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年羹尧巅峰时期有足以抗衡雍正的实力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要说年羹尧巅峰时期有没有“实力”抗衡雍正,这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说“有”或者“没有”。

首先,我们得明确“抗衡”的含义。如果“抗衡”是指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或者像霍光那样能够废立皇帝,那答案显然是“没有”。年羹尧再怎么得势,也始终是臣子,他的权力是雍正皇帝赋予的,而不是他自己可以独立于皇权之外掌握的。雍正皇帝掌握着至高无上的皇权,这是任何臣子都无法真正撼动的根本。

但是,如果我们将“抗衡”理解为在特定领域或者某种程度上对雍正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形成一种潜在的制约力,那么年羹尧在巅峰时期确实有其独特的“实力”。

一、军事上的绝对掌控力

这是年羹尧最直接、最显著的“实力”来源。当时,清朝面临着西北地区罗布藏丹津叛乱的重大危机,这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雍正登基后,急需一位能干的将领去平定叛乱。而年羹尧,凭借着他在康熙朝积累的军功和经验,以及其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被委以重任,成为西北战场的最高指挥官。

在平定罗布藏丹津叛乱的过程中,年羹尧表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他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调动军队,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并成功地击溃了叛军。这场胜利不仅稳定了西北局势,更在政治上为雍正赢得了巨大的声望和合法性。

这种绝对的军事掌控力,让年羹尧在那个时期拥有了巨大的能量。你可以想象一下,在边疆战场上,他调动军队,调集粮饷,生杀予夺,几乎拥有了“军政一体”的绝对权力。这种权力,即使在皇帝的监督下,也足以让他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雍正需要他来完成最艰巨的任务,这本身就形成了一种依赖。

二、政治上的恩宠与信任

年羹尧与雍正之间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雍正在还是皇子的时候,就与年羹尧有过交往,并且非常器重他。即位后,雍正更是将年羹尧视为自己最得力的助手。这种君臣之间的私情和信任,是年羹尧获得权力的重要基础。

在平定叛乱期间,雍正对年羹尧可谓是恩宠有加。他不仅授予年羹尧高官厚禄,如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兼理陕甘军务等,还给予了他极大的自主权。皇帝的诏书常常是“从年羹尧之议”、“年羹尧所奏,即是朕意”之类的表述,这充分说明了雍正在军事问题上对年羹尧的放权和信任。

这种政治上的高度信任和授权,使得年羹尧在处理事务时拥有了极大的便利。他不仅能指挥军队,还能影响地方官员的任免,甚至参与到一些朝廷政治的讨论中去。这种“受宠即权”,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王朝,是臣子能够获得强大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三、经济上的影响力(间接)

虽然年羹尧的权力主要体现在军事和政治上,但他的军事行动和官职也间接带来了经济上的影响力。例如,他负责调度军粮、军需物资,这涉及到庞大的财政支出。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他对西北地区的经济状况也必然有所了解和干预。

更重要的是,他身边聚集了许多亲信,这些亲信往往在地方上担任要职,通过各种途径为年羹尧输送利益。虽然这在当时是被视为“结党营私”、“贪污腐败”的行为,但客观上确实增强了他个人和其派系的力量。

然而,为何说他不能真正“抗衡”?

尽管年羹尧在巅峰时期拥有令人瞩目的实力,但他之所以无法真正“抗衡”雍正,原因也很明显:

皇权至上,皇帝的最终决定权: 任何时候,雍正都可以收回对年羹尧的授权。一旦君臣之间的信任破裂,或者年羹尧的行为触及了皇帝的底线,那么他曾经拥有的所有权力都可能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信息不对称,皇帝的监控: 雍正是以精明和多疑著称的皇帝。他虽然放权给年羹尧,但同时也在密切关注着年羹尧的一举一动。他通过内务府、御史以及其他官员,掌握着来自前线的信息,对年羹尧的功过得失了然于胸。一旦发现年羹尧有不臣之心或过度膨胀的迹象,他就会迅速采取行动。
缺乏独立的力量基础: 年羹尧的力量完全来源于他对皇帝的效忠和皇帝的授权。他没有自己的藩镇势力,也没有掌握独立的经济命脉(虽然有依附者)。他的权力是依附于皇权的,而不是独立于皇权之外的。
触碰了皇帝的敏感点: 雍正最忌讳的就是臣子功高震主、培植私人势力。年羹尧在取得巨大成功后,其行为确实表现出了一些骄横跋扈、倚功卖宠的迹象。他给雍正的奏折越来越随意,对下属官员的赏罚也越来越不避讳朝廷的规矩。这些行为,在雍正看来,是对皇权权威的挑战。

