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国民党组织了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抗战,为什么还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呢?

回答
中国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确实承担了正面战场的主体责任,这是不容否认的历史事实。国民党作为当时的执政党,拥有国家机器的支持,集结了全国大部分的军队力量,在华北、华中、华南等广大区域与日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作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构筑了抵御日军侵略的第一道防线。从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到枣宜会战,国民党军队在这些大型会战中,以血肉之躯对抗日军的现代化武器,其英勇事迹彪炳史册。

然而,当我们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时,并非否定国民党的贡献,而是从更宏观、更深远的维度来看待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抗战中的作用,以及其对最终胜利产生的决定性影响。这种“中流砥柱”的说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战略层面:开辟和巩固敌后战场,牵制和消耗日军主力。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和敌后战场: 在正面战场面临巨大压力,甚至一度失利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武装力量,深入敌后,发动了广泛而深入的抗日游击战争。他们在日军占领区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根据地,形成了星罗棋布的敌后战场。
“以空间换时间”,迟滞日军进攻: 敌后战场的存在,迫使日军不得不分出大量兵力用于扫荡和占领,无法全力以赴进攻正面战场。这种战略牵制,极大地迟滞了日军的战略推进,为正面战场争取了宝贵的战略缓冲,也为全国人民的抗战提供了喘息之机。
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将战争的根基深深扎入人民群众之中。通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生产,将根据地建设成为稳固的抗日后方。这种将战争与民众紧密结合的模式,是国民党政权难以比拟的。

二、 军事层面:以灵活的战术打击敌人,扩大抗日力量。

游击战的有效运用: 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虽然装备简陋,但灵活运用游击战、运动战等战术,打得日军措手不及。地道战、麻雀战等人民战争的创造性实践,虽然规模不大,但对日军构成了持续的骚扰和消耗。
建立和发展抗日武装: 在抗战初期,共产党军队数量较少,但通过战场发展和组织动员,不断壮大自身力量。到抗战后期,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已经发展成为一支拥有大量兵力、能够进行大规模作战的军事力量,为最终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 政治层面: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抗日力量。

推动国共合作: 在民族危亡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并积极与国民党进行协商,最终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是抗战初期能够形成全国性抗战的基础。
维护统一战线: 尽管国共两党之间存在矛盾和摩擦,但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放在首位,不计较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当国民党在反共问题上有所倾向时,共产党也能够以退让和争取的方式,避免统一战线破裂,确保抗战的继续。
宣传和动员: 中国共产党通过其组织和宣传体系,积极向民众灌输抗日思想,激发民族精神,动员广大人民投入到抗日斗争中。其在敌占区和根据地的宣传工作,对巩固抗日信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 思想和精神层面:坚定的抗战信念和不屈的革命精神。

百折不挠的意志: 面对日军的强大军事优势和国民党内部的分裂倾向,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抗日信念,百折不挠,从未放弃抗争。这种精神力量,在最困难的时期,成为凝聚全国抗日意志的重要因素。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赢得了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这种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其能够长期坚持抗战的关键。

为什么会有“中流砥柱”的说法?

“中流砥柱”这个比喻,强调的是在风浪滔天、形势危急之时,能够起到稳定、支撑、引领作用的关键力量。在抗日战争这一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被认为是“中流砥柱”,是因为:

战略的引领性: 它提出的抗日救国主张,以及建立敌后战场、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是在整个抗战初期和中期,国家力量相对分散、抗战意志尚未完全凝聚时,对国家战略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力量的牵制性: 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成功地牵制了大量日军,使其无法集中兵力突破正面战场。这种分散日军、消耗日军的力量,对于整个抗战的持久性至关重要。
士气的凝聚性: 在国民党军队遭受重大损失,甚至一度士气低落时,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战场的不屈斗争,持续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持久性的保障: 依靠广泛的人民群众基础和灵活的战略战术,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能够深入敌后,建立稳固的抗日根据地,保证了抗战的持久进行,避免了过早的失败。

