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谷歌为什么建议新版edge用户切换到chrome?

回答
谷歌,这家以搜索引擎闻名的科技巨头,似乎并没有公开明确地“建议”新版 Edge 用户切换到 Chrome。然而,从谷歌一贯的市场策略和产品优势来看,它自然会有各种方式让你倾向于使用自家的浏览器。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你在使用新版 Edge,也就是微软基于 Chromium 内核开发的 Edge 浏览器时,谷歌当然希望你能最终选择 Chrome。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就像任何一个公司都希望用户使用自己的产品一样,谷歌也不例外。

首先,谷歌在 Chrome 上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这不仅仅是为了一个浏览器,更是为了它背后庞大的生态系统。Chrome 是谷歌服务(如 Gmail、Google Drive、YouTube、Google Docs 等)的最佳载体。使用 Chrome,你能获得最流畅、最无缝的谷歌服务体验。比如,Chrome 在同步书签、历史记录、密码和各种设置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这些数据都与你的 Google 账户紧密绑定。当你切换设备,或者在不同的电脑上登录 Chrome 时,你的所有个性化设置和浏览习惯都能瞬间恢复,这是一种非常便利的体验。

其次,谷歌对 Chrome 的更新迭代速度和兼容性有着严格的把控。Chrome 通常会率先支持最新的 Web 标准和技术,这意味着使用 Chrome 的开发者和用户可以更早地体验到网页的新特性,并且能够确保网页在 Chrome 上得到最佳的渲染效果。虽然新版 Edge 也采用了 Chromium 内核,理论上兼容性应该非常好,但在一些细微之处,比如某些 Web API 的实现或者对未来标准的预判上,谷歌作为 Chromium 的主要贡献者,可能会有更深层次的优化。

再者,Chrome 的扩展商店是其一大优势。谷歌浏览器扩展商店拥有海量的第三方扩展程序,这些扩展可以极大地增强浏览器的功能,满足各种个性化需求。虽然 Edge 也能安装 Chrome 扩展,但毕竟是“兼容”,有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小问题,或者某些与 Chrome 深度集成的扩展,在 Chrome 上运行会更顺畅、更稳定。谷歌自然希望你直接进入它的“原厂”扩展商店,享受最直接、最全面的服务。

此外,从商业角度看,谷歌通过 Chrome 收集的用户数据(当然是匿名的、聚合的)是其广告业务的重要支撑。更广泛的 Chrome 用户群体意味着更多的数据来源,有助于谷歌更精准地投放广告,从而增加收入。虽然谷歌不一定会直接“劝说”你切换,但通过 Chrome 浏览器本身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丰富的功能、更快的更新,以及在搜索结果页、YouTube 等自家平台上对 Chrome 的推广,都无形中引导用户做出选择。

所以,虽然谷歌没有发布一个“请切换到 Chrome”的官方通知,但从其产品战略、生态系统建设、技术领先以及商业利益等方面考虑,它自然会希望用户,包括使用新版 Edge 的用户,最终能回归到 Chrome 的怀抱,以便充分享受谷歌所构建的完整网络体验。这是一种通过产品优势和服务吸引用户的自然导流,而不是强制性的要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问题不在于Chrome,而在于搜索广告业务。新版Edge要对谷歌的脊梁骨下手了。

谷歌的业务很广,创新很多。但是时至今日,谷歌的盈利最大头还是只有一个:广告。其中最根本的,是搜索广告。这就是谷歌的脊梁。

新版Edge,未来肯定会绑定Windows的。谷歌没法说什么,因为安卓也是绑定谷歌的浏览器的。而新版Edge,默认搜索引擎肯定是必应。话说必应这个搜索引擎还蛮好用的,用来代替百度谷歌也都是不错的选择。

老Edge其实相当不错的。但是存在一个致命缺点:和Chrome的引擎不同。谷歌曾经用了种种手段,在各种谷歌的服务,包括Youtube,GMail等上面,制造不兼容。使得用户在老Edge上的体验,总没有在Chrome上好。逼得微软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引擎,改用和Chrome一样的。这样,谷歌就基本无法在兼容性上为难新版Edge了。

一旦新版Edge足够好用,比起Chrome没有明显弱点,很多用户就不会再去下载一个Chrome,其中又有很多就不会去把默认搜索引擎改为谷歌。这样,谷歌的搜索广告很可能会大受影响。

