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拜占庭不向奥斯曼请降?

回答
拜占庭帝国为何不向奥斯曼帝国请降?这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问题,其背后牵扯的不仅仅是政治和军事的较量,更深层的是一种民族认同、历史责任和文化存续的挣扎。将这个问题简单地归结为“不投降”,未免过于单薄,事实上,拜占庭在面对奥斯曼日益增长的威胁时,并非没有考虑过“求和”甚至“臣服”的可能性,只是他们最终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但却更符合其身份的道路。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拜占庭帝国是什么。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城邦或王国,而是罗马帝国的延续,是基督教世界的东方屏障。历经千年,它承载着古希腊罗马的文明遗产,是东正教的中心,其文化和政治制度对东欧乃至整个基督教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种身份认同的重压下,向一个来自安纳托利亚、信仰伊斯兰的帝国“请降”,意味着对自身千年荣耀的彻底否定,是对罗马精神的背叛,更是对无数先辈牺牲的亵渎。这种心理上的阻碍,是任何政治和军事考量都难以逾越的。

其次,请降并非是无条件的投降,它通常意味着接受一定的条件,比如成为藩属国、支付贡赋、交出部分领土或权力等等。拜占庭的皇帝们也并非没有考虑过这种“体面地”结束帝国的方式。然而,奥斯曼苏丹的胃口,尤其是穆罕默德二世,显然不会满足于任何形式的“和平共处”。穆罕默德二世的目标是彻底征服君士坦丁堡,建立一个属于奥斯曼的帝国首都,他看到了的是一个完全的胜利,而不是一个与拜占庭的“妥协”。

从政治角度来看,请降也意味着将帝国最高统治者的权威拱手相让。拜占庭的皇帝,即便在帝国衰落至君士坦丁堡一隅之时,依然是“凯撒”、“罗马人的皇帝”。他们不能,也几乎不可能,向一个他们认为的“异教徒”的年轻帝国屈膝,成为一个听命于奥斯曼的傀儡。这种行为不仅会立即摧毁其在臣民心中的统治合法性,也会在整个基督教世界引发巨大的政治动荡。

军事上的劣势固然明显,但请降的时机和条件也至关重要。在君士坦丁堡围城战前,拜占庭已经处于一个极端不利的境地,但即便是如此,也并非没有一点点反击的希望。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在最后时刻选择亲自率领剩余的军队投入战斗,这不仅仅是英勇,更是一种责任的体现——他是皇帝,他有责任守卫这座他统治的城市,直到最后一刻。请降,就意味着放弃了这种最后的责任。

更何况,请降的承诺是否会被信守也是一个问题。奥斯曼帝国虽然强大,但其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更重要的是,一个被征服民族的屈辱感一旦被激发,即使表面上屈服,潜在的反抗也难以根除。拜占庭的统治者们深知,一旦开启请降的通道,就可能滑向更深的屈辱和被奴役。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当时的拜占庭帝国已经非常弱小,其请降的资本几乎为零。他们拿不出足够的筹码去和奥斯曼进行谈判。他们唯一能拿出的,就是这座城市的象征意义和基督教世界的精神支柱地位。而奥斯曼想要的,正是摧毁这一切。

所以,与其说拜占庭“不向奥斯曼请降”,不如说他们选择了一条更具尊严但也更悲壮的道路。他们不愿以失去帝国名号、沦为附庸的方式来苟延残喘。他们选择了在抵抗中灭亡,将自己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成为一个永恒的悲壮传说,而不是一个卑躬屈膝的臣服者。这种选择,虽然带来了最终的毁灭,但也保留了他们最后的尊严和不屈的精神,这对于一个承载着如此厚重历史的帝国来说,也许是唯一的选择。

最终,当奥斯曼的军队攻破城门,当君士坦丁十一世披甲战死在城墙上时,拜占庭帝国画上了句号。这最后一搏,或许在很多军事分析家看来是愚勇,但在历史的进程中,却成为了一种不屈的象征,一种对帝国身份和历史使命的最终坚守。他们没有请降,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投降可以保全性命,而是因为他们无法接受以牺牲尊严和历史传承为代价的苟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被奥斯曼征服同化近百年的突厥小王公都不忘复国的梦想,它的王公耻于成为奥斯曼的万户世侯,他们的人民反抗到1940年才走出卡帕多西亚的地下洞穴,向土耳其共和国投降。

