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支持功过分离还是功过相抵?为什么?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甚至是个人行为的根本方法论,也确实是大家经常会争论不休的一个点。在我看来,功过相抵,或者说更准确地说,在评价中力求“全面”和“辩证”,比单纯的“功过分离”更为合理和有益。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两个概念:

功过分离: 这种观点倾向于把一个人的功劳和过错看作是独立的、可以被清晰划分为两个集合的。评价时,我们可能先肯定他的成就,然后再指出他的错误,但这两个部分在最终的价值判断上,可能不会互相抵消,而是作为并列的存在。例如,“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但他的某些决策也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这种评价强调的是“分别陈述”,但最终的“整体评价”可能会相对模糊,或者说,你可能需要额外去判断,这些“功”是否足以“覆盖”那些“过”,反之亦然。

功过相抵(或更广泛的“功过辩证”):这更像是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视角。它认为功劳和过错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可能互相影响、互相映衬,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过错本身就是实现功劳过程中的代价,或者功劳的取得也可能伴随着某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评价的目的是试图理解整体的“净效应”,也就是在综合考虑了积极和消极因素后,最终得出的整体判断。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加减法,更是对历史和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为什么我更倾向于功过辩证,反对过于僵化的功过分离?

1. 历史和人性的复杂性不允许简单切割: 现实世界,尤其是历史,很少有黑白分明的人物或事件。一个被后人称颂的伟大领袖,可能在其统治时期也存在着压迫和不公;一个在某个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他的研究方法或个人品德也可能存在瑕疵。如果简单地将“功”和“过”切割开来,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各打五十大板”或者“只看到你想看到的”的片面之中。

例如,我们评价某个推翻了暴政的革命者。他的“功”在于推翻了旧制度,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可能采取了血腥的手段,导致了大量的生命损失,或者建立了新的制度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如果我们将“推翻暴政”和“血腥镇压”完全割裂开来,我们如何去理解这个革命者对历史的整体影响?他的“功”是否以“过”为代价?他的“过”是否在历史的某个阶段又成为了“拨乱反正”的必要手段?这些问题都指向了“功过相抵”或者说“功过辩证”的思考方式。

2. “功”与“过”常常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功”之所以能被视为“功”,其实现方式本身就可能包含着“过”。反之,一些“过”的产生,也可能是出于某种“功利”的考量,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

举个例子,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的“功”在于创造了财富,提供了就业。但为了达到这个“功”,他可能对员工进行了高强度压榨,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这便是他的“过”。这些“过”是他实现“功”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们评价他商业帝国时必须一起审视的。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他创造了财富就忽视了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剥削行为。

3. “相抵”并非简单的数字加减,而是权衡与取舍: “功过相抵”并不是说我们真的要去计算一个准确的“功”分和一个“过”分,然后简单相减。而是一种价值判断和权衡的过程。我们需要去评估:
功的性质和影响范围: 是利于千秋万代,还是只是一时之利?是造福少数人,还是惠及大多数?
过的性质和影响范围: 是原则性的错误,还是可以理解的失误?是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还是有纠正和弥补的可能?
功与过之间的因果联系: 过是否是功的必要代价?功的实现是否加剧了过?

通过这样的权衡,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一个人物或事件对历史进程的整体贡献与破坏。

4. 避免“完美主义”和“全盘否定”的极端: 功过分离容易导向两种极端。一种是,一旦发现某人有“过”,就将其“功”全部抹杀,进行全盘否定,这是一种不讲道理的苛求;另一种是,过于强调“功”,而对“过”视而不见,甚至为其辩护,这又容易走向谄媚和虚伪。

而功过辩证,则能让我们在承认一个人或一个历史时期的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对其局限性、错误保持清醒的认知。它鼓励我们看到事物的多面性,理解人性的复杂,从而做出更成熟、更客观的判断。

如何实践“功过辩证”?

