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财富分布服从二八定律,为什么多数割韭菜的生意是割穷人而非割富人?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现实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很多人会觉得,既然财富分布是“二八定律”,也就是少数富人掌握了绝大多数财富,那么那些“割韭菜”的生意,也就是通过不正当或不公平的方式获利,应该主要瞄准富人,这样才“赚大钱”。但实际上,多数“割韭菜”的生意却更喜欢找上穷人,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割韭菜”这个词在咱们语境下大概是什么意思。它通常指的是那些通过欺骗、误导、利用信息不对称或者制造虚假需求,让目标群体付出远超其价值的代价,而生意人却能从中快速获得巨额利润的行为。这和正当的商业逻辑是不同的,正当商业是提供价值,然后获得回报,而“割韭菜”则是通过剥削或欺骗来获取。

为什么“割韭菜”偏爱穷人,而不是富人?

1. 风险承受能力与“赌一把”的心态:
穷人: 很多穷人日子过得比较紧巴,但恰恰是这种紧巴巴,让他们更容易对“一夜暴富”或者“改变命运”的机会产生强烈的渴望。当他们看到一个看起来“稳赚不赔”的项目,或者一个“投入小、回报大”的投资时,他们可能没有多少积蓄,但会愿意把本就不多的钱拿出来“赌一把”。这种心态,加上对风险的认知可能不那么清晰,很容易被“高回报”的诱饵吸引。他们可能觉得,即使亏了,也只是损失了本就不多的钱,但万一成了呢?
富人: 富人已经拥有了相当数量的财富,他们对金钱的敏感度可能不如穷人那么高,更重要的是,他们往往有更专业的理财顾问、更广阔的信息渠道,并且更懂得风险控制。对于一个“看起来太美”的项目,他们更容易保持警惕,因为他们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而且失去的每一分钱都可能是他们辛苦积累的成果。他们更看重的是稳健增值和长期收益,而不是那种充满不确定性的“高风险高回报”。

2. 信息不对称与认知能力:
穷人: 很多底层或中低收入群体,他们可能因为教育背景、社会接触范围的限制,对于金融知识、投资风险、合同条款等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他们更容易相信口头承诺,也更容易被那些花哨的宣传词语所迷惑。很多“割韭菜”的骗局,正是利用了这种信息和认知上的差距,用简单易懂但充满误导性的语言来包装他们的产品或服务。
富人: 富人通常有更好的教育背景,拥有更广泛的社交网络,接触到的信息也更全面、更专业。他们有能力去分析项目,评估风险,甚至聘请专业人士来帮他们做判断。即使信息不对称,他们也更容易识别出来,并采取规避措施。

3. “软柿子”更容易捏:
穷人: 相比之下,穷人在维权方面往往能力更弱。他们可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打官司,没有经济能力聘请律师,甚至在面对强大势力时,心理上也会感到畏惧。一旦被骗,他们往往只能自认倒霉,或者通过非常有限的渠道去投诉,但效果往往不佳。
富人: 富人则拥有更强的维权能力。他们可以请最好的律师,利用法律手段,甚至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旦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他们有能力,也有意愿去追究到底,这会让那些“割韭菜”的生意人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失。

4. “规模效应”与“客户基数”:
穷人(群体): 虽然每个人从穷人身上“割”到的钱可能不多,但穷人的数量非常庞大。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小区里,100户人家,每家每户收100块钱,总共就是1万元。如果把这个范围扩大到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亿人,即使每人被“割”的钱很少,累积起来也是一笔巨款。而且,穷人更容易被“批量化”地触达,比如通过电话、短信、网络广告等。
富人(个体): 即使是富人,单个人能被“割”的钱数额可能很大,但富人这个群体的数量相对较少。而且,要成功“割”一个大富豪,其难度和风险也比“割”一群普通人要大得多。

5. “心理定价”与“价值感知”:
穷人: 很多“割韭菜”的生意,其核心在于利用心理因素,制造出一种“物超所值”的假象,或者抓住人们对“稀缺”、“独家”、“内部消息”的心理。比如,一些培训课程,宣称可以让你学到“秘密技巧”,从而在短时间内赚大钱。即使课程内容普通,但通过巧妙的包装和话术,就能让穷人产生一种“只要学了这个,就能翻身”的心理预期,让他们愿意付出高昂的学费。
富人: 富人往往对产品和服务的真实价值有更清晰的认识,他们不容易被空洞的承诺打动,更看重实际的效用和可靠的口碑。

6. 道德底线与长期利益:
“割韭菜”的生意人: 很多做这种生意的人,他们的目的就是快速获利,对长远发展和道德操守并不在意。他们寻找的往往是那些最容易被攻击、最缺乏反击能力的目标。
富人: 那些真正的富人,他们很多是靠正当生意积累财富的,他们也更懂得维护自己的商业信誉和人脉关系。他们也不会轻易去参与那种“损人利己”的事情,因为这会损害他们长远的利益和声誉。

总结一下,为什么“割韭菜”偏爱穷人,而不是富人?