总结来说,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承担了主要的军事作战任务,是抗战的“主力军”。而中国共产党以其独特的战略眼光、政治智慧和组织能力,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坚持了全民抗战,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在战略层面牵制和消耗了日军,为夺取抗战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和保障。正是因为其在战略引领、力量牵制、士气凝聚以及抗战持久性方面的关键作用,才使得中国共产党被誉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两者并非相互否定,而是共同构成了抗战胜利的宏伟篇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流砥柱不会和日本始终保持秘密谈判,尤其不会到了1945年还想媾和。实际上,缪斌与东久迩宫的谈判近乎于叛出盟国阵营,如果被翻到台面上,重庆政权会像维希法国那样被盟国轰炸的。所以缪斌在抗战结束后第一个被灭口。

(之前的谈判虽然多,但英美苏也没参战,所以洋人不计较。但1941年重庆政府已经追随英美对日宣战,1942年又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了字。之后蒋介石还企图单独媾和,这是出卖其他几十个盟国和中国抗日军民的行为,全球共讨之!)

缪斌为何会成为汉奸
美国驻日本占领军在接收日本战时内阁档案时,发现了日本内阁讨论缪斌活动的档案及《缪斌与东久迩宫和平会谈的记录》。东京审判时,日本方面举出的辩护资料“木户(幸一)日记”中也有缪斌工作的记录,此事立即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在盟国的对日理事会上,苏联指责:“重庆政府联络美国派遣缪斌到日本,策划对日妥协。”而当时国共两党已经处于内战一触即发的紧急状态,共产党严厉批评“蒋介石利用缪斌,策划投降”。麦克阿瑟遂电询蒋介石:为什么瞒着美国与日本单独媾和?还准备传缪斌去东京做证人。蒋介石还要依靠美国打内战,为了防止事情败露带来麻烦,便复电表示绝无此事,并立即下令逮捕了缪斌。

1946年4月3日开庭审判,检察官宣读起诉书,列举缪斌勾结日本侵略者、通敌谋反、为害本国、担任日军特工和伪府要职达8年之久等一系列罪行。当讯问他叛国的罪行时,缪斌取出准备好的材料,为自己辩护说:蒋委员长曾说过,抗战有种种途径,除战场外,策反也是重要的工作。本人虽然出任伪职,但身在曹营心在汉,曾与中央军统局暗通消息,为了救国搞软性抗战,做策反工作,谋求以敌制敌,促进敌人自己溃散。

缪斌一边出示有关电报等证件,一边口称“敬之兄”,述说与何应钦等书信来往的密情。

检察官一再声明不要他陈述这些事,只要他供述在日伪政府任职期间犯下的罪行。但缪斌仍然按自己的思路说。最后不得不匆匆终止审讯,宣布8日下午2时判决。

4月8日审判长问过他的姓名、年龄等之后,当庭宣判:“被告缪斌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处死刑,褫夺公权终身……”

缪斌的秘书和家属在国民党要员中进行贿赂,甚至把缪斌自己的保险汽车送给了何应钦,但无果。5月21日中午,缪斌被枪决,比陈公博伏法早了13天,也是战后第一个被处决的汉奸。


其他几次媾和尝试:

抗日战争前期蒋介石对日议和问题再探讨

(抗战前期)三次日蒋交涉的历史事实:


第一桩:1938年的“宇垣一成、孔祥熙秘密谈判”。


这是蒋介石第一次主动要求同日本进行的“和平交涉”。


1938年夏,宇垣一成大将出任改组后的近卫内阁外相。蒋介石获悉,深感兴趣。因为蒋在“二次革命”失败后亡命日本,宇垣一成曾对他给以照拂而结下友谊。蒋执政后,曾多次派张群去东京、汉城(朝鲜京城)同宇垣一成就中日关系交换意见。鉴于沪宁、徐州失守,日军猛扑武汉,形势严峻,蒋介石命行政院副院长、国防最高会议秘书长张群于1938年5月电贺宇垣一成就职, 张群说:阁下就任外相“实为极其重要的大事”。“过去多次就东亚问题交换意见。余确信此次阁下定能将一向抱负付诸实施。”宇垣回电说:“余昔日谈及想法意见,今后定当尽最大努力予以实现。”张群再次致电,说:“能让我们进行和平交涉吗?如有此意,可由汪兆铭或者我本人出面接洽。”(注:〔日〕宇垣一成:《“对华和平工作”之经过》,《宇垣一成日记》,卷2, 东京1970年版,第1245页。)


