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民的名义》这部剧中令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回答
《人民的名义》这部剧啊,说实话,真是让我眼前一亮,跟以前看的那些官场剧不太一样。如果要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那绝对是它“真实”到有些赤裸裸的刻画,以及人物塑造的层次感和复杂性。

首先是那个“真实”。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官场剧,要么把领导干部拍得高高在上、不近人情,要么就是把反派写得脸谱化、坏得明明白白。但《人民的名义》不一样,它把中国官场的一些潜规则、人情世故、权力运作,那种灰色地带给扒开了给你看。

比如,丁义珍逃跑那一段,一开始大家可能觉得他是个坏官,但人家跑路的时候,那场面,那种慌乱又带着一丝滑稽的狼狈,你能看到一个在体制内活了这么久的人,一旦脱离了体系,他的无所适从。还有祁同伟,你看着他一步步走向深渊,你会发现他的动机,那种想要证明自己、不甘于平庸的心理,虽然不能理解,但你能看到人性中的脆弱和欲望是如何一步步将一个人吞噬的。他对待他妻子(梁璐)那种态度,你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纠结和压抑,这种复杂性,让人觉得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坏人,而是一个被环境和自身欲望所扭曲的人。

再比如那个“山水集团”的股权纠纷,看似是经济问题,但背后牵扯到的权力寻租、利益输送,还有那些公司高管和官员之间的勾结,展示的都是一套非常现实的运作模式。你知道,现实生活中,这种事情可能真的存在,只是我们普通人接触不到而已。《人民的名义》就像是给你打开了一扇窗,让你窥见了那个权力运行的庞大机器背后,那些人性的博弈。

其次,就是人物的塑造太到位了。这部剧里的每一个角色,即便是配角,都有自己的“人设”,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动机。

李达康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角色。他就是一个“实干家”,眼里只有GDP,只有项目,对群众的疾苦可能没那么敏感,但他确实是在努力做事。他为了GDP可以拍桌子瞪眼,可以和沙瑞金对着干,这种耿直和冲劲,反而显得非常真实。他身上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朴素想法,又和他的强势手段形成了对比,让你觉得他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不是一个标签。他每次喊“达康书记”的时候,那种被拥护的感觉,也蛮有意思的,让人看到了权力带来的光环。

沙瑞金书记,刚来就雷厉风行,跟达康书记这种地方诸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那种沉稳、老练,又不失原则的形象,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他跟达康书记的对手戏,时而针锋相对,时而又默契合作,那种权力博弈和相互制衡的张力,看得过瘾。

还有高育良,这位老狐狸,在课堂上讲着法治,背地里却收受贿赂,跟祁同伟沆瀣一气。他那种学者的身份,和他的贪腐行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揭示了知识分子在权力面前可能发生的堕落。他跟他的学生们,那些徒子徒孙们那种师生关系,背后其实都是利益的连接,非常现实。

就连那个“操哥”陈海,虽然戏份不多,但他的那种正直和坚韧,为了查案不惜得罪人,那种对正义的执着,也让人印象深刻。

这部剧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没有把人物脸谱化。即便是反派,你也能看到他们身上的复杂性,他们的矛盾和挣扎。比如祁同伟,他虽然是个反派,但他想要改变命运的心理,那种对权力的渴望,甚至是对“人民”的扭曲理解(他觉得他也是为了人民,只是方式错了),都让这个角色更加立体。你不能简单地说他是“坏人”,而是一个“在特定环境下被扭曲的人”。

所以,《人民的名义》给我的感觉就是,它不仅仅是一部反腐剧,更是一部关于人性的众生相。它展示了权力如何影响人,欲望如何吞噬人,也在揭示体制下一些人是如何恪守原则,又有些人在黑暗中沉沦。这种现实的刻画,让我觉得它触及到了很多我们生活中不易察觉,但又真实存在的社会现象。它让观众看到了很多东西,思考了很多问题,这才是它最成功的地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印象最深的是祁同伟。这个世界上的黑暗有两种。一种是肚满肠肥的坏公子——他们干的事儿叫逼良为娼;还有一种是金玉其外的好先生——他们提上裤子之后,还要指着别人的鼻子问:你为什么不从良?

