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没看见神和神迹,还这么多人信宗教?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涉及到人类心理、社会文化、历史传承以及个人经验等多个层面。即使在科学昌明、信息爆炸的今天,宗教依然拥有庞大的信徒群体,这背后有着复杂而多样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

一、 满足人类的根本性需求与疑问:

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人类普遍存在对自身存在意义的困惑,我们会思考“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生命的目的是什么?”宗教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解释了世界的起源、人类的本质以及死后的归宿,为人们提供了生命的方向和价值感。
对终极问题的解答: 科学可以解释“如何”,但往往难以触及“为什么”。宗教则尝试解答那些科学无法完全涵盖的终极问题,例如:宇宙是如何开始的?苦难为何存在?善恶的界限在哪里?这些超越性的疑问触动了人类内心深处最根本的好奇和渴望。
应对死亡的恐惧: 死亡是人类无法回避的终极恐惧之一。绝大多数宗教都提供了关于来世、永生或轮回的信仰,让人们相信死亡并非终结,而是一种过渡,从而减轻了对死亡的恐惧,获得了心理上的慰藉和希望。
寻求道德指引与规范: 宗教往往伴随着一套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指引人们如何生活,如何与他人相处。这些规范能够帮助个人形成良好的品德,维系社会的秩序与和谐。对于很多人来说,宗教是他们道德判断的基石。

二、 心理和情感层面的支持:

希望与慰藉: 在人生的低谷、痛苦和困境中,宗教能够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希望。相信有超然的力量在关照自己、引导自己,能够给予人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祈祷、冥想等宗教实践本身也能带来平静和放松。
归属感与社群认同: 宗教社群往往形成紧密的群体,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关怀,共享信仰和价值观。这种归属感对于个体来说非常重要,能够填补孤独感,提供情感上的满足和安全感。参加宗教活动,如礼拜、聚会,本身就是一种社交和认同的体验。
神秘感与敬畏感: 人类对未知和超越性的事物天然会产生好奇、敬畏甚至崇拜。宗教中的神祇、神迹、超自然力量等概念满足了这种对神秘的向往。即使没有直接的“看见”,对这些概念的信仰也能激发内心的敬畏和情感的投入。
情感的寄托与连接: 宗教信仰可以成为个体与更宏大、更神圣的“存在”建立连接的途径。这种连接能够带来一种超越日常琐碎的深刻体验,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三、 社会文化和历史传承的作用:

文化遗产与身份认同: 宗教往往与一个民族、一个文化的历史、传统、艺术、习俗紧密相连。成为某个宗教的信徒,也是一种文化身份的认同和传承。例如,圣诞节之于西方文化,春节中的某些习俗之于中国文化。
社会凝聚力与稳定: 在历史上,宗教在促进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能够将不同个体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集体力量,推动社会发展。宗教组织也常常承担起教育、慈善等社会功能。
代际传承与习俗影响: 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宗教影响。父母的信仰、家庭的宗教习俗,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一代。许多人信教并非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而是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接受。
历史上的“神迹”叙事: 宗教经典中充斥着各种神迹的记载,这些故事虽然难以被现代科学验证,但在漫长的历史中塑造了人们的信仰,并被不断地讲述和传承。这些故事本身就带有强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四、 信仰的本质与个人体验:

信仰是一种选择与承诺: 信仰,尤其是宗教信仰,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超越理性证明的选择和承诺。它不是基于直接的感官证据,而是基于一种内在的信念,一种对价值和意义的认可。即使没有看见神和神迹,但“相信”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力量。
“神迹”的多元解读: 对于信徒而言,“神迹”的定义可能非常广泛。它不一定是大张旗鼓的奇迹,也可能是在困境中突然涌现的灵感、绝望中获得的希望、人与人之间不可思议的善意,甚至是生命本身的奇妙。这些“微小的神迹”在信徒眼中同样具有非凡的意义。
个人内在体验与“宗教感受”: 许多信徒会报告在宗教实践(如祈祷、冥想、集体仪式)中体验到一种特别的“感觉”,一种与神圣连接的体验,一种内心的宁静、狂喜或顿悟。这些主观的内在体验对他们来说,比客观的证明更为真实和重要。
“看不见”的解释: 对于“看不见神和神迹”的质疑,宗教通常有其解释,例如:神是超越物质世界的存在,无法用物质手段感知;神显现的时刻需要特定的条件或信徒的某种状态;或者,神并不以我们期望的方式显现,而是隐藏在自然规律、人类智慧和日常生活中。