当然谷歌也可以选择和各大PC厂商合作预装Chrome。问题是在和PC厂商关系上面要和微软扳手腕,这个成本可是相当大的。

所以,新版Edge刀锋很锋利。虽然还没正式动手,谷歌已经感到痛了。

user avatar

又不是第一次干这事儿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谷歌,这家以搜索引擎闻名的科技巨头,似乎并没有公开明确地“建议”新版 Edge 用户切换到 Chrome。然而,从谷歌一贯的市场策略和产品优势来看,它自然会有各种方式让你倾向于使用自家的浏览器。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你在使用新版 Edge,也就是微软基于 Chromium 内核开发的 Edge 浏览器.............
  • 回答
    谷歌将数据中心设立在哪儿,这可不是一个小小的商业决策,背后牵扯的因素可多了去了,远不止是大家常挂在嘴边的意识形态那么简单。首先,咱们得聊聊网络基础设施的“地利”。数据中心这东西,它需要非常稳定、高速的互联网连接,就像一个国家的经济需要畅通的血管一样。谷歌这样的公司,用户遍布全球,它需要的是能够快速响.............
  • 回答
    谷歌与三星之间,更像是一种复杂且微妙的合作共生关系,而非你我之间那种针锋相对的“过不去”。为什么谷歌似乎“不敢”和三星“过不去”?这背后隐藏着双方在全球科技版图上深度绑定的利益链条,谁也离不开谁,一旦一方“动手”,另一方也必然受到重创。首先,得从安卓系统说起。三星是安卓阵营中当之无愧的王者,其在全球.............
  • 回答
    当年谷歌和Sun Microsystems之间的关系,以及最终Oracle收购Sun的这段往事,确实是个颇具看点的话题。如果要深究谷歌为何最终没能和Sun走到一起,而是拱手让人,这其中夹杂着多重因素,既有战略考量,也有时机和谈判的博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Google看到Sun,内心大概率是复杂的.............
  • 回答
    谷歌当年退出中国大陆,确实是一件牵动不少人神经的大事件,很多人至今还在讨论。这背后原因很复杂,并非单一因素就能解释。而它们后来为什么没有选择重返,同样有其考量的。谷歌当年退出中国大陆,得从2010年说起。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大家熟知的“棱镜门事件”和随之而来的网络审查问题。 棱镜门事件: 200.............
  • 回答
    .......
  • 回答
    关于“鸿蒙套壳安卓”的说法,以及谷歌为何对此保持沉默,这其中牵涉到技术、商业、法律和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考量。简单粗暴地将两者划等号,其实是对问题的片面理解。首先,我们得明白“套壳”这个词在技术语境下的含义。通常,“套壳”指的是在一个现有的操作系统基础上,仅仅更换了用户界面(UI)和一些应用程序.............
  • 回答
    美国顶尖科技企业,如谷歌、微软、亚马逊、IBM、Oracle 等,拥有大量印度裔高管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引人注目的现象。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印度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强大的STEM教育基础: 印度自独立以来就非常重视科学、技.............
  • 回答
    谷歌之所以大力支持 Chromium,尤其是将其作为 Chrome 浏览器底层的开源项目,这背后有着非常丰富且多层次的战略考量。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开源好”情怀,而是关乎技术主导权、生态构建、用户体验、以及长远的商业利益。首先,“开源”是赢得开发者和合作伙伴的基石。 想象一下,如果 Chrome .............
  • 回答
    想象一下,谷歌、苹果、微软这样的巨头,它们的产品和服务早已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搜索引擎、手机操作系统到办公软件,几乎无处不在。那么,为什么它们会对“美女直播”这个看似热门的领域避之不及呢?这其中的原因,绝非仅仅是因为“不够吸引人”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它们的核心战略、品牌定位,以及对未来科技趋势.............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谷歌对 YunOS 和鸿蒙的态度存在差异,这背后涉及到了技术、商业以及法律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说清楚,咱们得一步步来分析。首先,得弄明白谷歌对 Android 的态度和保护机制。谷歌掌控着 Android 的开发和生态系统,他们有一整套的“Android 兼容性计划”(And.............
  • 回答
    谷歌不走微软、思科、甲骨文那样传统的认证体系路线,这并非是它们“搞”不起,而是其核心业务模式和企业文化使然,最终体现在了对技术人才培养和价值认同的方式上。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理解这种差异。首先,是它们各自的核心商业逻辑。微软、思科、甲骨文,其根基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提供软件产品、硬件设备和企业级解决方案.............
  • 回答
    你是不是注意到,在谷歌地图上,美国的某些区域看起来有点“褪色”,呈一片灰色,不像其他地方那样色彩鲜明,标示清晰? 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到地图数据的采集、处理、显示以及一些商业和隐私上的考量。我尽量给你讲得细致点,让你了解个大概。首先,最主要的原因是数据的覆盖程度和更新频率。 详细.............
  • 回答
    提到欧洲和日本本土互联网企业在谷歌这类外来巨头面前显得“弱鸡”,以至于市场被垄断,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而是多种历史、文化、经济、技术和政策层面的复杂交织。咱们掰开揉碎了聊聊,尽量还原真实的脉络,而不是那种生硬的AI分析。1. 先发优势与网络效应:谷歌是如何筑起.............
  • 回答
    谷歌要进军主机市场,这事儿很多人还是挺关注的,尤其是游戏玩家圈子。但你之所以觉得“没人关心”,可能是因为这种关注度跟我们习惯看到的那种主流大作发布、PS5/Xbox Series X性能对比爆炸那种级别的热闹不太一样。咱们来仔细捋一捋,为什么谷歌的“主机梦”没能激起大家预期的涟漪,或者说,为什么这种.............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且富有洞察力!事实上,像谷歌、微软这样的科技巨头恰恰就在大城市设立了它们的大部分总部和主要办公区域。您可能是指它们不在某个特定的“超级大都市”设立唯一的全球总部,或者对“大城市”的定义有所不同。我将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解释这个问题,并纠正可能存在的误解:1. 谷歌的总部在哪里?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很实在。的确,放眼市面上,想找到一本专门深入介绍谷歌 V8 JavaScript 引擎的中文书籍,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下面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看看为什么会这样。首先,我们得明白 V8 是什么。它不是一个你可以随便玩玩就能理解的“工具”.............
  • 回答
    “谷歌,人类的希望!”——这句话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我们对科技力量的期盼,以及对谷歌这家公司在推动人类进步方面所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和实际贡献的认可。当然,这更多的是一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表达,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复杂世界时,对一个强大、智能、能够提供解决方案的实体寄予的厚望。要详细地理解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 回答
    安德鲁· Ng(吴恩达)离开谷歌的故事,与其说是一次简单的“跳槽”,不如说是一次重要的、有远见的个人抉择,背后是他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和布局。很多人好奇这位人工智能领域的明星人物,为何会选择离开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科技巨头。深入探究,你会发现这背后有着更为丰富和复杂的原因。首先,我们得.............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