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拜占庭帝国(东罗马)的贵族称号,或者是爵位都有哪些,级别高低?

回答
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的贵族称号和爵位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不断演变的过程,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晚期,并在漫长的历史中融合了希腊、罗马和东方元素。与西欧封建制度下的贵族爵位不同,拜占庭的贵族称号更多地与官职、军事职位和宫廷职位挂钩,而且其授予并非完全世袭。随着帝国政治和军事结构的变迁,称号的意义和地位也随之变化。

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介绍拜占庭帝国的贵族称号或爵位,并尝试梳理其级别高低:

理解拜占庭贵族称号的关键点:

与官职关联: 许多最高级别的称号实际上是高级官职的头衔,或者是因为担任了这些官职而获得的荣誉。
非完全世袭: 尽管一些家族世袭了显赫的地位,但最高贵的称号通常是皇帝亲自授予的,并且不一定代代相传。一个家族可能因为其成员的功绩而获得某个称号,但下一代不一定能继承。
宫廷体系: 拜占庭拥有庞大而精密的宫廷礼仪体系,许多称号与宫廷内的特定职责和地位相关。
军事与行政并重: 贵族身份往往与军事指挥权或重要的行政职位紧密相连。
希腊化影响: 随着希腊语成为帝国官方语言,许多称号也采用了希腊语名称,并融入了古典希腊的贵族概念。
演变性: 不同时期,称号的含义和层级会有所调整。

主要的贵族称号/爵位(按大致级别高低排列):

我们将从最高级别开始,逐步向下介绍。需要强调的是,某些称号可能在不同时期地位有差异,而且相互之间也可能存在交叉或并列关系。

I. 最高级别:皇室与近似皇室

1. 奥古斯都斯 (Augustus) / 皇帝 (Basileus):
地位: 这是至高无上的称号,象征着帝国的统治者。在拜占庭早期,皇帝常常与“奥古斯都斯”称号一同使用,强调其罗马帝国的继承性。
授予: 仅由上帝授予,通过加冕仪式获得。
级别: 绝对的最高级别。

2. 凯撒 (Caesar):
地位: 在罗马帝国晚期和拜占庭早期,凯撒通常是皇帝的继承人或共同统治者,拥有极高的地位和权力,仅次于正皇帝。但在拜占庭后期,这个称号的实际权力作用逐渐减弱,更多地成为一个荣誉性的、仅次于皇帝的贵族头衔,通常授予皇室成员,如皇帝的儿子或兄弟。
授予: 由皇帝授予,通常是皇室成员。
级别: 仅次于皇帝。

3. 诺比利西穆斯 (Nobilissimus) / 贵人 (Pansebis / Protosebastos):
地位: 这个称号在帝国后期变得非常重要,通常授予皇帝最亲近的皇室成员,如皇帝的兄弟、儿子或侄子。它意味着“最尊贵的”,地位仅次于凯撒。有时也授予对帝国做出巨大贡献的非皇室成员,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授予: 由皇帝授予,通常是皇室成员或极少数极受信任的贵族。
级别: 非常高,但低于凯撒(在有凯撒的情况下)。在没有凯撒的情况下,可能是仅次于皇帝的最高荣誉头衔。

II. 高级别贵族:重要官职与军事领袖

这一级别的贵族通常是帝国军事、行政和宫廷的最高层领导者。许多称号都带有“万事之主”、“领袖”、“总司令”等含义。

4. 库洛派拉特 (Kouropalates):
地位: 这个称号的意思是“宫殿管理者”或“王室管家”。在拜占庭早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往往是帝国二号人物,掌握着内政大权,甚至拥有监督皇帝直系家属的权力。在中期以后,其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是极高的荣誉头衔,常授予皇室成员或非常重要的贵族。
授予: 由皇帝授予。
级别: 非常高,早期可与凯撒媲美,后期为重要的荣誉头衔。

5. 帕特里基奥斯 (Patrikios):
地位: 这个称号起源于罗马晚期的“元老院贵族”(Patrician)。在拜占庭,它是一个非常古老且尊贵的荣誉头衔,最初授予一些显赫的罗马贵族家庭。后来,它成为授予帝国重要行政官员、军事将领以及外国君主的最高荣誉之一。拥有此称号的人通常是帝国最富有的地主和最有权势的人物。
授予: 由皇帝授予。
级别: 高级荣誉,通常与最高行政和军事职位相关。

