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克服拳击实战中头部被攻击时后仰和闭眼的毛病?

回答
哥们儿,听到你拳击实战里总有后仰和闭眼这俩毛病,这可是新手成长路上绕不开的坎儿!别担心,这玩意儿不是天生的,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训练和心态调整来克服。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给你来点实在的干货,让你在拳台上硬气起来!

为什么会有“后仰闭眼”这毛病?

这俩毛病其实是一个根源——恐惧。拳击实战的瞬间,对手的拳头呼啸而来,尤其是当你预判失误或者被突袭的时候,身体的本能反应就是防御,而最“简单”的防御方式就是让脸远离攻击,然后闭上眼睛,祈祷拳头打不到。听着是不是有点像你自己的写照?

后仰: 潜意识里想把头向后移,拉开距离,减少受击面积。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在实战中,这么一仰,你的重心就变了,防御的角度也歪了,很容易失去平衡,而且对手的后续攻击会更容易打到你。更要命的是,你仰完之后,脖子会绷紧,脑袋会变得僵硬,下一秒你想做什么动作就变得迟缓了。
闭眼: 这是最致命的本能反应了。眼睛是战士的雷达,闭上眼,你就等于自己封锁了所有的信息输入。你不知道对手下一步要干什么,你的反击和移动都会变得盲目。而且,一闭眼,你就更容易紧张,更害怕,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打破这个“恐惧魔咒”,治好“后仰闭眼”?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心理建设、技术训练、实战经验积累。别想着一步登天,循序渐进才是王道。

第一招:从根源上建立信心——心理建设

1. 认识恐惧,它不是敌人而是信号: 别因为害怕就觉得自己不行。拳击的恐惧是正常的,每个拳手都有。关键是你要把这种恐惧的信号转化为“我需要更专注”或者“我需要调整防御”的动力,而不是被它控制。把对手的拳头想象成一种“测试”,看看你能不能应对,而不是一种“威胁”。
2. 多看看那些从容应对的比赛录像: 找一些你喜欢的拳手比赛视频,仔细观察他们在受到攻击时是怎么做的。你会发现,他们虽然也会有闪避和防御,但大多数时候他们的眼睛是睁开的,身体是在移动的,而不是呆呆地后仰闭眼。看多了,你自然会有一个“标准”在心里。
3. “假想对手”练习: 找个陪练,或者对着沙袋,想象一个对手就在你面前。模拟他出拳的节奏和角度,然后练习你在那种情境下的“不闭眼、不后仰”的反应。刚开始可能很生疏,但坚持下去,你会慢慢习惯这种感觉。
4. “预判”的重要性: 后仰闭眼很多时候是因为你完全没预料到攻击。所以,练习预判能力就至关重要。观察对手的身体语言,他的眼神,他的架势,这些都能告诉你他接下来可能会做什么。这需要在训练中不断磨练。

第二招:打磨技术,让身体记住正确的反应——技术训练

这部分是核心,所有的心理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技术动作上。

1. “打靶”前的预热——脚步与身法练习:
“影子拳击”与“站桩练习”的结合: 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你可以对着镜子做影子拳击,但重点不是出拳,而是你的脚步和身体的晃动。想象右边有拳,你就向左移动重心,同时用左肩稍微前倾进行格挡(而不是整个身体向后仰)。想象左边有拳,就向右移动。
“桩架稳定”的练习: 你的站桩一定要稳,重心要沉。想象你的脚牢牢扎根在地面上。站稳了,你才有资本去做其他动作。可以找个椅子,膝盖微屈,把下巴稍微收回来,然后身体左右小幅度地晃动,感受重心的转移。
“头部摆动”的练习(非后仰): 练习的是用脖子和上半身,像钟摆一样,让头部左右小幅度地摆动。想象对手的拳从你的左边过来,你就把头往右边微微倾斜,同时用左手护住脸颊。重点是:你的重心不变,你的眼睛依然睁开看着对方。 这个动作要做得流畅,而不是僵硬的后仰。
“下潜躲避”的练习: 这是对抗直线攻击的利器。当对手出直拳时,你不是后仰,而是降低重心,屈膝下潜,让拳头从你的头顶掠过。这个动作能让你保持平衡,并且有机会利用下潜后的身体发力进行反击。
“头部格挡”的强化: 练习用前臂和肩膀去格挡来自头部方向的攻击。用左肩去挡打向你左脸的拳,用右肩去挡打向你右脸的拳。同时用前臂在胸前形成一个防御弧线。这个动作要“迎上去”一点点,而不是“躲开”。