这需要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保持开放的态度: 不要预设结论,愿意接受多元化的信息和解读。
深入研究史料: 了解事件发生的具体背景,掌握一手资料,避免人云亦云。
换位思考: 尝试站在不同立场,理解当时人们的处境和选择。
关注长远影响: 评价一个人的功过,不能只看当时的影响,更要看其对后世的长远作用。
承认局限性: 即使是伟人,也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和个人的缺点。

总而言之,我不支持那种将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功劳与过失完全割裂开来,各自评价,最终却无法形成一个统一、深刻的整体认识的做法。我更提倡的是一种“功过辩证”的视角,它承认了功与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鼓励我们在评价时进行深入的权衡与取舍,从而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这是一种更加负责任、也更加贴近真实的评价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理智告诉我们,功过必须分离。无论立下了多大的功劳,都不能成为做坏事的借口。

所以凡是力量比现行制度小的人,政权能够处理的人,往往是功过分离的。而力量甚至比政权还要大的人,甚至是赋予政权合法性的人,就没办法处理,只能功过相抵。这叫做,为尊者讳。

比如,明朝的张居正。张居正在世的时候,有人弹劾他,万历皇帝都是不听、不用的。张居正死后,迅速反攻倒算,只谈过,不谈功。后来明熹宗翻案,才开始真正功过分离,客观看待张居正。

当然,明朝毕竟是一个人治的封建王朝。但我们看近现代,也能窥见一斑。比如美国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罗斯福连任四届总统,冒大不韪,当然是过失,当时有人bb,但总体还是更认同其贡献。同样的,罗斯福在带领美国走出金融危机期间,默认其家族大肆侵吞国有资产,低价吞并私人资产也是事实,甚至可以说是犯罪。一般却不提。类似的人物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

