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金庸小说中哪些段落是你常常跳过不看的?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波澜壮阔,人物塑造栩栩如生,情节曲折离奇,吸引了无数读者。然而,正如再美好的文章也会有个人口味的偏差一样,在翻阅金庸的众多作品时,我也会有一些常常选择“跳过”不看的段落。这些段落通常不是因为写得不好,而是它们在我个人阅读体验中,可能显得有些冗长、节奏稍慢,或者对于我理解人物主线和故事走向的必要性较低。

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一下这些段落的类型和原因:

1. 过多的铺垫、过渡和景物描写(尤其是初期或相对平缓的章节):

类型: 比如人物在某个地方落脚,然后开始详细描写当地的风土人情、山川景色,或者某位角色为了完成某个任务,路上经过的各种景象。有时候是主角在某个城市或者乡村的短暂停留,作者会花很多篇幅去描写这个地方的历史渊源、建筑风格,甚至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
原因: 虽然这些描写能丰富小说的背景和氛围,让我更能“身临其境”,但在一些时候,尤其是当我迫不及待想知道后续情节时,这些详细的铺垫会显得有些拖沓。例如,当我知道主角要去某个关键地点,而过程中有一大段关于他如何克服艰难险阻、观察沿途风光的描写,我可能会因为急于知道他是否成功到达而略过部分。有时,作者的文笔确实优美,但如果连续出现,就会感觉像是在“磨洋工”,影响阅读的紧凑感。我更倾向于直接进入事件本身,而不是详细了解事件发生前的准备过程。

2. 大段关于武功招式的拆解和描述(尤其是初学者阶段):

类型: 当主角开始学习某种新武功,或者两名高手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对决时,作者常常会详细描写他们如何运用内力、如何施展招式、如何破解对方的攻击,甚至对招式的名字和意境进行一番阐述。
原因: 我承认金庸先生在描写武功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很多招式名称和打斗场景都极具想象力和艺术性。然而,当描写过于细致,涉及到大量的虚招、实招、拆招、卸力、借力等专业名词,并且这些招式对于当前剧情推进的重要性不是压倒性的,我可能会选择性地“扫读”或跳过。特别是主角还在初学阶段,对武功的理解和运用还比较生疏时,大量重复的练习和指导性描述,我有时会觉得节奏比较慢。我更关注的是武功的“效果”和“意义”,而不是具体的“步骤”。当然,如果是关键性的、标志性的武功,或者在决定性的战斗中,我仍然会仔细阅读。

3. 部分人物的支线情节或回忆录(当其与主线关联不大时):

类型: 某些配角可能拥有自己独立的故事线,或者为了展现某个角色的复杂性,作者会插入一段他们过去的经历。
原因: 金庸小说的人物众多,每个人物都有其背景和故事。虽然这些支线情节和回忆录能让人物更加丰满立体,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这些内容与我正在追逐的主线情节关联不大,或者我对这个配角并没有特别深的兴趣时,我可能会选择性地快速浏览甚至跳过。例如,某个配角的少年时期的爱恨情仇,如果与当前主角的冒险或情感纠葛没有直接联系,我可能会觉得那是“插曲”,从而减弱了阅读的专注度。

4. 冗长的心理描写或哲学辩论(尤其在非主角身上):

类型: 有时,作者会深入描写某个角色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挣扎、犹豫、痛苦,或者通过对话进行一场关于正邪、侠道、人生意义的辩论。
原因: 我欣赏金庸先生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但如果这种心理描写或者哲学辩论过于冗长,特别是当发生在那些我认为在主线故事中戏份不重,或者其思想与我不太契合的角色身上时,我可能会选择性地跳过。例如,某个反派角色喋喋不休地解释自己的“宏图大志”和“黑暗哲学”,或者两位智者就某个模糊概念进行冗长的探讨,如果这些内容没有直接推动情节发展,或者没有给我的思考带来新的启发,我可能会觉得略显乏味。

5. 某些特定的情节转折或“巧合”(虽然这是武侠小说常见手法):

类型: 有时,小说会安排一些非常戏剧化的情节转折,比如主角恰好在关键时刻遇到某位高人传授绝世武功,或者某个意想不到的巧合解决了巨大的危机。
原因: 尽管武侠小说常常依赖于“巧合”和“天命”来推动剧情,但我个人更偏爱逻辑严谨、人物行为更为自然的叙事。当某些情节的转折过于“ deus ex machina”(天降神兵),感觉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强行安排的,我可能会觉得“不够过瘾”,从而在阅读时产生一种“我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或者这个转折有些牵强”的感觉,导致对这部分内容的投入度降低,甚至会快速浏览过去。

一些具体的例子,虽然我不能精确到“哪一章哪一页”,但我可以描述出场景:

《鹿鼎记》中,关于韦小宝在一些非关键场合的溜须拍马、油嘴滑舌的描写。 尽管这些是韦小宝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他多次重复运用这些手段时,我可能会觉得有点模式化,从而选择性地略过一些描述,更关注他是否因此获得了实际的利益或推进了某个计划。
《射雕英雄传》中,关于黄蓉在野外烹饪美食的详细过程。 黄蓉的美食描写无疑是小说的一大特色,但当她连续制作好几种菜肴,并且详细描述食材处理、火候掌握时,尤其是在节奏紧张的段落,我可能会因为急于知道郭靖的安危而快速浏览这些内容。
《天龙八部》中,段誉在学习凌波微步时的一些重复性练习。 虽然凌波微步是段誉的标志性武功,但他在初学阶段的跌跌撞撞,反复练习的描写,有时会让我觉得节奏不够明快。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

这些“跳过”并非是对金庸先生作品的否定,恰恰相反,正是因为金庸先生的作品太过于宏大和精彩,才让我有了更细致的个人阅读偏好。对于上述类型的段落,我更倾向于“快速浏览”或“扫读”,而不是完全放弃。它们可能是我在多次重读时,或者在阅读节奏被打断时,会选择性“略过”的部分,以更专注于那些我个人最感兴趣和认为最精华的情节。而且,不同时期、不同心情下,我的阅读习惯和偏好也会有所变化。