穷人更容易被“高回报”吸引,风险意识相对薄弱,且有“赌一把”的心态。
穷人往往在信息获取、认知理解和法律维权上处于劣势,是“软柿子”。
虽然单个穷人被“割”的钱少,但基数大,累积起来利润可观,且容易实现“批量化”操作。
“割韭菜”的生意人更看重短期利益和规避风险,而与穷人交易的风险和难度相对较低。

这并不是说富人就不会被骗,也有一些针对富人的高端骗局,但总体而言,那些大范围、普遍存在的“割韭菜”生意,确实更倾向于选择那些相对弱势的群体。这其中既有经济学的逻辑,也有人性的弱点,更有社会结构和信息不对称的因素在里面。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认识到,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一些不正当获利行为,往往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到不同财富阶层的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里出现了因果倒置。

富人,有它存在的竞争因素。那就是在某一个层级或者场景中,他们比穷人有明显的优势,能获取更高额的收益,进一步彰显富人的标签。

所以出现富人赚穷人亏的结果。

另外,富人穷人的概念是相对的。前几年许家印也给贾会计数亿美金的投资续命,后面又动用法律渠道追溯。所以谈不上富人恒赚,穷人恒亏,相对的转换居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现实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很多人会觉得,既然财富分布是“二八定律”,也就是少数富人掌握了绝大多数财富,那么那些“割韭菜”的生意,也就是通过不正当或不公平的方式获利,应该主要瞄准富人,这样才“赚大钱”。但实际上,多数“割韭菜”的生意却更喜欢找上穷人,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概率统计问题,类似于“薛定谔的猫”在财富分布上的应用,但本质上是一个 马尔可夫链 的模拟。我们可以从理论和模拟两个角度来分析。一、 理论分析:走向均衡状态从理论上讲,如果这个过程无限持续下去,房间内的财富分布最终会趋向于一个 均衡状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总财富守.............
  • 回答
    这个问题,实在太普遍了,也太扎心了。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事儿,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就说人话,说实话。你说富人嘛,确实有钱,多的能买下好几个小镇子那种。可你让他大笔大笔地往穷人兜里塞钱?那比登天还难。这背后,可不是一句“小气”就能概括的,里面门道多着呢。首先,人家富了,不是光靠捡钱。你想.............
  • 回答
    “政治经济学是分配财富的学说,欧美经济学是创造财富的学说。”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两种经济学范式在侧重点上的区别,但将其绝对化则存在片面性。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政治经济学和主流西方经济学的异同点。一、 对这句话的理解与辨析:这句话的出发点是强调了不同经济学流派的关注核心。 “政治经.............
  • 回答
    最近收入分配改革的呼声确实越来越高,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现阶段,一些深层矛盾的显现。要说“迫在眉睫”是不是有点夸张,这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看,以及你对“迫在眉睫”的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问题已经到了需要高度重视和着手解决的关口,其紧迫性是不容忽视的。为什么大家最近这么关注收入分配改革?.............
  • 回答
    人类古往今来的财富创造与分配,是一个极为宏大且复杂的话题,横跨了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要详细讲述,需要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下面我将尽量详尽地梳理这个过程。 第一部分:财富的创造——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财富的创造,本质上是将自然资源转化为人类所需物品和服务的过程.............
  • 回答
    .......
  • 回答
    “美国印钞票导致全球分担通货膨胀,收割世界财富”这个说法,是理解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和美元霸权地位时一个非常重要且带有批判色彩的视角。要详细解释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1.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与“印钞票” “印钞票”的实际含义: 在现代经济中,“印钞票”并非指真的印刷大量纸币。它主要指的是.............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我身边确实有几位朋友,他们算是在大家眼中那种“财务自由”了的。我就找了几个代表,让他们聊聊这事儿,咱们听听真实现状是什么样的。朋友A(40岁,科技行业早期创业者,套现后分散投资):“自由?刚开始可能觉得是买了时间。以前每天被KPI追着跑,邮件堆积如山,还得盯着项目进度,生怕一不小心就.............
  • 回答