6. 马格尼斯特·图·阿普斯基鲁斯 (Magister tuapsiluros) / 大总督 (Magister militum) / 帕拉·法拉 (Paraphylax):
地位: 这些称号更多地与军事指挥权相关。“马格尼斯特”(Magister)是一个泛称,表示拥有最高指挥权,通常后面会加上具体的职能部门,如“马格尼斯特·奥菲基奥鲁姆”(Magister Officiorum,掌管帝国行政和情报部门)或“马格尼斯特·米利图姆”(Magister Militum,陆军总司令)。“帕拉·法拉”(Paraphylax)则表示“卫戍司令”或“边疆总督”,通常负责重要边境地区的防御。
授予: 由皇帝授予,是授予高级军事将领的职位和荣誉。
级别: 高级别,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7. 安提帕托斯 (Antipatos):
地位: 意思是“副帝”或“代理皇帝”。这个称号在拜占庭帝国很少使用,但在一些特定时期可能被授予皇帝的副手或在皇帝缺位时代行权力的人。更多时候,它是一个象征性的、代表着接近皇帝地位的荣誉头衔。
授予: 由皇帝授予,非常罕见。
级别: 极高,接近皇帝。

8. 普罗托斯佩罗 (Protosebastos) / 万事之主 (Protostrator) / 万事之主 (Protovestiarion):
地位: 这些称号表示“最尊贵者”、“第一总管”或“第一衣冠官”。“普罗托斯佩罗”是“皇帝的亲信”或“最受尊敬者”的意思,在后期与“诺比利西穆斯”类似,是授予皇室成员和少数精英的荣誉头衔。“总管”(Strator / Vestiarion)最初是负责皇帝马匹或服装的宫廷官员,但后来演变为拥有重要军事和行政权力的高级职位,并冠以“普罗托”(第一)来表示其最高地位。
授予: 由皇帝授予。
级别: 高级别荣誉或重要宫廷/军事职位。

III. 中高级别贵族:重要官职与地方长官

这一级别的贵族通常担任帝国省份或重要城市的地方长官,或者在中央政府中担任重要的行政或军事职位。

9. 杜克斯 (Dux) / 斯特拉特戈斯 (Strategos):
地位: “杜克斯”是“领袖”或“公爵”的意思,通常授予重要的军事指挥官,负责一个战略区域或部队。而“斯特拉特戈斯”是“将军”或“军事长官”的意思,在后期更是指那些负责管理“主题”(Thema,帝国的主要行政和军事区划)的军事长官。许多“杜克斯”实际上也是“斯特拉特戈斯”,负责特定区域的军事统治。
授予: 由皇帝授予,是重要的军事职位。
级别: 中高级别,掌管军事力量和地方事务。

10. 安提·托拉 (Anthypatos):
地位: 意思是“副领事”或“前任执政官”。这个称号继承自罗马的传统,表示担任过重要的行政职位,如省长或执政官。在拜占庭,它通常是授予那些已经卸任但仍享有崇高地位的行政官员的荣誉头衔。
授予: 由皇帝授予。
级别: 中高级别荣誉。

11. 总督 (Proconsul) / 执政官 (Consul):
地位: 这些都是直接继承自罗马共和国和帝国的官职,但其意义在拜占庭时期有所演变。“总督”通常是负责管理一个行省(Provincia)的最高长官,拥有行政和军事权力。“执政官”的军事和行政意义逐渐减弱,更多地成为一个荣誉性头衔,但仍然象征着显赫的身份。
授予: 由皇帝授予,是重要的行政或荣誉头衔。
级别: 中高级别。

12. 库罗·帕特里克 (KuroPatrik) / 斯特拉特·西克斯 (Stratix) / 执政官帕特里西奥斯 (Patricius Consularis):
地位: 这些是“帕特里基奥斯”称号的变体或与特定官职结合的头衔。“库罗·帕特里克”可能与早期“库罗派拉特”有关联,或者是一种低级别的“帕特里基奥斯”荣誉。“斯特拉特·西克斯”(Stratix)可能与军事将领有关。“执政官帕特里西奥斯”则结合了执政官和帕特里基奥斯的尊荣。
授予: 由皇帝授予。
级别: 中高级别荣誉。

IV. 中低级别贵族与荣誉头衔:各部门官员与地方显贵

这一级别的贵族通常是帝国各部门的中高级官员,或者地方上的有权势的地主和商人,他们可能因功绩或财富获得荣誉头衔。

13. 审判官 (Krites) / 裁判官 (Anatrematos):
地位: 负责司法事务的官员,可能掌管地方或中央的法院。他们的权力与司法体系紧密相连。
授予: 通常是任命的官职。
级别: 中低级别。

