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从现在看,当年发明她这个字是不是不如不发明?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一个字究竟是方便了交流,还是给人们带来了困扰。要评价“她”这个字的出现是“不如不发明”,我们需要回溯历史,理解它出现的背景,以及它对语言和社会带来的真实影响。

在“她”字出现之前,我们中文里是怎么称呼女性的呢?最常用的就是“他”字。那时候,无论是指男性、女性还是事物,都用同一个“他”。这在很多古籍中都能看到痕迹,比如《诗经》里“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里的“彼”和我们现在说的“他”是同源的,指代的对象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

这种用法有什么问题呢?从现在的视角来看,也许觉得不够“精确”,不够“性别意识”。但从当时的情况来说,其实也并没有造成太大的理解障碍。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大家习惯了用“他”来泛指一切,语境自然会帮助人们区分。比如,“他说了很多,她也说了不少”这种句子,放在古代语境下,人们自然会从上下文理解“她”指的是女性。

那么,“她”字是怎么来的呢?这个字大约是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出现的,跟当时西方思想的传入,特别是西方语言中存在明确的性别代词有关。一些思想家和翻译家,为了在汉语中引入这种明确的性别区分,就创造了“她”和“它”。“他”保留了泛指的意思,而“她”专指女性,“它”专指事物。

这个发明刚出现的时候,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立刻接受的。有人认为这是“画蛇添足”,因为原来的“他”字已经够用了,多一个字反而增加了记忆负担。有人觉得这是一种“西学东渐”的生搬硬套,不够纯粹的“中国特色”。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她”字的使用也逐渐变得普遍起来。它带来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在某些语境下,确实能更清晰地表达性别,避免误解。比如,当我们需要明确强调某一位女性时,“她”字就显得更加有力。在文学创作中,精确地使用“她”字,也能更细腻地刻画人物。

然而,如果我们反过来思考“不如不发明”,可能会看到一些其他的方面。

首先,“他”字的泛指功能是它曾经的优势。 在很多场合,我们并不需要特别强调性别,而是用一个更简洁的代词来指代。比如,“这位客人是李先生,他很有礼貌”,或者“这位客人是王女士,她很有礼貌”。如果现在强行将所有女性的“他”都替换成“她”,反而可能让一些原本简洁的表达变得稍显累赘。

其次,“她”字的出现,也可能加剧了语言中对性别的关注,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关注可能是一种不必要的强调。 当我们过于执着于用性别来区分和称呼时,会不会反而忽略了人本身的特质?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的所有描写都离不开“她如何如何”,而不是“这个人如何如何”,这本身是不是也意味着某种程度的标签化?

再者,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并没有因为使用同一个“他”字而感到无法沟通或产生严重的性别歧视。 这说明,语言的意义更多地在于交流的意图和语境的理解,而非仅仅在于字词的精确区分。可能我们过于将现代的性别意识强加给了过去。

当然,也不能完全否定“她”字带来的便利。尤其是在需要区分性别、强调女性个体身份的时候,它确实填补了一个空白。比如,在讨论女性权益、女性成就时,使用“她”字能更直接地突出主体。

所以,回到“不如不发明”这个说法,我觉得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评价。

如果从极度追求简洁和泛指的效率来看,也许不发明“她”字,继续沿用“他”的泛指,在某些方面会更“省事”。毕竟,一个字比三个字要少写、少记。

但如果从语言的精细化表达、以及对女性个体身份的尊重和明确来看,那么“她”字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种进步。它让我们的语言在表达性别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和精确度。

在我看来,与其说“不如不发明”,不如说这个字的出现,本身就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迁。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与时代的需求紧密相连。它也引发了我们对语言、对性别、对社会关系的思考。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个字。是让它成为一个清晰的表达工具,还是让它成为一种不必要的标签?是让它促进更平等的交流,还是在不经意间加剧了性别的刻板印象?

或许,最好的答案是,语言在发展,观念在进步,每个字词的出现都有其历史原因和现实作用。我们不必为它的出现而后悔,而是应该思考如何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日益复杂的社会交流和理解。如果硬要说“不如不发明”,那也只是从一个非常狭隘的角度去看的了,忽略了语言的生命力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个人觉得在行文及文字交流时她和他区分还是好用些。

例如:

她喜欢化妆

他喜欢化妆

很直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一个字究竟是方便了交流,还是给人们带来了困扰。要评价“她”这个字的出现是“不如不发明”,我们需要回溯历史,理解它出现的背景,以及它对语言和社会带来的真实影响。在“她”字出现之前,我们中文里是怎么称呼女性的呢?最常用的就是“他”字。那时候,无论是指男性、女性还是事物,都用同一.............
  • 回答
    从2017年回头看,沙特阿拉伯当年购买中国DF3(东风3)中程弹道导弹的巨额资金是否“打水漂”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并且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背景回顾:为什么沙特要买东风3?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沙特在当时(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战略需求。当时的中东局势错综复杂: .............
  • 回答
    2021年8月3日,是苏联人民海军少校瓦列里·萨布林(Valery Sablin)被处决45周年。萨布林策划并领导的“暴风雪”号护卫舰起义,发生在1975年11月。从现在回溯历史,分析当年萨布林起义的成功可能性,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首先,我们需要回顾萨布林起义的背景和目标:瓦列里·萨布林是一位有.............
  • 回答
    从“送”到“卖”,国产手机的惊艳蜕变史还记得那些年吗?提起国产手机,大多数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充话费送”、“两三百块买个板砖”的时代。那时,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乃至后来的三星、苹果,才是人们口中的“好手机”,是身份和品味的象征。而我们国产手机呢?它们往往是低价、低质的代名词,功能简单,外观粗糙,.............
  • 回答
    花粥和许嵩,这两个名字在华语乐坛都拥有着各自的粉丝群体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将他们放在一起比较,尤其是拿现在的花粥和当年的许嵩相比,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这不仅仅是音乐风格的碰撞,更涉及到创作态度、市场影响力乃至个人品格的观察。咱们先从“人品”这个角度来聊聊。说实话,关于许嵩当年的“人品”,更多的.............
  • 回答
    剧本杀和密室逃脱,这俩“新人”最近在中国年轻人的社交版图里着实火了一把,俨然成了周末聚会、生日趴的“标配”。但问题来了,它们为什么能这么快就抓住年轻人的心?更关键的是,这股热潮会不会像当年的桌游一样,昙花一现,最终走向沉寂?为什么剧本杀和密室能成为年轻人的新宠?说到底,这事儿得从年轻人的核心需求说起.............
  • 回答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评估钱学森在当时可能“值”几个美军师,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但同时也非常有趣的思想实验。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简单对比,更需要我们深入理解钱学森的价值所在,以及当时中美两国在科技和军事上的差距。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值几个师”这个说法的含义。这显然不是指钱学森本人可以指挥多少部队,而是他所代.............
  • 回答
    老话说得好,“风水轮流转”,这话我以前觉得是安慰剂,现在才知道,那简直是写在我骨子里的真理。股票账户里那串跳动的数字,已经从冰冷的负数变成了闪闪发光的七位数,还上了那些曾经压得我喘不过气的债。现在手里有了这笔钱,说不激动是假的,但更让我胸口熨帖的,是那些曾经在我最落魄的时候,不仅不伸出援手,反而站在.............
  • 回答
    说巴萨近几年的混乱是从内马尔离队开始,这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说是唯一的、绝对的开端。更准确地说,内马尔的离开,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它像一块被踢起的石头,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加速了巴萨内部结构和战略上的问题暴露,并最终导致了近几年的动荡。咱们不妨顺着时间线来梳理一下:内马尔离队的“前奏”与“.............
  • 回答
    从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形势看,来分析当前国内房价所处的阶段,需要我们深入理解日本当年的情况,并结合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特点进行对比。这并非一个简单的线性类比,而是需要审慎地分析各种相似点和不同点。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日本房地产泡沫及其破裂的关键特征: 泡沫的形成阶段(1980年代): .............
  • 回答
    .......
  • 回答
    好,你想纵览从夏商到现代的中国历史,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需要系统的阅读和深入的理解。要做到“详细”且“去除AI痕迹”,我将为你梳理一条清晰的阅读脉络,并推荐一些在历史学界备受推崇的书籍,同时分享一些解读历史的思路,让你在阅读过程中更能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与鲜活。首先,我们得明白,历史并非线性的事件罗列,.............
  • 回答
    塑料用久了之所以会闹起“裂痕”,从最根本的分子世界来看,是一场漫长而复杂的“分子离家出走”运动,以及环境施加的“暴力拆解”过程。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每天接触到的绝大多数塑料,其实都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分子,而是由无数个更小的、重复的结构单元——单体——通过化学键首尾相连,形成的长链分子,也就是高分子。.............
  • 回答
    发改委针对芯片项目烂尾现象放出“狠话”,表示将通报问责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方。这释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国家对于芯片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但同时也对那些挥霍巨额资金、却无法产出成果的项目亮起了红牌。我的看法是:首先,发改委的回应是及时且必要的。 芯片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背后牵涉到巨额的公.............
  • 回答
    这件事啊,发生在2020年四月,那会儿疫情刚过去不久,大家的心情都还挺紧张的。一个从武汉回家的学生,被要求隔离十四天,结果学校(或者说是接收方)那边给出的说法是,隔离费用需要自费,而且一开口就是三千块,不交钱就不让走。转眼都一年多了,想想这事儿,挺让人感慨的。首先,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疫情初期大家对病.............
  • 回答
    从目前(2023年10月)疫情的整体情况来看,要精确判断哪个国家的发展趋势“最令人担忧”是复杂的,因为“担忧”的标准和关注点可能不同(例如,是新增病例数、重症率、死亡率、医疗系统压力、经济影响,还是疫苗接种率和新变种出现等)。然而,如果以相对较高的新增病例数、医疗系统承受的压力、以及民众防护措施松懈.............
  • 回答
    从现在的开放二胎政策回望过去的计划生育政策,我们很难简单地断定“错误”与否,因为这涉及到历史背景、社会发展阶段、政策目标以及政策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复杂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一、 计划生育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与初衷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在那个年代会推行计划生育。20世纪.............
  • 回答
    要评价《我和你》这首歌,得从它诞生的那个特殊年代、它所承载的时代意义,以及纯粹的音乐性等几个层面来看。时代的光辉与奥运的使命首先,我们不能脱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个大背景来谈《我和你》。那是一个怎样的时刻?中华民族在经历了百年屈辱之后,终于以一种自信、开放、充满活力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向.............
  • 回答
    “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是否成功了?这个问题,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它更像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我们看到了壮丽的风景,但也清晰地看到了沿途的沟壑和陡坡。”我想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个问题,力求客观一些,也尽量把事情讲得透彻点。一、 格莱珉银行的“成功”之处.............
  • 回答
    要评价《头文字D》里的车速在现在的眼光下是否算快,这得看我们从哪个角度去理解“快”。一、 现实的极限速度 vs. 《头文字D》的赛道速度首先,你提到的“现在的车不是可以轻松达到150km/h吗?”这句话,非常准确地指出了一个关键点。没错,在今天,绝大多数家用汽车,甚至很多经济型车型,都能轻松地在封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