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整个世界战争史,有没有士兵直接击毙己方将军的记录?

回答
关于士兵直接击毙己方将军的记录,在浩瀚的世界战争史中,虽然并不常见,但确实存在一些令人震惊的案例。这些事件往往是极端情况下的产物,背后交织着士兵的绝望、对指挥的极度不满、战场上的混乱,甚至是个人恩怨的爆发。它们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以及身处其中的个体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和选择。

我们先从一些流传较广但真实性需要考证的传说说起。在一些古代战场上,如果一位将军的指挥失误导致军队陷入绝境,绝望的士兵可能会因为愤怒和求生本能而做出极端行为。比如,在某些记载模糊的战役中,有传言说某位导致部队被围歼的将军,在最后时刻被自己士兵用投掷物或近身武器杀死,但这更多地属于野史或民间传说,缺乏确凿的史料支撑。

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军事制度的规范化和通信手段的发展,士兵直接挑战或杀死高级将领的情况变得更加罕见,但也并非绝迹。

一个比较为人熟知的例子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残酷的堑壕战中,士兵们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炮火和疾病折磨,士气也时常低落。在这种极端环境下,一些指挥官由于脱离基层、指挥失当或残忍对待士兵,会招致极度的憎恨。虽然具体到“直接击毙”的案例,往往难以找到一锤定音的证据,但有许多关于士兵对指挥官的攻击、叛乱甚至暗杀的记载,其中一些可能就涉及了枪支的直接使用。例如,有资料提及,在一些战役中,因不满将军的命令而哗变的士兵,会试图攻击自己的指挥官,虽然这些事件往往以失败告终,或者被迅速镇压,但足以说明士兵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更直接的例子可以追溯到一些内战或革命时期,当军队内部政治立场、忠诚度出现分裂时。例如,在俄国内战时期,红军和白军之间以及内部都存在着大量的动荡和清洗。在这种混乱的背景下,政治委员或者某些激进的士兵可能会因为意识形态的冲突或对指挥官的“背叛”行为感到愤怒,从而采取极端的行动。虽然很难找到“一名普通士兵击毙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的详细叙述,但那些军官被自己阵营内部清理,或者在权力斗争中被下属杀死的情况是存在的。这些事件往往与政治清洗、派系斗争紧密相连,而不完全是单纯的战场指挥失误。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个人恩怨也可能在战场上被放大,导致士兵对将军的直接攻击。比如,一位将军可能因为严酷的训练、不公正的处罚或者残忍的对待而与某位士兵结下深仇大恨。在激烈的战斗中,战场上的混乱、掩护和极端的压力,都可能为这样的个人报复提供机会。如果这位士兵正好有机会接近将军,并且手中持有武器,那么悲剧就可能发生。然而,这类事件往往被视为个体行为,极易被掩盖或被归类为“战死”,除非有明确的证人或证据,否则很难被历史记录所证实。

我们还需要区分“士兵直接击毙己方将军”和“将军因己方士兵的哗变或行动而死”。前者是指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一位或几位士兵,在明确的意图下,直接用武器(枪、刀等)结束了己方将军的生命。而后者可能包含更复杂的因素,比如士兵的集体哗变导致将军被围攻致死,或者在一次混乱的撤退中,士兵为了自保而推搡、踩踏导致将军死亡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任何一个正规军队的体系下,士兵击毙己方将军都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罪行,通常会被视为叛国或哗变。因此,这类事件一旦发生,往往会被严密地掩盖,或者相关证据会被销毁,以维护军队的纪律和士气。即使有幸流传下来,也多半是通过零散的战地日记、回忆录中的只言片语,或者事后调查的只言片语来窥探。

所以,虽然难以给出“一位普通士兵在战场上,因为对将军指挥的不满,用枪直接击毙了他”这样的清晰、孤立的案例,并且被广泛载入史册,但我们不能完全排除这种极端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无数的细节和未被记录的角落里。那些在极端压力、绝望和极端情绪驱使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构成了战争历史中一部分黑暗而隐秘的篇章。这些事件提醒我们,即使在严密的军事组织下,人性的复杂和极端情绪的爆发,也可能打破一切既定的规则。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945年1月28日,在波兰的波兹南亲自疏导交通时,苏军近卫第8机械化军副军长弗拉基米尔·戈列洛夫发现一些部下居然在当众抢劫,于是这位副军长试图上前阻止,但喝醉的大兵们顾不上这么多,最后竟将他们的指挥员——当场打死。