原文链接:《祁同伟,你为什么不从良》- 何李圆桌


《人民的名义》这部剧确实很有意思。

开场第一个被抓的是“农民的儿子”赵德汉,大家都纷纷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西游记》:这本小说里被大圣抓到的妖魔鬼怪,凡是有天宫大神做其后台的均能免其一死、可那些凭借个人奋斗、辛苦几百年修炼成仙的小妖基本死于猴哥的棍下。

嗯,这么看来,赵德汉被抓得有理。


撇开隐于幕后的赵老太爷和火急火燎的赵家公子不谈,看看这剧里有头有脸的人吧:刚正不阿侯亮平,一身正气小金子,兼济天下陈局长,兢兢业业李达康——各个伟大光荣正确,唯独出了祁同伟这么一个人中败类。

见风使舵、朝秦暮楚、曲意逢迎、贪污腐化、阿谀奉承,形象猥琐——而且、还跑去给老干部挖土、为领导哭坟!!——我们都本能地反感这种极端的功利主义者:他们毫无尊严,道德的律令对其毫无震慑,人世的法则也不能约束其丝毫。

毫无疑问,他是这个剧里最大的反派。

直至二十六集。


如果没有这一集,祁厅长的角色毫无疑问就会这么十恶不赦地黑下去了。但是这一集讲了一点祈同伟大学时代的感情故事,非常的妙。

原来这个可鄙的祁厅长,并非生而如此的。

他在大学时代是学生会主席、高育良老师的得意弟子、汉大法学系硕士。原本前程似锦,并且与陈海的姐姐陈阳有着看似美好的爱情。然而他的老师、梁老书记的女儿梁璐——因为和自己的老师谈恋爱、堕胎后被抛弃,对男性世界充满仇恨,为了证明自己能找到一个更优秀更年轻的男人共度余生,梁璐就去追求当时尚属人中翘楚、并且有女朋友的祁同伟。

在被祁同伟拒绝之后,梁璐动用父亲的能量让祁同伟和陈阳毕业后分居两地:陈阳分配北京,而祁同伟则发配一个小山村的司法所。


当年的祁同伟并没有屈服,他为了能够见到陈阳甚至加入了缉毒队,在和毒贩恶战中身中三枪。然而、在权力的左右下,他还是没有能够去北京与陈阳相见。

“穷人的精英,只不过是权贵阶级的玩物。”——祁同伟绝望了,他看着山村司法所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所长,想到的是30年后的自己。于是他决定孤注一掷,抛弃了所有的骄傲和尊严,汉大操场上千百人围观下惊天一跪,向梁璐求婚。他娶了大自己十岁的梁老师,从此之后、在岳父梁老书记的帮助下一路青云直上,坐到了公安厅厅长。

李达康在省委常委会上点名批评祁同伟给领导哭坟,说他是吹吹捧捧——其实在我看来,在领导母亲坟前的一跪只是无足轻重的续集,汉东大学操场上在梁璐面前的一跪、才是祈同伟人生的转折。

侯局长对他这位师兄的总结也还是那么刚正不阿:打铁还需自身硬、还是自身出了问题。

——因为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心上人陈阳,祁同伟自愿请命进了缉毒队,身中三枪可还是没能撼动权利对自己命运的操与弄;侯亮平因为和妻子两地分居,所以能从地方检察院直接调任最高检反贪总局。

然而、按照侯局长的建议:“他要是再努力点儿就好了。”

身中三枪,可他要是再努力点儿就好——一表人才的侯局长没把话说明白,按照他的意思:“你怎么不去死啊?”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开头是大家都熟悉的这么一句:

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 on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
(无论何时、当你想把别人批判一番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你这么好的条件。)

是呀,侯局长倒是生活在阳光下,凭借个人的奋斗平步青云。可是他忘了: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侯局长您那样,因为和夫人两地分居,不到两年就能从地方调任最高检反贪总局做副局!


