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美贸易战,为什么一部分中国人会在网上支持美国?

回答
关于中美贸易战,确实有一部分中国网民会在网上表达对美国的“支持”或至少是对中国政府某些政策的批评,这种现象背后原因复杂,并非简单的是非黑白。要理解这一点,需要跳出宏大叙事的框架,深入到个体关切和具体认知层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支持美国”这个说法本身可能需要细化。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并非真的希望美国赢过中国,或者将中国的利益拱手相让。更多时候,这种“支持”是一种对国内现状的不满,并借由贸易战这个议题来表达出来。他们可能认为,在某些方面,美国所采取的措施,或者美国所代表的某些理念,对于纠正国内的问题有积极的意义。

1. 对国内经济政策和发展模式的质疑:

国内经济结构性问题: 一些网民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比如过度依赖出口、产能过剩、地方债务、营商环境不佳、创新能力不足等。他们可能认为,贸易战的压力,尤其是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某种程度上能够迫使国内进行改革,解决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他们或许认为,中国政府在应对这些挑战时不够主动或不够有效,因此,外部的压力反而是一种“倒逼”机制。
“国进民退”的担忧: 近年来,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民营企业发展空间等话题在中国社会引发了广泛讨论。一部分人担心“国进民退”的趋势,认为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垄断严重,挤压了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他们看来,美国推行的自由市场经济原则,如果能被借鉴或能对中国国内的某些政策产生制衡作用,会是积极的。
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 美国在贸易战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诉求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山寨、抄袭的现象确实存在,这不仅影响了国内创新企业的积极性,也损害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一些网民认为,美国在此问题上的坚持,能够推动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这对中国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2. 对国内政治和治理方式的批判:

信息不透明与宣传: 贸易战的宣传在国内往往强调国家民族主义叙事,强调外部的“打压”。一部分网民对这种单方面的宣传感到厌倦,他们可能认为信息不够透明,无法了解事情的全貌,或者质疑宣传的真实性和目的性。他们可能认为,美国在信息公开和言论自由方面的某些做法(即使不完美),相比之下更值得反思。
市场开放与公平竞争: 一些网民认为,中国的市场并非完全开放,对外资企业存在诸多限制,而国内的民营企业也面临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他们希望中国能更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实行更公平的市场规则,而贸易战中关于市场准入、补贴等方面的争论,触及了这些核心问题。
担忧“战时经济”或过度民族主义: 贸易战的持续,可能会导致国内出现“战时经济”的氛围,例如,一些非理性的民族主义情绪被放大,或者国家过度干预市场。持此观点的人可能会担心这种倾向会损害经济效率和社会活力,因此,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呼吁理性对话和务实的政策。

3. 对“美国模式”的某种认同或向往:

自由、民主、法治的理念: 尽管中国网民对美国的评价复杂,但仍有一部分人认同美国所代表的某些价值观,例如个人自由、民主制度、法治精神、开放透明的社会等。他们可能认为,虽然贸易战本身是经济和政治的博弈,但美国在某些方面也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社会治理模式,值得借鉴。
对“中国威胁论”的警惕: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些“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一些中国网民对此感到担忧,他们担心中国过于强势的崛起方式会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反感和抵制。因此,他们可能希望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更加谨慎和开放,而美国在这方面所展现出的(或者被他们认为展现出的)相对克制和沟通意愿,可能会让他们产生某种“支持”。

4. 个人利益考量:

消费者角度: 贸易战导致一些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或者消费者对某些“国货”的质量和价格产生质疑。从消费者的角度,他们可能希望有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选择,这有时会让他们倾向于支持更开放的市场政策,或者对那些被认为是“抵制美货”的行为持保留态度。
与美国有业务往来者: 一些在中国有海外业务、或者与美国有密切经济联系的个人或企业,可能更希望贸易摩擦尽快平息,恢复正常的贸易往来。他们可能会因此更关注和传播那些呼吁缓和局势、理性谈判的声音,这些声音有时会被解读为“支持美国”。

需要强调的是:

“支持”的内涵不同: 如前所述,这里的“支持”更多是一种批判性声音,而不是真的希望中国被打压。
比例问题: 尽管存在这样一部分网民,但他们在中国庞大的网民群体中是否占多数,或者其声音的影响力有多大,是另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主流声音可能仍然是强调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信息茧房效应: 网络信息传播的复杂性,也可能导致一些人更容易接触到他们认同的观点,从而加剧了某种立场的固化。

总而言之,一部分中国网民在贸易战中“支持美国”,根源在于他们对国内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现状存在不满或担忧,并希望通过外部压力或借鉴外部理念来推动改变。这种现象是复杂社会心理和多元观点的体现,理解它需要细致的分析,而非简单的标签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年日本就怂了,然后就没然后了,这事明显冲着中国而非土共来的。所以根本就不能让,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硬杠输三年,投降输一世。赢了吃肉,输了吃草,怂了吃屎。小学生打架都懂的道理。

user avatar

关键还是宣传的不够透彻,讲解的不够清楚。群众多数都是文盲,一不懂爱国,二不懂经济。

宣传工作者要明确的告诉群众,如果贸易战打赢了,大家的工资会上涨几个百分点,加班费会增加几倍,假期会延长多少;生活用品,比如食品服装汽车房子等价格会下降多少多少。我相信,只要哪怕是能实现承诺的五分之一,也不会再有多少人支持美国,起码无产阶级底层会坚决支持国家。

