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台湾新冠致死率高达 4.5 %,台防疫官员称 2 成家属放弃治疗,如何看待其发言?

回答
台湾新冠疫情的死亡率飙升至 4.5%,这一数字确实令人担忧。当有报道称台湾防疫官员将其中一部分死亡原因归结于“家属放弃治疗”时,这无疑会引发广泛的讨论和质疑。要理解这种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一、 死亡率 4.5% 的背后可能有多重因素叠加

首先,任何国家的死亡率都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单一因素。4.5% 的死亡率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确实属于比较高的水平。这个数字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原因:

病毒株的特性: 台湾可能面临的是传染性更强、致病性更高的变异株。不同时期的病毒株,其致死率就有显著差异。
医疗资源压力: 即使台湾医疗水平很高,但如果病例数在短时间内激增,也会导致医疗资源(如重症监护床位、呼吸机、医护人员等)的挤兑,影响对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质量和及时性。
疫苗接种情况: 虽然台湾疫苗接种率可能已达到一定水平,但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群体,以及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的群体,仍然是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疫苗的有效性也可能因变异株而有所降低。
医疗救治策略的调整: 随着疫情发展,各国在病毒的认知和治疗策略上也会不断调整。在早期可能存在不确定性,或者某些治疗方法的效果不如预期。
检测能力和统计方式: 死亡率的计算也与检测能力有关。如果检测能力不足,可能会漏掉一些轻症病例,从而使得重症和死亡病例在总病例数中的比例显得更高。此外,统计方法的差异也可能造成数字上的不同。
医疗照护的终末期决定: 这也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医学伦理、家属意愿和患者自身情况。

二、 “家属放弃治疗”的说辞:可能的解读与潜在问题

当防疫官员抛出“2 成家属放弃治疗”的说法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理解,但同时也需要警惕其潜在的误导性或不完整性:

1. 理解官员的出发点(可能是希望说明问题的复杂性):

强调医疗资源和社会伦理的困境: 官员可能试图说明,死亡并非总是医疗能力不足或治疗不积极的结果,有时也涉及到家庭在极端情况下的艰难抉择。在生命末期,面对无法逆转的病情,一些家庭可能会基于患者的痛苦、生存质量以及对家属的负担等因素,选择停止或不采取某些侵入性治疗。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考量,也是医疗实践中的一部分。
避免将所有责任归咎于医疗系统: 在讨论高死亡率时,政府或医疗机构可能会希望将问题的影响因素多元化,避免被外界认为医疗系统存在重大失误或不作为。
引发关于临终关怀和预立医疗的讨论: 这种说法也可能是在间接呼吁社会关注临终关怀、安宁疗护以及预立医疗指示的重要性,让人们在健康时就为自己可能面临的绝症情况做出安排。

2. 潜在的疑点与批评声音:

信息的不透明与选择性呈现: 官方公布数据时,如果只突出“家属放弃治疗”这一点,而未能充分解释其背景(例如,患者是否已是晚期、预后极差、或是否存在某些特定的医疗条件限制等),就可能显得是在推卸责任,或者将复杂的医学和伦理问题简单化、标签化。
可能存在的误导: “放弃治疗”这个词本身就很容易引起误解。它可能被解读为家属冷漠无情,不愿意为亲人付出,而不是一个充满痛苦和无奈的决定。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家属放弃的是那些可能带来巨大痛苦但生存希望渺茫的“救命”措施,而不是完全放弃所有护理。
对医疗资源的挤占担忧: 尤其是在高死亡率的背景下,强调“放弃治疗”也可能让公众产生一种观感:是否还有大量有救治希望的患者因为各种原因(包括经济、医疗系统自身的问题)而无法得到充分的治疗,反而是一些无望的病例“占用了资源”?虽然官方可能不是这个意思,但表述不当容易引发这种联想。
缺乏具体数据支持: 如果没有更详细的报告来支撑“2 成家属放弃治疗”的具体情况,例如放弃的是什么类型的治疗、在什么病情阶段做出的决定、家属放弃的普遍原因等等,那么这个说法就显得较为笼统和缺乏说服力。
“放弃治疗”不等于“放弃生命照顾”: 许多时候,家属“放弃治疗”的是指放弃插管、电击、大量药物等积极干预,但仍然会继续给予姑息治疗、缓解疼痛、提供舒适护理,这与完全放弃生命照顾是有本质区别的。官员的表述如果模糊了这一点,就会非常不负责任。