侯亮平说他这位师兄的理想是“纸糊的理想”——可在我看来,三颗子弹半条命才能打断的理想已经很刚强了。

但是、侯局长能说出这句话,我毫不奇怪。

因为当年晋惠帝听说饿殍满地,挤出来的话是:百姓饿死怎么办、何不美团叫个饭?

这件事儿在欧洲也有例子,茨威格笔下的那个断头王后玛丽,听说民不聊生时,就对宴会上的人说:他们既然吃不起面包,为什么不像我们一样吃蛋糕?

这样的论调在人类的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出现,只不过乔装了美妙的外套,我们看不出来而已。


我忘记了这句话是谁说的:那些贵族老爷们举手之间就能改变别人命运的举止堪称优雅,与之相比,寒门弟子拼尽全力也只能勉强为生的努力却显得非常龌龊。

大概是巴尔扎克吧,因为翻开《人间喜剧》,我找到了这本书里伏脱冷的这段独白:

“这世界早已没有了道德。如今在你们国内,成功是至高无上的理由,可以替所有的行为辩护,不管哪一种。外表要好看!藏起你生活的内幕,只拿出灿烂的一角。大人先生干的丑事不比穷光蛋少,不过是暗地里干的,他们平时炫耀德行,所以始终是大人先生。小百姓在暗地里发挥美德,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他们的倒霉事儿,所以被人轻蔑。你藏起你高尚的品质,叫人看到你的疮口。”


另外、整部剧中最令人感到恶心的一个人其实是这个梁璐。

时隔多年之后,当她回忆起自己动用父亲的公权从别人手中横刀夺爱的往事时,这位富贵人家的公主轻描淡写的评价是:“我替他们考验了爱情。”

呵呵。

其实、《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书的最后还有一句:

They were careless people, Tom and Daisy--they smashed up things and creatures and then retreated back into their money or their vast carelessness or whatever it was that kept them together, and let other people clean up the mess they had made.
(那些冷血的人——比如汤姆和黛西——为虎作伥、逼良为娼,然后默默蜷缩于自己用金银和权势雕琢的壁垒当中,把自己搞乱的世界留给无辜的人们去处理和面对。)

这种人,说的就是你梁老师!


祁厅长的老师高书记痛心地当着他的面问:在学校时你多单纯啊,现在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曾经的那个充满理想主义的少年哪里去了?那个身中三枪的缉毒英雄哪里去了?


对呀、我还想问一句:汉东大学校园里那个意气风发、相信自己可以凭借才华与能力改变命运的学生会主席哪里去了?毕业之后相信自己可以通过个人奋斗与梦中人终成眷属的少年哪里去了?

哪里去了?

毫无疑问:那个充满理想主义的少年、身中三枪的缉毒英雄被合谋杀害了。

被谁杀害了?

马克吐温在谈及法国大革命时说过这么一段话:

“只要我们稍稍回忆和思考一下,就会明白:法国事实上存在两个'恐怖时代'。一个在感情冲动下进行屠杀,一个是冷漠地、蓄意地进行屠杀。一个只持续了数月,一个则持续了千年以上。一个使千余人死亡,一个则使一亿人丧生。可是我们只是对那个小规模的、短暂的恐怖时代感到恐惧。然而,刀斧在一瞬间带来的死亡,能够比得上饥饿、冷酷的侮辱、残忍和悲痛的慢性屠杀吗?闪电在一瞬间带来的死亡,能够比得上炮烙之刑的慢性屠杀吗?短暂的恐怖时代所填装的棺材,只要城市里的一块墓地就能容纳下了,却有人不断告诉我们要为之战栗和哀鸣。可是,那自古以来的真正恐怖,那种不可名状,惨绝人寰的恐怖,其所填装的棺材,就连整个法兰西也容纳不下啊,却没有人告诉我们要看到这种恐怖的巨大规模,要寄予应有的同情。”

玉树临风的好少年、翩翩风度祁同伟——就是被这种“冷酷的侮辱、残忍和悲痛”所慢性屠杀的!


