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薛定谔方程与狄拉克方程的区别是什么?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这两位可都是量子力学领域的大人物,但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就像一个描述的是基本粒子在普通世界里的运动,另一个则是在更深邃的、考虑相对论的宇宙中的行为一样。

薛定谔方程:量子世界的“牛顿定律”

首先,咱们得从薛定谔方程说起。这个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基石,由埃尔温·薛定谔在1926年提出。你可以把它想象成量子世界里的“牛顿第二定律”,它描述了量子系统的状态随时间如何演化。

核心思想:波函数(Ψ)

薛定谔方程的核心是“波函数”,我们通常用希腊字母 Ψ (psi) 来表示它。这个波函数不是一个具体的物理量,而是描述粒子“状态”的一种数学工具。它的模平方(|Ψ|²)代表了在某个位置发现粒子的概率密度。也就是说,波函数告诉我们粒子在哪儿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方程的形式(时间无关):

我们常常会遇到两种形式的薛定谔方程:时间无关和时间有关。先来看时间无关的,它描述的是系统处于一个稳定的能量状态时的情形:

$$ hat{H}Psi = EPsi $$

这里面:

$hat{H}$ 是“哈密顿算符”。你可以理解它代表了系统的总能量。它包含了粒子的动能和势能等信息。比如,对于一个粒子,它的动能项通常是 $frac{hbar^2}{2m} abla^2$,势能项就是我们熟悉的 $V(r)$。
$Psi$ 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波函数。
$E$ 是系统的能量,是一个具体的数值,代表了该能量状态下的粒子拥有的能量。

这个方程本身是一个特征值方程。它告诉我们,当哈密顿算符作用在波函数上时,会得到波函数本身乘以一个常数(能量 $E$)。这就像数学上求一个向量的特征向量一样,特征向量在算符作用下只是被拉伸或缩短,方向不变。在量子力学中,能被哈密顿算符作用后只乘以一个常数的波函数就对应着系统的一个稳定能级。

时间有关:

而描述系统状态随时间如何变化的,是时间有关的薛定谔方程:

$$ ihbarfrac{partial}{partial t}Psi(r,t) = hat{H}Psi(r,t) $$

这里面:

$i$ 是虚数单位。
$hbar$ 是约化普朗克常数(普朗克常数除以 $2pi$)。
$frac{partial}{partial t}$ 表示对时间求偏导数。

这个方程更像是我们理解“运动”的直接体现。它告诉我们,系统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率,是由系统的总能量(哈密顿算符作用在波函数上)和虚数单位决定的。

薛定谔方程的“世界观”:非相对论性

最关键的一点来了:薛定谔方程是非相对论性的。这意味着它没有考虑光速的限制,也没有考虑到狭义相对论中的一些效应,比如动量和能量之间的 $E^2 = (pc)^2 + (mc^2)^2$ 关系。它主要适用于描述粒子速度远小于光速的情况,比如原子中的电子在较低能级运动,或者宏观物体的量子行为(虽然很少见)。

局限性:

正因为是非相对论性的,薛定谔方程在描述高速运动的粒子时就会出现问题,而且它也无法解释一些重要的物理现象,比如:

电子的自旋: 薛定谔方程本身并不包含自旋这个概念。
反物质的出现: 薛定谔方程只能描述物质粒子,无法预测反物质的存在。
粒子产生和湮灭: 它也无法描述粒子是如何产生或相互湮灭的。

狄拉克方程:拥抱相对论的粒子描述

正是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保罗·狄拉克在1928年提出了狄拉克方程。狄拉克的目标是将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结合起来,建立一个既能描述量子现象又能处理高速运动粒子的统一理论。

核心目标:相对论性量子力学

狄拉克方程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一个“相对论性量子力学”方程。他希望这个方程能够:

1. 遵循洛伦兹协变性: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下,方程的形式应该保持不变。这是狭义相对论的基本要求。
2. 包含自旋: 能够自然地导出电子的自旋以及自旋磁矩。
3. 解释反物质: 甚至能够预测反物质的存在。

方程的形式:矩阵与旋量

狄拉克方程的数学形式要复杂得多,它不是作用在一个简单的标量波函数上,而是作用在所谓的“旋量”(spinor)上。一个旋量通常是一个四维的复向量(或者说,一个 $4 imes 1$ 的列向量),它包含了描述粒子的所有信息。