14. 总管 (Comes) / 财政官 (Censor):
地位: “Comes”在拉丁语中意为“伙伴”或“随从”,在拜占庭时期演变为各种高级官员的头衔,如“Comes Excubitorum”(禁军总管)、“Comes Thesaurorum”(财政总管)等。“Censor”则主要负责监督道德和人口普查,也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力。
授予: 由皇帝任命的官职。
级别: 中低级别。

15. 书记官 (Chartophylax) / 司库 (Oeconomos):
地位: “Chartophylax”是重要的法务官员,负责保管档案和处理法律事务,在教会中也有类似职位。“Oeconomos”是管家或财务官员,也可能负责管理教堂财产。
授予: 通常是任命的官职。
级别: 中低级别。

16. 埃西弗 (Eceus) / 埃斯菲斯 (Esephis):
地位: 这些可能是更低级别的官员或地方行政人员的头衔,其具体含义在不同时期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
授予: 通常是任命的官职。
级别: 低级别。

V. 特殊的贵族类别:

君士坦丁堡的显贵家族: 一些古老的家族,如安杰洛斯(Angelos)、科穆宁(Komnenos)、杜卡斯(Doukas)、巴列奥略(Palaiologos)等,即使不担任最高官职,也因为其历史传承和家族影响力而被认为是帝国的重要贵族。
教会贵族: 虽然不是世俗贵族,但一些高级教士,如宗主教(Patriarch)和主教(Bishop),在帝国中也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一定的影响力,有时他们的家族也会被视为具有特殊地位。

爵位与称号的区分:

在拜占庭帝国,严格意义上的“爵位”(如西欧的伯爵、子爵)并不普遍。其贵族体系更侧重于荣誉称号(Titles of Honour)和官职(Offices)的结合。一个家族的显赫地位更多地体现在其成员担任的官职的级别、获得的荣誉称号以及家族的财富和影响力上。

总结级别高低(非常粗略的排序):

1. 皇室成员: 皇帝 (Basileus), 凯撒 (Caesar), 诺比利西穆斯 (Nobilissimus)
2. 最高级别荣誉/实权官员: 库洛派拉特 (Kouropalates), 帕特里基奥斯 (Patrikios), 马格尼斯特 (Magister), 安提帕托斯 (Antipatos), 普罗托斯佩罗 (Protosebastos)
3. 高级军事与行政长官: 杜克斯 (Dux), 斯特拉特戈斯 (Strategos), 安提·托拉 (Anthypatos), 总督 (Proconsul)
4. 中高级别官员与荣誉: 执政官 (Consul), 库罗·帕特里克, 审判官 (Krites)
5. 中低级别官员与地方显贵: 总管 (Comes), 书记官 (Chartophylax), 司库 (Oeconomos), 埃西弗 (Eceus)