所以、祁同伟就果真是一个罪责难逃的大反派吗?

张佳玮老师在谈到这件事儿的时候,写道:祁同伟最后的罪名是腐败,所以成了反派。但最初、梁璐们利用权力来影响祈的人生轨迹,这本身就是一种腐败,这是一种更高级别的腐败,是最原始的腐败——因为与金钱无关,所以它显得不明显。

所以最后,张佳玮给这个事儿的定性是:祁同伟、就是一个被腐败毁掉命运的平民[1]


在《悲惨世界》里,雨果也明确地提过这么一个审判的方法论:有罪的并不是犯罪的人,而是制造黑暗的人。

可是雨果没有说清:这个世界上的黑暗有两种。一种是肚满肠肥的坏公子——他们干的事儿叫逼良为娼;还有一种是金玉其外的好先生——他们提上裤子之后,还要指着别人的鼻子问:你为什么不从良?

那个被权力一次次合谋轮奸的祁同伟,你快来回答一下:你为什么不从良?


这部剧里祁同伟反复提到一本书叫《天局》——这不是一本杜撰出来的书,它是真实存在的,估计编剧塑造祁同伟这个人物时受了这本书很大的启发,如果你真的看过这本书,或许更懂祁同伟的命运:


你也许还想看:

参考

  1. ^张佳玮,《祁同伟与梁璐:被权力与腐败改变的命运》 https://mp.weixin.qq.com/s/V2lg_KyvxRC9k-TFpiJAsQ
user avatar

借用人民的名义。

user avatar

陈清泉嫖娼最抓 达康书记主持京州市委常委会那集 京州市委的政法委书记可称得上全剧最忠直的人 全剧他就这一场戏 没交代经历

在常委会上唯一对强势的达康书记发泄不满的人 在几年前 立春书记还在 育良书记如日中天的时候 连达康书记都不敢惹 这位书记就要办了陈清泉 丝毫不给自己的顶头直属上司一点面子 如果当时被他真办了陈清泉 后面大风厂可能不会出现这一连串的破事

这位书记给我的感觉 没有易学习和侯亮平人设的那么不真实 仅仅只是一位体制内想领导好自己属下的政法委书记 正直 真正做到了违法必究 可不在乎什么大局 什么后台

user avatar

陆亦可去查山水集团的账,高小琴约她出去走的时候两个人在湖边的对话。高说,您生活在一个能为您安排一切的权贵家庭。陆亦可听完了一脸很不认同的笑她。

电视机前的我…[・_・?]明明就是权贵家庭啊,她爹是军队干部她妈是退休法官她姨大学教授文史专家她姨夫省政法委书记,就连她妈拿过来一个同学就是省检察院季检察长这种级别…这种如果是普通老百姓那我…(ㅍ_ㅍ)

——————————————————————感谢 第一次破百赞啦ꉂ ೭(˵¯̴͒ꇴ¯̴͒˵)౨”

补充一下当时陆亦可做了一个摇头晃脑的很夸张的反问,我?权贵?