总结来说,人们之所以在未看见神和神迹的情况下依然信奉宗教,是因为宗教能够:

提供对生命意义和终极问题的解答。
给予希望、慰藉和应对死亡的勇气。
提供归属感、社群支持和情感寄托。
成为文化身份认同和道德规范的来源。
通过历史传承和个人内在体验获得力量。

信仰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它构建了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并在复杂的生命旅程中提供指引和支撑。即使缺乏科学意义上的“证据”,宗教所提供的精神框架和情感慰藉,对许多人来说已经足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么快就过千了,谢谢,赶紧补充点。以下内容都是私货,不喜请绕行。

1、先说说为啥有宗教

为什么会有宗教信仰?最重要原因无非是普通人够软弱,需要一个精神寄托。《教父》原著我看过,老参谋弥留之际,面对老教父流露出对生的无限眷恋。然后哀求教父,不要让死神带他走。在老参谋面前,教父就是无所不能,某种意义上,这就是参谋的信仰,教父就是参谋的上帝。

那个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的伟人,最后能搞起宗教狂热式的信仰,的确是因为个人能力太强了,简直无所不能。重新复盘发现几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是特大一号的教父。

把这个无所不能的具体人抽象成一个更加无所不能的抽象“神”,宗教就出来了。

另外就是为未知世界缺乏解释力的时候,超自然的神力很容易成为看似合理的解释。这个,跟“凡事不能用科学解释的都可以归结到人品问题”是一个原因。当自然科学的解释力越来越强的时候,宗教信仰的虔诚度自然会有一个负相关。关于美国人民为啥那么奇葩,我也说不来,可能跟美国的反智主义传统有关吧。学习优秀的男孩子,在哪里都是呆。在中国,大部分学习特别优秀的男生,即使呆一些,还是会得到女孩子明的暗的爱慕。在美国的话,基本都是嘲讽的对象吧。对比一下《老友记》里的罗斯和乔伊,就很有感觉。罗斯无论收入水平,教育程度都拉开乔伊很多。但是经常为下一顿饭忧虑的乔伊总能轻松把到更多妹子。

的确,现在的科学还是无法解释很多问题。比如说命运。其实关于命运这个东西,一定程度上也能拿科学来解释,因为有一门学科叫做《概率与统计》。命运就是扔硬币,掷筛子。落地之后是正面还是反面,是1,还是6,这个都是随机的。这个不是那个大神决定的。结果只有在落地之后知道,而事前知道的,最多只是各种可能性。现代计算机模拟技术很高明,美国人造核弹的时候发明了“蒙特卡洛模拟”,现在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其实也就是模拟了各种可能性的路径,落在某个区域的可能性大小。但是再精确的计算,也不能给你一个具体值。这次得到一个结果,如果路径重演,得到的是不一样的结果。这个大概就是所谓的平行宇宙。

2、关于神迹的问题

作为宗教,最生猛的一条逻辑就是关于神迹。

如果你不信教,倒霉了,这个证明大神存在;

如果你信教,倒霉了,这个是大神在考验你,所以能证明大神存在;

如果你不信教,走了好运,这是大神给你暗示,所以能证明大神存在;

如果你信教,走了好运,这个是大神给你虔诚的回馈,所以还能证明大神存在。

所以我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但是我不会跟信徒谈逻辑。

有人说你没见到神迹,所以就不要瞎说。恩,基督教我不知道。说起佛教,《金刚经》开宗明义就是去四象。“凡有所想,皆为虚妄”。看到佛的具象,那估计是黄眉大仙的概率高一些。

