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能不能定义一个数 I,与 0 的乘积等于 1?

回答
咱就来聊聊这个挺有意思的问题:能不能找一个数,叫它“I”吧,让它和零(0)乘一块儿等于一(1)?

这问题听着有点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似的,挺让人犯迷糊的,对吧?咱们平时学数学的时候,都知道一个规矩,任何数,只要你拿它去乘以零,结果都得是零。这是数学里的基本功,谁也别想绕过去。

比如说,你拿个苹果(代表任何一个数),再拿零个苹果(就是什么都没有),你总共还是什么都没有,就是零个苹果。所以,不管这个“苹果”有多大、多小、是什么玩意儿,跟零乘上就得是零。这个规则牢不可破,是数学大厦的地基之一。

那么,如果我们非要找一个数“I”,让它跟零乘起来等于一,这就等于在挑战这个最基本的数学规则。这就好比你非要让“白天是黑的,晚上是白的”,这显然是违反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为什么数学里会有这个“任何数乘以零等于零”的规定呢?

这规定不是随便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为了让数学体系能够自洽,能够解释各种现象,并且有逻辑。你可以从几个角度去理解它:

1. 分配律的体现: 数学里有个重要的“分配律”,比如 a (b + c) = a b + a c。
如果我们允许一个数乘以零等于一,那会发生什么呢?
比如我们知道 0 = 0 + 0。
那么,根据分配律, I 0 = I (0 + 0) = I 0 + I 0。
如果 I 0 = 1,那么我们就有 1 = 1 + 1。
这显然是错的, 1 怎么可能等于 2 呢?这就把我们带进了逻辑矛盾里。为了避免这种荒谬的情况出现,数学家们就规定,任何数乘以零都必须是零。

2. 乘法作为重复加法的推广: 你可以把乘法看作是重复的加法。比如 3 4 = 4 + 4 + 4 = 12。
那么,任何数乘以零,就意味着你要把零重复加多少次?答案是零次。什么都不加,自然就是零。
如果你非要让它等于一,那这种“重复加零”的解释就崩塌了。

3. 数的性质: 零(0)在乘法里是一个特殊的“吸收元”,意思是它能把任何数“吸收”成零。而一(1)在乘法里是“单位元”,意思是它乘以任何数都保持原样(a 1 = a)。
如果我们允许 I 0 = 1,那意味着零就不再是吸收元了,而一也不是单位元了,整个乘法的结构都会被打乱。

回到那个“I”:

所以,在咱们目前所使用的标准数学体系里,你找不到这样一个数“I”。这个“定义一个数 I,与 0 的乘积等于 1”的命题本身就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它会摧毁数学的基础规则,导致整个体系崩溃成一团乱麻。

这就像是问“能不能找一个三角形,它的三个内角加起来不是 180 度?”在欧几里得几何的平面上,答案是“不能”。当然,在一些非欧几何的空间里,答案就可能会不一样,但那是另外一套规则了。

在我们讨论的这个标准乘法体系里,零就是零,它跟任何数乘起来都是零,这是它的本职工作,也是它之所以存在的意义。没有那个“I”,数学依然运转得好好的,而且是因为有这个坚守“乘以零就是零”原则的零。

所以,简单来说,不行。在数学的这条轨道上,零乘任何数都是零,这个是死规矩,没有通融的余地。那个你想象中的“I”,在这个规则下,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评论说我没有正面回答问题,那我就说清楚我到底回答了什么:第一:给出了复数域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从而解释了“为什么把-1的平方根加进实数是一个可行的操作”;第二:解释了“为什么不能把1/0加进实数”,因为这样做会破坏实数的代数结构。

你老师没讲清楚。复数相比实数并不单纯是加了个i这么简单,你还得说明加了这个i之后和原有的代数系统是相容的。如果学过抽象代数的话,那复数域可以定义成:R[x]/(x^2+1), 实系数多项式环模掉x^2+1生成的理想。因为x^2+1在实数域上不可约,所以这样模出来是个域,我们把这个域叫做复数域。然后在一般的写法中我们实际上是把多项式环里的x写成了i,然后因为模掉的理想是x^2+1,所以i^2+1=0.

