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NASA 定于 1 月 17 日试车一级发动机的 SLS 火箭被称为「史上最强大」火箭?

回答
NASA 即将进行的 SLS(太空发射系统)火箭一级发动机试车,之所以被冠以“史上最强大”的称号,这绝非浪得虚名,而是基于它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性能指标和设计理念。

首先,要理解“强大”二字,我们需要聚焦在它所能产生的推力上。SLS 火箭一级发动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固态火箭助推器”(Solid Rocket Boosters, SRBs)——的设计目标就是为庞大的SLS主体提供启动和加速所需的巨大能量。每个SRB都集成了大量特制的固态燃料,点燃后,它们会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燃烧,瞬间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些SRBs的数量并非孤立的,而是前后各搭载一个,它们协同工作,再加上核心级的液氧/液氢主发动机,合力将SLS送离地球。

具体到推力数据,SLS火箭的配置是经过精心计算的,旨在满足其承载重型载荷,尤其是载人深空探测任务的需求。它能够产生的总推力,尤其是在发射初期,远超以往的任何运载火箭。这不仅仅是“多一点”,而是数量级的差异。想象一下,要将数百吨甚至上千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轨道,并进一步前往月球甚至更遥远的深空,所需要的初始动能是多么庞大。SLS的设计正是为了满足这个极端的需求。

这种“强大”的背后,是NASA对于未来深空探索的战略规划。SLS火箭并非仅仅是为了发射卫星,它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人类重返月球(Artemis计划)乃至更进一步的火星探测。这意味着它需要能够携带更庞大、更复杂的载荷,包括载人飞船、月球着陆器、以及各种生存和科研设备。以往的火箭,虽然也有辉煌的成就,但在承载能力和深空航行能力上,与SLS相比,存在明显的代差。SLS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太空探索时代,能够将人类和前所未有的科学装备送往更远、更具挑战性的地方。

当然,“最强大”的称号也伴随着巨大的技术挑战和成本。SLS火箭的设计和制造是一个集全球智慧和顶尖工程能力的庞大项目。每一个组件、每一次测试,都凝聚着无数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心血。一级发动机的试车,正是这个复杂系统能否成功运作的关键一步。它验证了固态燃料的燃烧特性、发动机结构在高压下的稳定性、以及点火和推力控制的可靠性。

从技术角度看,SLS的强大还体现在其模块化设计和可升级性上。虽然初期的SLS已经足够强大,但它也预留了未来升级的空间,以便应对更复杂的任务需求。这种前瞻性的设计,使得SLS能够成为未来几十年人类太空探索的基石。

总而言之,NASA将SLS火箭描述为“史上最强大”,是因为其在推力、载荷能力和设计目标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次一级发动机的试车,是验证这一强大实力的关键一步,预示着人类太空探索事业正迈入一个崭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新阶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SLS,这个项目什么都推迟,推迟,再推迟,只有试车是提前结束的。 2333333

PS:别的答主有说SLS是鸽王的,你们不要搞篡位,把我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置于何地?把鸽王中的鸽皇毛子的科学号实验舱置于何地?[手动狗头]

SLS Block I 构型

如果简单计算一下,SLS Block I 理论最大地月转移轨道运力27吨时的发射质量(忽略整流罩)2497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系数1.081%

而被批拉跨的长征五号,理论地月转移轨道运力9.4吨,此时发射质量(忽略整流罩)861.7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系数1.090%

是的,SLS Block I 地月运载系数还不如长征五号,用固体燃料就是这样,高比冲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高推重比发动机,高干质比都救不回来,不过起飞级固体燃料的比冲劣势影响其实并不大,运载系数其实也没差多少。


