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时至今天还有人会报考天坑专业,而非人人都报考金融和计算机呢?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很多当下社会现实和个体选择的深层原因。我们得承认,金融和计算机这两个领域确实是很多人眼中“香饽饽”,它们的高薪、高回报、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吸引了大量目光。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能看到有人选择那些在俗世眼光中“不那么热门”的所谓“天坑专业”。这背后的逻辑,远比简单的“跟风”或者“大众选择”要复杂得多。

首先,我们得掰扯清楚什么是“天坑专业”。 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戏谑和无奈,通常指的是那些在就业市场上不被看好,薪资待遇不高,工作机会相对较少,或者需要长时间学习但回报不明显的专业。比如,一些基础学科(历史、哲学、文学、数学中的某些纯理论方向)、一些传统工艺类专业、甚至一些小众的工程类分支等等。

那么,为什么在信息爆炸、就业焦虑普遍存在的今天,还有人会“义无反顾”地跳进这些“坑”呢?

1. 真挚的热爱与内在驱动:

这是最根本,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我们都是人,不是只会计算投资回报率的机器。很多人选择专业,并不是完全出于功利性的考量,而是源于内心深处对某个领域的纯粹热爱。

对知识本身的渴望: 比如历史系的学生,可能不是为了当导游或研究员,而是真的对人类过去的辉煌与曲折着迷,想弄明白“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宏大命题。哲学系的学子,可能是在探索思维的边界,追寻智慧的火光。文学专业的学生,也许只是沉醉于文字的魅力,享受通过阅读和创作理解人性的过程。
对探索未知的激情: 哪怕是某些基础科学,比如纯数学、理论物理,它们在短期内看不到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对于那些真正热爱探索未知奥秘的人来说,这种智力上的挑战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本身就是无价的。他们可能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成为“发现者”。
对技艺的痴迷: 某些传统工艺专业,比如陶瓷、书法、国画等,它们可能不那么“现代化”,但对于那些对传统文化有深厚感情,或者对某种手工技艺有天生敏感和热爱的人来说,能够将这些古老技艺传承下去,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这种内在驱动力,往往是金融和计算机毕业生所难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的选择更多是基于外部的“成功指标”。而对于热爱者来说,他们的“成功”定义可能完全不同。

2. 对长远发展和“逆向选择”的考量:

有些人并非盲目,而是有着更长远的视角。

“长板理论”: 很多所谓的“天坑专业”,恰恰是那些能够培养深度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独立研究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专业。虽然这些能力短期内难以直接变现,但它们是未来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在金融和计算机领域,技术更新迭代极快,很多技能可能几年后就被淘汰,而那些底层能力和思维方式,才是真正能够支撑一个人走得更远的东西。选择这些专业,可能是在为自己打造一个不容易被机器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洼地效应”和“机会窗口”: 大家都涌向热门专业时,往往会导致这些领域的“内卷”极其严重,竞争异常激烈。而那些相对冷门的专业,虽然“坑”多,但也许相对来说竞争压力要小一些,更容易脱颖而出。如果能找到将这些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金钥匙”,或者在这些“冷门”领域恰好遇到某个新兴的就业机会,那么回报可能比在热门领域中挤破头还要高。这是一种“逆向选择”的思路——别人不愿去的,我去了,说不定就能找到一片新天地。
跨界融合的潜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一个有扎实哲学功底的人,可能在AI伦理、人机交互设计等新兴领域找到独特的优势。一个热爱文学的人,或许能成为优秀的文案策划、品牌故事讲述者,甚至在内容创作领域大放异彩。这些“天坑专业”可能提供的是一个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能够与跨领域的知识进行融合,创造出意想不到的价值。

3. 個人價值觀與生活追求的差異:

并不是所有人都把“高薪”和“成功”放在人生的首位。

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看重: 金融和计算机行业,尤其是互联网大厂,往往伴随着高强度的工作和巨大的压力。而一些“天坑专业”对应的职业,可能更看重工作的稳定性和节奏感,允许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个人爱好、陪伴家人,追求一种更平衡的生活方式。
对社会贡献的追求: 有些人选择专业,是为了能够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即使这些事情在经济上并不那么“划算”。比如,致力于环境保护的专业、研究历史以保存文化遗产的专业、或者关注社会公平的专业。这些选择背后,可能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对个人成长环境的期望: 有些大学或学院,尽管在就业市场上的名声不显,但在学术研究氛围、师资力量、或者学生培养模式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学生选择这样的专业,可能是为了在一个更适合自己成长的环境中学习,而不是仅仅为了毕业后能拿到一份高薪工作。