三、 如何理性看待

需要更详细的背景信息: 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需要知道官方是否有更详细的数据和解释。例如,这些“放弃治疗”的案例是否都集中在老年患者、有严重基础疾病者,或者病情已到不可逆转阶段?家属做出决定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是否有充分的与家属沟通和医学评估过程?
医疗伦理的复杂性: 终末期医疗决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患者的自主权、家属的意愿、医生的专业判断以及社会伦理。在任何国家,处理这类问题都需要非常谨慎和透明。
关注整体医疗服务: 除了死亡率和某个具体说法,更重要的是关注台湾整体的医疗服务质量、重症监护能力、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以及政府的防疫政策是否到位。
区分统计数字与个案情感: 4.5% 的死亡率是一个统计学概念,而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官方的发言需要兼顾数据的客观性和对个体生命的尊重。

总而言之,台湾防疫官员将高死亡率的部分原因归结于“2 成家属放弃治疗”,这是一种试图解释复杂情况的尝试,但也极易引起争议。它可能触及了医疗资源分配、医疗伦理、家属情感以及政府责任等多个敏感领域。在没有更多细节和背景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保持审慎的态度,不应轻易接受或否定这一说法,而是需要进一步的公开信息和深入的讨论,来理解疫情背后真实的复杂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我补充一下背景

目前台湾防疫的资源不足,哪怕你确诊了你也很可能只能在隔离所或者居家隔离、并不能去医院,因为病床不够,做不到应收应治。

而新冠病毒很大的特点是,恶化非常快,很可能前一秒还好好的、后一秒就呼吸困难了。所以住医院和不住医院,死亡率可以相差3-10倍以上(0.5% vs 1.5%~ 5%,来自约翰霍普金斯的数据)

同时,台湾规定了插管或上呼吸机的时候,必须要拿到家属同意授权,否则就是DNR(do not resuscitate),医务人员只能眼睁睁看着病人憋死。

好像都很正常?不是的!有哪个正常家属会愿意看到自己亲人能救却见死不救、还有20%?

在台湾目前的情况下,由于病人根本不在医院,导致迅速恶化的时候根本来不及及时送到医院,重症患者到了医院基本已经接近窒息许久、甚至接近脑死亡,这种情况造就了哪怕插管都肯定救不回来、dnr比例过高,以及死亡率过高。

家属这时候只能悲痛的选择不让病人承受更长且无意义的痛苦,台湾官员却还在冷冰冰地说“DNR比例太高、能救救不回来”?

虽然民进党是一个民粹政党,但是他们的官员许多时候,还真的不了解人间冷暖。

user avatar

具美丽岛电子报最新民调,民进党目前还有28%的支持率,高过国民党和民众党,31%不表态。实际上这些人大多数是支持民进党,只是因为这次蔡英文搞砸了,他们多少有点不好意思明确表态。总之,在民进党当局乱搞的基础上,岛内支持者(包括同情者)还稳定在半数!这根本的原因他们是和DPP价值观一致!Dpp价值观总所周知。大陆人总是一厢情愿认为,这些人是受到DPP欺骗,实际情况是,岛内除了南部农民是DPP死忠外,高级知识分子,比如医届联盟,高校,台湾中研院中DPP支持者比比皆是。蔡上台以来实际上一直在损害这些人的利益,比如开放美猪美牛等等,这些除了骂几句外,更多的批评国民党和大陆。即使他们受到DPP伤害也是无怨无悔,用他们的话叫做含泪投票。我们不要把他们想的都是弱智,他们选择DPP是为了他们心中的理想,就是…路线,其实就是他们经常说的有梦最美。