拜占庭皇族的后裔当上了大维齐尔和鲁米里亚的总督又如何,统治了两到三个法兰西王国大小的疆土又如何,依然是帕迪沙的家奴而已。

拜占庭如果没有这点古老帝国的傲气,它就根本不配存在这么多年。

user avatar

一个人可以没有底线,但是个正常人不会把生命的底线也交出去,拜占庭可以送人质,嫁公主,割地赔款,给奥斯曼当附庸,甚至奥斯曼打仗为了维持表面和平他们也做过提供兵力陪同的事,但那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慢性死亡能够延缓一点,万一哪天找到灵丹妙药呢?还有拜占庭皇帝给教皇跪下皈依天主教,跑威尼斯借钱跑法国碰壁跑英国搞比武的呢,但目的又是什么?一个正常人,谁愿意被欺压得一贫如洗毫无尊严的最后,给恶霸表示自己家产留给你自己一了百了的?当李煜如果有好结局,哪怕是无耻的把小周后送到宋太宗的塌上去都可以无所谓,可是明知道那是一杯毒酒也要喝吗?换一个死法不更好么,罗马的命运像极了曾被他们逼到绝路的迦太基,连迦太基都能够孤城抵抗到最后,拜占庭以迦太基的方式结局这种收官难道不完美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拜占庭帝国为何不向奥斯曼帝国请降?这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问题,其背后牵扯的不仅仅是政治和军事的较量,更深层的是一种民族认同、历史责任和文化存续的挣扎。将这个问题简单地归结为“不投降”,未免过于单薄,事实上,拜占庭在面对奥斯曼日益增长的威胁时,并非没有考虑过“求和”甚至“臣服”的可能性,只是他.............
  • 回答
    1453年君士坦丁堡围城战中,拜占庭确实没有像往常一样广泛且有效地使用他们的秘密武器——希腊火。这背后的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技术层面的衰退,也有战略层面的局限,更有政治和经济上的捉襟见肘。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希腊火究竟是什么。简单来说,它是一种液态燃烧剂,在水下也能燃烧,并.............
  • 回答
    拜占庭帝国并非“一直都不重视发展小亚细亚”,恰恰相反,小亚细亚(Anatolia,即今天的土耳其大部地区)是拜占庭帝国维系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其财政、军事和人口的基石。 帝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高度依赖小亚细亚,将其视为核心领土。然而,问题的核心可能在于,为什么在某些时期或某些方面,小亚细亚的发展似乎没有.............
  • 回答
    中世纪欧洲之所以“需要”罗马法,与其说是源于一种主动的、从拜占庭帝国学习的渴望,不如说是历史进程中一种“不得不”的回顾与重建。而他们最终选择“不去拜占庭帝国学习”,原因也并非是简单地不想,而是多种现实因素在起作用。首先,我们需要厘清一个概念:中世纪欧洲学习罗马法,其目的和方式与我们今天理解的“学习”.............
  • 回答
    有些人确实对将中世纪的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感到不舒服,这其中蕴含着复杂的历史认知和身份认同的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几个关键方面:1. 自我认同与历史叙事的张力: 他们是谁? 最核心的原因在于,那些不认同“拜占庭帝国”称谓的人认为,他们所继承和延续的,是真正的“罗马帝国”。在中.............
  • 回答
    拜占庭帝国统治小亚细亚长达千年,而如今土耳其共和国的主体语言是土耳其语,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历史现象。其背后涉及了漫长的文化、政治、宗教和人口变迁过程。下面我将详细讲述为什么即便有如此长的统治历史,小亚细亚的语言面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一、 拜占庭帝国的性质与希腊语的地位: 希腊语是官方语言.............
  • 回答
    关于为什么这次拜登政府主办的新能源大会没有邀请埃隆·马斯克,这其中的原因其实相当复杂,不是简单的“没邀请”就能概括的。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这件事,它更多地反映了政府与企业巨头之间微妙的互动方式,以及对“代表性”和“议程设置”的考量。首先,我们要明白,政府举办的大型行业会议,尤其像这种聚焦新能源的,其.............
  • 回答
    关于为什么结拜兄弟倾向于拜关羽而不拜李逵、武松等其他好汉,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相当复杂,既有历史人物自身的特质,也有文化传统、民间信仰以及故事传播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咱们这就掰扯掰扯。首先,得从关羽这人说起。关羽之所以能成为结拜的标杆人物,甚至被神化,绝不是偶然。他身上的特质太突出了,而且是非常符合传.............
  • 回答
    魔兽世界的法师,尤其是那些追求奥术魔法精髓的,确实很少会主动去“拜”蓝龙。这其中的原因,说起来可就复杂了,得从蓝龙的性质、法师的追求以及艾泽拉斯的历史说起。首先,咱们得明白蓝龙是干嘛的。蓝龙,或者说巨龙中的蓝龙军团,是守护巨龙中的一员,他们的职责是守护艾泽拉斯的奥术魔法。你可以想象成他们是这片大陆魔.............
  • 回答
