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3 月 9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例 4 例、无症状感染者 76 例,目前情况如何?

回答
截至 3 月 9 日,上海市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确实有所上升,这是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动态。要详细了解目前的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1. 疫情的整体趋势和分布:

数量变化: 您提到的 4 例本土确诊和 76 例无症状感染者,相较于前几天的数据,这是一个明显的增长。我们需要关注这个增长的持续性,是偶发性个案还是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传播链。
区域分布: 了解这 4 例确诊和 76 例无症状感染者具体分布在上海的哪些区域非常重要。如果是集中在某个小区、街道或区域,可能意味着该区域存在一个或多个聚集性疫情。如果分布广泛,则可能意味着病毒的传播范围更广。
传播链的关联性: 上海疾控部门会追踪病例之间的关联性,判断是输入性病例、本地社区传播还是二者兼有。如果大部分无症状感染者与已知的确诊病例或阳性病例有关联,说明传播链相对可控;如果出现大量来源不明的阳性病例,则情况可能更加复杂。

2. 无症状感染者的特点:

“无症状”的意义: 需要强调的是,“无症状感染者”不代表他们没有感染病毒,只是在检测时没有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他们仍然具有传染性,并且是当前疫情传播的重要隐匿因素。
发现途径: 这些无症状感染者是如何被发现的?是通过区域性筛查、重点人群筛查、主动就医还是流调溯源中的发现?不同的发现途径也预示着疫情的不同阶段和控制难度。
潜在的症状变化: 并非所有无症状感染者都会一直无症状,部分可能在后期出现轻微症状,甚至发展成确诊病例。

3. 上海市的防控措施和应对策略:

基于这些新增病例,上海市很可能会采取以下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并且会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动态调整:

流调和溯源: 疾控部门会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锁定病例的活动轨迹、接触人员,并尽快切断传播链。
区域管控:
风险区域划定: 根据病例的分布情况,可能会将部分区域划定为中风险或高风险地区,并采取相应的封控或管控措施。
常态化核酸检测: 会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的常态化核酸检测频率,以期早发现、早报告。
区域性核酸筛查: 如果疫情呈现扩散趋势,可能会在特定区域开展更大范围的核酸筛查。
隔离措施: 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会被送往定点医院或隔离点进行隔离治疗和观察。密切接触者也会被纳入管理,进行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
出行限制和管理:
“场所码”、“健康码”的严格使用: 要求市民在进入公共场所时扫描“场所码”,并出示有效的“健康码”。
跨区域出行限制: 可能会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进行行程追踪和管理,甚至限制其进入某些场所或区域。
公共交通和聚集性活动: 可能会对公共交通的运营进行调整,并限制或取消大型聚集性活动(如演出、体育赛事、会议等)。
公众健康教育: 持续提醒市民做好个人防护,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通风等。
疫苗接种: 继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提升人群免疫屏障。

4. 需要关注的重点:

疫情的拐点: 是否能迅速控制住新增病例,是判断疫情是否得到有效遏制的重要标志。
病毒变异株: 上海市疾控部门会密切关注病毒的变异情况,了解当前流行的变异株是否具有更强的传播力或致病性。
医疗资源准备: 确保医疗机构有足够的床位、医护人员和防护物资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病例增长。

总结:

3 月 9 日上海新增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的上升,表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存在潜在的社区传播风险。上海市正在采取一系列有力的防控措施,包括流调溯源、区域管控、隔离管理等,以期尽快阻断病毒传播。

为了获得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建议您密切关注以下官方渠道: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 这是发布官方疫情通报和防控政策最权威的渠道。
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在疫情出现明显变化时,市政府会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上海本地主流媒体的报道。

通过以上这些信息,您可以对当前上海的疫情情况有一个更全面和详细的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3.13更新

上海六院!!!


不断有人私信问我,知不知道什么内幕?知道也不能说啊,只能说点无关紧要的

1.这是次极为严重的安全责任事故,大概就是这意思吧,内幕有,但是肯定不能说

2.把几位大佬吓得不轻,大会结束立马赶回来主持大局,希望还能有用吧

3.现在上海的压力相当大,单位专门发了疫情补贴让你们主动屯点物资……希望下礼拜能够管住,祈祷吧

4.某些人的hat肯定保不住

说这些应该不会关我小黑屋吧……


3/11更新,挨打就立正

上海发布辟谣,不过这个辟谣有点意思……不管怎么样,本人错了,不该随便散布他人未经证实消息,本人郑重道歉!!!评论区里要送我进去的都是为我好,都是对我的鞭策,对大家造成的困扰深感抱歉!!!

