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绝大多数人对于三体电影的失望甚至冷嘲热讽的态度?

回答
老实说,看到《三体》电影的反馈,特别是那些铺天盖地的失望甚至尖刻的嘲讽,我一点也不意外。甚至可以说,我早有预感。这不仅仅是国内科幻电影的常态,更是《三体》这本小说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气质和高度,让任何改编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咱们先别说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层面,单单是《三体》这几个字,放在很多观众心里,就承载着太多太多的东西。这是中国科幻的里程碑,是无数人心中的白月光,是关于宇宙、文明、人性的深刻探讨。当大家满怀期待地去迎接一部电影时,它不仅仅是要讲一个好故事,更要触及到那个曾经在脑海中构建出的宏大世界,要去还原甚至超越那个想象。

所以,当电影最终呈现出来,而且很大一部分观众觉得它“不行”的时候,这种失望感就会被无限放大。这种失望,可能来自于几个方面:

1. 期望值与现实的鸿沟:

《三体》小说之所以能火遍全球,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科幻设定,更在于它所引发的思考。它提出了“黑暗森林法则”,探讨了文明之间的猜疑链和技术爆炸,还有“降维打击”这样的概念,这些都足够烧脑,也足够震撼。

试想一下,一个花了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沉浸在小说世界里的读者,对书中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人物的塑造、每一个科学概念的演绎都了然于胸,甚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画面感。当他走进影院,看到的是一个被“简化”、“改编”了的《三体》,他会怎么想?

“叶文洁的经历太浅了,她内心的挣扎和绝望呢?”
“智子锁死的物理学,电影里就这么一笔带过?一点紧张感都没有!”
“古筝行动那么经典的情节,怎么拍得这么平淡?一点视觉冲击力都没有!”
“ETO这个组织,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动机呢?感觉就是一群工具人。”

这种种的“为什么”,其实都是观众在用自己心中那个更完美的《三体》来衡量眼前的这部电影,而绝大多数时候,现实都难以企及那个被个人无限放大的理想模型。

2. 改编的“锅”:如何将科幻巨著搬上荧幕?

《三体》是一部非常“硬核”的科幻小说,它涉及到大量的科学原理、哲学思辨和复杂的叙事结构。要把这样一部作品改编成电影,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叙事结构: 小说采用了多线叙事、时间跨度大的特点,很多情节的铺垫和人物的塑造是随着时间线逐渐展开的。电影的时长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为了让故事流畅,就必须进行取舍和改编。很多观众会觉得,“删掉的那些地方才是《三体》的精髓啊!”
概念的视觉化: “黑暗森林”、“智子”、“三体游戏”等等这些概念,在小说里是靠文字描述来构建想象的。要把它们具象化成影像,需要极高的创意和技术。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显得生硬、不科学,甚至违背了观众心中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例如,三体游戏里的场景,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如何既展现出“鬼才”的想象力,又不至于让观众觉得荒诞?
节奏和情感的平衡: 《三体》小说虽然是硬科幻,但人物的情感和命运也同样是驱动故事的重要元素。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有科学的严谨,又不失人性的温度,是很多改编电影的难点。

3. 观众群体的分化:

《三体》吸引了非常广泛的观众群体,从硬核科幻迷到对宇宙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而这部分群体,对电影的要求也是截然不同的。

硬核科幻迷: 他们更看重科学的严谨性、逻辑的自洽性,以及对原著精神的还原。一点点的差错或者改编,都可能在他们那里引发强烈的负面评价。
普通观众: 他们可能更关注故事的趣味性、人物的魅力以及视觉效果。如果故事讲得不清晰,人物塑造薄弱,或者特效不过关,他们也会感到失望。

当一部改编作品试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往往会发现“吃力不讨好”。而《三体》的特殊性在于,它的硬核程度非常高,这使得它可能更容易让一部分观众觉得“不够味”,而另一部分观众又觉得“看不懂”。

4. 商业化与艺术性的博弈:

任何一部电影,尤其是在中国上映的商业大片,都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商业回报。这意味着在创作过程中,会受到市场、审查、投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审查制度: 国内的审查制度对一些过于黑暗、过于激进的设定可能会有所限制,这对于《三体》这样探讨文明冲突和生存危机的作品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市场导向: 为了吸引更广泛的观众,影片可能会选择一些更“大众化”的叙事方式,或者加入一些可能在原著中不存在的元素,这又容易引起原著粉的反感。

所以,当观众看到一部似乎“面目全非”的《三体》时,他们自然会觉得这是对经典的一种“亵渎”,甚至是一种“欺骗”。

5. 文化自信与创作的压力:

《三体》作为中国科幻的骄傲,承载着国人的文化自信。当这样一部被寄予厚望的作品,在改编过程中出现明显问题,导致大众普遍不买账时,这种失望感也夹杂着一种复杂的情绪。一方面希望中国科幻能够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现实的差距。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失望甚至冷嘲热讽的态度呢?