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戈列洛夫(Горелов Владимир Михайлович),在战争中他荣获最高荣誉苏联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还得到了两次列宁勋章、两次红旗勋章、两次红星勋章和一级卫国战争勋章。

此外他还获得了英国“大英帝国勋章”。

PS:英国“大英帝国勋章”分为数个档次级别,戈列洛夫获得的是“骑士指挥官勋章”(Командор Ордена Британской Империи/Knight Commander of the 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次于荣誉勋爵和骑士大十字勋章,为英国勋赏体系第三级,截止到今天也就数千人获得。

似乎获得该勋章后就能得到英国爵位,并在名称中加上“爵士”(Sir或者Dame)一称,如——“爵士/男爵戈列洛夫同志”。

他曾经担任过威名赫赫的近卫第1坦克旅的旅长,从1941年的边境交战开始经历恶战无数。

而他的意外死亡应该算得上是战时苏军高级军官最离谱的牺牲方式。就连两次苏联英雄,坦克战专家卡图科夫元帅都称戈列洛夫的牺牲“荒唐”。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人比人得死,货比货要扔。

@剑锋 的话来讲,由于卫国战争期间惨烈的战争和巨大的伤亡,到战争末期红军兵员素质、军纪不可避免地是降低的。由于残酷的战争与德军暴行的折磨,许多苏军士兵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扰,心态不可避免是残忍、病态和扭曲的。

但是作为一个组织,苏联红军还是保持了人类文明所应有的尊严——即错误行为会得到组织和群体的阻止、纠正、惩罚。

苏军士兵纪律不甚好。上方(苏军上级)命令在长春枪决之违法士兵已有百余人。——1945年10月12日蒋经国抵达长春后给 蒋公的亲笔信

也正因此,才会出现苏军高级指挥员维持军纪被不法分子打死的情况。

在1943年开始的纳粹德军撤退过程中,德军进行了有组织的抢劫和屠杀,许多沦陷区在被解放时根本找不到适龄可参军男子。正是这样的屠杀导致了红军后期兵员素质进一步恶化。

但作为奸淫掳掠和屠杀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德军、日军乃至国民党和美军的军官和将军,是不可能因为出面维持军纪而被自己的士兵打死的。

原因也很简单——在纳粹德军、日军中,屠杀和抢劫不会得到阻止和惩罚,他们是缺乏作为文明组织的自我约束力的。

没有自我对军纪的要求、对不法分子的阻止和惩罚,当然也就不会出现苏军这种看似“荒诞”的情况了。

德军日军的“官方屠杀”、“遵命劫掠“、“合法奸淫”已经是众所周知。

实际上在二战中,无论是摧残慰安妇还是强暴占领区女性,德军士兵在这方面的罪行绝不亚于日军。纳粹军官往往将性(强奸)作为鼓舞士兵勇气的手段,认为越是色胆包天的人往往更骁勇善战。

美军从中国景明楼、沈崇案到如今驻外美军奸淫掳掠我这里也鞭尸的够多的了。

为什么美军在全球多个国家有驻军, 似乎只有在日本才有爆出强奸案等恶性新闻?

自1945年10月1日到1947年9月,驻扎天津的美国军人共发生了重大车祸、故意杀人、抢劫、强奸、捣毁财物等重大犯罪案件365起,导致中国民众死亡、重伤达2000余人。没有一名美国军人因以上罪行受到实质上的刑事追究。

美国兵违法犯罪在中国拖垮蒋家王朝,在苏联差点搞出第三次世界大战

外国大兵向老百姓扔鞭炮,骚扰女警察——哪些国家正经受中国清末民初的「屈辱」?