狄拉克方程的标准形式是这样的:

$$ (ihbargamma^mupartial_mu mc)psi = 0 $$

我们来拆解一下:

$i$:虚数单位。
$hbar$:约化普朗克常数。
$gamma^mu$:这是四种狄拉克矩阵(或称伽马矩阵)。它们不是普通的数字或矩阵,而是满足特定代数关系的 $4 imes 4$ 的复数矩阵。例如,它们满足 $gamma^mugamma^ u + gamma^ ugamma^mu = 2eta^{mu u}I$,其中 $eta^{mu u}$ 是闵可夫斯基度规张量, $I$ 是 $4 imes 4$ 的单位矩阵。这些矩阵是狄拉克方程能够包含自旋和相对论性的关键。
$partial_mu$:这是四维的梯度算符,包含了时间和空间导数:$partial_mu = (frac{1}{c}frac{partial}{partial t}, frac{partial}{partial x}, frac{partial}{partial y}, frac{partial}{partial z})$。这个形式保证了方程的洛伦兹协变性。
$m$:粒子的静止质量。
$c$:光速。
$psi$:这就是狄拉克旋量。它是一个四分量的列向量,每个分量都可以被看作是某种状态的概率振幅。狄拉克旋量实际上包含了粒子本身以及其“伴随”信息。

狄拉克方程的“世界观”:相对论性与自旋

狄拉克方程是相对论性的,它成功地将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融合在一起。它最令人惊叹的成就包括:

1. 自旋的自然出现: 狄拉克方程在数学上要求粒子必须具有自旋 $1/2$ 的属性,并且它能够正确地描述电子的磁矩。这曾经是量子力学中一个需要额外引入的性质,在狄拉克方程中却成了内在属性。
2. 反物质的预言: 狄拉克方程的解出现了负能量态。一开始,狄拉克认为这可能意味着粒子会倾向于掉入这些负能量态,从而产生能量不守恒的问题。但他后来巧妙地提出了“狄拉克海”的概念,认为所有负能量态都被电子填满了,我们观察到的自由电子是“空穴”。而这些空穴,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反粒子。比如,电子的反粒子是正电子,它与电子质量相同,电荷相反。狄拉克方程的这个预言后来被实验证实,是理论物理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3. 洛伦兹协变性: 如前所述,方程的形式在不同参考系下保持不变,完美地符合相对论的要求。

狄拉克方程与薛定谔方程的关系

那么,狄拉克方程和薛定谔方程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低速近似: 在粒子速度远小于光速 ($v ll c$) 的情况下,狄拉克方程可以近似地退化为薛定谔方程。这意味着薛定谔方程是狄拉克方程的一个在低速极限下的近似版本。所以,在描述原子中的电子等非相对论性情况时,薛定谔方程依然非常有用且准确。
描述的粒子不同: 薛定谔方程通常用于描述没有内在自旋的玻色子(比如光子,虽然更准确的描述是克莱因高登方程),或者将其扩展到自旋粒子时需要额外引入自旋算符。而狄拉克方程天生就是描述费米子(如电子、质子、中子等自旋为 $1/2$ 的粒子)的。

总结一下它们的核心区别:

| 特征 | 薛定谔方程 | 狄拉克方程 |
| : | : | : |
| 相对论性 | 非相对论性(适用于 $v ll c$) | 相对论性(同时考虑了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 |
| 描述对象 | 主要描述粒子波函数,可扩展至自旋,但非内在 | 自然描述自旋为 $1/2$ 的费米子(如电子) |
| 数学工具 | 作用于标量波函数 Ψ | 作用于四分量旋量 ψ,包含狄拉克矩阵(伽马矩阵) |
| 自旋 | 需要额外引入自旋算符 | 自旋是方程的内在属性,自然导出 |
| 反物质 | 无法解释 | 预言了反物质的存在(通过负能量解) |
| 复杂性 | 相对简单,易于计算 | 数学形式更复杂,涉及矩阵运算 |
| 应用范围 | 原子物理、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低速情况) | 高能物理、粒子物理、描述电子及其相互作用等相对论性效应 |