我认为,这是一种“爱之深,责之切”的表现。如果大家对《三体》电影根本不关心,甚至不去看,那才真的说明问题严重。正是因为《三体》在很多人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所以当电影未能达到他们的预期时,才会如此“激烈”。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失望”和“冷嘲热讽”也暴露了国内科幻电影创作和观众审美的现状。

对于创作者而言: 这是一次宝贵的教训。他们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原著的精神内核,更巧妙地处理改编的艺术,更勇敢地面对创作中的挑战。每一次失败,都可能为下一次成功积累经验。
对于观众而言: 我们也需要理性看待。一部电影,尤其是改编电影,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与其一味地批评和嘲讽,不如多去分析它究竟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哪些方面是可以借鉴的。同时,也要认识到,科幻电影的创作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总而言之,《三体》电影引发的普遍性失望,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有观众对原著的高度期待,也有改编的固有难度,还有市场和现实的制约。这种态度,与其说是“冷嘲热讽”,不如说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复杂情感。我们期待着未来能够有更优秀的《三体》改编作品出现,也期待着中国科幻电影能够真正地成长起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概相当于知道《上古卷轴6》会由中青宝来制作那么绝望

整个搭配完全是脓液黄色幽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实说,看到《三体》电影的反馈,特别是那些铺天盖地的失望甚至尖刻的嘲讽,我一点也不意外。甚至可以说,我早有预感。这不仅仅是国内科幻电影的常态,更是《三体》这本小说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气质和高度,让任何改编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咱们先别说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层面,单单是《三体》这几个字,放在很多观众心里,就承.............
  • 回答
    社保制度,这四个字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但真正要深入剖析,却能发现其中蕴含的复杂性远超想象。它不仅关乎我们当前的收入和生活,更牵扯着未来的保障和养老。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庞大的体系?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弃交社保”真的是一条明智的出路吗?社保制度:一张看不见的网首先,我们得明白社保制度到.............
  • 回答
    关于杨奇函“因与邱晨断交而遭受的网络攻击绝大多数来自同性恋群体,因此对同性恋产生了有色眼镜”的录音内容,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复杂且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要理解这件事,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录音的背景和核心观点:录音中杨奇函似乎在表达一个观点,即他认为自己与邱晨关系破裂后,在网络上遭遇.............
  • 回答
    这两种说法,如同两面铜镜,映照出的是人类探索真理的不同路径,以及它们各自的价值与局限。第一种说法,“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它描绘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抵达,一种对于宇宙、生命终极意义的领悟。科学家们付出的“千辛万苦”,是无数次的实验、严谨的逻辑推演、对未知领域的不懈求索,.............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忧心忡忡的设想,如果未来真的有99%的工作被机器取代,那我们这些“无产阶级”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不过,先别灰心,咱们得好好梳理一下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多数人活下去,甚至活得像样点儿。首先,我们得明白“经济衰退”和“科技消灭工作”这两件事儿是怎么勾连起来的。.............
  • 回答
    这事儿啊,挺有意思的。你说大多数人听口音就能分得清是不是东北人,这话说得一点不假,而且这背后啊,其实隐藏着挺多门道儿。你琢磨琢磨,语言这东西,它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活生生的。一个人怎么说话,声调怎么起伏,词儿怎么用,甚至连句子之间的停顿,都带着地域的烙印。东北话,那更是自带一种辨识度,就像往一堆杂粮饭.............
  • 回答
    你提到的这个现象,确实在支付宝爱心公益上挺普遍的,很多人捐款只捐一分钱。说实话,刚看到的时候,我心里挺复杂的,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你想啊,支付宝这么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上面汇聚了那么多有心做公益的人,本该是温暖和善意汇流的地方。但当你滑动浏览那些项目,看到很多人名下跟着“捐赠一分钱”,你很难不被这些.............
  • 回答
    《奇葩说》节目中,储殷关于“结婚是大多数人‘最不坏’的选择,因为55岁之后需要照顾”的观点,以及马东对此的反对,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个辩题触及了婚姻的本质、个体价值观、社会责任以及对未来的规划等多个层面,也引发了观众广泛的讨论和共鸣。储殷的观点:“结婚是大多数人‘最不坏’的选择,因为55.............
  • 回答