很多传教人士的神通,大多也都是魔术而已。不会两手魔术,传道效果明显受影响。我党早期那个顾顺章同志,也是一个魔术师。一时技痒,在武汉变魔术,然后暴露了。

至于沸锅捞铜钱这样的戏法,我也会一些。

3、关于传教的营销问题

我还是那个观点,所有的传教,都是一场营销行为。

关于超自然神力,最早形成的东西是神话。但是不是每一个神话传说都会演化成宗教。宗教的形成,一定会有营销的存在。

很多人谈起来,宗教劝人行善。我说这个就是营销话术。一般的销售鸡汤课,也会告诉你,成交就是为了爱。加入劝人行善的教义,这样看起来这个宗教的合理性更强一些。没错,OO功,也是提倡“真善忍”的。历史上唱着真善美宽容什么的,搞起宗教战争来一点不手软。十字军东征的历史看看,屠杀异教徒,拐带、贩卖儿童,一颗虔诚的心下无恶不作。我都不敢说西藏,一说就被封贴。生剥人皮,头骨法器。《阿姐鼓》是唱的什么故事啊。那个还有人洗地说,被选中做人皮鼓的自己很开心,家人也很开心呢。我就呵呵呵。

其实说起来,每天被黑世俗的内地佛教,还真是更有人道情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是传到中土之后,我们中土的高僧大德提出来的。其实你要按照佛教的原始教义,这是数典忘祖啊。和尚是不能耕作的,只能接受信徒供养。就像现在的西藏,现在的缅甸,泰国那样。

我很尊重历史上的高僧大德,包括传教者本身。唐僧这样的传教者,不辞艰辛,从中土跑到天竺,不仅是信仰的虔诚,更是救世度人的慈悲情怀。有无宗教信仰绝不是人格高尚与否的分野。信仰再虔诚,你拿活人的皮、骨做法器,利用宗教骗无知少女的炮儿,你就不要给我这里再装什么大慈大悲,高尚情怀。

4、关于穷人信教的问题的延伸

经济学经常讲一个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个在宗教支出上一样成立。每增加1块钱的收入,越有钱的人在宗教上的边际支出越少。富豪的净支付多,但是占其财富占有总量的比重是极其低的。

中产阶级很多在宗教活动上的支出是高于赤贫的,但是他们的虔诚程度明显打折扣。他的大部分精力消耗在生计问题上,宗教活动并不占据他很多时间精力。到了富豪阶层,不仅财务上更加自由,闲暇时间自然也更多。他投入在宗教活动上的时间自然就多了。当然也有很多人选择更刺激的吸毒、更偏离常态的性活动上。

5、关于宗教的界定

为什么提到这个,因为有朋友在抬杠。

一般的神话故事不等于宗教。我很喜欢看神话故事,很有意思。

一些禁忌,可能归于民俗更合适一些。比如中国人比较忌讳“4”。我中学车牌是494,因为大家都忌讳,我就用了。如果把这个也归于宗教,基本上我们每个人都没跑了。大大小小的忌讳总是有一些的。例如正月里不剃头,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规避一下,没什么稀奇的。这个不算宗教。如果一定算,我觉得这事儿非常体现宗教自由精神。不信“正月剃头死舅舅神教”的外甥为了不给信这个教的舅舅添堵,就不在正月剃头了。我也不在正月剃头,但我知道这个风俗就是瞎扯。

这就是我对宗教的态度。

----------------------------------------------------

----------------------------------------------------------------------



上个图。购买力平价下人均GDP和宗教活动在生活中占重要位置的关系。负相关性拟合非常好,除了中美两个奇葩。

首先声明,我支持信仰自由。我二十几年的老朋友,去年两口子都信主了。我说你也信教了?她说不是,我是信唯一真神!嗯,名校硕士,外资行中层管理人员,抬头svp。whatever,你开心就好,完全不影响我们友谊啊。尤其人家又不给我传教。

—————————————————

以下内容,请18以下、过度敏感、心理脆弱者自动回避,或在监护人指导下阅读。


有的话,前人说透了。最虔诚的信徒是谁?最富有阶层和最贫困阶层。

最穷的一群人,购买力有限,无法通过购买新产品来增强自己的幸福感。点柱香,喊几句南无阿弥陀佛;参加个礼拜,听牧师阿訇讲两句鸡汤,讲些个天堂的故事,这个成本不高,但幸福感就上来了。比如72个处女,就很有杀伤力!嗯,据说这72个很温暖!很紧!我要年轻20岁我也去当人肉炸弹了。印度底层人民苦成那样,全靠“来世”幻想。“富人上天堂比骆驼进针眼还难”广大屌丝心里一下豁然开朗了,就看到希望了。他也不会主动去想世界上还有功德钱赎罪券这些东西,不想就不痛苦了。宗教一直都是劳动人民精神鸦片。富裕了抽得就少了。

巨富呢,这帮人财富边际消费效用忒低了。花个100万,不会从物质上获得新的刺激。屌丝还在为猪扒为啥不对我笑一个辗转反侧,巨富其实连志玲都艹腻了。这个时候,有个白胡子的老大爷过来了,说孩子,你听说过安利吗?哦,不,听说过安拉吗?反正下雨天打老公闲着也是闲着,唠50块的嗑呗。一听,好家伙,还有天堂处女这个东西?花五十万就能买个赎罪券?反正没多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呗,买买买!这个心态在2012年世界大末日的时候很明显,各路人马都在造形形色色的诺亚方舟,然后高价卖给土豪。万一是真的呢,买买买!

