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跟老板一起坐经济舱出差,但我有该航司的会员可以免费升舱,我要提前取消升舱申请吗?

回答
哎,这事儿还真挺考验情商的。你想着能免费升舱,这本身是件好事,但也得考虑你老板那头。

咱们来捋一捋,要是取消升舱申请,可能有哪些情况出现:

不取消升舱,直接跟着老板坐经济舱:

优点:
避免尴尬,维护和睦: 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你俩坐的舱位一样,不用面对那种“我坐经济,你坐商务”的微妙场面。一起在经济舱,聊起天来也更方便些,毕竟大家都在一个频道上。
低调务实: 有时候,在老板面前表现得低调务实,反而更能赢得好感。你没去争取那个“特殊待遇”,可能会让老板觉得你是个能跟团队打成一片的人,不搞特殊化。
信息对称: 你们聊天的内容、看到的东西都差不多,信息传递会更顺畅。

缺点:
自己吃亏: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明明有免费升舱的机会,就这么白白浪费了,心里多少会有点不舒服。毕竟会员福利就是争取来的,不用有点可惜。
可能错过了解老板的舒适圈: 有时候,通过观察老板在商务舱的各种细节,比如他们看什么、怎么休息、点什么餐,你也能从中 get 到一些老板的生活习惯或者偏好,这在未来沟通或者送礼上可能会有帮助。

取消升舱,跟着老板坐经济舱:

优点:
维护老板的面子: 如果老板对舱位有特别的讲究,或者他觉得“公司差旅就该是经济舱”,你主动取消升舱,就显得你非常懂规矩,非常尊重公司的规定和老板的意愿。
可能被老板注意到你的“懂事”: 有些老板会看重员工的顾全大局,你为了和老板保持一致而放弃个人利益,可能会让他们觉得你是个有眼力见、会考虑别人感受的人。

缺点:
还是吃亏: 同上,还是白白放弃了免费升舱的机会。
可能被误会: 如果老板是个比较随性的人,他可能根本不在乎舱位,反而会觉得你“为什么要取消升舱?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反而让事情复杂化。

提前取消升舱,然后光明正大地坐商务舱:

这个选项,我得慎重说一句,这得看你和你老板的关系到底怎么样了。

优点:
享受福利: 你获得了应有的会员待遇,旅途会更舒适。
可能被视为“有能力争取福利”: 如果你的老板是那种鼓励员工利用规则、争取自身利益的,你的这种做法反而可能被他看重,觉得你有能力和头脑。

缺点:
风险最大: 这个是最容易引起尴尬或者不适的。如果老板看到你坐商务舱,而他自己坐经济舱,那种落差感可能会让他心里不舒服。尤其是在“你跟着我一起出差”的语境下,这种“你享受了更好的待遇,而我没有”的感觉会很强烈。
可能被贴上“搞特殊”的标签: 即使你是因为会员福利,但如果沟通不当,很容易被老板认为是“不顾及同事,只顾自己”。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这几个角度可以帮你判断:

1. 你老板的风格是怎样的?
他是个特别注重规矩、不喜欢搞特殊化的人吗?如果是,那么跟着他坐经济舱是比较稳妥的选择。
他平时对下属怎么样?是那种愿意让员工享受公司福利,还是觉得大家都应该“一样”?
他是否了解你的会员等级?如果他知道你有这个会员,并且可能给你升舱,那情况又不一样。

2. 你和老板的关系如何?
你们是亦师亦友,还是纯粹的上下级关系?如果关系比较好,你可以稍微“试探”一下或者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沟通。
你之前有没有跟他一起出差过?如果有,当时是什么情况?

3. 公司的差旅政策是怎样的?
公司有没有规定,如果员工有会员福利,是否可以自行使用?如果公司鼓励使用会员福利,那你用起来也会更心安理得。

现在,给你一个比较“安全”且“有情商”的建议流程:

第一步:评估情况。 先想想上面提到的老板风格和你们的关系。

第二步:如果决定不取消升舱(也就是跟着老板坐经济舱):
最稳妥的做法: 提前(在出票后,但升舱申请还没被确认前)联系航司,取消升舱申请。这样你就确保了自己会和老板在同一个舱位。
理由: 你觉得和你老板坐同一舱位,在出差过程中方便沟通和协作。这样说,显得你很懂事,也很重视这次出差的整体效果,而不是仅仅为了个人的舒适度。