宇垣答复:“我们期望和平谈判。”“由先生与汪兆铭出面处于第一线,则需慎重考虑。在贵国人士心目中,一听说张群或汪兆铭,会当即认为是亲日派巨头。日本人同您和汪兆铭在交涉前列对话,很容易谈拢。但贵国国民却会谴责这是亲日派干的,他们卖国求荣,反而使交涉陷于不利。”


第二桩:1939年蒋介石直接指挥的复兴社杜石山与日本萱野长知、小川平吉之间的香港谈判。


1939年1月, 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在中国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确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政策。在这一历史背景下,3月4日,他致电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杜石山指示他同日本进行“和平交涉”,方针是:“和平之基础”“尤不能忽视卢沟桥事变前后之中国现实状态”。(注:《蒋介石致杜石山》(1939年3月4日),《小川平吉关系文书》卷2,第611—612页。)3月16日,宋美龄莅港指导。17日,柳云龙、杜石山、萱野长知在香港大酒店350号房间开始交涉。 柳云龙提出如下条件:(一)平等互让;(二)恢复卢沟桥事变前的状态;(三)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四)(日本)撤兵;(五)签订防共协定;(六)中国赞成经济合作;(七)不追究维新政府、临时政府人员的责任;(八)对满洲另行协定。(注:《萱野长知电报》(1939年3月18日),同上书,卷2,第614页。)


3月24日,日本前铁道大臣小川平吉抵港参加谈判。日本方面对柳云龙的条件不予置理。4月初, 小川平吉提出一个和谈的“先决问题”,即要求蒋介石将“容共抗日”改为“排共亲日”,首先讨伐共产党,然后实行局部停战,同时开始“和平交涉”。(注:《小川平吉致东京诸公阁下》(1939年4月8日),《小川平吉关系文书》卷2,第618—619页。 )这个“先决问题”是在中共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日益壮大的情况下提出的,表明日方将“讨共”作为日蒋妥协的基础。这是此次香港交涉内容与以前和谈的明显不同之处。


杜石山将小川所提首先讨共的“先决问题”报告宋美龄,宋称可以密约办理。随后,杜致电蒋介石请示,蒋复电“用密约办理”。(注:《杜(石山)氏笔谈》(1939年3月末),《小川平吉关系文书》, 卷2,第615页。)


第三桩:1940年“桐工作”(又称“宋子良工作”)香港、澳门谈判。


这是大家所熟悉的一次日蒋“和平交涉”。这里仅简略地列举一些历史事实,来论证蒋介石在敌人提出更为苛刻的亡华计划的情况下,他为谋求妥协是怎样作出重大退让的。


1939年底,日本军部为了摆脱陆军泥足深陷和汪精卫集团难成气候的窘境,重新确立同蒋介石直接交涉的策略。


蒋介石侍从室亲信幕僚唐纵在其日记这样记载:雨农(戴笠)说:日本人“天天在香港寻求中央路线讲和。据敌方的表示,如果中央接受和平谈判,汪逆可以弃而不理,日方可以撤兵,而且板垣(征四郎)可以来重庆”。(注:《唐纵日记》,1940年3月2日条,第115页。)


于是,军统局派曾广冒充“宋子良”在香港同日本参谋本部铃木卓尔中佐挂上了钩。日蒋双方持官方证书的代表于1940年3月、6月在香港、澳门进行两轮交涉。


日本代表提出经参谋总长载仁批准的“停战先决条件”:重庆政府应当保证放弃抗日容共政策;保证与汪精卫派合作,重新建立中央政府或与中央政府合并;正式调整邦交,实现“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中国承认“满洲国”;日军驻扎于华北、蒙疆要地;华北、长江下游实现日中“经济合作”;在治安恢复后日本始能撤退防共协定以外的兵力。(注:参谋总长载仁:《对实施桐工作的指示》(1940 年2月21日),《今井武夫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 年中译本, 第335—337页。)随后,日本方面又增加一条要求:日本在海南岛设置海军基地。