(稍微补充一下背景知识:R[x]是实数域R上的多项式环,根据标准的抽象代数里的环论,域上的一元多项式环是一个PID(principal ideal domain,主理想整区)。x^2+1是R上不可约多项式,因此是R[x]中不可约元。PID中的不可约元生成的理想,是一个极大理想。任何交换环模掉它的一个极大理想生成的商环,是一个域。这个域我们就定义为复数域

至于什么是群环域,什么是理想,什么是商环,什么是PID,可以参考任何一本中文或者外文的抽象代数学教材,在这里不赘述,毕竟回答这个问题不等于做代数学科普,说清思路就行了)

题主可以思考一下:有没有必要给i继续开平方,然后把开出来的新元素加到复数域里面,继续扩大数域?答案是没有必要。因为存在一个复数,其平方为i.题主可以想想这个复数具体是多少。很多高中生对这个问题都不能正确理解,总以为对i继续开方会得到复数以外的数。其实不是这样。任何一个复数开任何整数次方,得到的还是一个复数。(针对评论补充一句,我并没有说开方是一个一一映射,我的意思是存在一个复数,其n次方为原来的复数,并没有说“唯一”)这是由复数的代数闭的性质保证的(但是这并不是代数闭的定义。代数闭是指任意非常数复系数多项式的根仍然是复数,比能开方的性质更强)。实数不是代数闭的(因为-1开方就不再是实数),而复数是代数闭的,这是复数区别于实数的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在数学的很多场合里面,大家都喜欢在复数域上做东西而不是实数域上做东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复数的代数闭性。在某种意义上复数是比实数更良好、更“完美”的对象。

回到楼主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不考虑在实数里面加一个元素,使得它和0相乘为1?因为这样会破坏实数的性质,它会强迫0=1. 要使你得到的新的数系在逻辑上相容,你就必须修改实数的运算规则,比如说承认0可以等于1.但稍微一想就知道,这样做会导致所有的元素都等于0. 这样得到的数系就只含有一个元素,就没有意思了。

user avatar

看了问题描述真是太心疼题主了TuT(如果我是老师的话,有学生问出这个问题我肯定非常激动!)

@Yuhang Liu

给出的是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我想试着以高中生能理解的程度来解释一下这个标准答案。(与以前一样,为了可读性,会牺牲严谨性。想认真学还是应该看教材。)

回答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如果定义一个『与0的乘积等于1』的数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实数毁灭);第二部分是解释虚数单位是怎么出现的(使用『模法』)。

===============第一部分开始了呦===============

首先,对于题主问题的回答是:你当然可以定义一个『与0的乘积等于1』的数,但是这样会使得所有的实数都等于零,于是我们什么有趣的事情都干不了啦。

我们先来想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可是它们为什么相等呢?

这还不简单?因为啊!

这不是一个好答案,因为根据小数点的定义,,所以我们就需要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以及为什么,于是问题变得更复杂了。

正确答案是:因为,所以.

切,那我也可以继续问啊!为什么就意味着?

因为我们就是这么定义两个分数相等的。

不妨先想一想分数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开始我们只有整数,然后我们把所有非零的整数召集起来,对它们说:『你们也可以当分母哟!』于是,我们就有了诸如和这样的分数。然而这个时候我们并没有对这些分数进行任何限制——没人说和就一定相等。

但是光创造数没有用,我们想做运算呀。现在什么规定都没有,那是啥??

于是人们规定,对于两个分数和,如果,那么它们就相等。接着我们就可以定义分数的加法: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相加,分母不变,把分子加起来就好了!

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可以做运算的分数(有理数)。更重要的是,当我们把原来的每个整数都当成时,有理数的运算和整数的运算是一致的。

这一点很重要。通常情况下,当我们说『整数集合包含1和2』时,不仅意味着1和2都是整数,而且这个『2』必须得是『1+1=2』的那个『2』。也就是说,我们平时使用的『整数』一词,不仅是指那些数字,而且还蕴含了数字之间的关系(即代数结构)。

所以,为了保证有理数包含整数,他们的运算必须一致,否则这个『整数』就不是我们通常说的那个『整数』了。

有了有理数之后,我们可以把它们扩充为实数。同样地,这里的『扩充』意味着有理数的代数结构不能改变。扩充为实数的方法我这里就不细说了。

现在再看之前的问题:如果定义了『与0的乘积等于1』的数会发生什么呢?