简单来说,薛定谔方程是我们量子力学入门的“第一课”,它描绘了量子世界在“慢速”运转时的奇妙之处。而狄拉克方程则是“进阶篇”,它更深刻地揭示了宇宙的规律,将量子世界与相对论的严谨结合起来,甚至“看见”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反物质世界。可以说,狄拉克方程是薛定谔方程在拥抱相对论后的一次华丽升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很笼统啊,能说多少是多少吧

薛定谔方程:

狄拉克方程:

观察这两个方程的形式,形式上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薛定谔方程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导数的阶数不一致,导致了如果和狭义相对论结合会有问题。

2 狄拉克方程是四分量的,方程里面的也都是四维的矩阵。

3 多余的自由度,使得狄拉克方程中的可以用螺旋度和哈密顿量的共同本征态来标记。这样它就可以包括自旋的结构以及负能解。狄拉克为了解释负能解引入反粒子,这些都是薛定谔方程没有的。

4 就是色散关系的不同,这一点前面的答案也提过了。正是因为线性色散的原因,在石墨烯中是可以存在狄拉克型的方程的(狄拉克点),而且有意思的是它是在非相对论情况的。

狄拉克方程正确的理解应该认为是一个场方程,薛定谔方程也可以理解成一个场方程只不过它不可重整化,在高能下不能用于描述物理,狄拉克方程可以看作是它在高能下的推广。

user avatar

科研做不动来答个题。其他答主已经把 Schrodinger 方程与 Dirac 方程的区别讲的很清楚了,包括:Dirac 方程对时间和空间导数的阶数是一致的,它是相对论性的波动方程;Dirac 波函数是 4-分量的,它在 Lorentz 变换下满足旋量 (半阶张量) 的变换规律,从而 Dirac 方程具有 Lorentz 不变性;Dirac 方程可以描述带自旋的粒子 (电子),得到负能量解。下面我主要想从 PDE 的角度谈谈两者数学结构的不同。

  • Schrodinger 方程的数学结构

对于单粒子 Schrodinger 方程

可以发现它兼具热方程和波方程的性质。最简单的以自由粒子为例,此时 Schrodinger 方程写为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和热传导方程的形式几乎一样,唯一不同的是系数 是纯虚的。设

代入 Schrodinger 方程,分离实虚部,得到方程组

进一步令 可以把它们写成矩阵的形式

其中系数矩阵特征值纯虚,因此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抛物型方程,称为退化抛物型方程组

下面说明 Schrodinger 方程和波方程性质的相似之处,即时间反演不变性。通常的热方程描述的是热传导和扩散现象,因此是不可逆过程。而对于 Schrodinger 方程,可以简单验证如果 是 Schrodinger 方程的解,那么 也是它的解,也即沿着时间正负向 Schrodinger 方程的可解性相同,因此在求解 Cauchy 问题时,其解算子半群真的构成一个群。

说道 Cauchy 问题,这里就来谈谈如何利用基本解得到一维自由粒子 Schrodinger 方程 Cauchy 初值问题的解。之前说了 Schrodinger 方程与热方程形式上几乎一样,因此形式地可以通过热方程的基本解得到 Schrodinger 方程的基本解,也即直接用 替代热方程基本解里面的 ,得到 Schrodinger 方程的基本解为

其中 是 Herviside 函数。而初值为 的 Cauchy 问题的解为

可以看到,它与热方程的相似之处还在于,初值的小变动在任意短时间内可以影响全直线

  • Dirac 方程的数学结构

对于 Dirac 方程组

是复向量值函数,系数 式对称正定, 是 Hermitian 矩阵。这种形式的一阶 pde 称为一阶 Hermitian 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组,它与一阶对称双曲组的性质与解法几乎一样,都是依赖于能量估计方法

【对于一阶对称双曲组

其中 对称正定, 对称,可见它与一阶 Hermitian 双曲组结构几乎一样。事实上,令 ,Maxwell 方程组就可以写成一个一阶对称双曲组。利用能量估计方法解 Cauchy 问题 需要过 做弱类空超曲面 (类似于波方程里的特征锥),即要求 上除 点外光滑,并且 半正定 (顶角很大的锥),其中 是其法向量。记 平面被 截出来的区域为 ,曲面 夹在 之间的部分为 ,包围的区域为 ,如下图

