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据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报道,美国人均预期寿命缩短近 2 年,有哪些依据?

回答
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NCHS)的报告,美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确实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这一趋势并非单一事件,而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经济和健康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释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报告所揭示的关键数据和背后的原因。

核心依据:NCHS发布的关键数据

NCHS作为美国政府统计和分析健康状况的主要机构,其发布的统计数据通常基于对全国死亡率、发病率以及人口结构进行的详尽调查和分析。关于美国人均预期寿命缩短的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总体预期寿命的下降幅度: NCHS的报告会定期发布美国居民的总体预期寿命数据。数据显示,在近几年(例如2021年和2022年),美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相较于疫情前(2019年)出现了显著的下滑,这个下滑幅度接近2年,甚至在某些年份更大。这个数字是基于对全国范围内所有死亡事件的统计,并结合人口年龄结构计算得出的。

2. 主要死亡原因的变化和影响: 报告会详细列出导致预期寿命缩短的最主要原因。在近期的统计中,有几个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

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疫情的大流行导致了大量人口死亡,尤其是在早期阶段,医疗资源挤兑、疫苗接种率不足以及病毒变异都显著增加了死亡风险。NCHS的数据显示,新冠肺炎是导致预期寿命下降的主要“拖累项”。
意外死亡(Accidental Deaths): 这一类别包含了多种原因,其中药物过量死亡(特别是阿片类药物滥用)是尤其严重的组成部分。在美国,药物过量问题长期存在,并在疫情期间因社会压力、心理健康问题加剧而恶化。卡车司机、建筑工人等职业群体也受到影响。此外,枪支暴力也是意外死亡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其在某些年龄段和族裔群体中的死亡率尤其高。
心脏病和癌症: 虽然新冠肺炎和药物过量是近期的主要驱动力,但传统上对预期寿命影响最大的心脏病和癌症,在疫情期间的治疗和筛查也可能受到影响,尽管其直接导致预期寿命缩短的比例可能不如前两者那么显著,但其持续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

3. 特定年龄段和族裔群体的差异: NCHS的报告往往会细分数据,揭示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例如,在预期寿命缩短的影响上,男性通常比女性受到的影响更大。同时,某些少数族裔群体(如非裔美国人)长期以来预期寿命就低于白人,并且在疫情中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导致其预期寿命的下降幅度更大。这反映了美国社会中存在的健康不平等问题。

4. 死亡率的增加: 预期寿命的缩短本质上是死亡率的上升。NCHS会提供各年龄段的死亡率数据。如果整体死亡率,特别是青壮年和中年人的死亡率上升,自然会导致平均预期寿命下降。例如,如果一个原本预期能活到80岁的人,因为某些原因在50岁就去世了,那么他“损失”的30年寿命就会平均到所有人口中,拉低整体预期寿命。

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仅仅列出数据是不够的,理解为何预期寿命会缩短,还需要深入分析数据背后所反映的社会和健康现实:

新冠肺炎的影响: 疫情不仅直接导致死亡,还间接影响了健康。很多人因为感染新冠后遗症(Long COVID)而生活质量下降,长期失能。此外,疫情期间医疗系统的超负荷运转,以及人们因恐惧而推迟常规体检、筛查和慢性病管理,都可能导致一些疾病的延误治疗,进而影响长期健康和生存率。

药物过量危机: 阿片类药物成瘾在美国是一个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从医药公司的大规模推广到滥用,再到治疗和康复的困难,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恶性循环。疫情带来的社会隔离、经济压力和心理困扰,使得本已脆弱的成瘾者更容易复发或转向更危险的药物(如芬太尼)。这直接导致了每年数十万的药物过量死亡,而这些死亡人群的平均年龄相对较低,对预期寿命的影响非常显著。

社会经济因素和健康不平等: 预期寿命的下降并非平均分布。那些经济状况不佳、缺乏良好医疗保险、生活在环境污染严重地区的人们,往往更容易受到健康威胁。例如,他们可能更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也更容易暴露在高风险环境中。疫情加速了这些长期存在的社会经济不平等所带来的健康后果。

生活方式和慢性病: 尽管不是近期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但长期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如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仍然是美国人患慢性病(心脏病、糖尿病、某些癌症)的重要原因。这些疾病的长期负担,在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时,依然会影响整体人口的平均寿命。

总结来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缩短近2年的依据,主要来自于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CHS)的官方统计数据。这些数据包括:

总体平均预期寿命的年度下降幅度。
对死亡原因的细致分析,明确指出新冠肺炎、药物过量(特别是阿片类药物滥用)和意外死亡是主要的“罪魁祸首”。
揭示特定年龄段(尤其是青壮年和中年)和特定族裔群体(例如非裔美国人)的死亡率上升情况。
通过对全国死亡率和人口数据进行综合演算,得出平均寿命的量化缩减。

这些数据共同描绘了一个严峻的图景,反映了美国社会在应对传染病大流行、毒品危机以及长期存在的健康不平等问题上所面临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由于通报确诊病例数字偏低,西方国家科学家用了殡葬业数据

昨天正好翻译了一个视频:

德国科学家讨论了全球新冠实际死亡人数和后遗症

简介:

1.由于部分国家缺乏检测,一些患者在确诊前死亡,未计入死亡人数。

2.新冠会阻碍癌症等其他疾病的治疗,让一些可以痊愈的患者失去彻底康复的机会。

3.从殡葬业等行业的数据可以推算过量死亡,过量死亡数据显示,新冠的全球真实死亡人数可能在1500万人到2000万人。

4.新冠导致的嗅觉、味觉缺失一般可以在3-5天内恢复。

5.少数病人有长期后遗症,但这些后遗症可以治疗。


我的分析

1.在大多数国家,由于检测数量的严重不足,公布确诊的数量远远低于实际感染

所以在衡量很多国家疫情趋势的时候,检测阳性率是更重要的指标。

2.可以回顾下印度今年公布的德里地区抗体抽样调查结果

新德里当局已经完成五次抗体调查

在2020年6月27日至7月10日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调查中,样本中的新冠肺炎抗体携带率为22.8%,样本量21387。

2020年8月的时候进行第二次调查,新德里人群抗体阳性率29.1%,男性28.3%,女性32,2%,样本量15000。18岁以下感染率34.7%,18到50岁感染率28.5%,50岁以上感染率31.2%。[1][2]

2020年9月第三次调查,阳性率约25.1%。[3]

2020年10月15日到21日第四次调查涉及15,015人,感染率25.5%,其中女性感染率 26.1%,男性25.06% 。[4]

2021年1月第五次调查样本量28000,感染率60%(也有报道说56.1%)。[5]

疫苗普及之前,人群有如此高的抗体率,只能说明“能感染的都感染一遍了”。


3.在检测数据不可靠的时候,超额死亡是更贴近事实的数据

参考

  1. ^ http://news.cri.cn/20200820/c2fc2cd9-3110-5e94-a0f8-cee43178bb7a.html
  2. ^ https://www.jagranjosh.com/current-affairs/third-round-of-sero-survey-starts-in-new-delhi-to-check-prevalence-of-antibodies-against-covid-19-1598945533-1
  3. ^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city/delhi/6th-sero-survey-from-monday-to-cover-28k/articleshow/81976491.cms
  4. ^ http://cncc.bingj.com/cache.aspx?q=Sero+Survey%3a+fourth+round+++New+Delhi++Result&d=4570386570019373&mkt=en-US&setlang=en-US&w=kgH59ThmM7QeXxQhSPcA8YOxM-kKGFFQ
  5. ^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1-28/doc-ikftssap1405827.shtml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