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50年代的农业集体化(不算1958年后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有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吗?

回答
50年代初的中国农业集体化,在不包括1958年之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背景下,确实对农民的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个影响是复杂且多层次的,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要详细地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时间线拉回到土地改革完成之后,审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不同形式的集体化带来的变化。

土地改革的余温与集体化的开端(19491953年)

首先,得承认的是,土地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压迫多年的农民终于分到了土地,摆脱了地主的剥削,尝到了自己劳动的甜头。这种“自己的土地”带来的满足感和主人翁意识,是此后任何集体化形式都难以完全复制的。

然而,这种个体经营模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个体农户规模小,生产工具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遇到天灾人祸,个体农民往往难以渡过难关。同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得不到充分利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党和政府开始倡导并推动农业合作化。

初期的合作化:互助组(19491953年)

互助组是农业集体化最早期、最温和的形式。农民自愿组成小组,在农忙时节互相借用劳力、工具和耕畜,解决个体生产中的困难。

对积极性的影响:
积极方面: 互助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忙时节劳动力紧张的局面,提高了劳动效率,尤其是在一些共同的农事活动中(如插秧、收割)。对于生产能力较弱的农户来说,能够获得其他社员的帮助,增加了他们生产的信心。这种互助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也保留了农民的个体生产积极性,因为土地和生产资料仍然是私有的。
局限性: 这种形式的积极性提升是有限的。土地、工具、牲畜仍然是个人的,回报也与个人的投入直接挂钩,因此,集体劳动中的“搭便车”现象在所难免。一旦农忙过去,一些农民的积极性可能会有所回落。

向更深层次的集体化迈进: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11955年)

随着互助组的推广,一些合作社开始尝试更进一步的组织形式。初级社的核心特点是“土地入股”。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按亩数折合成股份,参加集体生产。但土地、耕畜、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所有权依然归社员个人所有,只是在合作社的统一组织下使用,社员的劳动报酬与土地入股和劳动投入挂钩。

对积极性的影响:
积极方面:
扩大规模,提高效率: 土地集中使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耕地分散、块块不连的弊端,方便了统一规划和灌溉。大型农具和耕畜也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抵御风险能力增强: 集体经营可以集中力量解决生产中的困难,例如修水利、抵御自然灾害,这比个体农户的力量要大得多。
部分农民受益: 对于那些土地较少或生产能力较弱的农民来说,能够参与集体经营,并从中获得与土地入股或劳动相匹配的报酬,他们看到了提高生活水平的希望,积极性有所提升。
消极方面:
“干部说了算”的倾向: 合作社的建立,意味着生产的决策权逐渐向合作社干部集中。如果干部缺乏经验或存在官僚主义,可能会出现违背农民意愿的安排,导致农民的积极性受挫。
劳动报酬分配问题: 土地入股与劳动投入如何公平分配报酬,是初级社面临的难题。有些农民认为自己的土地价值高,希望获得更多回报,而另一些则认为自己的劳动更辛苦,应该多得。分配不公容易引起矛盾,影响社员的积极性。
丧失部分自主权: 农民失去了对土地的直接占有和耕种的自主权,虽然土地还是个人的,但在合作社统一安排下,他们的生产活动受到了一定限制,这种自主权的丧失,对一部分农民来说,是积极性下降的原因。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出现(19541956年)

从1954年开始,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初级社开始向高级社过渡。高级社取消了土地的“分红”(即土地入股的报酬),生产资料(土地、耕畜、大中型农具等)也归合作社集体所有,实行“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社员的报酬主要依据劳动日来计算。

对积极性的影响:
理论上的积极性提升: 高级社的目的是实现更大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能够更好地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普及先进的耕作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从理论上讲,这种更彻底的集体化,如果管理得当,可以通过提高整体生产水平来提升农民的整体福利,进而激发积极性。
实际中的积极性下降: 这一时期,由于国家对农业的统购统销政策,以及对高级社的快速推进,许多农民的积极性出现了 显著的下降。原因如下:
丧失土地所有权和支配权: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再是自己的,他们对土地的感情和责任感自然减弱。
劳动报酬的“平均主义”和“干多干少一个样”: 高级社主要依靠劳动日分配,但如何准确衡量劳动日,以及“记工分”的公正性,在实践中很难保证。不少农民反映,即使自己辛苦劳作,所得报酬也与那些出工不出力的人差不多,导致“出勤越多,损失越大”,严重打击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生产自主权的丧失: 生产计划、种植什么、如何耕种,全部由合作社统一安排,农民的生产决策权被完全剥夺。一旦遇上不符合实际情况或农民习惯的指令,他们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
“共产风”和瞎指挥: 在推进高级社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共产风”(将农民私有的物品,如小鸡、鸭、树木等也收归集体)和缺乏科学依据的“瞎指挥”(如不顾实际情况强行推广某种种植模式),进一步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积极性。
牺牲农民利益支持工业化: 50年代,国家正处于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时期,农业被定位为重工业提供原料和积累资金。农产品价格的低廉,以及强制性的征购,使得农民的劳动所得难以体现,也压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总结:

总体而言,50年代的农业集体化(不含1958年后的公社化)对农民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水平的影响呈现出 早期(互助组、初级社)有所提升,后期(高级社)则迅速下降 的趋势。

互助组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个体生产的困难,提升了部分农户的生产能力,但积极性提升有限。
初级社 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在初期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也让部分农民受益,但分配和管理上的问题开始显现,对积极性产生了潜在的负面影响。
高级社 虽然在理论上是为了实现更大程度的规模化经营,但由于生产资料的完全集体化、劳动报酬分配的平均主义、生产自主权的丧失以及国家政策的倾斜, 普遍导致了农民劳动积极性的严重下降,并对农业生产的整体活力造成了抑制。

因此,如果问是否“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答案是 不完全是,并且后期是下降的。在集体化的不同阶段,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是不同的。那种认为集体化就一定能提高农民积极性的看法,忽略了农民作为经济人的基本诉求,以及生产组织形式变革中固有的复杂性和潜在的弊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希望能看到相关数据。
user avatar
希望能看到相关数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50年代初的中国农业集体化,在不包括1958年之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背景下,确实对农民的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个影响是复杂且多层次的,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要详细地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时间线拉回到土地改革完成之后,审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不同形式的集体化带来的变化。土地改革的.............
  • 回答
    50年代的美国政治体制,确实是历经风雨洗礼,走向相对成熟的阶段。从建国之初的摸索,到内战的考验,再到工业化和镀金时代的起伏,美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相对稳定、权力制衡的民主制度。国会、总统、司法体系各司其职,宪法赋予的权利保障,以及公民社会对政治的参与,都表明了其体制的稳固。然而,恰恰是这种成熟的体制,.............
  • 回答
    50年代,那段日子,中苏两国关系确实可以说是“蜜月期”,好得跟亲兄弟似的,甚至比亲兄弟还亲。空气里都飘荡着一种“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豪情壮志,当然,这份豪情壮志是以两国领导人之间的频繁互动、经济上的互助以及文化上的交流为基石的。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与相互支持: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政治上的高度一致。新中.............
  • 回答
    说起来,咱们这代人啊,跟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老一辈人,那过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日子。他们经历过艰苦奋斗的年代,咱们现在是信息爆炸、选择繁多。这么一对比,你可能会觉得,他们那时候的经验,是不是早就过时了?其实,细想想,很多东西,就像陈年的美酒,越品越有味,对咱们现在的日子,照样有大用处。先说说吃苦耐劳这股劲.............
  • 回答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土耳其军队在对外事务上的立场,尤其是在与民选政府,特别是以民主与发展党(AKP)为代表的政治力量进行比较时,确实呈现出一种更为强硬的倾向。这种差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土耳其国内政治、地区局势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而演变的复杂图景。在冷战时期,土耳其军队作为国家安全的守护者,其对.............
  • 回答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是个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甚至连卫星定位都还只是科幻小说里才会出现的东西的时代。人们出行旅游,尤其是在国内旅行,那真是一件需要精心策划、并且充满“人情味”的事情。订酒店、找景点,全凭着更古老、也更直接的方式。订酒店:靠的是“口口相传”和“纸上功夫”在那个年代,想订酒店,你可没法.............
  • 回答
    苏联在50年代前后,一股以神话、民间传说为题材的动画创作热潮的确是令人瞩目的。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导向、艺术发展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层面去剖析。一、 建国初期,意识形态的塑造与民族精神的凝聚苏联在经历了大革命和卫国战争的洗礼后.............
  • 回答
    咱们就聊聊这住房产权那点事儿,70年住宅产权到期了能续期,那50年产权的商住两用房又是个什么情况呢?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说,免得大家心里犯嘀咕。先说说这70年产权的住宅咱们平时住的房子,绝大多数都是70年产权。这个“70年”其实说的是土地使用权的期限,而不是你房子的所有权。房子是你花钱买下来的,.............