在这个区域里面考虑双曲组,用 乘双曲组,并且在 上积分,利用 Green 公式,得到

其中 利用 的正定性,区域的有界性,以及 的弱类空性,对上面每一个积分做估计,最终可以得到下面的能量估计式

上式保证了 Cauchy 问题解的唯一性。考虑 在 点的值 ,取过 点的弱类空锥

其中 充分大,由上面的能量估计, 只依赖于 在 上的值,也即初值的扰动具有有限的传播速度,这体现出方程的双曲性。】

现在考虑作为一阶 Hermitian 双曲组的 Dirac 方程,定义 Dirac 波函数 ,概率密度为 . 考虑 Cauchy 初值问题 ,与一阶对称双曲组类似地,我们做光锥面,记 其与平面 的交为 ,此时依然有类似于能量估计的不等式

上式保证了 Cauchy 问题解的唯一性。可见, Dirac 方程初值的扰动传播速度不能超过光速,这是与 Schrodinger 方程的一个重要区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这两位可都是量子力学领域的大人物,但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就像一个描述的是基本粒子在普通世界里的运动,另一个则是在更深邃的、考虑相对论的宇宙中的行为一样。 薛定谔方程:量子世界的“牛顿定律”首先,咱们得从薛定谔方程说起。这个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基石,由埃尔温·薛.............
  • 回答
    要解氢原子里的薛定谔方程,得一步步来,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想想我们正在探索的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最基本单元,就觉得挺有意思的。咱们先从方程本身说起量子力学的核心就是薛定谔方程。对于氢原子,由于它是一个球对称的系统(质子在中心,电子绕着转),我们通常会用球坐标系 (r, θ, φ) 来描述电子的位置,.............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容易引起混淆的问题,但背后有着非常清晰的物理和数学原理。简单来说,氢原子薛定谔方程本身的数学形式确实是空间旋转对称的,这意味着它不区分不同的空间方向。然而,我们之所以看到各种“不对称”的p、d轨道,是因为我们引入了“角量子数”和“磁量子数”这些描述电子角动量的物理量,而这些量恰.............
  • 回答
    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如何理解薛定谔方程?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一个我们日常经验难以触及的奇妙领域——微观世界。在这里,粒子不再是确定的点,而是以波的形式存在,遵循着一套与宏观世界截然不同的物理规律。而薛定谔方程,正是揭示这神秘领域运行法则的钥匙,它如同量子世界的“牛顿第二定律”,描绘了微观粒子行为的.............
  • 回答
    关于“基础物理自1926年薛定谔方程提出就没有进展”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 极大且不准确的误解,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恰恰相反,从薛定谔方程诞生之日起,基础物理学就进入了一个更加蓬勃发展、深入探索的新纪元。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误解,以及自1926年以来基础物理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希望能让.............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也触及到了物理学最核心的魅力之一:用简洁而优雅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宇宙的深刻规律。为什么像 E=mc²、薛定谔方程这样的物理公式,能够以如此精炼的面貌呈现出如此复杂和深远的意义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深挖的原因。1. 抽象与通用性的力量首先,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高度抽象的语言。物理学家.............
  • 回答
    量子计算与化学反应预测:从薛定谔方程到现实应用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和分子在电子层面上的重组和变化。理解并预测这些过程,是化学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更精确、更强大的工具来模拟这些动态过程,而基于量化计算的方法,尤其是利用量子计算机的可能性,正为这一领域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量化.............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细致地梳理一下隋末乱世中,那些曾经搅动风云的人物,特别是李密、窦建德、王世充、李渊(不含李世民)和薛举这五位重要割据势力。他们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出身、行事风格以及对历史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一、 李密:昙花一现的英雄李密,字令德,出身于名门望族,但他的家族在南北朝时期已经衰落。他年轻时便.............