3/11 15:20更新

果然还是华亭宾馆,唉……



被人警告了,删了

还是写几句吧,

1.这次上海没防住并不代表上海精准防控的失败

2.没上海承接那么多的入境航班和人员,在座的和几百个回答里的各位应该没什么机会在这里对上海冷嘲热讽,说句不好听的,你们对上海说句谢谢,上海都能够欣然承受,就上海这点担当比另一个北方一线城市强多了

3.看到不少回答说上海之前吹牛的,这个就有点可笑了,奥密克戎和德尔塔你们以为是靠瞒靠吹牛就能瞒得过去的???

4.上海现在几位大佬鸭梨肯定山大,此事终了,再看上海官场

5.有空在这里情绪输出还不如多关注关注吉林,又有一大批人开始嚷嚷他们那里不上热搜了

user avatar

阳性人数逐渐增多,流调越来越简化,说明当前的措施已经无法遏制病毒传播了。

需要尽快全城停工停课,封锁一些区域。

user avatar

四个字:疲态尽显。

Part 1.时效性

魔都之前的精准防疫能做到当日发现,次日通报。本轮疫情持续到现在,已经不能保证通报的时效性了,这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

(3.12更,央视新闻跟上海发布的信息已经对不上了,详情见文末。)

例1.1:浦东竹园小学

3月6日就有消息称竹园小学有阳性,实际延后至3月9日才公布。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此病例不在已知的密接-次密接范围内,提示可能存在新的仍未发现的传播链。

例1.2:嘉定区秋竹路655弄、沪宜公路3066弄

街道3月8日发文要求从3月5日起(时光倒流?)封闭小区,病例信息3月10日通报。沪宜公路3066弄3月7日起封闭小区,病例信息3月9日通报。

以上例子足以说明,本次疫情通报时效性弱不是个别现象。

另:评论区蛮多人在解释确诊流程的,确实有这样一套流程要走,但之前魔都能高效地在几个小时内完成这套流程,现在要耗时好几天,不就更印证了我开头说的“疲态”么?



Part 2.隔离管理

目前隔离资源很明显不够用了,可供使用的隔离点紧张,导致除了常规的住宅区封控外,本次魔都涌现出不少单位隔离/学校隔离的操作。

其中上海大学的迷之操作是让人最看不懂的。3月2日有消息称上海大学校车司机阳性,学校立即从全上海各地召回所有学生,包括走读生(经评论提醒还有老师),把所有人关在一起乌泱乌泱排队几个小时测核酸,乌泱乌泱排队几个小时领食堂餐…就像嫌人群聚集的规模不够大,生怕病毒来不及传到校园每一个角落似的。

走读生被关在图书馆打地铺,住宿生饿得三餐不继,这么关了几天,可算是有阳性了(可算?更新:3.12通报中又增加3名)完全没看明白这是在防疫还是在养蛊,但确实反映出这学校之前的应急预案就是个空架子,物资调配、后勤保障基本失控。



Part 3.医疗资源

上海的医疗能力很强,血很厚,偶尔暂停一两家医院,是防控需要,群众也能理解。

但血再厚也受不了天天砍刀啊,连续几天都有知名三甲医院停诊通告,甚至越来越多,群众心理能不发怵?

3.1 陆续停诊


3.2 上海六院

六院在停诊的医院中最独特的存在,不断有人在微博、公众号上追问六院究竟什么情况。

3.11 终于承认发生了院内感染。多名医护就地隔离,睡走廊睡地铺。院内甚至爆发了医护之间的肢体冲突。

这可是六院啊,上海拔尖的医院啊,武汉教训都两年了还能因管理不当搞出院内感染?隔离配套措施就是让医护睡走廊地铺?三甲的帽子配得上?