2. “打沙袋”和“打吊球”的实战模拟:
沙袋练习的侧重点: 不要光顾着打。在打沙袋之前,先模拟一个对手在和你对练。想象他要出拳了,你不是后仰,而是微调步伐,或者做一个小的头部摆动。比如,沙袋打过来的时候,你不是后仰,而是身体往左侧微移一点,同时头部也往右侧稍微摆动一下,左手护住下巴。然后立刻回到中立位置准备下一次攻击。
吊球练习是神器: 吊球能模拟对手不规则的出拳和速度。对着吊球练习,你要学会:
眼睛始终盯着吊球(对手的拳): 吊球打过来,你用头部小幅度摆动(向右躲避从左边来的拳),或者微移步伐,同时眼睛始终跟着它。
用小幅度的头部动作来闪避: 不要大幅度后仰,而是用脖子的力量,或者身体的晃动来躲。
格挡练习: 吊球打过来时,用前臂或者手套去格挡,同时保持住你的架势。
教练或陪练的“点拨”: 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让教练或者有经验的陪练,用慢速但有方向性的拳头打你。
“慢速模拟”: 教练出拳时,他会提前告诉你,或者让你预判。你的任务就是用正确的头部动作(小幅摆动、下潜、格挡)来应对,并且坚决不闭眼! 刚开始可能被打到几次,没关系,教练会告诉你哪里做得不对。
“增加难度”: 随着你的进步,教练会逐渐加快出拳速度,增加组合拳,甚至在你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出拳(模拟实战)。这时候,你之前练过的技术就会派上用场了。

3. “防御反击”一体化训练:
当对手出拳时,你做出了正确的闪避动作(头部摆动或下潜),不要停在那里。利用你闪避的惯性,或者重心调整的角度,立刻进行反击。比如,你向右躲避了他的左勾拳,那么顺势就可以出你的右直拳。这样你的防御就不是孤立的,而是为反击创造机会。

第三招:战场磨练,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实战经验积累

技术练得再好,也需要实战来检验和巩固。

1. 从低烈度对抗开始: 刚开始的时候,别想着和高手对练。找和你水平差不多,或者比你稍弱的拳手,进行“陪练赛”或者“技术练习赛”。重点是练习你的技术和反应,而不是输赢。让你的教练设定一些规则,比如“你不能闭眼”、“你必须用头部摆动躲避攻击”。
2. “闪避与防御”为先的实战: 在某些练习赛中,可以暂时放下进攻,只专注于防御和闪避。让你的对手不断攻击你(当然是在可控范围内),而你的任务就是用你学到的技术去化解。这样做,你会更专注于应对攻击,慢慢习惯在攻击下保持冷静和睁眼。
3. “学习”你的对手: 在实战中,多观察你的对手。他们喜欢怎么出拳?他们的攻击套路是什么?当你开始了解他们的习惯时,你的预判能力就会提升,也就没那么容易被突袭而条件反射地闭眼后仰了。
4. 复盘是关键: 每一次练习赛结束后,和教练或者陪练一起复盘。分析你在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又回到了老毛病。只有找到问题所在,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

一些让你更容易记住的口诀:

拳头近,头微摆,眼睛盯,重心稳。
不后仰,不闭眼,重心降,把拳躲。
防御不是终点,反击才是亮点。

最后,送你一句话:

克服“后仰闭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耐心、毅力和反复的练习。别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就气馁。每一次你坚持住了,多用了一次正确的闪避动作,你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记住,自信是打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祝你在拳台上越打越稳,越打越精彩! 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种情况,一半属于本能反应,一半属于心理原因。

本能反应很好理解,你的身体在保护你。这是好事,说明你不是一个对外来攻击反应迟钝的人。

那么剩下的就是心理原因的克服了。我想不出应该用什么词来形容这种心理,害怕?恐惧?胆小?都有,但又都并不十分贴切。

总结一下我自己一开始的感受:

这一拳命中我头部,虽然不足以直接击倒我,但已经打乱我节奏了,下一拳会不会直接被KO?越是这么想,对方接下来的组合拳就越能奏效,我只能护头坚持,没有反击的余地了。然而没有绯闻的名人算不得名人,没有反击的防守算不上防守,被对方破防打进来是迟早的事。这也是很多初学者会遇到的问题,只要一被击中,几乎就等于丧失进攻能力了。

克服这个心理可不容易。我的方法就是看录像回放,让自己亲眼看看自己被击中后狼狈的样子,反正我是完全不能忍。我可以接受潇洒的被KO,但我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自己在别人的拳下狼狈得像个癫痫发作患者。