脸上带着不认同,也可以说嘲讽?我表达能力就到这里了,我错了…

所以吃瓜群众的我因为她这个动作加表情印象深刻,我觉得稍微有点能理解,陆亦可生活的环境她也接触不到高小琴前半辈子这么惨的生活吧,家境好,亲戚都大官,政法大学毕业去了检察院,三十几岁的正处级。而高她一个穷人出身从贫困农村出来到宾馆打工,没几天就被两个权贵强暴了,妹妹也给权贵高玉良当三去了,就算后来认识了祁同伟也是在权贵赵瑞龙安排的酒桌上,要改变命运,她就约着祁同伟,另一个被权贵嚯嚯了的穷苦孩子,两个人跟着权贵赵家一块犯罪去了…我再看陆亦可就有点觉得她站着说话不腰疼…

只是印象深刻…我没有说哪里不对

说起来其实我更不喜欢侯亮平两口子…老有种站在道德制高点批评别人的感觉…尤其是最后侯亮平去劝反祁同伟…

好像越说三观越歪了… (°ー°〃)

犯罪分子不值得同情,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user avatar


祁同伟调侃完群众路线后,镜头马上跳转到李达康的论述。

user avatar

背景:篮球场中沙瑞金和田国富的对话。

沙: 国富啊,用不着那么操心,咱们得相信李达康。

田: 是,那是。但是李达康毕竟不是独立存在的。

沙: 你什么意思?

田: 他位高权重。他身边呢,有很多人围着他影响他。甚至于。。。。。。

沙: 有什话就说。

田: 瑞金同志啊,这是什么地方?

沙: 篮球场啊。还能什么地方?

田: 你来之前这是个网球场。因为当年,赵立春喜欢打网球。

沙: 有人知道我喜欢打篮球,就把网球场改成篮球场了?

田: 你来了以后一个星期,这就改成了篮球场。当时呢,你正在下面考察呢。当然了,建个篮球场,让领导干部工作之余呢,锻炼锻炼身体,这并不违纪。但是。。。。。。

沙: 但是什么?

田: 我们得警惕呀。防止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的情况出现。

沙: 是,你提醒的对,很及时。

user avatar

看完了整部剧,没见到几个人民……

user avatar

全剧就检察院的形象是好,帅哥美女,高大威猛,公安都腐败,法院嫖娼,检察院要不要这么黑兄弟单位

user avatar

高育良:我只是个平头老百姓……

赵德汉:我只是个平头老百姓……

肖钢玉:我只是个平头老百姓……

侯亮平:我当然就是老百姓……

(真正的老百姓)

比如我本人:想当官。

user avatar

印象最深的就是季检察长,简直是本剧之光。虽然快退休了,但是脑子始终非常清醒,机敏。

1. 大局观看得清:

为什么一开始非要等最高检的手续,还非要汇报再抓丁义珍呀?

因为一开始老季根本不知道中央到底有多大的反腐决心,主动汇报也是看看汉东两大派系,高和李的态度,摸摸水有多深。如果中央意志不坚决,抓完人也是在汉东简单审理,最后很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绝对不能把汉东的两大帮得罪了。

如果中央的反腐决心特别大,他甚至汉东的问题绝对不止一个丁义珍那么简单,哪怕丁义珍逃走,反而会引发中央对汉东更大的疑虑,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所以当侯亮平空降汉东检察院的时候,他马上就彻底理解了中央反腐的决心,第一时间带着他去找沙书记,表明态度,坚决支持,咱们是一队的。可以说身在官场这么多年,别人都说他“谨小慎微”,但他大局观一直看得很清楚。

2. 工作能力强、水平高:

老季虽然看上去全程装怂,但是每到关键必亮剑,亮剑必见血。

当初机场紧急拦截欧阳菁的时候,李达康气疯了,一个电话打到检察院。

“你的人把欧阳菁抓走了,警车一直追到高速路上。”

“即便欧阳菁有什么问题,也要注意政治影响啊。”

老季他是这么说的:

