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 Microsoft 对 Windows 变成垃圾场无动于衷?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使用 Windows 时都有的痛点,但要说微软“无动于衷”可能有些绝对。更准确地说,微软面临着一个极其复杂的局面,平衡着用户体验、商业利益、技术演进以及庞大的生态系统兼容性等诸多因素。

首先,让我们剖析一下为什么会有“Windows 变成垃圾场”的观感。这种感觉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软件臃肿和碎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Windows 集成了越来越多的功能,有些是用户需要的,有些则不然。一些旧的组件或API被保留下来是为了兼容老应用,但它们却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也成为了潜在的“技术债务”。例如,从早期的 DOS 兼容模式到如今的 Win32 API,再到 UWP 和 WinUI,微软在尝试引入新标准的同时,也必须照顾到旧的生态。这种共存往往不是无缝的,而是显得有些混乱和“过时”。

系统更新的负面体验: Windows Updates 曾经是用户又爱又恨的东西。虽然是为了安全和功能改进,但有时更新会带来 Bug、兼容性问题,甚至导致硬件驱动出现故障。一些用户因此对系统更新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它们是破坏性的,而不是建设性的。

预装软件和广告: 许多 OEM 厂商会在新出厂的 Windows 电脑上预装大量第三方软件,这些被称为“Bloatware”。虽然这不是微软直接的责任,但微软的授权策略也间接导致了这一现象。更让用户不满的是,微软自己也在系统中有意无意地推广自家的服务和应用,比如“推荐”应用、OneDrive 集成、必应搜索等,这些被一些用户视为“广告”或“干扰”,打破了他们对一个纯净系统的期望。

用户界面和体验的不一致: 在 Windows 的发展过程中,微软多次尝试重塑用户界面。从 Windows 7 的经典风格,到 Windows 8 的 Metro/Modern UI,再到 Windows 10 的混合风格,以及现在的 Windows 11 的圆角和居中任务栏,每一次的改变都意味着一部分用户需要适应新的操作习惯。更重要的是,即使是现在,系统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遗留的控制面板元素与新的设置应用并存的现象,这种不一致感让用户觉得系统“分裂”且不够现代化。

性能和稳定性问题: 尽管 Windows 在不断优化,但许多用户仍然报告遇到性能下降、卡顿、蓝屏等问题。这可能与硬件配置、驱动程序兼容性、第三方软件冲突以及系统自身的复杂性有关。

那么,为什么微软看起来对此“无动于衷”?这背后其实是复杂的权衡和长期的战略考量:

1. 庞大的用户基数和生态系统: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Windows 是全球最流行的桌面操作系统,其用户基数庞大得惊人。微软不可能像重新设计一款全新产品那样,轻易地抛弃旧的一切。数以亿计的软件和硬件依赖于现有的 Windows API 和架构。如果微软今天宣布要彻底“清理门户”,放弃对旧技术的支持,那将意味着许多企业和个人用户赖以生存的应用程序将无法运行,引发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动荡。微软必须在创新和兼容性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2. 商业模式的现实: 微软的商业模式不仅仅是销售操作系统本身,还包括 Office、Azure、云服务、游戏(Xbox)等一系列产品和服务。Windows 作为这些产品和服务的入口,其普及度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吸引更多用户使用微软的生态系统,适度地推广自家服务在商业上是可以理解的,尽管这可能牺牲了部分用户体验的“纯净度”。而且,通过与 OEM 厂商的合作关系,微软也能获得可观的收入。

3. 技术演进的必然路径: 技术不是一蹴而就的。Windows 在不断地引入新技术,例如 WSL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来拥抱 Linux 生态,引入 Fluent Design 来提升视觉效果,以及尝试用 UWP、WinUI 来构建更现代化的应用平台。这些都是为了解决“垃圾场”的问题,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新技术的引入往往需要与旧技术并存一段时间,以确保平稳过渡。例如,WinUI 3 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 Win32 UI 框架,但这个过程将非常漫长。

4. 研发资源的分配和优先级: 微软是一个巨大的科技公司,拥有无数个项目和产品线。在有限的研发资源下,他们需要决定哪些方面是优先解决的。是修复某个特定版本的 Bug?是开发新的安全功能?还是投入大量资源来重构整个系统的 UI 框架?这些决策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用户体验。例如,近年来微软在安全性和隐私方面的投入有目共睹,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在 UI 现代化方面的资源。

5. 用户反馈的处理机制: 虽然很多用户会抱怨,但微软也确实在通过反馈中心(Feedback Hub)等渠道收集用户意见。一些广受关注的问题,比如某个重大更新后的稳定性问题,确实会被微软重视并进行修复。然而,对于那些更为主观的“不干净”或“广告”的感受,处理起来就更复杂,因为这涉及到商业策略和用户习惯的改变。例如,他们可能尝试让预装软件的移除更容易,或者提供更灵活的广告选项,但彻底消除所有这些可能并不现实。