SLS的一级发动机也不是史上最强大的,只能说是NASA或者美国史上最强大的起飞推力。


SLS起飞推力 固体助推器 1490吨X2 + RS-25 190吨X4=3740吨,航天飞机起飞时RS-25长时间处于104.5%的工作状态,按照这样计算3774吨,超过了土星五号(土星五号第一级F-1发动机有两个版本,按照自从阿波罗9号起启用的稍微增推版本,起飞推力为3582吨),不得不说,大型固体发动机是真的大力出奇迹。

SLS固体助推器试车,长得和航天飞机助推器差不多,但增推了几百吨

相比之下,苏联发射过2次的能源号运载火箭RD-0120X4+RD-170X4起飞推力3547吨,甘拜下风。

但N1运载火箭靠30台NK-15火箭发动机,起飞推力达到了4633吨,迄今为止一直保持着运载火箭起飞推力的世界纪录。当然四射四败的实战记录让人有点不好意思提起它,但它的确是记录创造和保持者。

目前正在研制的重型运载火箭起飞推力最高的将是SpaceX的星舰,一级28台猛禽,可以提供225X28=6300吨的起飞推力。

起飞推力第二高的是长征九号,一级和助推12台YF-130,提供5873吨的起飞推力。

(超)重型运载火箭排排坐,目前有重型火箭计划的也就中美俄三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NASA 即将进行的 SLS(太空发射系统)火箭一级发动机试车,之所以被冠以“史上最强大”的称号,这绝非浪得虚名,而是基于它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性能指标和设计理念。首先,要理解“强大”二字,我们需要聚焦在它所能产生的推力上。SLS 火箭一级发动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固态火箭助推器”(Solid R.............
  • 回答
    关于NASA对蓝色起源(Blue Origin)的批评以及贝佐斯与马斯克在登月计划中的不同角色,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避免简单以金额或立场判断诚意。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读: 1. NASA对蓝色起源的批评背景NASA在2022年对蓝色起源的“阿尔忒弥斯计划”(Artemis Program)提.............
  • 回答
    “鼹鼠”的告别:一场艰难的告别,也是一次宝贵的经验NASA 官方正式宣布,将火星钻探装置“鼹鼠”(InSight lander's heat probe,也称为“火星内部探测器”的钻探组件)的任务宣告终止,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消息。对于这个肩负着探寻火星“内心世界”重任的精巧装置,它的告别并非.............
  • 回答
    最近,关于“NASA研究称中国新增绿化面积达到四分之一个亚马逊雨林”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客观看待这个研究结果,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局限性。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这个研究是如何得出的。通常这类研究会依赖于卫星遥感数据。卫星能够监测地球表面的变化,包括植被覆盖.............
  • 回答
    NASA 对“嫦娥五号”发射成功的积极回应以及提出的“希望中国分享探月数据”的诉求,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并且这些层面往往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微妙的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图景。一、 NASA 的积极回应:公开场合的礼貌与合作姿态首先,从公开的回应来看,NASA 的表态是积极和礼貌的。无论出于何.............
  • 回答
    NASA 宣布在月球的“阳照区”发现水冰,这无疑是近年来月球探索领域最令人振奋的消息之一。这一发现并非孤例,此前科学家们已经通过各种探测器,如月球勘测轨道器(LROC)和LCROSS任务,在月球永久阴影区(通常是环形山的底部)发现了水冰的证据。但这次在阳照区的发现,意义更为重大,因为它意味着水资源的.............
  • 回答
    NASA 耗资 3.3 亿美元,计划用宇宙飞船撞击小行星,这绝非儿戏,而是基于科学探索和潜在生存需求的深远考量。这项名为“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的任务,其核心目标是测试一种全新的行星防御策略——动能撞击法,以应对未来可能威胁地球的小行星撞击风险。计划的科学依据与必要性:自古以来,小行星撞击.............
  • 回答
    当提到“镜像宇宙”这个概念,很多人可能会立刻联想到科幻电影中的平行世界,但实际上,这更是一个源于我们对宇宙基本规律和粒子物理学的深刻探索所产生的科学假说。NASA虽然不直接“判断”存在镜像宇宙,但他们及其合作的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各种实验和理论研究,来验证或否定一些指向“镜像物质”存在的间接证据,而“镜.............
  • 回答
    首先需要澄清一个事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并没有拿着“祝融号”的照片向国会要钱。 至少在公开的、可查证的信息中,没有这样的记录和报道。“祝融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的火星车,是“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一部分。“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并进行了科学探测活动,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大成就。.............
