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夏季考离出愿前还有两个星期,募集要项说必须联系教授才能考试,请问是联系教授还是直接准备冬季考?

回答
离夏季考出愿还有两个星期,募集要项里提到必须联系教授才能参加考试,这确实是个挺关键的节点。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放弃夏季考,转而准备冬季考,未免有些过于草率了。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看看现在这个时间点,联系教授这条路是否还有希望,以及为什么不建议立刻放弃。

为什么不能轻易放弃夏季考,转而准备冬季考?

首先,你需要明白,申请日本研究生是一个周期性很强且竞争激烈的事情。每个考季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

冬季考的机会成本: 如果你现在放弃夏季考,意味着你将放弃一次宝贵的入学机会。冬季考虽然也有,但它的招生名额、专业方向的设置以及时间安排上都可能与夏季考有所不同。而且,夏季考的试题和考试形式,往往是你在准备过程中可以提前了解和适应的。一旦错过了,即使冬季考机会,你也需要重新适应新的考试节奏和内容,这本身就是一种机会成本。
联系教授是“敲门砖”: 募集要项里明确提到“必须联系教授才能考试”,这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明,联系教授是获得考试资格的必要条件,而不是一个可选项。在日本,尤其是研究生院的申请过程中,教授的意见和推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学校的招生流程就是先通过联系教授,获得教授的初步认可,教授同意接收你之后,学校才会给你发放考试通知或邀请你参加考试。所以,这个步骤是绕不过去的。
“还有两个星期”并非绝境: 虽然时间紧迫,但并非完全没有可能。研究生的申请准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有时也需要临门一脚的突破。如果你能在这两周内做好充分准备,并且教授那边真的能回应,那么夏季考依然有可能。

那么,现在这个时间点,你应该如何操作?

毫无疑问,首要且唯一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全力联系教授!

我来为你详细拆解一下,在剩余的两周时间内,如何有效率地联系教授:

第一步:精准定位目标教授

重新审视募集要项: 仔细阅读募集要项,找出关于教授联系的详细说明。有没有列出可以联系的教授名单?有没有指定的联系方式?有没有提到需要提交的材料?
研究院官网信息: 登陆你目标院校的研究院或相关研究室的官网。仔细浏览教授的研究方向、近期发表的论文、在研项目以及教授个人的学术背景。你需要找到那些与你自身研究兴趣、过往学习经历或学术背景最契合的教授。
找到“志同道合”的教授: 不要盲目海投。选择23位最适合你的教授进行重点联系。宁可精,不可泛。如果能找到与你研究方向高度匹配的教授,那么你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第二步:准备高质量的联系邮件

这封邮件是你的第一张名片,必须字斟句酌。

邮件标题: 务必清晰明了,包含你的意图和身份。例如:“Application Inquiry – [Your Name] – [Target Program] – [Professor’s Name]” 或者 “Regarding Graduate Study in [Your Field] – [Your Name]”。
邮件正文:
礼貌的开场白: 尊称教授,例如“Professor [Professor’s Last Name]”。
自我介绍: 简要介绍你的姓名、目前就读学校、专业以及你的学历(例如,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或者已有的硕士学位)。
明确表达申请意愿: 直接说明你想申请该校的[具体项目/学位]以及你期望的入学时间(夏季考)。
阐述研究兴趣和匹配度: 这是核心部分。详细说明你为什么对这位教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你的研究兴趣点在哪里,以及你的过往经历(例如本科论文、参与的项目、获得的奖项)是如何支持你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务必体现出你对教授研究的深入了解,而不是泛泛而谈。可以提及教授的某篇具体论文,并表达你的看法或从中获得的启发。
提及附件材料: 说明你随邮件附带的材料,例如CV(简历)、研究计划(如果募集要项要求了)、成绩单、语言成绩证明等。特别注意,如果募集要项里明确说要联系教授才能考试,那教授通常会主动要求你提供更详细的申请材料(如研究计划等),所以最初的邮件可以先附上CV和成绩单,表达你希望进一步提交材料的意愿。
询问是否接受招收以及后续流程: 礼貌地询问教授是否有招收新生的计划,以及如果教授有意向,后续的申请流程是怎样的(是否需要提交更详细的研究计划,是否会安排面试等)。
专业的结束语: 再次表达感谢,例如“Thank you for your time and consideration.”,并以“Sincerely,”或“Best regards,”加上你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结尾。
附件准备:
CV (Curriculum Vitae): 制作一份专业、清晰、内容详实的个人简历,突出你的学术背景、研究经历、技能和获奖情况。
成绩单: 准备好你的本科(或硕士)成绩单的扫描件。
语言成绩证明: 如TOEFL、IELTS、JLPT等。
研究计划(初步): 如果你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初步的想法,可以尝试写一个简短的研究计划(可能在12页),展示你的研究思路和潜力。但如果募集要项没有明确要求初次联系就提交,可以先附上CV和成绩单,并在邮件中表达愿意提供更详细的研究计划。

