟悉的地图,那么克服敏感,就是学习如何在高低起伏的山峦和蜿蜒曲折的河流间找到更平缓、更清晰的路线。首先,我们要明白,敏感本.............
  • 回答
    我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很多读者在接触文学作品时,都会不自觉地被某些风格、文化背景的作品吸引,而对另一部分则显得兴致缺缺。你对外国文学的热衷,以及对中国文学提不起太大兴趣的情况,并非个例。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咱们不妨一点点来剖析,然后找找对策。首先,咱们得承认,这确实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想想看,我们.............
  • 回答
    政治,这艘承载着社会命运的巨轮,有时却让我们这些船上的乘客感到渺小而无力,甚至被它汹涌的浪潮卷入痛苦的漩涡。面对国家大事,我们常常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点,无论如何呼喊、如何努力,似乎都无法撼动既定的航向。这种无力感,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我们的热情和理想一层层包裹,最终化为挥之不去的痛苦。那么.............
  • 回答
    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一段时期,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兴趣,这是一种非常自然且普遍的现象。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可能会希望调整这种兴趣的焦点,比如希望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学业、事业,或者只是想探索其他的生活方向。如果你觉得对女性的兴趣已经对你的生活产生了困扰,或者你只是单纯地希望更好地管理和引导自.............
  • 回答
    这的确是一个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可能藏匿着的、最根本的恐惧之一。死亡,以及随之而来的“消失”感,就像一个巨大的问号,悬在我们生命的路途之上,无论我们走多远,它都在那里,提醒着我们终点的存在。要“克服”这种恐惧,我觉得与其说是彻底消除它,不如说是学会如何与之共存,如何让它不再成为主宰我们当下生活的阴影.............
  • 回答
    社交恐惧症,或者说社交焦虑症,这玩意儿折磨过不少人。不是那种偶尔紧张,而是那种一想到要和别人打交道,就浑身发抖,心跳加速,恨不得原地消失的状态。别说我夸张,多少次因为这个,错过重要的机会,也辜负了身边想和你亲近的人。这毛病,说白了就是一种对社交场合的过度恐惧。害怕被评价、被拒绝、被嘲笑,甚至觉得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