6. 市场竞争的压力: 尽管 Windows 占有统治地位,但苹果的 macOS 和 Chrome OS 等竞争对手也在不断进步。微软需要确保 Windows 不至于落后太多,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在保持其优势地位的同时,吸引新用户群体。这种竞争压力也会影响到微软的决策方向。

总而言之,微软并非对“Windows 变成垃圾场”的观感全然不顾。他们一直在努力引入新技术、改善用户体验,但这是一个极其漫长且充满挑战的过程。它夹杂着技术演进的复杂性、庞大生态系统的维护需求、商业利益的考量以及用户反馈的处理机制。从用户的角度看,这些改进可能不够快,不够彻底,甚至有些折腾,但从微软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在多种矛盾力量中求平衡的战略性决策。他们追求的是一个更安全、更强大、更具生产力、也能拥抱未来的 Windows,只是这条路注定布满荆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可真的是个好问题。我也一直不明白。

不过现在,我猜大概是因为,有利益吧。

其实要想拦截,我觉得也没有那么困难。所有软件安装强制输入密码。所有驱动安装强制进行身份认证(生物识别或者短信校验)。这样至少能把「误点击造成流氓软件全家桶进驻」的问题解决一大半。官方对产生诱导安装行为的软件全都整一个黑名单出来。不就好了?然而系统厂商确实不做啊。

为什么会这么猜呢?你看现在的安卓手机,不也再现了Windows时代的疯狂么?

那么安卓手机厂商为什么就不做任何措施来防止误操作点击导致的安装一大堆不需要的流氓软件呢?或许因为他们自己就想当这样的流氓,想赚流氓软件的钱吧。

所以我猜,利益链大概是这样的:流氓软件产商给钱,让操作系统不要试图拦截他们,然后,就造就了现在的样子。所有占有率足够高的操作系统都难逃这个结局。

至于那些市场占有率不够高的操作系统?因为流氓软件懒得给他们交钱,于是他们当然也就懒得放行流氓软件。

user avatar

Windows要变成垃圾场了,于是微软推出了UAC,于是用户抱怨:好麻烦,每次启动软件要点允许。

Windows要变成垃圾场了,于是微软推出了UWP,于是软件商抱怨:好垃圾,API换来换去也就算了,居然还不提供敏感的API,我想监测用户的日常浏览记录都做不到,还不能开机自启,果断不用。

Windows要变成垃圾场了,于是微软使AppStore支持了Win32应用,开启了严格的审核,对于不合规的流氓应用禁止上架,于是用户抱怨:应用商店里的APP太少了,我才不用~

Windows要变成垃圾场了,于是微软Windows Defender加强了对静默安装和流氓软件的拦截,于是用户抱怨:我们装机第一件事就是禁用Windows Defender。所以你根本就拦不住呀。

Windows要变成垃圾场了,微软正在寻找更多的解决方案以便在未来的更新中应用

用户:你更任你更,我更算我输!


每次看到题主这样的提问,我就气的的昏了过去

user avatar

举措都给你了

windows有限制过你的操作吗?