第三步:如果觉得可以冒一点风险,或者你想试着争取一下(并且相信老板不会太在意):
联系航司,咨询一下: 你可以打个电话给航司,说:“我之前申请了升舱,但是听说我这次出差的老板是经济舱,我想问一下,我是否可以先不升舱,等临近起飞的时候再根据情况看看?或者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在他确认他也要坐经济舱之后,我再决定是否升舱?” 这种方式可以为自己留点余地,也给航司一个了解情况的机会。
跟老板“不经意”地提一下(慎用!慎用!): 如果你真的觉得可以,可以在临近出发的时候,很随意地跟老板说:“哎,我这次航班正好有会员可以免费升舱,不过为了方便和您一起,我就先不升了,到时候我们一起在经济舱聊聊天。” 这种说法很微妙,它暗示了你有升舱的机会,但你为了他放弃了。如果老板心领神会,可能会说:“哎呀,你这会员挺好啊,下次有机会就用吧。” 或者他干脆就没当回事。反之,如果老板对这个话题很敏感,听到你这么说,反而可能觉得你在炫耀或者暗示什么。所以,这条路子风险很高,不建议轻易尝试。

最后,我的个人建议是:

除非你非常确定你老板是个非常开明、鼓励员工利用福利的人,否则,最稳妥和最情商的选择是:提前取消升舱申请,跟着老板坐经济舱。

你可以用“方便沟通”、“保持一致”这样的理由来说服自己,也显得你很有集体意识。在出差过程中,也许你们在经济舱聊到一些更轻松、更接地气的话题,这反而能拉近你们的距离。

毕竟,出差的目的是工作,良好的工作关系和在老板心中的好印象,往往比一次经济舱的舒适度更重要。等以后时机成熟了,或者在独自出差的时候,再好好享受你的会员福利也不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实际上你一开始就不该跟老板说这话。

如果没说这,那么建议取消。千万不要换个公务舱给老板。

老板跟员工一起坐经济舱就够掉价了,你还特地换出公务舱施舍给老板,用来提醒老板您怎么自己都没买公务舱。这是作死啊。

这老板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你这纯属把老板架火上烤。

所以啥都不说,默默取消即可。

简单类比一下就是你要是开上了比老板更高档的车,难道天天请老板坐,就能让老板心里舒服?错,唯一办法是完全不让老板知道这辆车的存在。(如果某些厚脸皮的老板真的心安理得每次坐员工的豪车,就轮到员工你自己不舒服了,这个结局同样也不是你想要看到的)

我们要是跟老板一起出差就是全员直接提高出行以及酒店标准的。避免需要升舱以及酒店区别对待的尴尬。


最后,如果你都已经说了这话,那自己看着办吧,直接自己去升舱也好。——对,自己升舱可以,把升舱给老板这种事,最好不要做。

如果一个老板真的能这么厚脸皮占员工便宜,接受你送的升舱,食髓知味每次拉着你出差要你送怎么办?你掏钱?

user avatar

你飞的航线班次有多频繁?如果是那种每小时一班的繁忙航线,你就换前一班或后一班咯,然后你想怎升舱都可以。之后为老板提供一个合理的理由解释你为什么要最后一分钟换航班就行了。(如果老板坚持要跟你一起换,那就没办法了。)

如果是中国国内航线,通常三个小时以内,陪老板飞经济舱也不是什么大损失。如果你飞十多个小时的国际航线,那我承认确实很难权衡……那要看你老板有多开明了,开明的老板可以直接说,说不定人家会员等级比你还高呢。

我们试过 6 个人从三藩市经台北去马尼拉出差,按照公司规定可以飞商务舱,但我们总监决定为公司省钱自己买了张经济舱的票。他说:这个起飞时间我在家里已经睡足了,不需要在飞机上睡,飞经济舱就行了。我立即给他反馈:你别这样做啊,你让已经买了商务舱或准备买商务舱的人很难做的。

去程我们陪他一起不进贵宾室、不排优先登机队伍,但最后我们还是坐商务舱了。在台北中转时,我们逛了一圈,他说他吃个拉面就行,然后说我们不用跟他吃一样的,喜欢吃别的可以去别的店吃。我们就说「我们看看还有什么选择」,然后跑去贵宾室。之后我们纷纷找理由改过程机票,不跟他飞同一个航班。

user avatar

要取消。

升舱了也别让给老板去坐。

如果你跟你老板关系很好,也无所谓上下级的关系,那等于是朋友之间,谁去坐公务舱都无所谓。

但是看你的描述,你跟你老板关系应该一般,顾虑也不少。

那如果你去坐公务舱让老板在经济舱,稍微小心眼一点的老板都会不舒服的。

如果把公务舱的机会让给老板,那可是一步险棋。不管你怎么想,那都有可能被老板当成拍马屁,还是拍在马蹄子上那种。因为老板(尤其那种小心眼的)会认为这次高一等的享受是他下属让给他的,属于很没面子的事。