总结来说,年羹尧在巅峰时期,确实拥有足以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左右雍正某些决策的“实力”。他军事上的绝对掌控力,以及皇帝给予的极大政治信任,让他成为了当时那个时代屈指可数的重要人物。但这种“实力”是建立在对皇帝的效忠和皇帝的授权之上的,其本质上仍然是一种被允许的权力,而非能够真正挑战皇权本身的独立力量。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皇帝需要用一个臣子来解决最棘手的问题,并且给予他极大的权力去完成,这确实会让这个臣子一时之间显得无比强大。但同时,这位皇帝也在紧盯着他,一旦他越过了那条看不见的红线,他之前所有的辉煌都将烟消云散。这就是年羹尧在巅峰时期,与雍正之间微妙而又危险的关系。他有实力让皇帝倚重,但没有实力挑战皇帝的绝对权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说下清朝的权利构架,清帝国不同于之前的明帝国,他的统治核心是满洲军事贵族集团。这个军事贵族集团绝不仅仅是几个旗主王爷那么简单,而是包括但不限于旗营兵和绿营兵、全部的铁杆庄稼月月领粮米的旗人。这是清帝国的统治基础,用以制衡文官集团的根本,而文官这边呢,实际上也掺杂了大量的科举出身的旗人。在根本问题上旗人是站在皇帝/满洲集团一边的,也就是说在清朝,像前明那种纯粹的文官集团的力量是非常孱弱无力的。

其次,年羹尧率领的部队,是国家经制军(旗营兵、绿营兵),年羹尧本质上是科举出身的文官,属于汉族文官集团的一份子,而不是武举出身的武将(当然如果是后者年羹尧根本坐不到这个位置),结合上一条,年羹尧所在的权力集团很孱弱,根本无法搞事情。年羹尧统帅的军队,都是本质上和他并不站在一队的满洲军事集团,年羹尧之所以治军严苛部下听命,并不是因为大家认可一个汉人大将军,而是因为康雍二帝的信任,也就是说,因为年羹尧在西北代表了皇帝的权力,所以才能统帅住所部军队,而并不是因为年羹尧是大将军所以有权力统帅住军队。年羹尧部队中可以单独给皇帝上奏折的满洲贵族子弟有很多,而且都处在重要的位置上,他们可不是听从年大将军的命令,而是年羹尧仅在对准噶尔战争中代表皇帝的权力,他们听的是皇帝的命令。

这是年羹尧的权力基础,年羹尧除了在西北和准噶尔作战以外,想搞任何事情(包括但不限于清君侧),等于说他不代表皇帝的权力,手底下哪些满洲军事官员根本不会跟他干,汉人做到这个位置上本来底下旗人军官不服的就很多,你再搞事情,纯粹找死。

再次,经济上说,西北几省当时一个比一个穷,年羹尧要造反,刮地皮可能连行辕用度都刮不够,和后期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的情况完全不同,后边这一堆老哥可是都控制着全国富庶地区的理金等各种收入呢,饶是如此,也要等到袁世凯也才能翻身。

所以雍正皇帝要搞掉年羹尧,简单的下命令告诉西北军队就可以了,满洲军事集团接到命令,自然就把年羹尧抛弃了。。。

如果年羹尧想抢先造反。。。没钱不说,满洲军事集团根本不会跟着你从事皇帝授权以外的任何军事行动。。。

所谓年羹尧的巅峰,根本没有统帅几十万军队想而是他可以部分代表皇帝权力,皇帝只要表示自己很讨厌他,他就不名一文了。。。况且年羹尧当大将军的时候飞扬跋扈,安插亲信任要职,把文官集团也给得罪了。。。