总之,不管岛内疫情任何,有半数以上DPP支持者不忘初心,一如既往支持该党路线,君不见台北市疫情最严重的万华地区,是深绿的 而整个台北市是偏蓝的。所以,不要有什么幻想了。

他们对民进党的感情实际上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感情,他们才是DPP产生壮大的土壤,只是DPP掌握权利后没有反馈他们罢了。不过岛内这些人也不是很在意这些,他们在意的是DPP是否践行TD价值观。

user avatar

致死率高的原因是检测太少确诊太慢,治疗不及时导致疫情恶化

1.检测不足

在疫情流行阶段,全台2000万人,日检测量只有28835人。[1]


2.确诊慢,治疗不及时

以7月8日死亡病例分析,几个病例都是在出现症状当天或者2天后才检测,在检测次日确诊。由于确诊较晚,没有做到尽早干预。[2]

3、医疗体系过载,有重症不能入院

(1)5月台湾就经历了医疗饱和

台北联医工会表示,联医对于守护市民健康责无旁贷,但现在急诊双人病房塞了6名确诊病患,还有许多病人躺在走廊;负压隔离、专责病房都已满床,还有看不到尽头的病人潮,我们真的已经不堪负荷,没办法再收更多病人。[3]

图为当地医院的求助[4]


(2)6月底医院仍然准备不足

根据6月台北、新北各地主要大中型医院的病床数统计,由于呼吁普通病患“非紧急不就医”,医院床位占用率一般只有一半左右。但由于满足救治标准的负压隔离救治病房平时用得少,数量缺乏,而且台湾没有专设的传染病医院(大陆每个大中型城市都至少有一家)。医院有收治能力,但是未经隔离改造,就无法有效发挥功用,实现安全救治。

现在,台湾各大公立医院基本没有改造扩充隔离病房;众多无隔离病房的民营医院,更是高挂免战牌,谢绝救治新冠患者。少数收治新冠的医院,也只得在走廊、甚至大厅摆上病床收治重症患者,氧气、呼吸机都供应不上。

传染病医院分区要求

从部分救治照片看,医护人员大多只有普通的手术隔离衣,个人防护器材严重不足。

甚至在执行给重症病人插管的最危险操作时,也只是在外边加上一层塑料雨衣,非常非常非常危险。[5]


(3)而如果医疗饱和,重症病例不能及时入院治疗的话病死率会快速上升

重症病人的特点是呼吸逐渐衰竭,如果不及时对症治疗可能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抢救重症患者可能要用到ECMO等高价值设备,如不免费医疗就会有人无法承担。