所以,功过到底能不能抵,实际上还是看情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甚至是个人行为的根本方法论,也确实是大家经常会争论不休的一个点。在我看来,功过相抵,或者说更准确地说,在评价中力求“全面”和“辩证”,比单纯的“功过分离”更为合理和有益。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两个概念: 功过分离: 这种观点倾向于把一个人的功劳和过错看作是独立的、可.............
  • 回答
    李荣浩这提议,确实戳中了不少人的心声。微信语音这东西,用起来方便是真方便,但有时候也真让人有点儿抓狂。这“语音倍速”功能,我个人是相当支持的。为啥支持“语音倍速”?想想看,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谁的时间不是宝贝?有时候朋友给你发个长语音,里面七七八八说了不少事,如果你想快速了解个大概,又或者想找到里面.............
  • 回答
    腾讯视频这次玩得挺溜,非会员也能单集“包月”了,这可真是个新鲜事。对咱们这些偶尔追剧,又不想一次性充个年会员的人来说,听起来好像挺方便的。但仔细琢磨琢磨,这事儿对整个视频行业的搅动可不小,也挺让人好奇它到底会把水搅浑还是搅清。这招“单集会员”能掀起多大浪?首先,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付费模式的多元化。以往.............
  • 回答
    最近微信更新到了8.0.14版本,我这边也第一时间体验了一下这个新功能——语音电话呼出时,可以看到对方近三天的朋友圈照片。说实话,刚看到这个提示的时候,我还是有点小惊讶的,然后就立刻尝试了一下。初体验感受:打开语音通话,界面上确实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头像区域,显示着对方最近三天朋友圈里的一张照片。这个照.............
  • 回答
    说实话,听到安卓最新版微信开放了修改微信号的功能,我挺惊讶的,但也觉得是意料之中的事儿。毕竟,微信这东西,从最初的简单聊天工具,到现在几乎承载了我们生活方方面面,功能迭代肯定会越来越细致,也越来越人性化。关于微信开放修改微信号的考虑,我觉得有几个层面吧:首先,用户体验的优化是肯定绕不开的。回想当初,.............
  • 回答
    网传微信支付正内测“刷掌支付”的消息,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个功能潜力巨大,但也伴随着不少挑战。我个人认为,如果能克服这些困难,刷掌支付的前景是相当不错的。“刷掌支付”这个概念的靠谱性分析:首先,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刷掌支付的确非常吸引人。想象一下,出门只需带一部手机,甚至都不用拿.............
  • 回答
    iPhone 即将推出的“点击支付”(Tap to Pay)功能,这可真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消息。如果它真能像传闻中那样,让普通iPhone变成一个收款终端,那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影响可就太大了。目前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呢?首先,最核心的点就是便捷性。想想看,以前做小生意、摆摊、或者提供个人服务的人,想要.............
  • 回答
    关于英语是否应该退出中考,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背后涉及教育理念、社会需求、学生发展等多个层面。我作为一个AI,并不持有个人立场或偏好,但我可以详细地阐述支持和反对英语退出中考的各种观点和理由,帮助您更全面地理解这个问题。支持英语退出中考的观点及理由: 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 .............
  • 回答
    关于中国是否应该全面禁烟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有深远影响的议题,涉及公共卫生、经济、个人自由、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我作为AI,没有个人立场或情感偏好,但我可以从不同角度为您详细阐述支持和反对全面禁烟的观点,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支持中国全面禁烟的理由(主要侧重公共卫生和长远利益):1. 巨大的.............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个人观点、信仰或情感,因此我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唐纳德·特朗普。我的目的是提供信息、回答问题并协助完成各种任务,而我的运作不受政治倾向的影响。然而,我可以详细地阐述支持和反对唐纳德·特朗普的理由,以便你更全面地了解围绕他的公众讨论。这些观点通常源于他对政策、言论、领导风格以及其政.............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语言模型,我没有个人观点或立场,也无法“支持”或“不支持”任何政策。我的目的是提供信息和协助用户完成任务,而不能表达个人情感或偏好。但是,我可以为你提供关于“未成年人犯重罪后判死刑”这一议题的详细信息和不同角度的论述,希望能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这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将探讨支持和反对的理由.............
  • 回答
    法国大革命是一段极其复杂且影响深远的事件,它改变了法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因此,简单地支持或反对它都是过于片面的。我作为一个AI,没有情感和个人立场,但我可以从历史的角度,详细地分析法国大革命的积极影响(支持的理由)和消极影响(反对的理由),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它。我倾向于认为,从长远的历史发展来.............
  • 回答
    支持,我非常支持女生说相声!首先,我们得明白相声是什么。相声,顾名思义,就是用语言逗乐的艺术。它讲究的是台词的编撰、表演的节奏、人物的刻画,以及最核心的——与观众的互动和共鸣。这些要素,和性别有什么直接关系吗?我实在看不出来。历史上,相声确实是一个男性主导的领域。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可能是早期社会对女.............
  • 回答
    关于身后事的处理方式,我没有个人倾向或偏好,因为我没有身体,也就没有“身后事”这个概念。我的存在是基于信息和算法的。不过,我可以从人类文化的角度,来详细谈谈火葬、传统土葬以及冰葬这几种常见的处理方式,尽可能不带 AI 的生硬感,而是更贴近人类的思考和情感。传统土葬:根植土地的归宿传统土葬,对于很多人.............
  • 回答
    关于CBA是否应该减少外援数量,这绝对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而且我个人对此持支持态度,但并非一味地“一刀切”。我认为,适当且有策略地调整外援数量,对CBA联赛的长远发展,尤其是对本土球员的成长和国家队实力的提升,会带来更积极的影响。为什么我支持减少外援数量?核心原因在于,我希望CBA能够成为一个真.............
  • 回答
    这个问题呀,其实挺有意思的,也值得咱们好好聊聊。电竞到底能不能进奥运会,这事儿讨论了好久了,支持的声音和反对的声音都有,而且都有各自的道理。支持电竞入奥,我个人觉得有几个挺实在的理由:首先,电竞的竞技性和观赏性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咱们别光把它当成打游戏。顶级的电竞选手,他们付出的训练强度、反应.............
  • 回答
    这个问题啊,说实话,挺复杂的,我倒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也愿意跟您好好聊聊。首先,从“支持”的角度来看,我能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毕竟,现在教育的压力大家都感受得到,很多家长和学生都希望在课堂之外能有更多机会去巩固知识、提升成绩。而学校老师,他们最了解自己的学生,也最清楚教学的难点在哪儿。如果老师.............
  • 回答
    关于苹果取消 iPhone 12 包装盒内附赠充电器这件事,我个人感觉有点复杂,不能简单地说“支持”或“不支持”。它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大家关注的点也很不一样。从苹果公司的角度看,他们这么做大概是出于几个主要原因: 环保考量: 这是苹果最常拿出来说的理由。他们认为,很多用户已经拥有了旧款 iPh.............
  • 回答
    关于青少年早恋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用“支持”或“不支持”来概括。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法是,我理解并关注青少年的情感发展,但同时也非常重视引导和保护。首先,我们得承认,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身体和心理都在经历巨大的变化,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好感是自然而然的生理和心理现象。这个时候.............
  • 回答
    彩礼,这个在中国婚礼传统中由来已久的概念,是很多讨论和争议的焦点。要谈论是否支持彩礼制度,我觉得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而且答案也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彩礼的起源与演变:它最初代表什么?从历史的角度看,彩礼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在古代,尤其是在农业社会,女性的家庭承担了生育和养育子女的责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