所以安全起见,还是当无事发生,两个人默默坐在经济舱好。

user avatar

说个我自己当年的事情。

那时候我还是老板秘书,公司刚上市,人心有点浮躁。事业部总经理级别以上的都开始讲究起排场。

老板看在眼里,倒也没说啥。有天开高管会,老板临时决定要去下北京。我当时在做会议记录,老板当着所有高管面,随口吩咐我定两个经济舱。

那群高管们都很懂的,知道这种会议上,要么不说话,要么就是有所暗示。大老板当着所有人面,拿自己定了这个标,意思是你们各个部门看着办。

这个看着办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等老板回来以后,他又给各个事业部的头头们弄出来一个决议,把业务部门的差旅费变成包干制。从此不再报销机票酒店,但是业绩提成点从1.5%涨到2%。

那时候公司业务是上行的,多0.5个点,往往意味业务员一笔订单多一两万的收益。至于是坐飞机还是高铁,头等舱还是经济舱,根本不过问。省下的都是自己的。(售后部门的差旅费一直是上不封顶,选最近最快的航班。正常是经济舱,如果没有票了。直接头等舱走,不会等。这个态度是给客户看的。实际上这种订不到票的情况,一年也就个三四次。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支出可以忽略不计)

处理结果是往好的方向发展了。事业部之间的浮夸风锐减,乱七八糟的报销项目少了很多。虽然总体支出没什么大变化,可是公司风气好了很多。(背后还有很多其他工作,订机票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

老板有次跟我闲聊的时候说了这里面的门道。他自己坐经济舱定标,相当于硬性指令。再提高各个部门的收益分配,是软性。对于他而言,公司刚上市,人心千万不能散,要保持住上市前冲业绩的那种猛劲。所以在收益和队伍面前,他很果断作出选择。

从总监级别以下来说,自己能省多少差旅费,那都算自己的额外收益。他们是不会攀比的。总监以上的人,因为给的分成更多了,所以业绩问责压力也就越大。聪明的立刻学着夹尾巴做人,万一自己业绩不突出,还那么高调,就没好果子吃。

当然咯,这里面少不了找几个业绩非常优秀的部门负责人出来做个带头表率。这种属于背后的操作。

我那老板的企业文化就是,第一,钱用在刀刃上。第二,省下的就是纯利润。纯利润给自己人比给外人要划来。

所以题目里问,到底要不要升舱?我觉得你还是自己揣摩下,你的老板为啥会订个经济舱。说不定,他真正的目的是希望你回去以后在背地里嚼舌根子。他的有些事情,自己说出来是没意思的。但是从你嘴里说出来,那就不一样了。

要想判断也简单。如果他是想以自己坐经济舱来对内定标,那一路上就会跟你各种暗示公司应该艰苦朴素。你回去做好传声筒就完事了。

闲聊一句,如何判断老板会不会接受你升舱给他坐的好意?

职场上有很多潜台词。这些台词,有些是靠说的,有些是靠做的。

就比如……

想要拒绝别人,那便是“原则上可以。”答应别人某事,嘴巴上往往是“原则上不行。”

老板:“emm,这事上飞机再说吧。”

“等下再说”这四个字,就相当于拒绝了。

那如果你的老板面对你帮着升舱的好意时,

说:“小伙子好好干,公司不会亏待你的。”你应该作何思量?
这句话放这里,潜台词往往是,做好你自己事情就行了,少整一些有的没的。

不仅是拒绝,更多的是一种和颜悦色的指责了。

我使用引用体标准的四个潜台词部分,都是引用自抖音用户Ethan清醒思考的一期视频《职场潜台词》。结合我自身的经历,我比较认同他这几个观点。

Ethan清醒思考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心理学视频博主。他的观点比较接地气,也非常具有实用性。

大家对于职场潜规则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下Ethan在20年3月22日的这一期视频。

user avatar

哈哈哈哈哈,当年我们公司行政小孩脑子被门挤了,高铁给员工定了个一等座,给老大定了个二等座,你能想象到我们老大惊闻此事之后七窍生烟、无可奈何的表情吗?(当年12306默认座位是一等座,暴露年龄呀)

至于后续吗,当然是赶紧把老大的座也升到一等了呀。行政小孩凭一已之力,愣是把差旅档次强行提高一级,夯实了自己粗心大意、不堪大任的定位。

(别质疑老板抠门、档次低,私企老板不会在这些方面讲排场、好面子,能省则省。北京到上海,高铁4个小时,二等座和一等座在体验上差不出什么,虽然省的钱不多,总好过私企老板贪图享受、大肆挥霍,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