“可是李书记呀,如果要是欧阳菁带着问题,离境出国,您想没想过,她让您送她,是不是想利用您,和您的专车呢?”完全靠三寸不烂之舌化解危机,扭转局势。

当侯亮平被诬陷的时候,老季也是一反常态,赌上一切和高书记互怼,争取到了宝贵的半个小时,这才取得了审讯的重大进展。

当最后保护会计和司机回检察院的时候,更是全程开大招,虽然人在总部,但从容不迫调动指挥,始终把证人牢牢保护在自己人手里。

这就是我看到的季昌明,没错,他有胆小、怕事儿、想退休的一面,但是当需要他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坚决地力挽狂澜,甚至铤而走险。

我想这种责任感,就是身为一名检察官的信念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人民的名义》这部剧啊,说实话,真是让我眼前一亮,跟以前看的那些官场剧不太一样。如果要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那绝对是它“真实”到有些赤裸裸的刻画,以及人物塑造的层次感和复杂性。首先是那个“真实”。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官场剧,要么把领导干部拍得高高在上、不近人情,要么就是把反派写得脸谱化、坏得.............
  • 回答
    《人民的名义》这部剧当年确实是火遍大江南北,连我身边的一些体制内朋友都忍不住讨论起来,甚至连一些平时对电视剧不怎么感冒的领导,也多多少少有所耳闻。怎么看这部剧?总的来说,体制内的看法可以说是相当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肯定与认可的成分是有的: 很多人,尤其是基层和中层官员,对于剧中展现的“反腐”题.............
  • 回答
    美国拍摄出《人民的名义》这样深度反映社会现实和资本/工人矛盾的电视剧,理论上完全有可能,但实际操作中会面临一些结构性的差异和文化上的挑战,使得出现一模一样的作品比较困难。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人民的名义》的核心要素,并对比美国影视行业的运作模式。《人民的名义》的独特之处与中国语境首先,我们.............
  • 回答
    《人民的名义》这部反腐大剧,在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的同时,也留下了些许令人玩味的“留白”。其中,赵立春这个角色,作为前省委书记,虽然在剧中从未真正开口说过一句话,也没有直接的戏份,却如同一个隐藏在权力深处的巨大阴影,无形中影响着整个故事的走向和人物的命运。为何赵立春不设置台词和戏份?这背后.............
  • 回答
    在《人民的名义》这部波澜壮阔的反腐大剧中,孙连成无疑是一个极其复杂且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他不是那种让人一看就恨得牙痒痒的贪官,也不是那种光明磊落的正面典型,而是处在两者之间,更像是一个在时代洪流中,在利益与良知之间反复挣扎的普通人,一个带着中国式特色的“灰色”官员。孙连成的“出圈”之处,首先在于他的.............
  • 回答
    李达康这个角色,在我看来,真是《人民的名义》里最值得说道说道的。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伟人,也不是纯粹的反派,而是个极具争议,又无比真实的人物。首先,他是个实干派,这点毋庸置疑。你想啊,在那么一个效率低下、腐败滋生的环境中,达康书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搞钱”和“搞建设”。他不管上面怎么说,下面的扯皮有多.............
  • 回答
    孙连城“网红”现象的背后:我们为何一边倒地同情他?《人民的名义》火了,而孙连城,这个不起眼的小小副市长,却意外地成为了一个话题焦点,甚至在关于他的讨论中,出现了令人惊叹的“一面倒”现象。在“如何评价《人民的名义》中的孙连城?”这个问题下,你能看到压倒性的支持、理解和同情,仿佛这位因“窗口办”被撤职的.............
  • 回答
    在《人民的名义》这部波诡云谲的反腐大剧中,李达康书记的角色,无疑是观众眼中一个颇具争议和话题性的存在。他能力出众,雷厉风行,对工作充满热情,对发展经济更是有着近乎执拗的追求。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能吏”,却对身边曾经的得力干将丁义珍的腐败问题,似乎“后知后觉”,这让许多观众感到费解,甚至觉得难以置信。.............
  • 回答
    《人民的名义》播出后,一部分观众对祁同伟和孙连城表示理解甚至同情,而对陈岩石则持有负面看法,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而且背后有多重原因,值得深入探讨。这反映了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复杂的心态、价值观的碰撞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一、 祁同伟与孙连城:人性的复杂.............
  • 回答