  • 回答
    你说的“薛定谔的猫”,那可是个大名鼎鼎的物理学 Gedankenexperiment(思想实验),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在1935年提出的。这事儿说起来,跟量子力学里头那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叠加态”概念有关,简直是为普通人量身打造的一道“脑筋急转弯”。这实验的初衷,是为了说明当时主流的哥本哈.............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脑洞大开的问题!薛定谔的猫,那个关于量子叠加态的著名思想实验,本身就是一个为了说明微观世界诡异性质而设计的“寓言”。所以,当你说要给它“架个摄像机观察它”的时候,我们得非常小心地去理解这里的“观察”和“摄像机”究竟指的是什么,以及这和我们平常理解的观察有何不同。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薛定.............
  • 回答
    咱们来聊聊薛定谔那只著名的猫,这事儿可不是简单的“是”或“否”就能说清的,得细致点讲。你听说的那个故事,大致是说有这么个实验,一个猫被关在一个密封的箱子里,箱子里还有个装置:一个锤子,一个装有毒气的玻璃瓶,还有一个放射性原子。这个原子非常特别,它在接下来一个小时里,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会衰变。如果它衰.............
  • 回答
    问到“薛定谔的猫观测者为什么不能是猫本身”这个问题,其实触及到了量子力学中一个非常核心且常被误解的概念:观测与量子叠加态的坍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一步步来拆解,先别急着跳到“猫”身上,而是从微观世界的基础说起。1. 量子叠加态:微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在经典物理学里,一个物体要么在这里,要么在那里,.............
  • 回答
    这儿就好好跟你唠唠,那个叫薛定谔的老先生搞出来的“猫”是咋回事儿。别听那些网上说法玄乎得不行,其实他提这事儿,是为了怼一种当时挺流行的量子力学理论,顺便让你我这凡人,能更直观地理解一下量子世界那股子“不按常理出牌”的劲儿。你想啊,咱们平时过日子,一件东西要么在这儿,要么在那儿,是死是活,一看就清楚,.............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物理学和哲学中一个非常核心的争论点——概率的本质。你提出的观点很有意思,认为宇宙中不存在真正的概率事件,概率只是我们无知的表现。这是一种决定论的视角,在历史上也曾是主流思想。我们不妨来深入探讨一下,并看看它与量子力学中的概率概念有什么冲突与联系。首先,咱们说说你提出的“概率源于无知”这.............
  • 回答
    “根据薛定谔的平行宇宙理论推翻概率学”——这真是一个大胆又引人遐思的命题,它触及了量子力学最核心也最令人困惑的领域。如果我们将这个视角放大,它其实是在探讨我们对现实本质的理解,以及概率在我们描述和预测这个现实时扮演的角色。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稍微回顾一下概率学在科学中的位置。传统上,概率学是处理.............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高中物理课上,老师突然拿出一个黑色的箱子,神秘兮兮地告诉我们:“这里面有一只猫,还有一套非常特别的装置。这个装置非常简单,但结果却能让我们对‘现实’这件事产生一点点奇怪的认识。”我们当然很好奇,这是什么猫?是什么装置?老师接着说:“装置里有一个放射性原子,它有可能在接下来的一小时内发生.............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妙了!“薛定谔的猫”这事儿,确实让人脑袋瓜子有点打结。说它“既死又活”,这可不是什么故弄玄虚,而是量子力学这玩意儿,确实跟咱们日常生活的经验不太一样,玩的就是一个“不确定”的艺术。咱们得从源头说起,也就是量子力学里一个叫“叠加态”的概念。你想象一下,咱们平时看到的东西,要么在这.............
  • 回答
    你说孙笑川的马和薛定谔的猫有共通之处?这说法有点意思,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讲得透彻点,也别让它听着跟“AI报告”似的。你想啊,孙笑川,一个在网络上被无数人“创造”和“消费”的形象,他最出名的梗之一就是他那匹“马”。这匹马,其实跟孙笑川本人一样,是个符号,是个概念,是无数个粉丝脑子里、评论区里的集体.............
  • 回答
    想象一下,咱们来玩一个脑筋急转弯,就叫“薛定谔的猫”吧。这名字听起来挺玄乎的,但其实是想说明一个有点颠覆我们日常认知的东西。咱们先来准备一个特别的箱子,这个箱子是完全封闭的,外面一点儿也看不到里面。然后,咱们往箱子里放一样东西,那就是一只猫。除了猫,箱子里还有一个小机关。这个机关有点意思,它包含一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