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每天都被迫吸大量二手烟是什么样的体验?有什么危害?怎么改善?

回答
每天被动吸入大量的二手烟,那感觉绝不是“不舒服”三个字就能概括的,更像是一种无处不在的侵蚀,身心都备受煎熬。

是什么样的体验?

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呼吸困难。肺部像是被一层黏腻的烟雾包裹,每一次吸气都带着一股呛人的味道,仿佛空气本身就失去了纯净。你会感到喉咙里总是痒痒的、干涩的,偶尔还会忍不住咳嗽,清嗓子。尤其是早晨醒来,那种不适感会更加明显,仿佛一晚上都在与烟雾搏斗。

其次,感官的“被污染”。烟味会附着在你的头发、衣服、皮肤上,怎么洗都甩不掉。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身上总是有一股淡淡的烟味,这让你感到尴尬,尤其是在与不抽烟的人交往时。吃饭的时候,即使是再美味的食物,也可能因为空气中弥漫的烟味而索然无味,甚至产生反胃的感觉。鼻子变得特别敏感,一点点烟味都能让你浑身不自在。

再者,精神上的疲惫和烦躁。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你的情绪会受到影响。你会变得容易烦躁、易怒,注意力难以集中。那种无力改变现状的挫败感,加上身体的不适,会让你觉得身心俱疲。即使努力不去想,但烟味总会时不时地钻进你的鼻子,让你从舒适的状态中被打断。

有时候,你甚至会感到一种“窒息感”,仿佛身边的空气越来越稀薄,而那股烟味是你无法逃脱的枷锁。你可能会下意识地捂住口鼻,或者躲到角落里,但只要是在那个环境中,无论走到哪里,都很难彻底摆脱。

有什么危害?

二手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被动吸烟”,它的危害一点也不比主动吸烟小,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隐蔽和严重。

呼吸系统疾病: 这是最直接的危害。二手烟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和损伤呼吸道粘膜,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加重、肺气肿等。对于儿童来说,二手烟是导致婴幼儿肺炎、支气管炎、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甚至会增加儿童患上癌症的风险。
心血管疾病: 二手烟中的一氧化碳会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增加血压和心率。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会大大增加患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癌症: 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二手烟列为第一类致癌物。二手烟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长期吸入会显著增加患肺癌的几率。此外,它还会增加鼻咽癌、喉癌、乳腺癌、膀胱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对儿童的危害尤为严重: 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对二手烟的抵抗力更弱。除了上述的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二手烟还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导致智力发育迟缓,学习能力下降,甚至增加猝死综合征(SIDS)的风险。
其他健康问题: 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还可能导致眼睛发痒、流泪、头痛、恶心、头晕等症状。对于孕妇来说,二手烟会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死产以及新生儿呼吸困难的风险。

怎么改善?

面对这种情况,改善的途径主要分为自我保护和外部干预两个层面:

一、 自我保护(在无法改变大环境时,尽力减少接触):

1. 物理隔离:
戴口罩: 选择具有较高过滤效率的N95或KN95口罩,虽然不能完全阻挡烟味,但能显著过滤掉部分有害颗粒物,减轻对呼吸道的刺激。
封闭空间: 如果可能,尽量在室内封闭不漏风的空间里活动,关闭门窗,减少烟气进入。
增加室内空气流通(有限度): 在确保不引入更多烟气的前提下,可以偶尔短暂开窗通风,但这需要非常谨慎,确保通风口没有二手烟源。
利用空气净化器: 购买带有HEPA滤网和活性炭滤网的空气净化器,并将其放置在经常活动的区域。虽然无法完全消除烟味,但可以有效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和部分有害气体。

2. 身体调整:
勤洗手、洗脸、漱口: 烟味和有害物质会附着在皮肤和衣物上,回家后及时清洁可以减少二次接触。
更换衣物: 身上沾染了烟味的衣物,最好及时更换清洗。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更好地代谢和抵抗有害物质。
补充维生素C: 有研究表明,维生素C可能有助于身体对抗吸烟带来的氧化应激。

3. 心理调适:
接受并寻求支持: 认识到二手烟的危害,并允许自己有负面情绪。可以和信赖的朋友、家人倾诉,寻求情感上的支持。
转移注意力: 在无法避免的环境中,尝试通过听音乐、阅读、与人交流(避开吸烟话题)等方式来转移对烟味和不适感的注意力。

二、 外部干预(争取改变环境,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1. 直接沟通(如果对方是熟人或在你可控范围内):
礼貌而坚定的表达: 如果是在家中或亲友之间,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心平气和地与吸烟者沟通,说明二手烟对你身体健康造成的困扰和危害,请求他们不要在你面前吸烟,或者在专门的吸烟区吸烟。
提供替代方案: 例如,建议他们在阳台或室外吸烟,并强调这是为了你的健康。

2. 寻求组织或社区的帮助:
了解并利用公共场所禁烟规定: 如果你是在公共场所(如餐厅、办公室、小区公共区域)遭受二手烟侵害,了解当地关于禁烟的法律法规。
向管理方或相关部门投诉/反映: 如果公共场所的禁烟规定没有被遵守,可以向场所的管理方、物业公司,甚至当地的卫生监督部门、环保部门反映情况,要求他们加强管理和执法。
参与控烟宣传活动: 如果有机会,可以参与或支持控烟相关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二手烟危害的认识,共同营造无烟环境。