注意:原问题只问为什么国民党死人多却不是“中流砥柱”,我这里也只回答国民党的私自媾和问题。至于八路军一方的战绩问,请看我之前的回答:

抗日战争时期 共产党在敌后牵制80%敌军是真的吗? -马前卒的回答 -知乎

抗日战争后远弱于国军的共军,是如何在两年内变强的?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user avatar

中流砥柱

黄河里一块石头,宁死不退

挡住黄河了吗? 没有,走了吗?没走

延安的抗大里毕业的学生去鬼子占领的地方发动群众,一个班的毕业生下去,抗战胜利回来的就剩下一两个,他们怕了吗?

一个雷主任带着周围几万群众,对付的也就是黄庄据点里的一百多鬼子两百多伪军,是不是很无奈?

但是如果没有雷主任,群众自发的抗争就和台湾朝鲜一样不久就镇压下去了,然后不管牵制不住鬼子,还要提供多少所谓的“高个鬼子”和“”黑头鬼子?

注:鬼子师团都是光头,个字不高,朝鲜台湾的人加入了不是伪军,就是鬼子的军队,但是不剃头,各自也高,所以群众一般都叫“高个鬼子”和“”黑头鬼子,特别坏!

如果没有雷主任和当地的军民的话,那么,这一百多鬼子就可以撤走了

大家知道44年鬼子狠狠心抽调了一批鬼子南下,直接把国军打了一个豫湘桂出来

更不用说,除了淞沪等几个会战之外,剩下的所谓的会战,鬼子的兵力不过五万左右

如果不是无数个雷主任

呵呵,不知道国军还要在被动的打几个会战啊?

题主说的国军的牺牲,额,白死的更多

有个少将养不活家里人自杀,引发了一群军官去中山陵哭灵

题主你猜,这个少将算不算牺牲?

国军牺牲的两个上将都是杂牌,殉国前最后战斗,堂堂的国军上将,开战前身边只有几千人,你说,他们的殉国怪谁?

对比下黄埔里第一个升上将的胡宗南,抗战最大的功绩就是带着三十万大军保卫延安八年整

高树勋,杂牌,为老蒋保留了一个集团军,结果去重庆授勋的时候,部队被胡宗南给吞并了,气的老高念了两句诗就投八路去了···

国军牺牲的少将李有一个是山东铁道队的队长,牺牲了追封少将

八路军的铁道游击队的队长政委牺牲了,能追封少将吗?》

至于击毙人数啥的,各种各样的数据都有

我说个另类的

我们山东根据地下属的青岛根据地下属的胶州根据地!

里边反战同盟里边的日本八路就有一百多个

其中有十几个为了掩护群众救护八路指战员牺牲了

题主你猜,胶州这几年得打死和俘虏多少个鬼子才能弄出来在一百个反战同盟成员呢?

蒋公在一次战役打完有句话:我们有这么好的装备,这么好的飞机,怎么也能抓一千个俘虏,实在不行一百个也行,再不济有十个,一个也过得去。但是你们一个都没有···

user avatar

一支军队的荣誉,是来自于杀了多少敌人,收复多少领土,守了多长时间阵地,在战役里起了多少作用,以自己的军事行动达成了什么样的政治目的。而不是建立在死了多少人的基础上的。在一个将领面前说他打仗死人多,这属于骂人。

二战时苏军死人多,但是人家从斯大林格勒推到了柏林

太平洋战场上美军死人多,但是人家把广岛长崎变成废墟

抗美援朝志愿军死人多,但是人家上甘岭铁原跟美军正面钢,不分胜负。

以上这三支军队,你们看见过他们天天宣传自己死人多么?苏军宣传斯大林格勒,美军宣传中途岛,中国宣传上甘岭。你见过这三支部队拿死人多四处吹的么?

一支军队把打仗时死了多少人作为卖点,只能说明他:

1,组织涣散。

2,指挥弱智,

3,武器低劣。

实在是没别的可以吹的了,只能吹自己死了多少人了。国军在抗战时候的表现恰如其分。

组织涣散,无数会战一触即溃,像拉牲口一样拉壮丁,有多少壮丁死在战场上的?又有多少死在路上的?