需要再次强调,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实际情况非常复杂且不断变化。拜占庭帝国的贵族制度是一种动态的、与官僚体系紧密结合的系统,其核心在于皇帝的恩赐和对国家职能的承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 巴西琉斯 (希腊语:βασιλεύς,拉丁语:Basileus):“巴西琉斯”是希腊语君主一词的音译。在希腊文化区,自古以来习惯上把国王和皇帝称为“巴西琉斯”。有的时候波斯帝国的皇帝也使用这个称号。为了适应主流希腊文化,公元629年,皇帝希拉克略决定使用希腊语词“巴西琉斯”来做为东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以取代旧的拉丁语称号奥古斯都(当时惯用这一词的半希腊化写法,Augoustos)。从这时起“巴西琉斯”变成了帝国皇帝的正式称号。希拉克略同时也使用“独裁者”(希腊语:αὑτοκράτωρ,拉丁语:autokrator)和“主人”(希腊语:κύριος,拉丁语:kyrios)做为皇帝的头衔。尽管在古典时代,“巴西琉斯”只是一般的国王,不过在中世纪,基督教世界的各国中只有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才能使用“巴西琉斯”这一头衔,其他欧洲国家的元首只能称为国王(Rēgas/Rex/King),而不能是皇帝(Basileus)。“巴西琉斯”的阴性形式是“巴塞丽莎”(Basilissa),用于帝国的女皇或者皇后。女皇或皇后有时也被称为“最虔诚的奥古斯塔”(Eusebestatē Avgousta),也被叫作“kyria”(“女士”)或 “despoina”(“despotes”的阴性形)。要注意到长子继承制或血统本身在拜占庭帝国的王位更迭中从未合法地起作用,因为原则上罗马皇帝由元老院、人民和军队共识性的拥护而选出。这在罗马“共和人”传统中是根深蒂固的,借此将不会有世袭的王位,皇帝在名义上只是共和国数个官职的兼任者。许多皇帝急著要确保他们长子的王位继承权,于是在他们小时就加冕他们为共治皇帝,因而确保皇帝们死去时王位不会有一分一秒的闲置,在这种情况下将不会有任何推选皇帝的需要。在某些情况下新皇帝在迎娶前任皇帝的遗孀后登上王位,或者实际上就在逼迫前任皇帝退位并成为修士后登基。数个皇帝也因为被发现能力不足而被罢黜了,例如在一次战争的失利以后,某些人就因此丢掉性命。
  • 紫衣贵族希腊语:πορφυρογέννητος,拉丁化:Porphyrogennētos)— 希腊语“πορφυρογέννητο”意味在“紫色帷幕中出生的人”。在中世纪欧洲的紫色颜料从染料骨螺中提取,价格很高,东罗马帝国皇族几乎是唯一使用紫色布料用于室内装饰和服装制作的封建统治者。因此,“紫衣贵族”也就成为了东罗马帝国皇族的称呼。为皇族成员授予这个称号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为了显示皇族身份的正统性,以防止他人夺取帝位。
  • 独裁者(英语:Autokrator希腊语:αὐτοκράτωρ)—“自己统治者”:这个头衔原本和英白拉多是相等的,由皇帝所使用。
  • 巴西琉斯与独裁者希腊语:Βασιλεύς καὶ Αυτοκράτωρ,拉丁语:Basileus kai Autokratōr ):当数个共治皇帝(希腊语:συμβασιλεῖς, 拉丁语:symbasileis)联合当政时,首要皇帝所使用的头衔组合,用以表明其拥有最高政治权力。

