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肮脏和迟钝”
“安静、拘束,就连孩子看上去都很呆板。
“吃饭时不是坐在凳子上,而是像欧洲人在丛林里解手时那样蹲着”
“生很多孩子,繁衍能力很强”
“这里的女性与男性基本上看不出有什么不同,更实在难以理解,这样的女性为啥能吸引男性与她们不断生育后代?”
"类似群居动物一样的民族,其人民更像毫无生气、麻木的木偶人。"
……
以上评价来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评价的对象是——中国人。
足够熟悉中国近代史的应该知道,中国人在100年间,受到了多少歧视和屈辱,多少外国人发自内心地认为中国人就是天生的愚昧、服从、木讷,还有——“生殖力旺盛”——讽刺吧。
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人,还是那种不怀任何恶意、甚至满怀同情地认定这一点。
我们通过几代人——准确讲,几代共产党人——的努力,把国家和民族一点点拉拔到今天的地步。
因为当时中国人中最优秀的那些人经历过那种歧视,所以他们提出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并且把这个镌刻在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的最显眼的位置。
而且他们还提出“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国家”,并且身体力行地去落实。
当时今天,这个国家富强起来以后,许多人觉得这些最优秀的先辈们立下的FLAG都是政治算计,都是权宜之计,而不是理想和目标。
所以他们就一副列强的嘴脸,开始大肆点评种族或民族的先天优劣,甚至还以此为荣。
都是共和国的孩子,都是唱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长大的,可是有些人真的长歪了,满脑子都是100年前的愚昧思想。
这种脑子适合去海峡对岸,加入觉青嘲笑“阿共仔”,买颗油麦菜能说“今天大陆妹好便宜”(油麦菜在台湾又被称为“大陆妹”),多爽。
所以有时候我真的觉得中国人是运气好,我们当中最优秀的那批人遇到了当时最先进的思想系统并且真心真意地学习和接受了,然后才有了今天。
不然就凭当时国人那熊样和又蠢又坏的果党,加上烂到不能再烂的开局,我们今天能和印度掰手腕都是天方夜谭。
天天嘲讽“政治正确”,有本事去北京那个大门楼那儿把天底下最政治正确的那行字给揭了啊?
中国何尝不是“白左”和“政治正确”的受益者呢?白求恩、马海德就不提了, 寒春和她的丈夫阳早够不够“白”,够不够“左”,政治够不够正确?
共和国的建设,这些“白左”可是有份的。
很多人跟风“白左”“白左”的嘲骂,还以能把这个名词“反倾销”给美国的右翼媒体沾沾自喜,其实都是没搞清楚一个政治名词背后到底是什么。
骂到底,是会骂到那些帮助过中国的外国朋友脑袋上的。
我们官方骂“美帝”最凶的时候,骂过他们的老百姓吗?今天倒好,许多人已经开始认定“第三世界”国家老百姓天生智力低下了。
呵呵。
这个问题个人认为还是有资格回答的,因为早年间曾在东非工作过两年,直接管理过一百多个黑人,也接触过各阶层的其他黑人群体,并且我的“斯瓦西里语”曾经非常流利,当年可以和当地黑人几乎无障碍交流。
就我个人感受,我不认为黑人在天赋智商方面有什么问题,他们的学习能力,领悟能力和中国人并没有多大差异。并且,黑人好像在语言方面普遍都很有天赋,掌握几种语言对非洲人不算什么很难的事儿,比如我所在的国家以“斯瓦西里语”为通用语言,黑人除了自己的民族母语外,还必须熟练地掌握斯瓦西里语,大部分上过中学的黑人还能比较熟练地掌握英语。就我所看到的,在机械操作方面,黑人也很有天赋,从国内带去的机械操作手普遍没有当地黑人操作手的技艺高,导致原本在国内专门招的机械操作人员不得不几乎全部改行为管理人员。不少黑人杂工为了多掌握门手艺、多挣钱,趁工余时间偷偷地学习机械操作(在中国管理人员不在时偷偷给该设备的黑人司机一些贿赂),很快就可以掌握得非常熟练,比国内的蓝翔技校学习得还快。其他如测量等技术工作,那些黑工也上手很快,中国技术人员带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独立作业。要知道,国内过去的技术人员起步都是本科,那些黑工读完初中的都寥寥无几,能很快掌握基础的技术工作及使用测量仪器算是很不容易了。我们的技术人员私下都感叹,国内的农民工可没这么快就能上手!
