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题货不对版了。
先按题目走流程:人不是越大越自私,任何生物的自私是生存本能跟年龄没关系。
你打一落生就知道哇哇哭找你妈要奶喝,几岁就哇哇哭找你爸要玩具,二十来岁哇哇哭跟对面姑娘说你就从了我吧我对你好还不行么,三十几岁跟老板哇哇哭说给涨点薪吧日子过不下去了宁是我亲爹……
人在各种年龄段不同的场合,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哇哇哭的手段,向自然界索取资源,向社会索取资本,向同类或者异类索取精神慰藉的行为,都是汲取天物滋养自己的生存本能,可归为广义自私。
一旦这个行为尺度,超越道德尺度,就会被评价为狭义的,外人口中的自私。
但这个真是本能,用自私这词不好听,因为咱都提倡大公无私么对吧?所以我认为,公里公道中性的看应该说:
人类都倾向自利。
有人驳我,说不对,各种年代都有层出不穷的英雄人物,捐款,舍房弃地,抛妻别子的……给世界做贡献,这不是反例么?
此非返例也。
人跟人追求不一样,当一个人被时代的风向标改变了追求的方向,精神获利重要程度大于物质价值的时候,他们确实会这么干。
而他们这种行为的目的,是精神的满足,是表彰和荣耀,是铜版纸奖状和作为劳模返乡时候,敲锣打鼓的迎接队伍,是驴车头上挂的大红花。
这也是一种自利行为,只不过是从物质世界跨越到精神世界的,近乎于宗教式虔诚的虚拟自利而已。
形式变了,本质不变。
好,上边把自私简单说了一下,望诸君客观看待人性这一面。不逆天枉法的前提下,这种自私行为有时候是人进步的动力之一,你有了攫取更多资源的欲望,才更有开拓世界的动力,就这么回事。
下边说题主描述的具体案例。
这不是自私,是人与人距离的界限感。
一个人走到另一个人心底,距离有多远?
大概有你从海平面,潜水到深海海底这么远。
你越往人心里潜,海面上阳光反射的浮光掠影越少,黑色暗幕越浓。同时,海水带来的压强,越大。
因此,人与人贴到很近的距离,就如同在海底给你建了个屋子住,你看到他的黑暗多过光明,甚至他给你带来的压力是无处不在的。
然后你就开始反思,心说这人本来好好的,咋了解深入了这老坏呢?
抱歉,其实对方看你,也是一个德行的。
无人内心不是布满荆棘。自毁与伤人并驾齐驱,压制与受制海天一色。
你看你说的例子,就贼拉明显:
父母关系,恋爱关系这种社会距离感非常近的,你难受的不要不要的。朋友关系这种相对远一点的,你觉得舒坦。
这便是因为,朋友关系你走进了他心海的浅海区域,而父母恋人,则是你们彼此潜入了对方的马里亚纳大海沟。
于是便导致,你和家人横眉冷对,和爱人拔刀生死,却和路人笑颜如花礼数有加。逻辑看起来不正常,仔细想想真正常。
因此,古人说君子交,淡如水。这个理儿我们通常理解为友人社交,事实上,应用到亲密关系里,往往淡如水的距离感,能给关系特别近的人带来舒适感。
父母子女之间不必使用辈分伦理压制,恋人爱人之间不必完全西子捧心,接受对方有一些秘密,才是全权接受对方的表现。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舒服的距离就想放风筝,你逼近我一步,眼瞅就要踩我红线警报拉响了,那我就自觉退一步,咱俩保持安全距离。
这不是光为了我自己好,也是为了你好。
嗐!落笔千言,回头一看,知易行难。
哪怕你真的认可这种安全距离,但当你特别在乎一个人时候,还是忍不住想扒开了拿着显微镜使劲往里边瞅几眼。
自利是天性,距离感难把握就不是天性了?
so……听说过很多大道理,却鲜有人真的过好这一生。
悟道容易,修道难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