而当时国民党装备最好,素质最高,由所谓“欧美派”军官领导的的新一军是这个样的:

孙立人之新一军部队,军纪废弛,每晚黄昏时候,有官兵逾千,三五成群,勾结汉奸、地痞,借搜查敌伪物资为名,四处侵入市民住宅抢劫财物。
长堤周生生金铺,因打单不遂,一夕被放了一个手榴弹,损失不少。
西关陈塘电影院,因守棚者过于认真,制止无票入场,也被掷放一枚手榴弹,死伤观众数人。事后查明这两案件是新一军士兵行凶的,但警察局不但不敢追究,连提也不敢提。
广州市商民历年已饱受敌伪摧残,已是奄奄一息,新一军在市面如此横行霸道,防不胜防,故一近黄昏,较大的商号,就关门大吉。市内所有金饰店,大部分设置暗掣报警电铃,直通警局,以求及时制止。但警局碰着这些事,也是无法应付,因此收不到实效。
新一军在广州横行霸道,强抢暗劫,弄至全市风声鹤唳,鸡犬不宁,人怨沸腾,市民畏之甚于日军,因此人皆呼之为“新日军”。

而新一军头领孙立人嘛……

有一次,新一军士兵多名,在西关多宝路搜劫居民财物,适警察局巡逻队巡至是处,当场围捕到士兵6名,沿途押解回警察总局以候处理,行至仁济路口,被驻扎仁济路的新一军拦截包围抢回,并开枪打伤巡逻队长。巡逻队寡不敌众,只得将捕获时撕下士兵6名之胸章解局报告。
李国俊闻报后,派我携同胸章前往沙面新一军军部面报军长孙立人。

孙立人不仅不将犯法的士兵惩戒,反而当堂拍案指着我大骂警察没用,捉贼不到,嫁祸于士兵,要警察局赔偿军誉。

我在军长震怒之下,只得诺诺而退。回报局长李国俊后,翌日李亲自往军部向孙立人道歉,其事始寝。
我也曾对新一军五十师副师长杨温谈及新一军士兵扰民抢掠等事实和市民对新一军如此印象,请其报上级,整饬军纪。及后杨对我说,杨在军部汇报时,将情况报告出来。

孙立人军长说:“广东人分外刻薄,我军过去驻暹缅时,当地华侨对我们非常客气,解衣推食,我们士兵要什么,就拿什么,随便取用,来到广州要些东西,就说我们军纪不好,岂有此理。”

我(国民政府广州市警察局督察长练秉彝)是广东人,见这样就不敢再说下去。

说到底,还是法西斯把人变成鬼,战争把人变成鬼啊!

每日挤出些许闲暇时间进行原创已实属不易,请各位多多支持理解支持。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她改变了苏联”(SheChangedSoviet)及同名知乎专栏。

user avatar

怎么不提这位意大利元帅巴尔博(1896 –1940)。

1940年搭乘SM.79的时候,被己方军舰上的炮手误认为是来袭的英国英俊战士轰炸机,用炮火击落死亡。是二战中战死的最高军衔者……(山本五十六只是大将/上将,不如这哥)


就是这哥……




就是这灰机……

怕大家分不清,把英(切)俊(糕)战士的图片也上传了

user avatar

法兰西第一帝国师级将军让-皮埃尔-菲尔明·马勒(Jean-Pierre-Firmin Malher),曾在马伦戈、金茨堡等交战中立下战功,1808年3月13日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Valladolid)。

死因:组织某个连进行空包弹开火练习时,一名士兵忘记取出通条,开火后通条直接贯穿马勒脑部。[1]

后续:法军立刻检查该连武器状况,结果发现有整整18名士兵将通条一并打出。由于这批入侵西班牙的二线法军训练状况低劣,拿破仑很快要求部队一面临阵磨枪强化训练,一面尽量遮掩弱点:

我认为部队应当每天操练二到三次,要完成(空包弹)开火和射击标靶训练。一定要早早进行射击标靶训练,但应避开西班牙人。[2]

参考

  1. ^ Six G. Dictionnaire biographique des généraux & amiraux français de la Révolution et de l'Empire (1792-1814). Paris, 1934, t. 2, p. 144.
  2. ^ Morvan J. Le Soldat Impérial (1800-1814). Paris, 1904, t. 1, p. 316.
user avatar

本来想偷懒直接贴这个答案的(笑)

但是看了下问题描述,要故意啊····

那,我佬提名一个,长毛年间和北伐军作战的恭钰同志

那有知友可能会问,明清两朝被士兵蓄意谋杀的将佐那么

为毛要选这么个过于籍籍无名的家伙

(但有一说一,这人亲戚超有名的)