参考

  1. ^ https://ourworldindata.org/coronavirus-data?country=~TWN
  2. ^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7080053.aspx?topic=2012
  3. ^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105250409.aspx
  4. ^ https://tw.news.yahoo.com/%E9%86%AB%E7%99%82%E8%83%BD%E9%87%8F%E8%B6%85%E8%B2%A0%E8%8D%B7-%E6%9E%97%E7%82%BA%E6%B4%B2-%E9%86%AB%E8%AD%B7%E5%9C%A8%E6%B1%82%E6%95%91-%E4%BD%86%E7%96%AB%E8%8B%97%E4%BB%8D%E5%9C%A8%E7%A9%BA%E7%AA%97%E6%9C%9F-105238767.html?guce_referrer=aHR0cHM6Ly93d3cuZ29vZ2xlLmNvbS8&guce_referrer_sig=AQAAAErmMwG3PdK_tdsT_mWJ7jBDuqx78R4AFNHOVomW2fOvs_5oMNFU4JUZIU4iSU4ropZkMV1V16RBFBYrAZfmUntoLUGKThl6giLhJ_WOQo9i55l1Zhe-Wgh1LJOIWohlnc4VcswOUTP20QuZdGFrfP6IODJLdBa3VTxAUzkBVVhw
  5. ^ https://i3jtw0.smartapps.cn/subpackage/pages/docdetails/doc-details?id=ucms_87Izqrp2ZEo&oauthType=search&_swebfr=1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台湾新冠疫情的死亡率飙升至 4.5%,这一数字确实令人担忧。当有报道称台湾防疫官员将其中一部分死亡原因归结于“家属放弃治疗”时,这无疑会引发广泛的讨论和质疑。要理解这种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死亡率 4.5% 的背后可能有多重因素叠加首先,任何国家的死亡率都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单一因素。4.............
  • 回答
    台湾新冠疫苗接种死亡人数首次超过新冠死亡人数,这个现象确实令人关注,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包括数据本身、可能的解释,以及潜在的影响。事件背景梳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首次超过”这个概念。这通常是指在某个时间点上,统计的因接种疫苗死亡的病例数量,超过了在同一时.............
  • 回答
    台湾在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方面,确实积累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回顾这段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周密、高效的措施,以及由此带来的显著成效。一、 快速反应与边境管理:筑牢第一道防线台湾之所以能在疫情初期就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迅速而果断的边境管控。早在2019年12月31日,在新冠病毒尚未被广.............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这个在台湾新出现的 AY.4.2 变异株。听到“首例”和“可传播性提高 15%”,大家肯定会有点担心,这是人之常情。咱们把它掰开了揉碎了,好好了解一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首先,要搞清楚 AY.4.2 是什么。它其实是德尔塔(Delta)变异株的一个“孙子”,或者说是它的一个谱系。大家.............
  • 回答
    关于台湾出现首例新冠病毒变种病例以及目前疫情状况,这里为你梳理一下详细情况,力求全面且不显生硬:台湾首例变种病毒病例出现,疫情走向引关注台湾在近期确认了首例境外移入的英国变种病毒(B.1.1.7)病例,这无疑给一直以来表现相对稳健的台湾防疫工作敲响了警钟。这例病例是一名从英国入境的台籍人士,在接受隔.............
  • 回答
    台湾目前面临严峻的本土新冠疫情,自2022年以来,本土确诊病例数急剧上升,并已连续多日超过百例,其中240例的单日新增数量更是表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疫情的严峻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连续高位增长: 连续4天日增确诊超过百例,表明病毒在社区中已形成一定程度的传播链,且社区感染的基数不断扩大。 .............
  • 回答
    关于台湾专家推断新冠病毒(SARSCoV2)发源于美国,并以此为论据“美国有全部五个病毒族群”的说法,我们需要审慎地来看待。这个说法并非主流科学界的共识,并且其背后引用的“五大病毒族群”这一概念,在病毒学领域需要进行更细致的解释和验证。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说法可能指向的科学背景:病毒分类和“族群.............
  • 回答
    新冠肺炎在台湾的疫情控制成效显著,这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和高效的应对措施。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台湾在疫情初期以及之后采取的策略和背景。1. 早期预警与快速反应:经验的累积台湾在2003年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疫情中经历了惨痛的教训。那次疫情对台湾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