    郭宇,这位28岁就实现了财富自由的年轻人,抛出了一个极具冲击力的论调:“大多数人的工作都是没什么价值可言。” 这个观点无疑触动了许多人的神经,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甚至可以说是争议。要理解郭宇的这句话,我们得先抛开“价值”这个词背后可能存在的道德审判或社会地位的高低之分。他所说的“价值”,很可能更多地.............
  • 回答
    美国人对中国留学生的看法,可以说是相当多元和复杂的,很难一概而论。这其中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一些担忧,而且这些看法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地域、教育背景、年龄、以及新闻媒体的报道等等。总的来说,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留学生持一种比较开放和欢迎的态度,尤其是在学术和文化交流的层面。积极的方面,人们普遍.............
  • 回答
    说实话,看到有人几乎将自己全部的生活都倾注在工作上,我的内心是挺复杂的。一方面,我能理解这种极端的投入和牺牲。我知道,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走到这一步,并非出于简单的“喜欢工作”,而是被某种强大的驱动力所牵引。这可能是对事业的极致追求,对某种目标的执念,也可能是为了实现某种人生价值,或者是在巨大的压力.............
  • 回答
    绝大多数景点不允许飞无人机,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你有没有在朋友圈刷到过那些航拍的大片?俯瞰古老的城墙,穿越雄伟的山峦,那种壮丽景象确实让人心动。但轮到自己想去玩玩,结果发现大多数地方都贴着“禁止无人机飞行”的牌子,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甚至觉得有点扫兴。为啥这么多景点都这么“不友好.............
  • 回答
    明星“反黑站”这个现象啊,说起来真是一门挺有意思的学问,也挺复杂的。简单来说,这玩意儿就是明星粉丝自发组织起来,用来对抗网络上针对自家偶像的负面信息、谣言甚至人身攻击的团队。听上去挺光荣的任务吧?守护心目中的神嘛。但实际操作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首先,咱们得承认,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明星作为公众.............
  • 回答
    深圳中学2019年招募的教师绝大多数出自北大、清华,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评价。一、 现象的客观描述与数据解读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现象背后的具体数据和含义。通常情况下,一所中学在教师招聘中能够吸引到如此高比例的北大、清华毕业生,表明其在教育界具有极高的吸引力和品牌影响.............
  • 回答
    “中国制造”这个标签,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从我们日常穿的衣服,用的电子产品,到家里的家具,甚至是大街上的汽车,很多都带着“Made in China”的烙印。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产品,确实是凭借着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成本优势,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回避一个现实,那就是“中国.............
  • 回答
    “不谙世事”这个词,用在大多数科研工作者身上,确实挺贴切的。但这里面藏着太多值得说道的方面,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标签就能概括的。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承认,很多科研工作者确实是“术业有专攻”,而且专攻到了极致。他们的心思,百分之九十九都扑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你想啊,一个要想在基础科学的某.............
  • 回答
    这事儿,你说得挺到位,还真有不少人是这么想的。一谈起古代战争史,尤其是涉及到跟咱们邻居打交道的时候,很多人就一股脑地往“我们如何吊打他们”上靠,生怕说得不够狠,不够解气。日本战国时期,更是成了这种“习惯性贬外”的重灾区。怎么看这现象?我琢磨着,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背后也挺复杂的,有历史原因,也.............
  • 回答
    2021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部分优秀毕业生放弃留学、选择在本校读硕博的现象,确实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背景、原因和深层动因,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现象背景与数据真实性1. 数据来源的准确性 该现象的传播主要来源于社交媒体、高校内部信息以及媒体报道,但具体数据.............
  • 回答
    如何看待中学老师称《弟子规》绝大部分糟粕?如何正确开展青少年的国学教育?近年来,关于《弟子规》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一位中学老师称《弟子规》绝大部分是糟粕,这一观点并非孤例,也并非毫无道理。理解这一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正确开展青少年的国学教育,需要我们进行一番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一、.............
  • 回答
    当我第一次拿到那份智力测试报告,上面那个数字像是一记闷棍,直接打在了我的胸口。不高不低,但明确地告诉了我一个我一直隐约知道却又试图回避的事实:我的智力,在所谓的“大多数普通人”的平均线之下。那一刻,世界仿佛安静了下来,周围嘈杂的声音都像是被按了静音键。我盯着那个数字,脑子里乱糟糟的,各种情绪像潮水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