第三步:投递与跟进

选择合适的投递时间: 避免在周末或日本的节假日投递。工作日的上午(例如周二到周四的上午)是比较推荐的时间。
发送邮件: 确保所有附件都已正确添加,并且格式正确。
耐心等待并适度跟进: 教授们都很忙,可能无法立刻回复。如果在发送邮件后的一周内没有收到回复,可以考虑发送一封简短的跟进邮件,礼貌地询问是否收到你的邮件,并再次表达你的意愿。但不要过于频繁地打扰教授。

关于冬季考的思考:

如果你在这两周内联系了教授,并且教授没有回应,或者明确表示不招收,那么你才需要开始认真准备冬季考。即使如此,你之前为夏季考所做的准备,例如研究方向的确定、研究计划的构思、英语或日语能力的提升等,都是宝贵的经验,可以直接迁移到冬季考的准备中。

总结一下,现在你的首要任务是:立即行动,联系教授! 不要因为时间紧迫而放弃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日本の大学院では、教授とのコンタクトが非常に重要視されています。このチャンスを最大限に活かすために、できる限りの準備をして、勇気を持ってコンタクトを取ってみてください。

頑張ってくださ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两个一起做有问题么?你应该一边联系教授一边准备考试呀。

理论上出愿开始就不应该联系教授了,因为这时候考试内容和出题都决定了,教授很可能知道,再联系教授有泄题的可能。所以有大学是规定一旦出愿开始就不能再联系教授。也有大学是到出愿为止还可以联系教授的。