当然,因为我们工作中能体现智商的地方并不多,所以我以上所举的例子只是个人感受,并不能作为检验智商的科学依据。
黑人比较差的是在数字的“口算”“心算”方面,这方面和国人确实没法比,但个人认为,黑人口算和心算差很大原因是语言的的问题。
斯瓦西里语的数字发音相比汉语要复杂得多,比如我们汉语中一个数字往往只有一个音节,两位数以上的整数也只两个音节。以2为例,汉语只一个音节,斯瓦西里语发音为“目比力”则是三个音节。
40这样的整数汉语为两个音节,而斯语发音为“阿劳巴衣尼”是五个音节。
还如“21”的斯语发音为“衣希那魔家”是20和1的相加音(衣西雷尼+魔家)。
斯语中的数字不但发音复杂,音节多,且很多数字没有单独的词汇,只是上一层数字的叠加,如汉语的“千”斯语发音为“埃勒夫”“一”为“魔家”,那么汉语“一千”的斯语表达则为“埃勒夫魔家”。那么这个“千”是没有问题的。但到了“万”就复杂了。
“十”的斯语发音为“酷米”,汉语的“万”在斯语中为十个“千”表达,那么对应汉语“万”的斯语发音即位为“埃勒夫酷米”。
还有汉语中简单的一个“亿”字,在斯语中更复杂,是用一百个百万来表达,发音为“米尼奥尼那米亚魔家”
汉语心算一亿加两亿等三亿非常简单,对应斯语心算时则为:米尼奥尼那米亚魔家+米尼奥尼那米亚目比力=米尼奥尼那米亚塔图。(注:以上我的汉字注音非常标准,几乎为斯语的标准发音)
以上只是我简单举几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斯语——包括很多非洲语言中数字表达的复杂程度,以这样复杂的发音来运用数字,想要心算好真的不容易。
在我看来,非洲黑人最大的缺失是文化或者说文明的传承问题,而不是智商,他们几乎是直接从原始部落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是被欧洲人硬拽过来的。基本上没有文明的传承和对自己历史的记忆,更不用谈记载了!文明传承有多重要呢?举个例子,我们中国的文盲爷爷都可以给孙子讲西游记的故事,讲古代状元郎的故事,讲几个三国,水浒故事也问题不大。但一个黑人博士爷爷给孙子则完全没得讲,要讲也只有你太爷爷爬树比猴子还快,你太爷爷的爷爷能从鬣狗嘴里抢下肉来……
另外,也不要过分夸大黑人的体质和运动能力,和中国人比起来,黑人内部之间的方差特别大,他们的上限比中国人高,但下限同样比中国人低,这样平均起来其实也差不多。大部分黑人的体格和体质其实都很一般,抗病能力也不强,且黑人普遍骨架比较小,绝对力量也不大,同身高体重的话一般没有中国人的绝对力量大。但由于黑色能给人以结实的错觉,在同等体脂率下,视觉上好像黑人的肌肉显得特别结实强壮。另外,黑人脑袋小,腰细,显得比较为精干,同体脂率下中国人则轮廓和线条不突出,显得臃肿些,没有黑人那么精壮。
另外,我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比如一个身高170左右的中国中年男性,身材稍微臃肿有些肉肉的话体重就有八九十公斤。而一个身高一米九,一身疙瘩肉看起来比两个中国人都大的黑人彪形大汉一问体重也才八九十公斤。这个现象不知道其他在非洲呆过的同胞有没有感受到?
说到黑人内部之间的方差问题,我就再啰嗦几句,举例,一百个中国人平均身高170,可能绝大部分人的身高分布在160至180,低于160和高于180的都寥寥无几,大部分身高分布在165至175段,基本上不会出现超过一米九的人。但同样一百个黑人平均身高170的话,其身高分布可能会是150至190,甚至会冒出一两个超过两米的也说不定。
黑人成年女性中很少出现特别矮小的,在东非那几年,感觉极少遇到身高低于160或者158的成年黑人女性,哪怕远看很矮的到跟前一看感觉也不低于一米六。且黑人成年女性种也极少出现幼稚型身材,不管高矮 胖瘦,臀部发育都不错。黑人女性中窄臀部的不少,但在丰挺度上一般都不错。极少出现中国能年女性中比例不低的那种臀部又窄又小,还没肉的那种臀型。
还有,我们中国人的手脚大小一般是和身高成正比的,但黑人明显地方差要大得多,一些和我身高相仿的黑人手脚和腿身比和我差不多,但也有少数黑人手脚大的不成比例,脚上的鞋子大得像船,很不协调,手能比我的手长出一个半关节,胳膊真得快到膝盖了。再说到丁丁问题,这个同样体现了黑人的方差大,大部分黑人是和国人差不多大小的,即便大一点儿也大的很有限,但有一部分黑人的确是“天赋异禀”!