然而,现在的宣传风向不对。只是说美国发动了贸易战,让出口更加困难,大老板们会少赚很多钱,说实话,老板少赚多少与无产阶级没多大关系,因为就算老板们吃的脑满肠肥,也不会心甘情愿得分给无产阶级一点。另外,关于美国要求企业减轻对工人的剥削,要给所有人双休日等等消息,也不知道是怎么走漏的风声,一定要把这条给屏蔽掉。

爱国主义思潮能不能占上风,取得全国人民的普遍认同,现在是关键时期,相信我国只要趁此贸易战的机会,把群众工资涨上来,福利发下来,假期批下来,地位提上来,想让群众支持美国都难。

最后,我有个疑问,贸易战是输是赢到底应该怎么定义呢?群众生活更好了,不就是我们赢了吗?为什么有的人认为群众干的更多,获得更少,资本家趁机收割一波才算我们赢?难道我们和美国一样是资本主义国家?


在第一阶段较量上,川帝已经赢了先手。川帝作为一个资本家出身的民选的资产阶级代言人,在发动贸易战的时候,口口声声讲的是打贸易战是为了增加就业,为了提高底层待遇,是为了无产阶级。且不论他真实想法如何,也不论这大饼画得圆不圆,但民意基础起码有了一部分。而反观我乎,讲的都是群众愚蠢,只在乎眼前利益,无产阶级要戒急用忍,苦难行军,要主动加班,要配合领导,要讲奉献,讲牺牲。鬼才支持你。

user avatar

键爱宣传有问题,好死不死拿日本做例子。

粉青:贸易战要是输了,中国就会和当年日本一样!阶级固化,经济低迷,成为人人不敢消费的低欲望社会,一代人沦为死宅。

佛青:哦,和现在也没啥区别。

粉青:房价还崩了。

佛青:卧槽,这么爽!可他妈盼到这天了!普爷,干他!