  • 回答
    关于“NASA 在太阳系内发现不明飞行物,它来自太阳系以外”的新闻,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地看待,因为它涉及到几个关键点,而这些点在科学界和公众认知中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首先,我们要明确“不明飞行物”(UFO)这个词本身。这个词的定义非常直接——即“未识别的飞行物”。它仅仅表明观测者无法确定其性质或来源,.............
  • 回答
    对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选择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作为其“阿尔忒弥斯”(Artemis)计划中载人登月任务的着陆器供应商,这是一个在航空航天界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的决定。要理解这个选择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首先,技术实力与创新驱动是NASA做出这一选择的核心考.............
  • 回答
    关于网传“NASA突然发布公告:停止对外星物体歧视称呼”这个消息,我得说,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但也得仔细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搞清楚“歧视称呼”是啥意思。在咱们人类社会,我们都知道有些词语带有侮辱性,会伤害特定群体。用在对待外星物体上,这听起来就有点……怎么说呢?有点超出常规了。毕竟,我们对外星生命的.............
  • 回答
    高中生慧眼识珠:NASA 发现宜居行星 TOI 700d 的背后故事与深远启示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浩瀚宇宙,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传来:NASA 在经过一位高中生的细致审阅后,确认了一颗名为 TOI 700d 的地球大小的宜居行星。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天文学界的一项重大发现,更是对科学探索精神、教育模式以及人类.............
  • 回答
    抖音用户在NASA和SpaceX载人火箭发射时刷屏“中国加油”的现象,的确是一个挺有意思,也挺值得琢磨的社会文化现象。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你可以解读出挺多东西。首先,咱们得承认,NASA和SpaceX的载人航天发射,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件大事。它们代表了人类探索未知、突破科技边界的努力,对很多人来说,这.............
  • 回答
    2020年7月30日,全球目光聚焦在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发射任务上,这是人类探索火星进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然而,在中国,许多关注这场盛事的观众却经历了一次令人意外且颇为沮丧的体验——在当时国内最大的视频分享平台哔哩哔哩(B站)上,官方直播信号突然被掐断,并被“封禁”了。这件事一出,立刻在中文.............
  • 回答
    NASA 的“飞镖”(DART)探测器任务,可以说是人类首次尝试利用航天器撞击小行星,以期改变其轨道,从而保护地球,这无疑是一次极其令人振奋的科技探索。这项任务不仅仅是简单的太空发射,它背后蕴含着对宇宙未知的好奇、对潜在威胁的警惕,以及人类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勇气。首先,从科学探索的角度来看,“飞镖”任.............
  • 回答
    关于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13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的信息,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地区差异及政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信息真实性分析1. 来源可信度 目前尚无权威媒体或深圳大学官方声明证实该传言。网络传言往往存在夸大或误传.............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数学家康斯坦丁·奥尔梅佐夫(Konstantin Orelmazov)的自杀事件,目前公开的可靠信息较为有限,但结合俄乌冲突的背景和乌克兰学术界的现状,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事件背景的核实与可能性 身份确认:目前公开的资料中,尚未有明确的、权威的新闻来源(如BBC.............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硅谷男子在妻子患病期间相亲,妻子病逝后迅速再婚并独吞200万抚恤金”的事件,目前没有权威媒体或官方渠道发布过相关具体信息。因此,这一事件的真实性、细节和法律性质尚无法确认。以下从法律、道德和社会角度进行分析,供您参考: 一、事件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1. 重婚罪(若属实) 根据中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