信教的人为毛这么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营销的好。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是谁,圣保罗和默罕默的出来别人只能争第三。吊的宗教一定是强排他性的。曾经有个拜火教,嗯就那个波斯明教。教主说耶稣、默罕默德都是先知。然后这样的调和主义就迅速被推了。做产品必须有护城河,必须提高信徒转投其他产品的成本。这边说,必须信我,不信我不带你上天堂,不信我生了孩子没屁眼。然后埃及人民倒霉了,生了孩子养不大。那边说不信我的都是异教徒!不信我的杀杀杀杀杀杀杀。最后连吃甜吃咸都能对砍。某尼和某叶对砍比砍根本不信一个大神的还凶。

欧洲的教堂一建就是几百年。盖得越高离上帝越近。进去大声说句话都带回音的,你怕不怕?怕不怕!敢大声喧哗不?!寺庙也是,进去看几丈高的大佛,光线还不清楚。你进去怕不怕?效果不好还有长得凶的四大金刚和韦驼菩萨。上次去无锡灵山,那个头顶上的莲花灯变化万千,就压在你头顶上。你敬畏不敬畏?年轻20年我立马皈依我佛了。高科技手段还是要跟营销相结合。

现在最屌的宗教基本你生下来就必须信教、皈依了。根本不等你形成独立人生观价值判断啊。生在那种家庭你敢不信教?你敢嘛?

世界上最有钱的从来都是寺庙教会,古今中外都一样。有个candy crash的游戏,我已经打到600关他更新不出来了。人家去年赚了几十亿刀。据说8%的付费用户提供了98%的营收。什么互联网思维,压根就是几大神教玩剩的东西。

嗯,香火钱赎罪金老大也拿不走,而且神通大也不需要钱吧。这就是委托代理问题。本来孝敬佛祖的,被代理人方丈拿去买赤兔和貂蝉了。牧师们也一样滴。活佛更吊,还能给少女开光、双修啥的。嗯,道士做好了也一样,前阵有个叫李一的大师不是?本山大爷的话,她还要感谢咱呢。

她还要感谢咱呢!我一直觉得这话太振聋发聩了。

user avatar

神迹是一个奇葩的概念。我跟宗教人士讨论过神迹的问题。只要这个宗教人士的文化水平高一点,逻辑性强一些他们的回答都是差不多的。哪就是,世间万物皆是神迹!

我必须要说,逻辑上没有任何毛病。尽管每当看到他们用一种看“傻X”的眼神来看我让我很不爽,可是我没有任何办法反驳他们。确切地说,不是没有办法而是一旦反驳就会陷入到无穷的诡辩当中,再也扯不清楚。

因此我要说,管你科学如何上天入地,管你科学能够穿越时空,管你科技能够造人造物,宗教总会存在。

user avatar

你们谁见过共产主义?然而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眼里,我们也都是信仰着共产主义的。

user avatar

我虽然觉得说出来有些粉刺,但是可能没几个人明白何谓基督教的“神迹”吧?(好歹把观念了解清楚了,再来发问;就跟多数中国人只知道政治课本上的马克思,却对他的学说了解不深一样。)


《罗马书》一章20节: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实际上,在基督教神学中看来,世界本身(上帝创造)就是最大的“神迹”。

user avatar

因为“见证‘神迹’”只是某些宗教争夺信徒的手段,并不是信仰宗教的原因。

小概率事件并不会自动成为“神迹”,是神经系统的心理需求使一件事被定义为“神迹”。

如果非要找出一个绝对的“神迹”。决定永恒暴胀的因素就是唯一的“神迹”,而生命的出现只是她的必然产物,与她相比,其它所有的“神迹”都变得毫无美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