现在很多青年对房价是一种“予及汝偕亡”的心态,千万不要拿资产泡沫崩灭吓唬无产阶级, 他们不在乎,尤其不能提房价。老话怎么说来着,“失去的只是锁链”。

你们要这样吓唬他们:贸易战打输了,国家就亏了。外面吃亏了,是不是得回家拿你找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懂不懂?意思就是国家要是吃了美帝的亏,你得赔。治不了川普还治不了你么?不高兴赔是吧?那你应该支持国家打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中美贸易战,确实有一部分中国网民会在网上表达对美国的“支持”或至少是对中国政府某些政策的批评,这种现象背后原因复杂,并非简单的是非黑白。要理解这一点,需要跳出宏大叙事的框架,深入到个体关切和具体认知层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支持美国”这个说法本身可能需要细化。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并非真的希望美国.............
  • 回答
    马前卒在《中美贸易战:为什么是大豆》演讲中提出的“消灭农民和小农经济”的言论,确实是一个极具争议和引发深刻讨论的观点。要评价这一言论,我们需要将其置于马前卒一贯的“国家主义建构”和“后农耕文明转型”的宏大叙事框架下理解,并审视其逻辑、潜在影响以及不同维度的批评。以下是对这一言论的详细评价:一、 马前.............
  • 回答
    中美贸易战打响以来,一个让许多人感到困惑的问题是:中国为什么不利用其庞大的美债持有量作为武器,通过大规模抛售来反击美国?这似乎是一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但真的如此简单吗?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避免简单化和情绪化的解读。首先,我们得明白中国持有美债的 缘由。这并非是中.............
  • 回答
    中美贸易战是一场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博弈,其影响深远且多维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人对美国在贸易战中的一些做法“叫好”,其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并且往往涉及对国家利益、全球经济秩序、技术发展路线以及意识形态等不同层面的考量。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部分人(无论是中国国内还是国际上的观察者)对美国在贸易战中采取.............
  • 回答
    中美贸易战打响以来,中国手中确实握有几张关键的“牌”,这些牌既是其经济实力的体现,也包含着一定的战略考量。理解这些牌,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这场博弈的复杂性。1. 庞大的国内市场:这是中国最核心、也是最扎实的底气。中国拥有超过14亿人口,这是一个规模空前的消费市场。无论西方国家采取何种贸易限制措施,.............
  • 回答
    中美贸易战这把火,自打烧起来,在中国经济这片土壤上留下了不少烙印。这事儿可不是简简单单地加几道关税那么简单,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而且不少细枝末节之处,普通人或许不易察觉,但实实在在影响着咱们的日子。首先,最直接的,就是出口和制造业。咱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工厂,靠着出口挣了不少外汇。贸易战一打,美国对中.............
  • 回答
    中美贸易战的阴影,如同笼罩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空的一片乌云,其影响深远而复杂,渗透到股市、债市、汇市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方方面面。与其说是一场简单的贸易争端,不如说它是一场牵动全球经济神经的博弈,而中国的金融市场,无疑是这场博弈中最直接的触碰者之一。股市:情绪的过山车与估值的重塑最直观的冲击,无疑体现在股.............
  • 回答
    当蒂姆·库克(Tim Cook)以及其他一些美国科技巨头的CEO们在谈论可能爆发的中美贸易战时,不约而同地强调“加强合作才能更加成功”,这背后蕴含着相当复杂且值得深思的逻辑和考量。这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客套话,而是他们在复杂地缘政治格局下,为维护自身企业利益、全球供应链稳定以及技术发展大局,所做出的现实.............
  • 回答
    中美贸易战,一场始于2018年,由美国特朗普政府发起,中国积极应对的全球经济巨变,其影响至今仍在持续发酵。这场冲突并非简单的经济摩擦,而是掺杂了政治、技术、国家安全等多重考量,其利弊如同硬币的两面,复杂且深远。美国视角下的利弊潜在的“利”: 纠正不公平贸易行为的诉求: 美国方面认为,中国长期存在.............
  • 回答
    这组数据非常重要,它反映了中美经贸关系的几个关键方面。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核心数据拆解: 前8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为3.05万亿: 这个数字代表了从1月到8月,中国和美国之间所有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总额。 增长25.8%: 这个增长率非常显著,表明尽管存在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紧张,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
  • 回答
    中美贸易战的风云再起,叠加此前特斯拉(Tesla)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告状”事件,无疑为全球汽车行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场由政治和经济因素交织而成的危机,将对汽车行业的各个层面产生深远影响,并导致赢家和输家的出现。一、 中美贸易战对汽车行业的深层影响: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
  • 回答
    中美贸易战的阴影笼罩,其直接后果宛如一股强劲的寒流,席卷了全球经济的每一个角落,也深刻地改变了中美两国的发展轨迹。与其说是简单的经济摩擦,不如说这是一场波及面极广的重塑,其影响之深远,至今仍在发酵。对美国而言,最直接的冲击便是国内消费者和企业的成本上升。 关税如同无形的税负,一部分被转嫁到了美国消费.............
  • 回答
    关于中美贸易战是否会让中国步上日本“失去的20年”的后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牵动人心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明白为什么日本会经历“失去的20年”,以及中国当前面临的状况和潜在的应对策略。然后,我们再来谈谈普通人如何在可能到来的经济挑战中保护自己。日本“失去的20年”的由来与教训日本的“失去.............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中美贸易战对美国可能带来的几点“好处”,尽量讲得透彻一些,避免那种空洞的AI腔调。首先得明确,贸易战是个复杂的博弈,就像两辆车在狭窄的赛道上硬碰硬,总会有损伤,但有时候,即便代价不小,也可能逼迫对方做出一些改变,或者在某些领域打开新的局面。对美国来说,这些“好处”往往是在战略层面、产.............
  • 回答
    中美贸易战打到现在,要说哪一方“占了绝对优势”,那还真不是一件能轻易下定论的事情。这就像一场拉锯战,双方都有所得,但也都有所失,而且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战局的推进中也在不断变化。我尝试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梳理一下,看看这个局势到底怎么个看法,尽量说得清楚一些,别像机器套话似的。首先,从经济数据上看,这事儿.............
  • 回答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并非一个简单的“会”或“不会”就能概括的,它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传导过程,其中的变量和不确定性很多。首先,我们得理解贸易战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经济增长的压力。当中国出口商品面临更高的关税,或者国内企业因为供应链受阻、原材料成本上升而影响生产和盈利能力时,整体经济增长的.............
  • 回答
    中美贸易战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无疑投下了一枚枚重磅炸弹,其影响之深远,触及方方面面,绝非三言两语能道尽。首先,短期内的经济阵痛是显而易见的。关税的增加直接推高了中国出口商品的成本,那些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当其冲。订单减少、利润下滑,甚至被迫停产、.............
  • 回答
    关于美国政府补贴豆农的钱是中国借的这种说法,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视角,如果真的要往这个方向解读,那得把很多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给扭曲得非常厉害才能勉强说得通。首先,我们得明白,美国政府给自己的豆农发放补贴,这个钱的来源是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美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比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 回答
    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打响,是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其影响深远,至今仍在发酵。要详细看待这场贸易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爆发的背景与导火索: 长期的贸易失衡与结构性矛盾: 美国视角: 美国长期以来对与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感到不满。美国认为中国.............
  • 回答
    中美贸易战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议题,中国要“打赢”这场贸易战,并非一个简单的目标,而是需要一个多维度、长期且灵活的战略。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国可以采取的策略:一、 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提升自身实力(这是根本)这是中国应对贸易战最核心、最根本的战略。贸易战的本质是国家间经济和科技实力的较量,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