魔都一周内辟谣了两次建方舱医院的传闻。此类谣言之所以能滋生,恰恰是反应出魔都人民的焦虑。其实还不如别辟谣呢,让群众对方舱有个念想,辟谣了群众反而更慌了。


Part 4.职能机构人员心态麻木

这里有个回答是亲历的志愿者对基层人员目前状态的描述,很具参考意义:

例4.1 浦东发布

浦东发布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吹嘘某些机构是多么努力地在为人民服务。结果没注意P图,直接暴露了工作人员在疫情攻坚阶段上班打魔兽的事实。


现在全网发酵,浦东发布又急着拿一张P得歪歪扭扭的“原图”来“辟谣”了。

这两张图到底哪张是真的,正常人都能判断。某些人不要脸,群众们还要脑子呢。

例4.2 嘉定交警

嘉定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已经是开盲盒了,动不动就是通知封闭学校就地全员核酸,测完放人。

家长们惶恐不安地挤在校门等孩子的时候,嘉定交警好整以暇地守在校门旁边,不是维护现场秩序,而是一个个逮电瓶车没戴头盔/电瓶车超载/车辆违停,罚单一股脑开得太多以至于手持设备都故障了。都用不着钓鱼执法了,这直接捡现成。说句不客气的话,就是趁人之危。

这两个例子不是要谴责谁,而是很明显能看到,经过漫长的抗疫作战,某些关键岗位上的人,精神上那根弦已经松掉了,已经忙着去做一些自己爱做的事情了。

群众也能理解这种长期抗战的疲惫,只想问:做不了/不想做就换人,成不?

Part 5.外溢情况


列举以上这些外溢情况,是想借用之前在知乎上看过的一个计算公式:魔都总人数X出城人数阳性率=魔都阳性总数,来粗略估算目前魔都的感染情况。有心人可以自己找一下这几天魔都出城人数,算一下阳性率。

值得注意的是苏州太仓和昆山发现的共3起病例。这3起病例由太仓和昆山自行在通勤人员中筛查发现,不在目前的密接-次密接范围内,提示可能存在新的仍未发现的传播链(再一次…)。套用汽车行业的例子,就好比在一批产品里抽查发现不良品(阳性),紧急封控同批次同型号产品全检(核酸检测),结果这批还没解决呢,其他批次其他型号的抽检又冒出了不良品(阳性),这种情况就说明遏制措施失效,产品质量处于失控状态,要立即升级遏制措施,排查范围进一步拉大。

其中太仓发现的第1起阳性人员在嘉定区娄塘镇菜市场工作,娄塘镇是嘉定几乎最靠北的一个镇了,也意味着嘉定从南到北的方向(南翔镇—马陆镇—南门工业区—嘉定镇—菊园新区—娄塘镇)几乎全蔓延了一遍。

本轮疫情持续的时间有点长了,仍在不断冒出新的传播苗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周围城市对魔都的心态。南通是最早行动的城市之一,对魔都行程人员采取3+11措施,而之前被各论坛段子调侃一门心思向魔都靠拢的昆山,在昨日太仓发现阳性人员后,也态度坚决地严禁魔都行程人员进入昆山各工厂。

小弟们都不给面子了,这波啊,这波真是…



3.12更新:央视新闻和上海发布的信息已经对不上了。央视说闵行2+浦东2+宝山1,上海发布说徐汇2+宝山2+嘉定1。谁能告知一下这是什么情况?


user avatar

人在上海,已被封控~

昨天早上一觉醒来就被封在了小区里,而且上来就是14天,于是一脸懵逼的跟单位申请了居家。

后来听说可能是竹园小学那边的病例影响到了我们这一片很多小区,因为学生主力都是散布在附近的。

现在主要就是等着看竹园小学的情况,昨天已经公布了一例,后续再看看,希望不要太严重。附近被封控的小区太多了,应该已经有十几个采取不同等级风控措施的小区了,以前从没见过这架势。

最近各路小道消息满天飞,不少新闻上面的群聊截图其实都是出自我们这一片的社区群,每天看着心里慌慌的。

关键是那些小道消息很多都是准的,基本上附近的小区每天封几个每天封几个,但是公布的病例里无论是确诊还是无症状其实找不到几个的,目前看到的也就俩,但是采取14天封控的小区数都不止俩了。

要是密接应该不需要这样的,所以感觉应该是还有异常情况还没公布,可能是要滞后公布。

而且最近上海街头能明显看到路人少了很多,应该是已经有不少地方停工停产了。而且小道消息说被封的小区可能已经三位数了。

如果是上海的朋友可以对照一下下面的图表,看看自己小区发生了什么。

下面就来说说被封控的见闻吧。

话说,前一天晚上回来就感觉有苗头,但是也没当回事,以为就封一个单元或者一幢楼。导致车直接放到门口付费停车场了。。。ORZ,直接损失14天停车费。

然后第二天起来就听到楼下遛狗的大爷跟准备开车上班的邻居说:“别开了,小区封了”