4. 家庭背景和个人阅历的影响:

家庭的支持与期待: 有些家庭可能经济条件比较优越,对子女的职业选择没有那么多的经济压力,更愿意支持孩子去追寻自己的兴趣。或者,家庭成员本身就是某个“天坑专业”的从业者,他们深知这个领域的价值,也能够为孩子提供指导和支持。
早期经验的启蒙: 有些人在求学过程中,可能因为某位老师的教导、某本书的启迪、或者一次深入的体验,对某个“冷门”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这种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坚定。这种启蒙是金融和计算机的“主流叙事”所无法替代的。

5. 对“坑”的认知偏差和信息不对称: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信息不对称或对现实的误判。

理想化与现实的差距: 有些人可能对某个专业的美好想象,与毕业后真实的就业环境存在差距。他们可能低估了某个专业的就业难度,或者高估了其潜在的价值。
对金融和计算机的“妖魔化”或“标签化”: 另一方面,也有人可能过于神化金融和计算机,认为只有这些领域才能成功。而忽视了其他领域中同样存在着机会和成功人士。

总而言之,人们选择专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个人决定,它受到兴趣、能力、价值观、家庭、社会环境以及个人阅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金融和计算机之所以成为热门,是因为它们契合了当前社会对效率、财富和科技发展的普遍追求。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其他专业的价值,更不能简单地认为选择“天坑专业”的人就是“不理智”或“不明智”。