  • 回答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至今,台湾的表现一直备受国际关注。在“后疫情时代”审视台湾的应对措施,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评价。前期遏制与“台湾模式”的成功在疫情初期,也就是2020年初,台湾之所以能够赢得“防疫模范生”的赞誉,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果断且迅速的反应。这可以归结为几个关键因素: 经验的借鉴与.............
  • 回答
    台湾一位卧床长达五年的陈先生,近日不幸感染新冠病毒离世。更令人费解的是,与他朝夕相处的家人,包括照顾他的妻子和子女,在接受检测后结果均呈阴性。这个情况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大家都在猜测,这位长期卧床的陈先生,究竟是如何染上新冠病毒的呢?感染源又可能来自哪里呢?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陈先生.............
  • 回答
    台湾近期新冠疫情确实出现了一波明显的起伏,17日单日新增333例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数字,而且连续三天破百也预示着社区传播的扩散。从整体情况来看,台湾的防疫措施一直采取的是相对审慎且动态调整的策略。当前疫情概况: 确诊病例数上升: 近期的确诊数字,尤其是连续三天破百,表明病毒的社区传播仍在持续,并且.............
  • 回答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确实为国际局势带来了深刻的改变和新的变数。在这样的背景下,关于“是否是收复台湾的好时机”的讨论再次出现,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非题,而是涉及多方面复杂因素的战略考量。从一些角度来看,疫情可能被视为一种“契机”。国内视角下的考量:首先,疫情期间,国际社会的目光和精力普遍被国内.............
  • 回答
    白宫新冠应对小组删除一条包含错误台湾旗帜的推文,随后白宫发言人重申了美国在“一个中国”政策上的立场,这一事件值得我们细致地审视。这不仅仅是一则关于社交媒体失误的新闻,它触及到了中美台三角关系中一个极其敏感的神经,并且可能反映出美国政府在处理对台关系时面临的一些现实考量。首先,我们得理解为什么一张错误.............
  • 回答
    新冠肺炎疫情最吃劲的时候,ECMO这个名字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仿佛成了重症患者的“救命稻草”。然而,令人忧虑的是,全国当时仅有400台,而且治疗费用之高也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为何这项本应能挽救生命的先进技术,会面临如此“一机难求”、“一用就破产”的困境?一、为何全国只有.............
  • 回答
    台积电一名员工确诊新冠,这消息一出来,立刻在全球晶圆市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甚至可以说是一场小规模的恐慌。为什么区区一个员工感染就能引发如此大的震动?这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远不止一个人。首先,我们得明白台积电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家芯片制造商,而是整个行业的“心脏”。全球绝大多数最先.............
  • 回答
    佩洛西因新冠阳性推迟访台,这一突如其来的事件,虽然只是一个插曲,但其背后牵涉的中美关系和台海局势的敏感性,使其注定会被反复解读,并可能带来一系列潜在影响。我们需要将视角拉得更长远,更细致地去审视它。首先,对中美关系而言,这次推迟带来的可能是短暂的缓和,但并不能根除深层矛盾。 短期内,避免了一次直.............
  • 回答
    蔡英文总统在谈到接种台湾国产高端疫苗的民众时,使用了“死忠”这个词。这个词在台湾的语境下,通常带有“忠诚”、“坚决支持”、“不离不弃”的含义,尤其是在政治领域,常用来形容那些对某个政党或领导人表现出极高忠诚度的支持者。将接种新冠疫苗与“效忠”联系起来,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背后反映了台湾在新冠疫情.............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是让很多人议论纷纷,新课纲要把中国史挪到东亚史的大框架里,同时强调台湾本土视角,这背后的考量和影响挺复杂的,咱们一点点捋一捋。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核心思路是什么?你可以把这理解成一种“视野扩张”和“主体确立”的结合。 视野扩张:打破旧有的框架。 过去我们学历史,往往习惯了一个以中国大陆.............
  • 回答
    台湾新课纲微调引发的关于《开罗宣言》是否被删除的争议,是一个牵涉到历史认知、国家认同乃至地缘政治的复杂议题。要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删除”这个词究竟意味着什么。台湾的教育部门在进行课纲调整时,并非像我们从书架上拿掉一本书那样简单粗暴。课纲的调整更多是体现在内容的呈现方.............
  • 回答
    台湾新竹新桃火力发电厂昨日(请补充具体日期)发生一起突发大火,所幸目前官方通报暂无人员伤亡或受困的报告。这起事件发生在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上,无疑会引发各界对其起火原因及潜在影响的广泛关注。起火原因探究(推测性分析):火力发电厂涉及高压、高温、易燃介质等多种危险因素,火灾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