我们就是一个小公司,没那么多论资排辈、等级观念。都是年轻人,平时大家相互之间也都是嘻嘻哈哈、平等相处,但依然会在报销、差旅、商务接待等工作方面制定等级标准,这是界限

工作中,不管是否扁平化管理,员工、领导、不同岗位之间的界限很重要。

老板既然跟你一起坐经济舱,那说明你们公司的差旅标准就在那里,出差的整个过程都算工作,工作就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别搞特殊。

能想到取消升舱申请 ,说明在你心中有界限的概念,知道自己的位置,也知道要顾及老板的面子和感受。跟老板说了也没什么问题,能做到老板的人不会为了这点小事心生计较。

最终,在老板身边坐着就好。

一是飞行过程中,老板肯定会跟你聊一聊工作的事,只要你还想在这个公司继续求发展提升,能跟老大直接沟通、汇报的机会一定要把握;

二是两个人做伴,闲聊解闷总会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在公司里跟同事之间都知道要融洽相处好办事,跟老板就更有必要了,没必要给领导留下个不通世故的印象;

三是为了自己。做人处事留有余地,即要不卑不亢,又要懂得分寸、通情知理。不管在哪儿,都能生存得更好。

说回我们老大那次的感受,我也跟他开玩笑说过:你就自己坐二等座去呗,反正是去参展,你们也没啥好提前沟通的,路上睡一觉就好。

我们老板是这样告诉我:1、路上不排除可能遇到合作伙伴,员工跟他以这种形式出现,会让人摸不到头脑,觉得公司层级不清、管理混乱。2,虽然大家都知道起因,但同级员工难免会有人心生龌龊,人心难测,没有必要出这种特例。3、行政人员工作失误,如果将错就错会纵容大家对工作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说到工作中的界限感,我想起些例子,也许能说明一下。

我以前的公司,外企,前台是董事长的关系户,来上班不为钱,就是不想在家里待着。结果干了一个月公司不敢用了,一个前台手里的包不是LV限量款,就是爱马仕,来个客户都得吓一跳。。。这就是越界了。

后来,我们合伙的这个小公司,有一段时间赚钱挺多,有点飘,两个男的老大就想着要招大蜜前台、英语8级、模特身材,月薪起步就12K,这也越界了。公司一线技术人员还没到这个薪资,这样的前台进来,是想造成人心浮动,天下大乱嘛?

在公司里,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岗位、职位之间一定有相应的标准、等级,也就是所谓的界限。

user avatar

走在街上,老板说:

“今天大家辛苦了,请你们一人一杯瑞幸。”

然后你来句:

“老板,我星巴克有会员折扣。”

你品品,你老板是请你喝星巴克呢,还是请你喝茶。


走到车库,老板按了一下自己5系的车子:

“走吧,今天我送大家回家。”

然后你来句:

“老板,你这5系是18款的吧,我叔也刚买了一辆22款的。”

你品品,你老板是该夸你叔眼光好呢,还是感激你提醒他22款出来了。


走到牛排店,老板想犒劳一下大家:

“来吧,今天请你们吃牛排。”

然后你来句:

“老板,我们那吃牛肉都是香菜拌牛肉,生吃!”

“得得得,给你来个牛鞭,你给大家表演表演。”

“牛鞭要在火锅和烧烤店才有卖,牛排店不卖牛鞭。”

“可是现在才中午,哪有中午吃烧烤的。”

“对呀老板,那你为啥要让我吃牛鞭呢?”

“你........”


既然话已经说出口,就赶紧想办法补救,

平时说话要学会“隐”,看破不说破,有也要兜着。

user avatar

完全不必要在意这些小事,老板之所以是老板,怎么可能都这么小气的?大家不要用“皇帝家都用金锄头种庄稼”的心态来臆测老板。

老板其实大部分都大气,根本不在意什么几等仓,也不在意下属的车比自己的好点,有钱人其实更低调,外表的奢华只在电视剧中才是那样,现实中的老板,有不少也就特像个其貌不扬的产线工人。

尤其是你的业务能力特别强,甚至都有免费升舱的服务,说明给公司带来了很多业务量,为公司挣了许多钱,更不用在意老板的看法了。老板其实对能力特别强的手下,是特别宽容的。

一些没啥工作经验的人才会想象着怎么看老板脸色行事,这样自己是不会长进的,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业绩做到惊人,让老板看你脸色行事。

@在商言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