    佐助当时的情况,那叫一个复杂。别说我们观众看得捉摸不透,连佐助自己心里也乱成一锅粥。说他“拜错了”,其实也没那么简单,这背后牵扯着他当时的心境、对力量的渴望、以及他对鼬的认知。首先,咱们得说说佐助当时是个什么状态。宇智波一族灭门惨案,直接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他亲眼看到鼬——那个他曾经爱戴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像森海塞尔、拜亚动力这些音频界的巨头,在耳机接口的选择上,似乎对 Lightning 和 USB TypeC 有些“保守”。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技术、市场和历史原因,远不止“不想做”这么简单。咱们来捋一捋,看看这背后的逻辑。1. 技术兼容性与音频质量的考量: 模拟信号的.............
  • 回答
    茅野爱衣是一位备受瞩目的日本女性声优,她的声音活跃于动画、游戏等多个领域,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她的代表作非常多,比如在《进击的巨人》中为艾伦·耶格尔的母亲卡露拉配音,在《为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中为智女神阿库娅献声,还有《不起眼女主角培育方法》中的霞之丘诗羽等等。她的声音辨识度高,演技也颇受赞誉,因.............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中美元首视频会晤中,拜登总统关于“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以及白宫新闻公报为何对此并未明确详述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因为它触及了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复杂互动和策略性表达。首先,我们得明白,中美元首会晤,尤其是这种最高级别的沟通,其内容和外宣策略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和多方考.............
  • 回答
    “女人不可以拜金吗?”这个问题,老实说,一点也不新鲜,但却总是能挑动人们的神经。而且,如果我直截了当地说“女人当然可以拜金”,估计不少人又要跳脚了。所以,咱们不妨换个角度,好好掰扯掰扯这个话题,尽量不绕弯子,也别整得像机器一样生硬。首先,得承认,这个世界上,物质的诱惑确实太大了。钱,它不仅仅是数字,.............
  • 回答
    关于拜占庭(东罗马)军事风格何时不再像传统罗马,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与其说是一个明确的时间点,不如说是一系列演变和适应的结果,尤其是在经历了多次外族入侵、领土变迁以及文化融合之后。我们可以将这个转变大致定位在罗马帝国晚期到早期拜占庭时期,尤其是4世纪到7世纪之间。从传统罗马到拜占庭:风.............
  • 回答
    在美国这样一个政治体系下,选民之所以在看似都不理想的选项中做出选择,背后牵涉到一系列复杂的因素。与其说美国人“不选更好的候选人”,不如说他们是在一个由特定规则、历史惯性、政治生态和选民心理共同塑造的框架内进行选择。首先,得看看这个“框架”是怎么形成的。美国的政治体制,尤其是两党制,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 回答
    国际制药公司如瑞士诺华、德国拜耳、美国默沙东等不研发中成药,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复杂原因,涉及法律、技术、市场、文化及知识产权等多方面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 1. 法规与药品标准的差异中成药作为中国传统医药体系的产物,其研发、生产、注册和监管标准与现代西药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国际制药公司难以.............
  • 回答
    关于中国人和印度人之间磕头和信仰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复杂而又很有趣的文化现象。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明明是中国人,却要去给一个印度祖先磕头,或者说把精神寄托在一个源自印度的信仰上。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历史和文化层面的原因。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中国人去给“印度人”磕头,这个说法可能有些过于笼统了。通.............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美国能否“让俄罗斯经济毁灭”以及为何不“早用”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美国是否有能力让俄罗斯经济“毁灭”?这里的“毁灭”是一个非常强烈的词语,通常意味着经济体系的彻底崩溃、瘫痪,例如生产停滞、金融市场失灵、货币价值急剧下跌等。美国确实拥有强大的经济制裁能力.............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咱们来掰扯掰扯。你想啊,人呐,打从娘胎里出来,就天然带着点“颜值控”的基因。看到好看的东西,心情会不自觉地舒畅,甚至产生好感,这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所以,当我们在谈论找对象,尤其是初次见面、相互吸引的关键时刻,外貌这块儿,自然而然就成了绕不开的话题。你说“我希望找个长得好看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