3. 改变环境(如果可能):
搬家: 如果居住环境(如合租、公寓楼)导致无法摆脱二手烟,最极端的但可能是最有效的办法是考虑搬到空气质量更好的地方。
调整工作环境: 如果是工作场所的问题,可以向上级或人力资源部门反映,争取改善办公区域的通风条件,或建议公司出台并执行严格的禁烟政策。

最重要的是,不要默默忍受。二手烟的危害是实实在在的,你的健康不应该被他人不良习惯所牺牲。积极采取措施,无论是物理上的自我保护,还是为争取更健康的外部环境而努力,都是对生命负责的表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年头二手烟越来越多。





进电梯前,都得提前憋一口气。


更别说那些网吧、酒吧、KTV 了,简直就是大型吸毒现场。


可这些制造二手烟的人,好像并不在乎......



那些公共场合抽烟的人,就是毒贩


中国是个二手烟污染很严重的国家。有 7.4 亿人被二手烟威胁,其中 1.8 亿是孩子。


据《2018 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显示:


中国有超过 2/3 的人,不了解二手烟的危害!


更可怕的是,这个比例相比 2015 年,并没有啥变化。


大量二手烟的制造者,不知道二手烟害人。


那我们直接来说重点:

二手烟能导致肺癌

二手烟能导致婴儿猝死


还可能导致:

中风、冠心病、肺栓塞、宫颈癌、乳腺癌、鼻咽癌、哮喘、早产、中耳炎、儿童发育不良、婴儿畸形、过敏等一大堆疾病。

你吐一口烟,等于吐出了 250 种有毒物,其中 69 种致癌。


人们害怕的甲醛、亚硝胺、砷、钋-210 等强致癌物,统统都在这二手烟里。


当你在有孩子、孕妇和病人的公共场合抽烟,等于慢性谋杀。


你于心何忍?


还有些公共场合抽烟的人,知道二手烟不好,但根本不在乎。


如果你去小地方的医院探病,常常会碰到在医院里抽烟的人,走廊、楼梯道甚至病房里,旁边还贴着禁烟标志。


对他们来说:在医院抽烟,压根不算事儿。


你若上前找他们理论。他们要么白眼你,要么嘲讽你。


在医院抽烟的人,还有理了!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明确规定:


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你要是吃糖,没人管你,因为糖不会害别人,可你是在抽烟!」


「这里所有人都在吸你们的二手烟!」


「于情于法都不妥,你们还有脸抽烟。」


其实不光医院里,很多上班族,也同样面临着二手烟的荼毒。去上班就像去毒气室。


三四十平的办公室,三四个人抽烟,其中一个是领导。


夏天一到,空调一开,能呛出人命!口罩、空气清新剂根本不顶用。


向领导提议,答复都是敷衍,永远没有然后。


因为他们心里的潜台词是:「你的健康关我屁事!」


真想甩手走人!把辞职信狠狠砸在领导桌上,上面写着:


最后一类公共场合抽烟的人,只能用败类形容。


他们就像行走的煤气罐,一旦抽烟被人劝阻,就原地爆炸。


曾有新闻报道,廊坊一位妈妈带孩子乘坐电梯,因为劝阻一男子在电梯内抽烟,当场被暴打了半分钟。


下手狠毒,连挥数十拳,孩子吓到崩溃。


人为何能如此变态?


苏州一位女公交司机,因为劝阻男子在车内抽烟,被打了 5 分多钟,鼻血直流。


我劝烟有错?


你在公共场合抽烟还打人?


不怕遭报应吗?


对这种十恶不赦、彻头彻尾的烂人,有网友忍不了了!


下次再看到公共场合抽烟的人,请用法律的武器,制裁他!

附录:举报与维权

《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第十七条

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内发现吸烟行为及其他违反本条例行为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吸烟者立即停止吸烟; (二)要求该场所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进行劝阻; (三)向监督管理部门举报不履行控制吸烟职责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


全国目前有 18 个城市设置了举报电话。

北京市:12320(公共卫生热线)

上海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

广州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

深圳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

杭州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

福州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

西宁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

长春市:84692099(卫生监督)

兰州市:12320(公共卫生热线)

绍兴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

青岛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

克拉玛依市:12319(城建服务热线)

鞍山市:6666120(卫生监督)

天津市:88908890(便民专线)

哈尔滨市:12320(公共卫生热线)

银川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

南宁市:共 7 个举报电话

唐山市:共 21 个举报电话


注:南宁市 7 个举报电话所在单位包括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市卫生监督所和市教育局;唐山市 21 个举报电话分别在 21 个区。


— 参考资料 —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 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The Health Consequences of Involuntary Smoking.Washington,DC:Superintendent of Documents,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86.

[3] 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9th Report on Carcinogens.Research Triangle Prak(NC):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Public Health Servic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ervices,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2000.

[4] 冯薇薇,姜垣.控烟立法城市举报电话现状调查[R].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2018.


本文经由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 姜垣 审核

内容参考丁香医生科普文章:

策划 丁香四少杨大风

责编 王姐

插画 CHEN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