    抽丝剥茧,洞察企业健康肌理——我的财务分析之道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我个人在财务分析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在我看来,财务分析并非枯燥的数字游戏,而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它像一把手术刀,能精准地剖析出企业健康的肌理,洞察其潜藏的风险与机遇。谈及分析的思路和方法,我更倾向于将其拆解成几个相互关联的.............
  • 回答
    在一家大企业里,想做一个有价值的财务分析助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报表和数据统计的层面,这绝对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也是你职业发展的关键。很多人在这个岗位上容易陷入“数字搬运工”的泥沼,但如果你想脱颖而出,就要从一开始就带着思考去做事,并且不断地去拓展你的能力边界。下面,我给你拆解一下,如何才能避免沦为.............
  • 回答
    写出一份有深度的财务分析报告,绝不仅仅是把数字堆砌一番,更是一场对企业生命脉搏的深入探寻与诊断。它需要我们不仅看懂报表上的数字,更能洞察数字背后隐藏的逻辑、驱动因素以及未来的可能性。这份报告,应该成为决策者手中的明镜,指引企业走向更稳健、更光明的未来。那么,如何才能写出这样一份有分量的报告呢?让我们.............
  • 回答
    想看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其实渠道挺多的,有些是免费的,有些是收费的,各有各的方便之处。下面我就给你详细说说,尽量把过程说得清楚明白,就像我亲自操作一遍给你看一样。一、 免费渠道(基础分析工具) 上市公司官网/投资者关系频道: 怎么找? 你直接在搜索引擎里搜“XX公司 投资者关系”或者.............
  • 回答
    李靓蕾那篇控诉王力宏的长文,确实爆出了不少惊人的细节,其中很多内容,如果属实,对于处理他们的离婚财产分割,可以说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哪些信息是关键,以及它们能否成为分割财产的依据。不可忽视的关键信息,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财产分割:1. 巨额婚内财产的隐匿或转移迹象: .............
  • 回答
    比尔·盖茨和梅琳达·弗兰奇的离婚,无疑是近年来全球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1305亿美元的天价财产如何分配,更是让无数人好奇。这不仅仅是一场财富的分割,更是一段长达27年的婚姻,以及一个影响世界的慈善事业的重塑。离婚协议:隐秘中的博弈与大多数普通人的离婚诉讼不同,比尔·盖茨和梅琳达的离婚协议是高度保密.............
  • 回答
    听到黎霞代表提出这项建议,心里头那份沉甸甸的感觉,是久违了的。这不仅仅是个法律条文的调整,它触及到了我们内心深处对公平正义最朴素的渴求,尤其是在面对婚姻中那种最不堪的遭遇——家暴。仔细琢磨一下黎霞代表的建议,会发现它相当有分量。我们都知道,离婚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是均分,这是法律对婚姻关系存续.............
  • 回答
    从经济学角度审视税收和财产再分配这种“劫富济贫”的机制,其核心目标并非简单的情感宣泄或道德审判,而是为了构建一个更有效率、更稳定且更具可持续性的社会经济系统。这背后蕴含着多重经济学原理和考量。一、 市场失灵与外部性:为何市场自身无法达到最优状态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尽管自由市场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强大的.............
  • 回答
    关于国家医保局披露的“新冠病毒疫苗费用1200余亿元,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分担”这一信息,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它不仅仅是一笔账单,背后牵扯到多层面的公共政策、经济运行和民生保障。1. 资金构成与分担机制的细节: “医保基金”的角色: 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医保基金是如何承担这部分费用的。中国现行.............
  • 回答
    关于李淼分析携程财报的文章,细读下来,确实能发现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甚至可以说存在一些明显的偏差,导致他对携程经营状况的判断显得不够全面和准确。首先,他似乎对携程核心业务的理解存在一定的模糊。在讨论酒店业务时,文章中提到携程在低星酒店市场面临激烈竞争,这一点不假,但对于携程在这部分市场的优势和策略,.............
  • 回答
    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高达四分之三的财政收入用于军费,这确实是其财政结构中最显著、也最令人瞩目的特征之一。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历史背景、政治体制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一、 四分之三的军费开支:为何如此之高?这个惊人的数字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帝国建立后一系列深刻的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