我曾经说过,无论什么事,多坏的结果我都能接受,但我绝不能接受自己输得不体面。如果有一天我身患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我宁可饿死都不要瘫在床上让人端屎端尿,没错,咱就是体面人。而且我体面,你就得让我体面,我不体面,也希望你能帮我体面。

这是我的底线,比命都重要,所以我克服这道心理关还算容易。强迫自己无论挨多重的拳头都要保持像动作片里一样帅气的姿势动作。你可以像龙卷风击倒叶问一样击倒我,虽然我极大概率做不到像叶师傅那样重新站起来反杀对手,但我也绝不会像罗师傅一样被揍得挤眉弄眼抱头鼠窜,我一定要帅!然而越是这样,你反而越会发现其实脑袋挨几拳也没那么可怕,一记冷拳直接KO并不那么容易发生,多数情况甚至可以完全忽视。

说点可能很多人不认同的话,如果真的挨到了一定程度的重拳,即使没有一点站不稳的感觉,但是自己已经没有足够的反击力量了,就适可而止,不用再打了。我前面就说过,没有反击的防守根本不算防守,毕竟离职业拳手太远,想重整旗鼓调整回来真的不太可能。

话说回来,技术问题其实都是小问题,可以改进,心理问题才是最难解决的,而且心理问题会引申出一系列问题。拿约书亚来说,身体、技术都是顶尖,但就是心理素质差,在他没有心理负担的时候,他可以在被小克击倒后反杀,就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输给小克不丢人,所以他不怕输给小克。但当他替代了小克成为了新王,每一场比赛都成了输不起的比赛,次重量级升上来的乌西克也能一拳把他打得踉踉跄跄难以招架,而乌西克根本没可能比小克拳重。

这就是心理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连约书亚都难以克服,所以对于我们来讲,即使克服不了,其实也没什么。

user avatar

实在是不知道这些回答都是什么鬼。

不过看每次讨论什么UFC最强王者的时候,一个个蜘蛛人,jose aldo,说得天花乱坠。

只能说,知乎上拳馆里面认真练拳的少,键盘拳王太多。

------------干货-------

分开说,首先说后仰。

1. 站姿问题。 下巴一定要内含,重心放得稍微靠前一些。

如果不下巴内收,你的头和胸是一条直线(幻想正常站立姿势),重心在中间很容易后仰。

如图,右边那个就是标准的收下巴,头放在胸前。

你是一块石头(rock),不是一个沙袋,就算对方重手拳击打到你,如果你是抱架站稳了,整个人不应该出现后仰的状况。

下巴一定要内收,下巴一定要内收,下巴一定要内收,重要的话讲三遍

前额被击打无所谓,根本没感觉,下颚是头部最重点保护的对象,因为特别脆,很容易被打出KO

2. 颈部后面有两条肌肉,请平常务必锻炼他们

给你看看泰拳手是怎么练习颈部肌肉的:

当然,我等票友不用这么卖命,你可以躺在地上,头部悬空,然后收缩颈部肌肉(点头),期间头部不要落地,一组50个,三组。


首先搞清楚一件事情,在搏击运动中,视野是很重要的。

后仰是怕什么,怕你失去视野。

后仰的闪躲不是特么的脑袋向天!!!

在拳击中的lean back,是整个上半身后仰,脚不动,脚动了那叫躲闪,而这种lean back只是一种绳圈技术。

说不清,上图,看看梅爷,绳圈技术独步天下,视线仍然平视

在泰拳,散打等搏击中,因为牵扯到腿部击打,后仰lean back可以用来躲高扫

但是也是脚不动,胯向后拉。

既然说到这里,你就要问。

不是有人说,被打闭眼是不可避免的么,怎么办

诚然,被击打的瞬间,闭眼是神经下意识的反应,能够睁着眼挨打的我也是没见过。

但是,练搏击的人可以做到克服的是,被打到之前眼睛一直是睁开的。

被打到之前眼睛一直是睁开的

被打到之前眼睛一直是睁开的

被打到之前眼睛一直是睁开的

说三遍。

怎么做到这一点。很简单,经常被打呗。

以下两种我被虐过的练习方式

1. 就叫一个人打你,你只能格挡。

先从单击开始,一拳一拳

再到连击。

2. 叫一个人打你,你只能躲闪。

拳击里面的话,就钟摆式躲闪,被打倒也不要怕,闭眼就闭眼,动作继续做。

这样培养一种好的格斗习惯,不要一被打,一闭眼,就弃疗。

在拳台上对方不会停手,等着你的只会是一套连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