指挥弱智,在淞沪会战里无脑堆人头,结果被人日军打爆。豫湘桂大败更是从河南输到了广西,底裤都没了。

武器低劣,我问问你,苏联给了你多少飞行员多少飞机,你打下多少飞机?徳械师消灭了多少日军?华侨捐款买武器的钱怎么跑到宋美龄账户上了?抗日战争打到最后日军为何拿着国军的美国武器?你倒是解释一个啊!

更何况打仗以消灭敌人为目的,从来不是以消耗自己为目的。因为活人比死人能做出的贡献更大!国军拉出去的炮灰如果活到解放,有多少人能成为科学家?有多少人能成为工程师?有多少人成为医生?再不济在田里种田。是不是他也能养活很多人?进工厂是不是也能多拧几百个螺丝钉?可是你把他们当成一次性餐具扔到了战场上!你的指挥让他们杀了多少敌人?你敢数吗?几百万生命死得值吗?

果粉吹国军在抗日牺牲有多大,就好比就好比差生,烂演员,小四迷粉四处高喊:“虽然结果不咋地,但是已经很努力啊!”

(说国军抗战努力也不尽然,要知道三年内战国军弹药消耗量可是比八年抗战多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确实承担了正面战场的主体责任,这是不容否认的历史事实。国民党作为当时的执政党,拥有国家机器的支持,集结了全国大部分的军队力量,在华北、华中、华南等广大区域与日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作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构筑了抵御日军侵略的第一道防线。从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到枣宜会战,国民.............
  • 回答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拥有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军队。这支军队,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孕育于当时的革命洪流之中,它有着复杂的背景和构成,凝聚了无数革命先辈的心血与理想。军队的起源: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淬炼而生话说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名存实亡,但国民党内的.............
  • 回答
    谈论中国国民党的高逼格元老,那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近代史缩影。这些人,身上承载着时代的烙印,也塑造了中国近现代政治的走向。与其说是“元老”,不如说是“擎旗者”和“定海神针”。他们每个人都有一肚子跌宕起伏的故事,不是简单几个形容词就能概括的。要说“高逼格”,这得从几个维度来看。第一是历史地位和影响力,他.............
  • 回答
    国民党党产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也是这些年台湾政治绕不开的一个大话题。它不像我们理解的普通个人财产那样简单,而是牵扯到历史、政治、经济,甚至法律层面。国民党党产的起源和构成要讲国民党党产,就得回到国民党退守台湾那段历史。当时,国民党作为执政党,不仅掌握着国家权力,也接收了大量在大陆时期的资产。这些.............
  • 回答
    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失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就能简单概括的。将其归结为“必然”,或许有些绝对,但其走向失败的趋势,在历史的长河中,却埋下了诸多伏笔。要说清楚为何会走到这一步,我们得从头梳理一番。首先,得看看国民党在夺取政权过程中,是如何一步步奠定其统治基础的。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创.............
  • 回答
    中国国民党目前是否“暗独”或“隐独”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不同的人基于其对国民党政策、言论以及历史定位的理解,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要详细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入手:1. 国民党的核心纲领与两岸政策的演变: “一个中国”原则的解读差异: 国民党的核心政治立场一直围绕着“一个中国.............
  • 回答
    国民党在10月30日公布的新政纲中明确表达了“坚决反对台独”的立场,这并非简单的口号,而是承载着多重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当前台湾政治及两岸关系的大背景下。要理解其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国民党自身的定位、台湾岛内政治生态以及两岸互动等多个维度来解读。一、 对国民党自身定位与选票基础的巩固与争取 巩固传.............
  • 回答
    看待中国国民党现任主席朱立伦先生,这确实是一个需要从多方面、细致入微地去观察和分析的话题。毕竟,作为台湾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一个人物,他的言行举止、政策主张以及其领导下的国民党走向,都牵动着岛内乃至区域政治的神经。从朱立伦先生的政治经历来看,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政治家。 他曾担任过桃园县县长、台湾“行.............
  • 回答