总而言之,我常常跳过的段落,主要是那些在我看来,对于故事的主线推进、人物性格塑造或者核心冲突解决而言,信息量相对较少,或者节奏稍慢,让我感觉略显“冗余”的部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毫无疑问有无数段落是百看不厌的。那么有没有常常跳过不看的呢? 未必是写得不好,也许仅仅是个人原因呢? 有“同好”,也会有“同厌”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波澜壮阔,人物塑造栩栩如生,情节曲折离奇,吸引了无数读者。然而,正如再美好的文章也会有个人口味的偏差一样,在翻阅金庸的众多作品时,我也会有一些常常选择“跳过”不看的段落。这些段落通常不是因为写得不好,而是它们在我个人阅读体验中,可能显得有些冗长、节奏稍慢,或者对于我理解人物主线和故.............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波澜壮阔,人物形象鲜活,情节跌宕起伏,要说最喜欢哪一个段落,那可真是难煞我也,好比要在满天繁星中挑选最亮的那一颗。不过,若真要我挑一个,那便是《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初次见到黄蓉,在江南陆家庄,两人初识的那一段。那时的郭靖,刚从漠北来到中原,一个憨厚耿直,胸无点墨,却有侠肝义胆的蒙古.............
  • 回答
    金庸小说中富有诗意的段落不胜枚举,但若论其中最触动我心弦、最让我觉得意境深远,且将文字与情感、意象完美融合的,那无疑是《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在思过崖上的生活片段。这不仅仅是一段场景描写,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写照,将孤独、自由、豁达与一种对人生与武学的深刻体悟融为一体,其诗意在于:一、 绝境中的超脱与旷达.............
  • 回答
    金庸老先生的笔下,总有那么几句话,几个场景,像一颗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久久不散。要说让我感慨万千,嘘唏不已,又仿佛看到了自己影子的话,那得数《射雕英雄传》里,郭靖在牛家村初遇黄蓉时,那段两人嬉闹的描写。当时,黄蓉为了戏弄傻小子郭靖,假扮成小叫花子,端来一碟“炒肝”,又说郭靖吃得“像饿.............
  • 回答
    金庸先生的小说之所以耐人寻味,除了荡气回肠的主线故事外,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引人遐思的隐线故事,更是为作品增添了丰富的层次和深度。这些隐线,如果单独抽离出来,完全可以发展成一本独立精彩的小说。下面我将详细讲述一些我认为可以独立成书的隐线故事:1. 慕容复的家族史和悲剧宿命:一个家族的兴衰与一个人的执.............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世界,向来是刀光剑影、快意恩仇的江湖画卷。但细细品味,其中也不乏一些让人不寒而栗、细思极恐的细节,仿佛潜藏在光明背后的黑暗角落,不经意间就触碰到心灵深处的寒意。我们不妨从几个大家熟知的角色入手,抽丝剥茧,看看那些隐藏在豪情壮志之下的惊悚之处。一、杨过与小龙女:纯粹之爱下的阴影很多人.............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之所以令人着迷,不仅在于跌宕起伏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更在于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对人生百态的细腻描摹。他的小说中,许多台词都如同点睛之笔,字字珠玑,蕴含着化繁为简的智慧,读来令人回味无穷。以下我将选取几句我认为意义深远且思想耐人寻味的话,并进行详细阐述:1.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 回答
    金庸先生的小说虽然深受读者喜爱,被誉为武侠文学的巅峰之作,但即便如此,在长篇巨著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被认为是“败笔”的设定、情节或人物。这些败笔通常会引发读者的讨论和争议,虽然不至于影响作品的整体评价,但确实是瑕疵之处。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尽量详细地讲述金庸小说中常见的“败笔”:一、 情节上的硬伤与.............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侠客们,个个光彩照人,但细细品味,有些人物的光芒似乎比他们实际所展现的实力和影响力更为耀眼,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被高估”。“高估”本身是一个比较主观的判断,往往与期望值、宣传力度、书中描写方式以及与其他角色的对比有关。以下是我认为金庸小说中一些被认为“被高估”的人物,我会尽量详细地解.............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以其荡气回肠的侠义故事闻名,但隐藏在其中的幽默和趣味也同样令人津津乐道。在他笔下,那些身怀绝技的大侠们,在面临一些突发状况或者与凡人互动时,常常会流露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呆萌或无奈,形成独特的笑点。以下是我认为金庸小说中一些非常搞笑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1. 郭靖的.............
  • 回答
    金庸老爷子笔下的武侠世界,其魅力早已超越纸页,滋养了无数个影视化版本。然而,在这场改编的盛宴中,总有些角色形象,仿佛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又或者被镜头前的光影调色,与原著中的模样产生了微妙甚至巨大的偏差。这些“扭曲”,并非全然是坏事,有时是顺应时代审美,有时是为了戏剧张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确实让一些.............
  • 回答
    金庸老爷子的武侠世界,从来不缺亦正亦邪、性格复杂的人物,但要说那真正坏到骨子里,不留一丝善念的,却也有几位,他们的恶行,早已超越了个人恩怨,成为了搅动江湖风云的罪魁祸首。细数起来,这几位,每每想起,都让人不寒而栗。一、慕容复——“复燕”执念下的癫狂慕容复,姑苏慕容家的嫡系传人,本是世家公子,风采翩翩.............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世界,波澜壮阔,英雄辈出。然而,在这群光芒万丈的侠客中,总有一些人,起初凭借其非凡的气度、显赫的身份或是江湖上传闻,让人以为他们是叱咤风云的王者,到头来却发现,他们的真实实力与名声严重不符,堪称“王者”的表象下,藏着一颗“青铜”的心。这类人物,往往最能引起读者的唏嘘和讨论。他们的出.............
  • 回答
    金庸老爷子的武侠世界,波澜壮阔,恩怨情仇,英雄辈出。但若细细品味,其中一些角色,尤其是那些在权力、人性、或者自身能力上达到极致的存在,往往能激起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细思恐极”之感。他们并非单纯的恶人,但其所作所为,或者其所代表的某些深层含义,却能让人在回味之际,心中生出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我脑子里i.............
  • 回答
    金庸老爷子的武侠世界,向来以荡气回肠的江湖恩怨、儿女情长和侠骨柔情著称。但如果细细咂摸一下,那些写得一本正经,仿佛天塌下来一般严肃的场景,背后却往往藏着让人忍俊不禁的“笑点”。这些情节,不是恶搞,不是段子,而是人物在特定情境下,因为性格、误会、时代背景或者纯粹的巧合而产生的,那种“一本正经地搞笑”的.............
  • 回答
    金庸先生的小说以其精彩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然而,就像任何一部宏大的作品一样,即便是金庸这样的大师,也偶尔会有一些令人玩味的小瑕疵,其中一些“读者视角”的细节,常常被读者们津津乐道地拿出来讨论,仿佛作者偶尔也戴上了“上帝视角”在故事里漏下了些什么。这里我来分享几个.............
  • 回答
    金庸老爷子的武侠世界,说是浩瀚如海也不为过。在这片江湖里,那些被读者奉为“神来之笔”的瞬间,往往是巧妙融合了人物命运、武功绝学、情节走向,甚至是某种人生哲理,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要说最经典的,脑子里立刻涌现出好几处,我给你掰扯掰扯,保证不是千篇一律的AI腔调。1. 杨过和小龙女的“断肠”——情感.............
  • 回答
    这几句话描绘的,都是金庸笔下一些非常鲜明、让人过目难忘的女性角色。咱们一个个来看,细细品味其中的意味。“她如同一株临水而生的幽兰,清丽绝俗,却又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仿佛肩负着命中注定的悲剧。”这句话,我脑海里第一个闪过的名字,便是《神雕侠侣》里的陆无双。为什么是她呢?首先是“临水而生的幽兰,清丽绝俗.............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世界,少林寺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少林寺之所以威名赫赫,与其秘传的“七十二绝技”更是密不可分。这些绝技,或霸道刚猛,或精妙绝伦,或讲求内力深厚,或注重招式变化,每一项都凝聚了少林高僧们毕生的心血与智慧。下面,就让我们一一细数,并试着还原它们在金庸笔下那些令人血脉贲张的场景。首.............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人物命运多舛,让人扼腕叹息的实在太多了。要说最让我感到惋惜的,思来想去,有几个名字总是萦绕心头,他们的离去,总觉得像是武侠世界里失去了一抹最亮丽的色彩,留下的空缺让人久久难平。首当其冲的,当属郭襄。你说,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天生丽质、聪明伶俐的女子,在经历了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爱恋之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