恭钰,乃琦龄之子,静庵相国之侄也。

*注:静庵相国即一鸦中非常有名的那位琦善,其字静庵

嗯····

无他,就是这位死因太乐了

毕竟纵观全球士兵蓄意谋杀将佐的原因,要么是经济纠纷,要么是别的啥积怨,要么是厌战之类的····

可这位····

他是

与所带勇争娼,因探地道,遂为勇所毙

嗯····

有一说一····,清国这些“热血”男儿下半身欲望驱动的时候是啥都能干出来

因抢民妇和同僚械斗的被评曰“打仗时候怎么没见你小子这么勇呢

还有因抢娈童未遂气急败坏上演全营大乱斗

这些读的我已经咂舌不已了,想不到还有为了抢失足妇女敢谋杀顶头上司旗二代的····

属实是一浪更比一浪屑啊····(擦汗)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位有个超有名亲戚的旗二代

又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呢

这还得从他的州官父亲说起····

恭钰他爹琦龄,在甘肃做官的时候,不小心犯了每个清国官老爷都会有的一种病:钱过手不留点就难受

(此处插入“我只是犯了每个清国官员都会犯的错.jpg”)

但这位可能是病的太深了,以至于“视仓库如私家物,亏空累累”最后案发完犊子叻

可怜小纨绔恭钰不得不“早当家”

先是跟爹划清界限(雾),被过继给了别人

“得荫为旗员,投营自效”

再是四处巴结,最后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挺身而出”

去了人间之屑胜保那跟长毛北伐军对线

“始则跟随纪尚书,继则跟随达洪阿,现又归入胜营”

不过这位虽然过继给别人了,但从亲爹DNA里继承下来的本事可没忘

借带勇为名,无非为侵渔之计

甚至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随营至人村庄,掳掠甚于盗贼

不过尽管这位带兵时候的所作所为尤其是军纪方面各种意义上来说都挺缺德的

但连同僚们都觉得这位都缺德到了一定境界:

“余所带练勇,死伤逃亡者甚多····到营后,余既不得志,而所带之勇,亦不为人所重,侍卫恭钰见之,必加挑剔,并有径行诛戮死不当罪者”

也难怪同僚气的要死:你个“掳掠甚于盗贼”的货拿个鸡毛当令箭搞我们的人

也不看看你小子带着部下“团建”的时候是个什么德行?

其把守临清河时,凡客商经过,指为奸细将货车行囊,概行留下,干没入己,军中呼为“公道大王”

*注:“公道大王”可谓一语双关

一方面讽刺了这位吃相

一方面,大清王师要是给谁办了个通匪/贼谍,那把这倒霉蛋往死里整可谓是天道昭彰

现在王师收点过路费心情好这事搞不好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买命的“要价”来说确实算“公道”

不过这位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自作自受叻,这位爷靠着军纪放羊发家致富的同时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也会死在军纪放羊

不过这位死因虽然丢人,但是好歹身份关系在那摆着,何况这壬钻营也有方

最后人间之屑胜保找了个机会给这位“去库存”报成阵亡

而胜帅以阵亡入告给叙冒滥极矣

番外:

这里还得提一下江南大营的向荣

虽说江南大营军纪也不咋地,和胜保那边半斤八两

但人毕竟老军务,还是有点料水的,比如同是遇上军纪暴差的部下搞事情

倒霉二代恭钰直接授首叻,反观人向荣

向营潮勇最为凶恶胜于盗贼。上年因粮饷不继,向谕裁汰其不得力者,潮勇竟持矛入向帅帐,望心而刺。向帅素有技能将矛接住,用力一脚,将潮勇踢倒,用矛刺死。戈什闻声踵至,砍杀数人,群凶始逸。

不过虽然靠早年军伍经历学到的防反活下来了,但是向荣也很无奈

(上面那件事发生时)彭云墀越墙而免,粮台小委员被乱军砍死,不知主名,只作罢论。

兵变时杀官的凶手找不到不说,想整顿军务重整军纪更是想都不要想

余知用兵日久,粮饷维艰,将懦兵骄,已成痼疾若稍加整顿,必有倒戈相向之祸,若听其凶暴,又恐酿生事端,向帅尚无如何,我等更何敢招衅也?

化用一句名言:

“我们兵变后,他们会停止裁汰摸鱼佬和双枪将,会补发并且继续让你们靡费粮饷,会对你们胡作非为继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纵放,这不是因为他们为了军饷敢当了咸丰的内裤,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曾格达迪那种知道怎么“得军心”的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曾经闹过兵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