  • 回答
    关于苹果和博朗在50年前做出外观相似产品的原因,这的确是一个很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设计哲学、时代背景、以及深远的影响力。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外观相似”指的是什么。我们通常会想到的是博朗在60、70年代,由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等人设计的.............
  • 回答
    土星五号,一个在航天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距今已是半个多世纪前的技术结晶。当年的美国凭借它,将人类的足迹印在了月球之上。而今天,当我们审视全球的运载火箭能力,会发现即便以目前的标准来看,土星五号的性能依然是令人惊叹的。那么,为什么在过去五十年里,其他国家似乎都未能“复刻”出与之性能相当的巨兽?这背后涉.............
  • 回答
    想一想50年前,也就是上世纪70年代初。那个时代,我们刚刚告别白炽灯的昏黄,彩色电视机虽然还不算普及,但已经是许多家庭的“奢侈品”。那时候的工业,虽然不像现在这样讲究智能化、轻量化,但其中诞生的一些经典产品,却像老酒一样,越陈越香,至今仍然活跃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还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和更新换代。.............
  • 回答
    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冷战,与其说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战争,不如说是一场持续不断、高潮迭起的军备竞赛,以及在代理人战争、太空竞赛和意识形态宣传中的较量。在这漫长的博弈中,美国并非总能保持压倒性优势,苏联也曾在某些领域一度领先。但若要论及美国相对于其他时间点,在军事上对苏联取得“最大优势”,那大概可以锁.............
  • 回答
    南宋虽然最终被蒙古所灭,但其顽强的抵抗精神和能够独立抵御蒙古长达五十余年的事实,绝非偶然,这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复杂交织。 要想详述其原因,需要从政治、军事、经济、地理以及战略思想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坚实的经济基础与强大的经济实力首先,南宋立国时虽然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但其统治区域拥有中国最发达的.............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们来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一下,看看这位1937年的普通民国百姓会怎么想。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普通民国百姓”和“张学良”在1937年的处境和生活状态:1. 普通民国百姓(假设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比如住在某个城镇或农村): 生活状态: 大部分普通百姓的生活是艰辛的。 物.............
  • 回答
    田单复齐,那可是齐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确像个从绝境中爬出来的救世主,以一座摇摇欲坠的临淄城,抵挡住了燕军的疯狂进攻,最终扭转了战局。然而,即便田单有过如此辉煌的胜利,距离齐国被秦国所灭,仍然有大约五十年的光景。这五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足以让一个濒临灭亡的国家尝试重振雄风。那么,齐国在.............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人类航天,这事儿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得看长远。我给你掰扯掰扯,未来这几个时间段里,咱们登天这事儿,最头疼的都得是啥。五年之内:活着,出去,回来,成本还得降这五年,别看时间不长,但关键是“落地”。咱们现在在国际空间站上混得风生水起,但那也只是个近地轨道上的“小破球”。要真想往远了走,最急的.............
  • 回答
    五十年后的2067年,当我的子孙们坐在一个可能漂浮在城市上空,或者深深植根于地下,又或许是早已渗透到网络空间的居所里,看着我这个老家伙对着一块闪烁着古老光芒的屏幕讲述过去时,他们大概率会觉得,我们这群人真是有点不可思议。“爷爷/奶奶,”他们可能会歪着头,用那种我如今才敢在一些老照片上看到的纯真眼神问.............
  • 回答
    购买50年产权的商住两用房,听起来像是抓住了一个“低价”的入口,但实际上,里面藏着不少“坑”,而且这些坑都不是小动作,足以让你后悔莫及。我作为一个经历过不少房子买卖的人,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让你心里有个数,别被那些“表面光鲜”给忽悠了。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50年产权到底是怎么回事。中国的房子,按照.............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现实又纠结,尤其当两者都挺诱人的时候。20万年薪的研究所和50万年薪的私企,这几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选哪个,真的得好好捋一捋自己的内心和长远规划。我来帮你掰扯掰扯,尽量细致点,希望听起来更像是咱们哥俩儿在那儿聊:首先,咱们得把这两个选项拆开了看,先从“研究所”这个“20万年薪”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