其他皇族成员的头衔

  • 专制公希腊语:δεσπότης,拉丁语:Despotēs) – “专制公”(δεσπότης)在希腊语中是“主人”的意思,可能是戴克里先创造的帝衔“Dominus”(“主人”)的其中一个希腊语翻译。这一称号最早是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授予自己、共治皇帝和皇子们的荣衔。在十二世纪,曼努埃尔一世·科穆宁将其发展成次于皇帝的一级贵族头衔。最早获得这种新型“专制公”头衔的是一个外国君主,匈牙利国王贝拉三世,曼努埃尔希望通过授予此头衔来昭示帝国当时对匈牙利事实上的宗主权。此后,专制公逐渐成为所谓“专制公国”君主可能使用的头衔(当他们具有帝位继承权时),例如定都米斯特拉斯摩里亚专制国的君主们,自1261年起他们都是拜占庭帝位的继承人。该头衔的阴性型“despoina”为女性专制者,或男性专制公的配偶所用,但有时也用于描述皇后。
  • 至尊者(英语:Sebastokrator希腊语:σεβαστοκράτωρ,拉丁语:Sebastokratōr) – 在希腊语中意味“高贵的统治者”。“至尊者”最早是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科穆宁创造的一个称呼,是希腊语“独裁者”(Autokratōr)和“显贵”(Sebastos)的结合。第一个被授予“至尊者”头衔的是阿莱克修斯的兄长伊萨克。本质上来说,这个头衔不具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仅用于表示持有者和皇帝的亲密程度,但在等级序列上仅次于专制公。该头衔的阴性型是“sebastokratorissa”。第一个被称为“至尊者”的外国人是塞尔维亚国王首冕者斯特凡(英语:Stefan the First-Crowned),他在1191年获得了这个头衔。
  • 凯撒希腊语:καῖσαρ,拉丁语:Kaisar)- “凯撒”这一头衔在罗马帝国晚期曾经被用于共治皇帝和帝位继承人。在阿莱克修斯一世创立“至尊者”头衔后,凯撒沦为第三级别的贵族,而在曼努埃尔一世将“专制公”转变为贵族等级后进一步下降为第四级别。该头衔的阴性型是“kaisarissa”。尽管地位一直在下降,凯撒在宫廷中仍保持相当重要的地位,仅授予一些位高权重且才能卓著的帝国公卿,并很少授予给外国人,除了少数几个特例:查士丁尼二世在705年册封保加利亚可汗捷尔维尔(英语:Tervel of Bulgaria)为“凯撒”,这次册封让斯拉夫语吸收了“凯撒”这个词汇,最后衍生出“沙皇”;格鲁吉亚国王乔治二世(英语:George II of Georgia)在1081年获封凯撒;安德洛尼卡二世·巴列奥略在1304年册封卡塔兰军团(英语:Catalan Company)首领罗杰·德·弗洛(英语:Roger de Flor)为凯撒。
  • 贵族(英语:Nobelissimos希腊语:νωβελίσσιμος,拉丁语:Nobelissimos)- 来自拉丁语Nobilissimus,意为“最高贵的人”。这本是皇帝近臣心腹的加衔,地位仅次于“凯撒”。科穆宁王朝时,此衔开始滥授与一般的官僚和贵族而身价大跌,于是一个新头衔“首席贵族”(Protonobelissiomos)取代了原本“贵族”的地位,但很快它又被“首席上级贵族”(Protonobelissiomohypertatos)取代。在巴列奥略王朝晚期,“贵族”及其变种基本从宫廷消失,但地方上仍有官员使用“贵族”的头衔。
  • 殿中监(英语:Kouropalatēs (希腊语:κουροπαλάτης) - 来自拉丁语Cura Palatii,意为“宫廷负责人”。这个头衔最早出现于查士丁尼一世时,原本是负责指挥宫廷事务运作的官员,但其职务带来的巨大权势和财富,以及常侍帝侧的近臣身份,使其成为了巨大荣耀的代名词,因此逐渐变成了授予皇室最重要成员的荣衔。但是从11世纪初叶开始,其地位有所下降,成为亚美尼亚格鲁吉亚这类藩属国君主的加衔。
  • 显贵(英语:Sebastos (σεβαστός) – “奥古斯都”的希腊语意译。科穆宁王朝以前,有时皇帝会使用这个头衔作为奥古斯都的翻译(但是音译的“Αύγουστος”更常用),但在11世纪末叶,阿莱克修斯一世·科穆宁将其独立为一个授予给自己兄弟和近亲的新加衔。该头衔的阴性型为“sebastē”。除了自己的至亲,阿莱克修斯还册封威尼斯总督伊科尼安苏丹为“显贵”,同时创造了一个变体“首席显贵”(Prōtosebastos)授予自己的弟弟阿德里安·科穆宁(英语:Adrianos Komnenos)。在12世纪里,“显贵”尚仅授予皇帝与“至尊者”的子女,以及强大的外国要人,但与此同时,该头衔册封对象的逐渐增多和贬值趋势,造就了一系列冗长荒谬诘屈聱牙的变体,这些变体一般使用“Pan-”(全体)、“Prōto-”(首席)、“Hyper-”(上级)等前缀,例如“贵于全体显贵者”(Pansebastos)、“贵于全体上级显贵者”(Panhypersebastos)、“上级首席贵于全体上级显贵者”(Hyperprōtopansebastohypertatos)等。这些变体鲜有在12世纪之后继续沿用者,即有沿用,其尊贵也大不如前。


根据9世纪《乌斯宾斯基职官表(英语:Taktikon Uspensky)》(841年)、腓洛迪俄斯《琼筵序次(英语:Kletorologion)》(899年)以及君士坦丁七世的相关记述,在皇室荣衔之下,拜占庭人将达官贵人们的官衔(ἀξία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散官衔”(διὰ βραβείων ἀξίαι),纯粹的荣誉型头衔,通过奖劳叙阶的诰书授予;另一类是“职事衔”(διὰ λόγου ἀξίαι),负有实际职务的官衔,通过铨叙职守的敕书授予。每类官衔还可以进一步按授予对象的性别分为三类,分别授予“蓄胡者”(“βαρβάτοι”,翻译自拉丁语“barbati”,即非宦官的男性)、宦官(ἐκτομίαι)与女性。帝国官员通常会被同时授予“散官衔”和“职事衔”,因此一位高级官员可以同时是“宰辅”(散官衔)和“驿传尚书”(职事衔)。

Parakoimomenos - 字面上意为“睡在旁边的人”,他是睡在皇帝寝室的大内侍(High Chamberlain)

总督(Exarchos) - (Exarchs)是指帝国偏远地区(如非洲或意大利)的管理者,自主权高于一般行省长官,拥有军事与行政大权,相当于殖民时代的总督(viceroys)。


海军大公(Megas doux) – “海军大公”是东罗马帝国的海军统帅,有时也简称“大公”。这个头衔或军阶相当于近代欧洲封建国家的第一海务大臣。

海军上将(Amiralios) - “海军上将”是巴列奥略王朝时期设立的一个军阶,作为海军大公的副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