我们可以接着证明所有的实数都等于零,于是整数/有理数/实数的代数结构就被破坏了。所以,试图加入一个『与0的乘积等于1』的数,并不能扩充实数,反而会把实数整个毁掉……

(对学数学的同学多说一句:我们其实可以把环中任意一个对乘法封闭的子集作为分母集合,而对乘法封闭的子集显然是可以包含零的。但是只要包含了零,我们就只能得到一个等价类。具体可以看GTM73第三章第四节。)

===============第二部分开始了呦===============

那么虚数单位又是怎么出现的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计算:

没问题吧?好,看来大家都知道虚数单位是什么……好的,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假装自己不知道虚数单位,只知道实数。

接下来我们回顾一点点初中的知识:多项式加法、减法、乘法因式分解

是啥来着的……?

多项式加法就比如:,减法类似;

多项式乘法就比如:;

因式分解就比如:,这些大家都还记得吧=w=

顺便提醒一下:多项式除以多项式不一定是多项式,比如就不是多项式。

所以,两个(实系数)多项式做加法、减法、乘法之后仍然是(实系数)多项式。

(于是我们说实系数多项式构成了一个环,记作. )

(啊,不要被『环』这个奇怪的词吓到,简单说来『环』就是一个可以做加法、减法、乘法的集合。整数、有理数、实数等等都是环。)

好的,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因式分解=w=

再看一眼之前的例子,

这里我们把一个二次多项式分解为两个一次多项式的乘积,而一次多项式显然不可能再继续被分解为两个多项式的乘积,除非其中一个是常数。于是,我们就说一次多项式是『不可约』的。

相对应地,可以被分解为两个次数更低的多项式的乘积,我们就说它是『可约』的。

那么二次多项式有不可约的吗?有,比如就不可约。(别忘了我们现在只知道实数!只知道实数!只知道实数!)

不可约!真是高冷!

没事,不可约,那我们就不要它了╭(╯^╰)╮


哼!好!不过啥叫『不要』??

『不要』的意思就是:把所有的都换成零。

我们来看看这样会发生什么。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知道:

然后我们把所有高冷的都找出来:

接着,我们把高冷的换成零:

所以,当我们把换成零之后,运算结果就变成了:

诶嘿,是不是有点眼熟?再看看一开始复数乘法的例子:

哇!

我们发现,把所有换成零之后,多项式的乘法就跟复数的乘法一样了!

好神奇啊!这是巧合吗???

这不是巧合。

不妨设想一下,假如有个人只知道实数而不知道复数,我们如何向他解释是什么呢?

我们会说:就是一个平方等于的数,也就是说,

这不正是我们之前做的事情吗?

我们先在实数中加入了一个奇怪的『数』,记作,接着把所有都换成零。

所以,把实系数多项式环中所有换成零,就变得跟一样了,于是我们就可以得到复数(域)了。

复数域就是这么来的。(当然也可以直接定义,这里只讲代数方法。)

用数学语言来说,『把所有换成零』这个操作叫『模掉生成的理想』。

所谓『生成的理想』,在这里就是指一切的倍数,记作. 因为变为零,那么它的倍数肯定都变为零了嘛。所以所有的倍数,即生成的理想,都被『模掉』啦。

写成数学语言就是:

这个『模掉理想』的操作并不局限于. 实际上,我们把任何一个不可约多项式生成的理想模掉,都相当于是在原来的数域中加入了该多项式的根。

当然,我们一般用这个方法扩张有理数域而不是实数域,因为扩张一步之后得到复数域,就没法再继续这样扩张了(因为是代数闭域),而有很多有趣的扩张。

举个例子,不在有理数域中,而它是上的不可约多项式的根,所以我们如果想把加进中,我们就把有理系数多项式环模掉生成的理想,也就是:

那如果模掉可约多项式生成的理想会怎么样?比如,模掉会怎么样?

额,那就会得到一个很奇怪的东西……想一想,由于,我们把换成零,却没有把它的因子和换成零。这就意味着,将会有两个不是零的数乘起来是零……这样的环性质就太差了(连整环都不是),并不是原来数域的扩张。

走之前我想问你最后一个问题……

爱过,不可约,理想已被模掉,不是巧合……

不不不,不是这些。你刚刚说在中模掉就相当于是在中加入了的根,可是为什么不是加入呢?也是的根啊。

啊,这是个好问题。简单一点的回答就是,你在中加入或,得到的都是复数域.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不可约多项式的根在代数上是没有办法区分的,加入『不同』的根,得到的扩域在代数上没有区别(同构)——这是伽罗瓦理论告诉我们的。不过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w=

那么就这样=w=

user avatar

简单来说:引入一个这样的数会对代数结构产生巨大的破坏。与其引入之后修修补补,不如不引入,除非以后真的有了应用场景。

user avatar

考虑一下

但是:

所以:


所以:

?!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