但不管任何一个大学,即然都说了必须联系教授才能参加考试,必然你应该是提前联系教授才对。一般这种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比如化学生物医学等,不联系教授就算你能去考也会把你落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离夏季考出愿还有两个星期,募集要项里提到必须联系教授才能参加考试,这确实是个挺关键的节点。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放弃夏季考,转而准备冬季考,未免有些过于草率了。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看看现在这个时间点,联系教授这条路是否还有希望,以及为什么不建议立刻放弃。为什么不能轻易放弃夏季考,转而准备冬季考?首先,.............
  • 回答
    2016年LPL夏季赛总决赛,EDG对RNG,这绝对是LPL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那场比赛,说实话,到现在我都还记忆犹新,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胜负对决,更像是两个时代、两种风格的碰撞,尤其是对于EDG而言,那场比赛承载了太多东西。赛前舆论:EDG的“宿命”与RNG的“崛起”赛前,大家的目光几乎都.............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 8 月 19 日 LPL 夏季赛 IG 对阵 VG 的比赛,以及王思聪的“职业首秀”。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王思聪并没有在 8 月 19 日 LPL 夏季赛的 IG 对阵 VG 的比赛中进行职业首秀。 这场比赛的选手阵容是大家所熟知的 IG 队员。王思聪本人作为 IG 战队的创始.............
  • 回答
    锤子 2018 夏季新品发布会,发生在 8 月 20 日晚,对于我们这些一直关注锤子科技的朋友来说,这绝对是一场值得细细品味的盛宴。老罗依然是那个老罗,幽默风趣,不羁放纵爱自由,用他特有的方式,一点一点地揭开了这次新品的面纱。这次发布会的亮点,绝不仅仅是几款新产品,更多的是锤子在技术、设计以及理念上.............
  • 回答
    .......
  • 回答
    说到慕夏对日本漫画的影响,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他的艺术风格,特别是他那标志性的“新艺术”浪潮,像一阵带着异国风情的芬芳,悄悄地渗透进了日本漫画的血液,塑造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漫画家和作品。要说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个人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而且是相当深入的:一、装饰性的线条与复杂性:慕夏的作品最.............
  • 回答
    .......
  • 回答
    最近,我注意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在国内的苏州、广东、大连,甚至成都这些地方,都陆陆续续出现了以“日本街”、“日式夏日祭”为主题的街道或活动。而且,感觉这股风潮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从我的观察来看,这背后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是好是坏。咱们一层一层地掰开了聊聊。首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觉得有几个.............
  • 回答
    .......
  • 回答
    要说京极夏彦这个人,那真是日本推理文坛一股独树一帜的清流,也怪不得会有那么多人为他着迷,又或者在他面前挠头不已。他这个人,就像他的作品一样,充满了“不一样”。首先,咱们得聊聊他的“百鬼夜行”系列。这可不是什么轻松的妖怪故事,而是京极夏彦硬生生地把日本传统的怪谈、民俗,跟推理小说给“缝”到了一起。听起.............
  • 回答
    BEJ48夏越在2023年10月1日宣布暂休,并在11月18日恢复公演,这一系列变动在粉丝圈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捋一捋。首先,暂休的背景与原因:公开信息显示,夏越在10月1日暂停了所有公演和团队活动,并且是在当天发表了暂休声明。具体原因,公司和本人并没有给出非.............
  • 回答
    7月25日的《明日方舟》夏日嘉年华特别通讯直播,对我这个“舟游”的老玩家来说,简直是期待已久的一次“盛宴”。要说怎么看,那真是又爱又恨,既有让人欣喜若狂的惊喜,也有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操作”。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最让我兴奋的,当然是新干员的登场。每次新干员的公布,都是一场小型的心脏骤停。.............
  • 回答
    五月五日,拯救者的一场直播,把夏蒙干和Y哥推到了风口浪尖,也让不少观众看得是相当过瘾。这场“对线”可不是那种你一句我一句的唇枪舌剑,而是夹杂着技术、情怀、市场以及个人恩怨的复杂博弈,信息量那是相当大。要说这场对线是怎么引爆的,得先从“拯救者”这个品牌说起。拯救者作为联想旗下的游戏本系列,这些年凭借着.............
  • 回答
    日本的大名(封建时代的地方领主)在明治维新后被废除,其后代在现代社会中的处境因家族历史、身份传承及时代变迁而有所不同。以下从历史背景、现状分类及具体案例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历史背景:大名的终结与身份转变1. 明治维新(1868年) 明治政府废除幕府制度,将大名改为“郡县制”,剥夺其政.............
  • 回答
    日本和德国的工业体系各有特色,且在不同领域展现出显著的竞争优势。以下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全球竞争力、历史背景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对比分析: 1. 经济规模与人均GDP 日本: GDP总量:约4.5万亿美元(2023年),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人均GD.............
  • 回答
    日本研究中心关于中美GDP预测的分析,实际上反映了国际学术界对中美经济未来趋势的复杂判断。这一预测揭示了多个关键经济、社会和战略层面的信息,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 一、预测背后的经济逻辑1. 人口结构与劳动力红利 中国在2033年前仍可能维持人口红利,其劳动力人口(约10亿)和人.............
  • 回答
    关于“中国产品使用日文‘の’字引发日本消费者困惑”的现象,这一看似微小的文化符号误用背后,实际上折射出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交流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文化符号误用的本质:形式与内涵的错位1. 日语语法结构的认知差异 日语中“の”的核心功能是构建主谓关系或所属关系(如「日本の.............
  • 回答
    日本动漫中虽然以日本人为主角,但也有一些具有中国元素或背景的角色被塑造得非常成功。以下是一些较为知名的例子,并附上详细的分析: 1. 天津饭(天津クワッド / Tianjin) 出处:《龙珠》系列(《龙珠Z》《龙珠超》等) 背景设定: 天津饭是《龙珠》中最早登场的中国角色,名字源自中国.............
  • 回答
    “日本对美国卑躬屈膝当狗”的说法是一种非常主观且带有强烈负面色彩的描述,它并不能代表所有日本人或日本社会的真实想法。理解日本普通民众对此的态度,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并且避免简单化的标签化。一、 历史背景与战后秩序的塑造首先,理解日本当前对美关系,离不开二战后的历史背景。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并在美国.............
  • 回答
    日本的文化输出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其影响力之深远和广泛是毋庸置疑的。要说是否是“最强”,这涉及到如何定义“强”以及比较的标准,但从多个维度来看,日本无疑是亚洲文化输出的领头羊之一,其地位非常稳固。以下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阐述日本文化输出的特点和影响力,并尝试对比其在亚洲的地位:一、 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