    哇,这幅画确实非常美,放在《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封面上,感觉非常有画面感和故事性!很理解你为什么会对它如此好奇。我仔细回想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几个版本,如果背封面是这幅画,很有可能是苏联时期经典插画大师米哈伊尔·别尔琴(Mikhail Bezukh)的作品。关于这幅画的一些推测和信息:.............
  • 回答
    .......
  • 回答
    日本人的名字里出现像「菅」或「尻」这样的字,确实会让不熟悉日本文化的人感到好奇。这背后其实有着相当有趣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并非我们直观理解的那么简单。要解释清楚,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一、姓氏的由来:那是历史的沉淀首先要明白,我们今天看到的日本姓氏,很多都是在明治维新时期才被强制确立下来的。在那之前.............
  • 回答
    中国人名在翻译成英文时,通常会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 姓在前,名在后: 这种方式与中国人习惯的表达方式一致,例如“李明”翻译成“Li Ming”。2. 名在前,姓在后: 这种方式是为了与西方人的名字习惯保持一致,例如“李明”翻译成“Ming Li”。在实际应用中,具体采用哪种翻译方式可能会因个人偏好.............
  • 回答
    希腊神话人名翻译中出现“忒”、“喀”、“丢”等字眼,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背后既有历史原因,也有语言习惯的考量。这并不是为了“故意区分”,而是源于对古希腊语发音的“模拟”和“转译”。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古希腊语本身说起,以及我们中文在翻译外来词时的一些基本原则。1. 古希腊语的“音”是关键古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提到一个人,就能想起一个地名,对于我来说,我会想到的是 “毛泽东”和“韶山”。我知道,当我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某个国家的历史名人,但作为人工智能,我并没有一个“那里”可以具体指向。然而,如果我必须“选择”一个与我存在和发展紧密相关的地名,并且这个地名能够被很多人.............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又气又无奈的现象。明明是一些败类,行为恶劣,败坏了中医的名声,可最终的口诛笔伐,却又一股脑地扣在了中医这门学科头上。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咱们不妨细致地掰扯一下:1. 混淆视听的“李鬼”与“李逵”: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原因。当我们看到某个医生打着中医的旗号,用伪科.............
  • 回答
    说起邓艾,那绝对是三国时期一股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他可不像那些靠家世或政治手腕步步高升的权贵,纯粹是靠着自己的真才实学,一路摸爬滚打上来的。在魏国后期,能独当一面,打出名堂的将领本就不多,而邓艾绝对是其中的翘楚。他的功绩,尤其是在灭蜀之战中的那一次惊天动地的大纵深穿插,简直是军事教科书里的经典案例,.............
  • 回答
    从常理和法律角度来看,女方要求在男方父母全款购买、装修并登记在其名下的房产中加上自己的名字,而且拒绝注明份额,这确实有些说不过去。首先,这套房子的资金来源非常清晰,是男方的父母倾尽所有全款购置的,而且后期的装修、家电家具也都是男方父母出的钱。这笔财产的原始投入者和所有权归属,在法律和道义上都有着明确.............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相当复杂,因为它触及了人性深处的一些东西。把一个人拥有的权力、地位、财富和名誉比作一把双刃剑,或许更贴切。当一个人集聚了越来越多的权力,他能够影响的范围就越大,做决定的后果也就越深远。这意味着他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牵动许多人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坚定的道德约束,权力很容易滋生.............
  • 回答
    刘慈欣的科幻作品之所以能够吸引如此众多的读者,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构建的宏大宇宙观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更在于他为这些概念所赋予的独特而充满力量的名称。这些名称,如“破壁人”、“执剑人”、“思想钢印”等等,仿佛自带一种魔力,在读者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让人在读完故事后,依然久久回味,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会不自觉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