android稍微折腾下还要root呢

windows把管理员权限都给到你手上了,还给你开放了几乎所有的接口

管不好成垃圾场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使用 Windows 时都有的痛点,但要说微软“无动于衷”可能有些绝对。更准确地说,微软面临着一个极其复杂的局面,平衡着用户体验、商业利益、技术演进以及庞大的生态系统兼容性等诸多因素。首先,让我们剖析一下为什么会有“Windows 变成垃圾场”的观感。这种感觉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以下.............
  • 回答
    微软Office确实是个神奇的存在,一边有人吐槽它价格不菲,一边却又离不开它,用户基数庞大到惊人。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在支撑着呢?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贵”是相对的,但其定价策略确实有门道。确实,跟很多免费的办公软件比起来,Office的“正版”价格不低。你买一套永久授权的Office家庭和学.............
  • 回答
    微软商店(Microsoft Store)之所以没有提供直接对外的、类似传统意义上的API接口,这背后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而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考量。你可以将这个现象理解为微软对其数字内容分发和生态系统管理的一种整体策略选择。首先,从微软的角度来看,他们构建并维护着一个庞大的、高度集成的生态系统。这个生.............
  • 回答
    “牛人”是一个相对主观的词,但通常用来形容在编程领域有深厚功底、技术精湛、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开发者。这些人可能来自不同的技术栈、开发经验和工作环境,因此他们对开发工具的选择也会有自己独特的偏好和考量。为什么许多编程“牛人”可能不太倾向于使用 Microsoft Visual Studio(以下简称 V.............
  • 回答
    Microsoft Office 和 WPS Office 都是非常流行的办公软件套件,它们都提供了强大的文档处理、表格制作和演示文稿创建功能。选择哪个更好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个人需求、使用习惯、预算以及对特定功能的需求。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比较它们,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选择:1. 功能和兼容性.............
  • 回答
    微软的动态语言运行时(DLR)如今仍然是.NET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它的发展轨迹与初创时期相比有所演变。最初,DLR的设想是构建一个统一的平台,让各种动态语言,如Python、Ruby,能够更顺畅地与.NET框架进行集成,并利用.NET的强大功能和丰富的类库。它提供了一套API,使得动.............
  • 回答
    Microsoft Word,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工具,它之所以价格不菲,并非仅仅因为它是一个装载了文字输入功能的软件那么简单。它的背后,是长年累月的技术积累、对用户需求的深入洞察,以及不断迭代优化所带来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想象一下,Word不仅仅是让你打字,它需要处理的不仅仅是像素点,而是我们用来表.............
  • 回答
    微软 Edge 浏览器:新生代的力量,而非简单的“套壳”微软 Edge 浏览器,这个名字在许多用户心中可能还带着一些过去的痕迹——那个曾经被贴上“臃肿”、“体验不佳”标签的 Internet Explorer 的继承者。然而,现在的 Edge 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自 2020 年初,微软.............
  • 回答
    好,我们来详细聊聊 iPhone 同步 Gmail 账号时遇到的“Microsoft Exchange”和“Gmail”这两种选项,并把它们说得透彻,也尽量让你感觉不到这是机器生成的内容。想象一下,你有个 Gmail 邮箱,里面装着你的邮件、联系人和日程。现在你想把这些信息都搬到你的 iPhone .............
  • 回答
    .......
  • 回答
    近年来,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确实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这一现象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技术、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复杂互动。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自由主义衰落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与贫富差距的加剧1.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自由、私有化、减少政府干预,但其在21世.............
  • 回答
    俄乌战争期间,虚假信息(假消息)的传播确实非常广泛,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媒体运作、技术手段和信息战策略。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信息战的直接动因:大国博弈与战略竞争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北约)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双方在信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俄罗斯.............
  • 回答
    政府与军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政治与军事体系问题,其核心在于权力的合法性和制度性约束。虽然政府本身可能不直接持有武器,但通过法律、组织结构、意识形态和历史传统,政府能够有效指挥拥有武器的军队。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法律授权与国家主权1. 宪法与法律框架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国家宪法或法律。例如.............
  • 回答
    关于“传武就是杀人技”的说法,这一观点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语境中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以下从历史、文化、现代演变和误解来源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武术的原始功能与社会角色1. 自卫与生存需求 中国传统武术(传武)的起源与农耕社会、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古代,武术的核心功.............
  • 回答
    关于近代历史人物是否能够“翻案”的问题,需要结合历史背景、人物行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以及历史评价的客观性进行分析。袁世凯和汪精卫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历史评价确实存在复杂性和争议性,但“不能翻案”的结论并非基于单一因素,而是综合历史、政治、道德等多方面考量的结果。以下从历史背景、人物行为、.............
  • 回答
    关于“俄爹”这一称呼,其来源和含义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其不尊重的性质,并指出如何正确回应。以下是详细解析和反驳思路: 一、称呼的来源与可能的含义1. 可能的字面拆解 “俄”是“俄罗斯”的拼音首字,而“爹”在中文中通常指父亲,带有亲昵或戏谑的意味。 若将两者结合,可能暗示.............
  • 回答
    民国时期(19121949)虽然仅持续约37年,却涌现出大量在文学、艺术、科学、政治、哲学等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师级人物”。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多重历史、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思想解放与文化启蒙的浪潮1. 新文化运动(19151923) 思想解放.............
  • 回答
    航空航天领域在待遇和职业环境上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国家在该领域取得的飞速发展,主要源于多方面的国家战略、技术积累和系统性支持。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国家战略与长期投入:推动技术突破的核心动力1. 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 航空航天技术往往与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密切.............
  • 回答
    吴京作为中国知名演员、导演,近年来因《战狼2》《英雄联盟》等作品及个人生活引发公众关注,其形象和言论在不同语境下存在争议,导致部分人对其产生负面评价。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可能的原因: 1. 个人生活与公众形象的冲突 妻子被曝光:2018年,吴京妻子的近照和视频被网友扒出,引发舆论争议。部分人.............
  • 回答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乌克兰的支持确实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这一现象涉及多重因素,包括国际局势、地缘政治博弈、信息传播、经济援助、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国际社会的集体反应。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俄乌战争的爆发与国际社会的集体反应 战争的爆发: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全面入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