另外,在非洲穷国基本上看不到残疾人和体格孱弱的病夫,因为这些人会早早地被社会淘汰掉,我知道的几个车祸残疾和工伤残疾的黑人,哪怕只是并不严重的肢体残疾,只要影响劳动或者不能养活自己,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因为没人会雇佣或者养活他们。所以黑人给人的感觉好像所有人都是结实健壮的,因为不结实健壮的都会早早地遵从自然法则。
以下部分为追更部分:
就我个人而言,我一向认为人种的差异主要是环境的产物,不管是体型、智商还是运动能力,都是环境适应的结果。非洲黑人进入文明很晚,绝大部分黑人一直到大殖民时代,依然处于狩猎和自然采集阶段,这当然会造就他们的奔跑,跳跃等能力比较强,因为奔跑跳跃能力不强的个体或者部落会被自然淘汰掉。
也正因为非洲黑人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加上地广人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得他们的文明虽然极端落后,但饮食营养却不差,其动物蛋白的摄入远超东亚的农人,加上干燥适宜的热带草原气候(因为海拔高,黑非洲主体部分的气温并不热),所以一直到二十世纪非洲人口大爆炸前,非洲人的身高一直不矮。但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由于黑非洲人口持续爆发式增长,从一百年前的一两亿人口增长到如今的超过十二亿,这就导致了非洲人的营养水准普遍都在下降,非洲人的平均身高也在降低。当地黑人老人也是这么说的,从我见过的马赛人身上也可以证实,记得文献上说马赛人的平均身高超过一米八,但我亲眼看到的马赛人平均身高估计也就一米七五左右,远比十九世纪时欧洲人的记载要低得多。
谈到环境因素,我们再以家犬举例,我们知道,现代家犬是人类祖先驯化灰狼的产物,驯化后的家犬原本是一种外形和灰狼差不多的动物,最初不同地区的家犬外形差异很小,但在人类刻意的定向培育下,特别是近几百年欧美国家的定向培育下,如今的家犬可谓是千姿百态!最大的品种体重可达近两百公斤(如英国的马士提夫犬),最小的品种只有一公斤左右(如吉娃娃犬)。
同样地,在俄罗斯境内西伯利亚虎的体型周期性变化上,同样可以看出环境和营养对体型的巨大影响,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在食物丰沛时期,那里的雄性老虎平均体重可达230公斤,雌虎平均可达160公斤。但进入在二十一世纪后,如今俄罗斯境内的老虎监测数据雄虎平均体重只有170公斤,雌虎只剩下120公斤,肩高和体长亦同样大大缩小。这就是环境影响的结果,当然,在此我把食物视为外界环境之一。
在智商方面,我同样持环境影响轮,假如十四亿中国人生活在非常富裕发达的社会,平均本科教育程度,相信中国人的平均智商值肯定会比现在高不少。但其实我们的基因并没有改变,基因还是那个基因,只不过环境变了,智商就提高了。
我承认群体间的智商差异,但这个跟种族无关,科学家群体肯定会比农民工群体平均智商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你不能因此认定农民工群体是先天基因劣等,他们和科学家一样,都是中国人的基因,彼此间并无质的差异,他们之间的最大区别只是各种出生时外部原因,如家庭出身,贫富差异,原生阶层等。但却导致了后天巨大的智力差异。
即便种族间存在平均智商差异,但我认为,哪怕是平均智商最低的种族中也有很多非常聪明的,其天赋智商绝不逊于任何种族中最聪明的人!
在我看来,与其纠缠于不同种族间群体智商的那丁点儿差异,来寻求某种虚假的优越感!同种族间的个体差异其实更大,比如有些人通过刻苦努力可以考上清华、北大,但有些人——包括我本人,由于天赋不足,就算当年再努力十倍也是白搭。
你怎么知道不体现在智力上?你接触过几个黑人?
另外智力你怎么评估?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和成长环境、努力程度的相关性比智力更大。
很多人反黑反到魔怔了。
你现在做个普遍智商测试,黑人的平均得分我也觉得很可能会低于黄种人和白种人。
这能说明黑种人的智力水平就低么?
不
这只能说黑人的“受教育水平”低。
就不提非洲那种现代经济发展都十分初期的黑人了,哪怕是全球第一强国美利坚的黑人呢?
黑人的受教育水平能比得上白人么?
白种人在过去几百年系统性地全面奴役、剥削、压迫黑人,导致连美国国内的黑人都没有办法获得足够的教育资源,现在给黑人扣一顶“种族天赋缺智力”的帽子,要脸不要脸啊?
至于体育运动,黑人也就是跑步相对比较不错,游泳、体操,黑人的运动天赋咋就体现不出来呢?
这是因为跑步对经济基础的要求最低,是个人就能跑。
而非洲就更别提了,多少非洲国家是从奴隶制社会这种原始状态一步跨入现代社会的?
哪怕现在开始普及教育,要显出效果也得几十年。
啥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
中国人那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力普及教育,尤其是后来普及大学,所以才快速提升全民受教育水平,表现出来的就是智商水平极大提升。
刚建国那会儿文盲有多少?
难道你也要根据建国时中国人普遍文盲,所以就扣一顶低智商的帽子在中国人头上?
奉劝那些连智商受教育水平影响都不知道的友善度就别说话了。无知无畏
大量论文早都提示,后天环境对人类智力发育影响显著,你们不学无术不去了解,就尼玛知道喷,恕我直言,你们未必比得上黑人中智力高的那部分。
农耕社会对智力的需求较高,智商高的更容易获取更多的繁衍机会。
原始社会,体力好的更容易获取更多的繁衍机会。
大多数黑人进入农耕社会的时间较短,(东非黑人进入农耕社会时间较长,部分黑人还没进入农耕社会,智力最为低下。)
你拿高头大马配种,矮小的都阉了就容易使马群身高变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