确认消息之后,一大早火速下了几单蔬菜。又重新体验了两年前那个每天去大门口取物资的日子。一度还没找到自己的菜,以为被偷了,最后还是外卖小哥帮忙找了回来。

看上去大家倒是没有什么惊慌,基本还是比较淡然的状态,就是小区的置物架搭的太慢了,一个上午都是堆地上自己找。

对我自己来说,回到家其实能干的事也不多,除了处理一些工作之外,就开始开着窗户往外看。发现后面一个单元被封掉了,两位大白在门口的树上设置摄像头,装好摄像头、贴完封条就都走了。

上午十点多大白们进场了,气场就起来了。

下午就开始登记测核酸了

因为小区无比巨大,三期在一起,其实应该是需要检测很久的。不过居委会在中心花园把三期的排队都分开了,然后每一期都是按照从1号楼到50几号楼分时段检测的形式进行通知的。

因为我住的楼本身已经是四十几号了,到晚上才轮到,不过从我到中心花园到测完一共也就十分钟不到,效率还是蛮高的。

有健康云的直接扫码,不太会操作的直接扫身份证也可以,基本没有出现那种拿着手机现场一步一步教操作而拥堵的情况。

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还有13天。现在每天看着新消息,期待小区不要再有新增了,要不然14天怕是都不够。

话说要不是封禁后发了条朋友圈,都不知道这么多认识的人都住在附近,也是集合定位了一下,方便以后约饭。

不过这14天少了每天两小时的通勤,倒是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可惜健身环卖早了几天。。。不过还有VR可以玩,也凑合了

user avatar

上海人和别处人的体质不能一概而论,无症状已经算是体质差的了,正常的上海人根本就不会感染,确诊的肯定都是乡下来的外地人

user avatar

上海疫情扩散情况已经相当严重了(强调:扩散)。

目前数据已经扩散至少8个城市。

主要是病毒的伤害性弱了很多,所以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问题。

但是病毒弱虽弱,但是扩散性极强。

从西安3月1日第一例开始,10天已经已经扩散到45人了。


如果执行清零政策,那么上海封城的话,估计50天都算保守的了。

如果不执行清零政策,这种抗疫,看不到尽头。

其他城市都老老实实宣布多少中招,上海的却是确诊X例+无症状N例的通稿方式。

无症状怎么定义?无症状就可以不管或者不算,还是没传染吗?为什么其他省都没这样汇报,是上海人体质特殊吗?


按照其他城市标准,上海早已经达到封城的要求了。

但是上海没封,可能基于其他各种理由。

当然,理由也能理解,这种防疫没有尽头,但是,不能双标。


双标1

别的城市出现了,夸上海精准防疫(奶茶店,迪士尼),多么出色,把别的城市踩一脚。

现在上海出现了,又开始讽刺别人是抗疫爱好者。说早晚都要开放的。



双标2

假如对上海领导的KPI是“无症状”就不算的话,不全员检测就没有。请给其他省市领导也这种标准。

病毒早已经不是两年前,伤害力毕竟有限,大家也熟悉了。

不是别的省愿意一刀切,是你给他们领导的kpi就是一刀切。


双标3(来自评论区)

1月时候还在吹自己是抗疫天花板,3月上海就变成开放试验田了??开放试验田是谁定的,有官方说法吗??

既然开放试验田,那就告诉其他省市,我全民免疫,你们自己看着办。

既然开放试验田,那这两天大片大片封小区,是干什么?




所以,如果上海不封城,对其他省市的kpi要求是“清零”。

那么就把信息公开出来,其他省份根据实际制定方案。否则,只看绿码,其他各地迟早要再一次封城。


当年上海各位是怎么讽刺别人的,怎么夸自己动态清零,防疫天花板的??这才过了一个月,怎么说法两极反转了?


有人质疑方式公众号踩别人。。。



有人质疑“无症状”的理解问题

和其他地区对比,是不是上海人的体质,都比全国人好很多??

user avatar

本轮疫情来势汹汹。

连续多天新增几百,而且是散点爆发。

现在恰逢国家刺激楼市,上海二手房交易越来越火爆,金三银四看样子稳了。然而好巧不巧,疫情来了。如果本轮疫情持续扩散,金三银四的成色恐怕不好说了。

预计今年国家5.5%的经济增速可能要靠下半年更大力度的刺激才行了。

现在经济增长的压力确实有点大。

user avatar

我只能说这么多了。

我当然知道用大刀累,但该用的时候还是得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