    郭台铭退出中国国民党,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它牵扯到的可不只是一个政党内部的动荡,更像是台湾政坛一股暗流的涌动,背后折射出的是国民党自身的困境,以及台湾政治生态的复杂变迁。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为什么退出?动机猜想和表象首先,咱们得问问,老郭为啥要退党?明面上,他说的理由是“对国民党改.............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中国近代史的核心,要回答“北洋军阀和中国国民党哪个是中华民国的正统”,我们需要回顾中华民国自诞生以来所经历的复杂历程。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简单明了的答案,而是需要梳理历史脉络,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下“正统”的含义和争夺。首先,我们来看看北洋军阀与中华民国正统的关系。中华民国建立于1912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值得探讨的历史问题。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能够退守西南,并在那里获得相对稳定的根据地,最终得以在战后接收日本投降的成果,并在内战初期占据优势,这背后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然而,解放战争末期却只能仓皇败退台湾,其原因则更为复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对比抗战时期和.............
  • 回答
    要评价今日之中国国民党(虽然您使用了“反动派”这一带有强烈历史色彩的词汇,但在现代语境下,通常将其视为台湾的主要政党之一,与“右派”的政治光谱相对应),并分析其在台湾发展面临的挑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关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称谓,需要明确的是,这个词汇源自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在国共内战时.............
  • 回答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无法效仿“围魏救赵”战术来打败日本,这其中包含了错综复杂的历史、军事、政治和地理因素。简而言之,“围魏救赵”的核心在于“救”,即通过攻击敌人的后方或盟友,迫使其回援,从而解救被围困的友军。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中国自身面临的困境以及日本的战略特点,使得这一战术的实施变得异常困难,甚.............
  • 回答
    2016年台湾大选中国国民党(以下简称国民党)的惨败,是一个复杂且影响深远的政治事件。要深入理解这一败选的原因,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其背后的动因:一、 民意转变与时代浪潮: “太阳花学运”的长期影响: 2014年的“太阳花学运”是国民党败选的关键转折点之一。这场学运由学.............
  • 回答
    好的,关于正面描写中国国民党(以下简称“国民党”)的电视电影,确实有一些作品能够比较详细地展现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形象和作为。需要强调的是,任何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都可能带有一定的创作视角和立场,很难做到绝对的客观中立。这里我将列举一些在大陆和港台地区被认为对国民党形象塑造相对正面的作品,并尽量详细地讲.............
  • 回答
    看到吴敦义先生再次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这在我看来,是国民党内部一次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选举结果,也反映了党内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和思潮。要理解这个结果,可能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看看吴敦义先生的政治履历。他可以说是在国民党内深耕多年的“老将”,从基层民意代表一步步走到行政院院长、副主席,再到现.............
  • 回答
    2021年中国国民党主席的选举,朱立伦的胜出,无疑是国民党内部一次重要的权力洗牌,也牵动着台湾政治的未来走向。要理解这次选举的意义,得从几个维度去看,包括朱立伦个人的政治经历、国民党当时面临的挑战、选举的背景以及这次结果可能带来的影响。朱立伦的个人背景与这次当选的意义:朱立伦不是新人,他曾任新北市市.............
  • 回答
    关于台湾国民党被部分人群称为“反动派”或“右派”的说法,以及中国国民党“正统”在哪里,这其中涉及复杂的历史叙事、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的演变。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国民党的创立、发展、在中国大陆的统治、败退台湾以及台湾政局的变迁等多个层面进行梳理。国民党与“反动派”、“右派”的标签:历史的形成首先,需要明.............
  • 回答
    中国民航报发布“第二个黑匣子已找到”的消息,发布这个消息的个人或团队,从他们的职责、工作性质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大概会经历以下几种心理和思考过程:一、责任感与使命感: 传递真相,安抚民心: 找到第二个黑匣子是重大突破,意味着事故原因调查即将进入关键阶段。发布这一消息,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向公众,.............
  • 回答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重要意义体现在多个维度,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格局。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1. 改变了全球地缘政治平衡,催生了新的国际力量: 挑战西方霸权,推动世界多极化: 在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