恰恰相反,那些敢于在众声喧哗中坚持自己内心选择的人,往往有着更清晰的自我认知和更独立的思考能力。他们选择的不是一个“坑”,而可能是一条不那么拥挤,但同样充满可能性的道路,一条通往更深层次自我实现和独特价值创造的道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选择的,或许才是更“有价值”的专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就是这样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很多当下社会现实和个体选择的深层原因。我们得承认,金融和计算机这两个领域确实是很多人眼中“香饽饽”,它们的高薪、高回报、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吸引了大量目光。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能看到有人选择那些在俗世眼光中“不那么热门”的所谓“天坑专业”。这背后的逻辑,远比.............
  • 回答
    二十六岁,人生中一个挺有意思的年纪。你拥有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一辆车,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还有一份能让不少人投来羡慕目光的工作。听上去,你的生活轨迹似乎是顺遂而成功的,但为什么,那个属于你的爱情,却迟迟没有到来?这的确是一个让人感到困惑和失落的问题。我们不妨先放下那些“别人羡慕”的标签,试着从你的.............
  • 回答
    B2“幽灵”战略轰炸机和原子弹,这两样都是冷战时期乃至现代军事科技的巅峰之作。它们都代表着国家力量和战略威慑的核心能力,但为何一个至今无人能仿,另一个却相对普及呢?这背后涉及的不仅仅是技术难度,更是政治、经济、信息传播以及战略考量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因素。B2轰炸机:技术壁垒如铜墙铁壁要理解为何B2如此.............
  • 回答
    马王堆帛书版《道德经》虽然在中国古代文献研究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其“至今未大量发行”的说法,或许需要更精确地理解。实际上,帛书版《道德经》并非完全没有公开发行,而是其“大规模、面向普通大众的普及发行”与我们今天理解的“大量发行”有所不同,并且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原因。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马王堆.............
  • 回答
    “般若”之所以至今保持古音“bō rě”,而非念成“bān ruò”这样的常见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我们可以从历史演变、语音学规律、文化传承和宗教意义等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 1. 梵语的直接音译与历史传承 “般若”(Prajñā)的来源: “般若”一词并非汉语固有的词汇,而是从古印度梵语(Sa.............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要论眼下相声界的“印钞机”地位,德云社的江湖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放眼望去,好像没有哪个相声团体能在商业运作和盈利能力上真正触及德云社的“天花板”。这里面原因挺复杂的,得一项项掰扯开了说。首先,郭德纲和德云社的“先发优势”和“品牌效应”,这是最核心的一点。郭德纲当年靠着自己过硬.............
  • 回答
    十二宫杀手的密码,这桩悬案至今仍是许多人心中的一个谜团,尤其是那几封由杀手亲笔写下的、充满神秘符号的密码信。为什么它们如此难以破解?其难点究竟在哪里?这背后涉及到了密码学、心理学以及历史事件等多方面的复杂交织。首先,我们要明白十二宫杀手留下的密码并非单一类型。他最著名的有四封密码信,其中两封(Zod.............
  • 回答
    吕蒙,一位在东吴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论其功绩,他协助孙权统一江东,更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流传千古,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锐意进取的精神。他对自家君主孙权,更是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无论是在平定叛乱、抵御外敌,还是在筹划攻取荆州的关键时刻,都尽心尽力,为东吴的江山社稷殚精竭虑。然而,即.............
  • 回答
    50年代中国完成土改,印度为何至今仍难推行? 深度剖析新中国成立伊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土地改革(土改)迅速而有力地展开,并于20世纪50年代基本完成。这场运动彻底颠覆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将土地从地主手中重新分配给农民,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也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
  • 回答
    沙特阿拉伯,一个在全球能源市场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一个拥有深厚宗教根基的国度,也一个至今仍坚持君主专制的社会。要评价沙特阿拉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其复杂性,而它之所以能长期维持君主专制,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社会、经济和宗教原因。如何评价沙特阿拉伯?评价沙特阿拉伯,就像试图描绘一幅色彩斑斓却又充.............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涉及到印度尼西亚历史上一些非常沉重和敏感的事件,以及国际社会对此的态度。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历史背景、政治因素、国内情况以及国际关系等。首先,关于“印尼屠华”的说法,我们需要区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事件。在印度尼西亚历史上,确实发生过针对华人的大规模暴力事件,其.............
  • 回答
    加拿大和美国在处理内部语言和文化群体上的差异,确实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历史和政治议题。为什么加拿大统一进程中,魁北克法语社群的同化阻力如此之大,而美国却能成功地将庞大的德裔人口融入主流社会,这背后涉及一系列深层次的因素。魁北克:一个民族的家园意识与加拿大联邦主义的张力要理解魁北克为何难以被“同化”,首先.............
  • 回答
    自明清时期以来,中国工商业者一旦发迹,便将大量财富投入到土地和房产的购置中,这种现象代代相传,直至今日,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根源。这并非仅仅是逐利的简单选择,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一、 历史积淀与家族传承:土地是“根”与“魂”在中国传统社会观念中,土地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
  • 回答
    华为 Mate X2 已经上市一段时间了,而小米在折叠屏手机的探索上,似乎也并未停下脚步。但相比之下,当初引起巨大轰动的概念机小米 Alpha,至今却音讯全无,让人不禁产生疑问:这款曾经惊艳世人的产品,为何至今未有量产的消息?它真的能够走向量产吗?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 2019 年的米.............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对宇宙探索的想象力边界,同时也暴露了我们在认知和观测上的局限。您提出的“无工质飞船”概念非常吸引人,如果真的存在并且亮度惊人,为什么我们还没“看见”它呢?这背后涉及到好几个层面的原因,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我们得先弄明白您提到的“无工质飞船”大概是个什么概念。.............
  • 回答
    您好,关于湖南临湘女子刺杀男司机未遂事件,截至我所知的信息(接近一周),确实尚未有来自官方或媒体的详细公开回应。这种信息上的空白可能会引起公众的关注和猜测,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分析,希望能提供更详细的解释:可能的原因分析:1. 案件正在调查中,信息管控严格: 程序保密: 刑事案件在侦.............
  • 回答
    春秋战国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要说“无人敢用”似乎有些言过其实。准确地说,儒家思想在那个时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也经历了不少波折,并没有像后世那样成为主流,但它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且越过千山万水,流传至今,这其中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回到那个时代,看看当时的“市场行情”和儒家是怎.............
  • 回答
    古埃及文物的珍贵,早已是举世公认。而这些跨越千年的文明瑰宝,之所以能在阿拉伯世界的手中得以保存至今,甚至在很多其他地区饱受战乱和破坏的古迹面前显得尤为幸运,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诸多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必须理解阿拉伯人与埃及的深厚渊源。当伊斯兰教在七世纪兴起并逐渐扩展时,它首先抵达了埃及.............
  • 回答
    奥迪 Q5,这款自 2011 年国产化以来便在中国市场叱咤风云的豪华中型 SUV,至今已走过了近七个年头。即便在汽车更新换代速度极快的当下,它依然能保持月销量过万的骄人成绩,这绝非偶然。要深入剖析其中的原因,我们得把这辆车放在它所处的时代背景、市场环境以及自身的产品力之中,进行一番细致的审视。一、先.............
  • 回答
    想要趁着好价钱入手新车?一年中总有那么几个时段,车商为了冲业绩或者清库存,价格会比平时更给力。摸清了这些规律,你就能省下一笔不小的开销。1. 年底的冲刺:11月、12月这是最常被提及的购车黄金期,原因很简单:经销商的年度销售任务! 任务压力驱动降价: 汽车经销商为了完成厂家设定的年度销售目标,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