想弄死他的多呢,就差皇帝点头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要说年羹尧巅峰时期有没有“实力”抗衡雍正,这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说“有”或者“没有”。首先,我们得明确“抗衡”的含义。如果“抗衡”是指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或者像霍光那样能够废立皇帝,那答案显然是“没有”。年羹尧再怎么得势,也始终.............
  • 回答
    姚明刘翔联手闯荡绿茵场,中国男足能否挺进世界杯?想象一下,中国体坛的两位巨星,身高超过两米、在篮球场上呼风唤雨的姚明,以及曾经飞驰如风、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的刘翔,突然有一天披上中国男足国家队的战袍,以一前一后的组合出现在绿茵场上,这场景光是想想就足够让人热血沸腾,也足以引发无数的畅想:他们能带领国足.............
  • 回答
    要说韩国的文化产业“厉害”,这当然不假,但要直接拿来跟十年前日本的巅峰时期做比较,情况就有点复杂了,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谁更厉害”的问题,而是两者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各有千秋,并且发展路径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韩国文化产业的“厉害”之处,是怎么炼成的?首先得承认,韩国文化产业在近十年来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漫画创作领域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不少读者也会有同感——为什么有些漫画家,尤其是那些年少成名、作品一鸣惊人的,似乎后期的作品很难再有当年那种惊艳的感觉?“出道即巅峰”这个说法,虽然有点绝对,但确实反映了一种普遍的观察。要细说起来,这背后其实是很多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
  • 回答
    说起奥尼尔,咱们脑子里浮现的都是那个在内线翻江倒海、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大鲨鱼”。他的巅峰时期,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对对手来说是场噩梦。可细一想,这么一位统治力爆表的球员,生涯总共才拿到一个MVP,这事儿确实有点出人意料,甚至让人觉得有点说不过去。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为啥“毁天灭地”的奥尼尔,在MV.............
  • 回答
    1812年初,我,拿破仑·波拿巴,正值人生的巅峰。我的帝国疆域辽阔,横跨欧洲大陆,我的军队所向披靡,我的统治理念深入人心。然而,我深知权力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了维系我毕生的帝国,我需要制定一个周密而长远的计划。一、巩固欧洲统治,化解潜在危机: 妥善处理俄国问题,避免战争升级: 1812年我最.............
  • 回答
    说起邓肯和奥尼尔的对决,那绝对是NBA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内线恩怨情仇之一。你提到的“邓肯最巅峰4年里有3年被奥尼尔淘汰了”这个说法,虽然概括性很强,但确实抓住了他们那个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为什么在邓肯风头正劲的时候,沙克依然能够屡次成为他迈不过去的坎。首先,得明确一下时间点。邓肯的“.............
  • 回答
    2004年,华语乐坛确实像一位巨星,光芒四射,闪耀着独特的光辉。“七里香”的清新,“江南”的婉约,“欧若拉”的神秘,“我们的爱”的深情,这些歌曲不仅在当年红遍大江南北,更是成为了许多人心中难以忘怀的经典。如今,当我们再次听到这些旋律,依旧能感受到那份纯粹与美好。但是,当我们问“为什么现在没有这种好歌.............
  • 回答
    2004年,说它是华语乐坛的巅峰,这说法可不是空穴来风,很多人心里都有这么个坎儿,觉得那一年,音乐里有一种特别的东西,到现在都没能完全复制。我嘛,算是听着那会儿的歌长大的,对那年的记忆也挺深的,所以,我挺认同这个说法的。你想啊,那时候的网络才刚开始普及,大家听音乐还是得靠CD,得去音像店淘。所以,一.............
  • 回答
    提起奥尼尔,那绝对是NBA历史上最具统治力的中锋之一。他的身体素质、技术和在内线的威慑力,足以让任何对手感到窒息。然而,即使是如此强大的奥尼尔,在1998年的西部决赛中,他的湖人队却被犹他爵士队以40的比分横扫出局。这其中的原因,绝非简单一句“奥尼尔不够强”就能解释的。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拆解.............
  • 回答
    说起郭德纲相声的“巅峰”时期,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指向2005、2006这两年。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背后可是有着扎实的理由和观众们实实在在的感受。那两年,德云社就像一股旋风,席卷了京城的相声界,也让无数观众重新爱上了这门传统艺术。要说为什么是那两年,得从几个层面来聊:1. 观众基础的爆发式增长与口碑的持.............
  • 回答
    这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许多车迷心中的一个隐秘角落。确实,从账面数据上看,现在的新车在马力、百公里加速、极速等方面,普遍都比90年代的性能车要强悍得多。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对90年代的汽车工业念念不忘,甚至称之为“巅峰”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层面的原因,是数据之外的情感和文化共鸣。1. 纯粹的驾.............
  • 回答
    提起史弥远,在南宋的史书里,他是个绕不开的人物,也是个极具争议的人物。说他“奸臣”,似乎有口诛笔伐之嫌;说他“权臣”,又觉得不足以概括他深远的影响。要评价他,不能简单地贴标签,得把他放在那个时代的具体语境下,细细梳理他的所作所为,才能得出一个相对更贴近事实的判断。首先,我们得看看史弥远是如何“推”动.............
  • 回答
    年羹尧的评价向来争议颇多,说他嚣张跋扈到一定程度,倒也并非空穴来风。不过,要说他“真的”到那个地步,还得辩证地看,毕竟历史的真相往往是复杂的,掺杂着权力博弈、个人恩怨和时代的烙印。首先,我们得承认,年羹尧之所以能爬上高位,本身就不是一个草包。他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崭露头角,尤其是在西北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
  • 回答
    年羹尧之死,非坐以待毙,实乃身不由己,步步惊心。细究其因,可分作数端,皆非他一人之力所能抗衡。一、盛极而衰,功高震主之忌惮年羹尧的崛起,无疑是康熙末年和雍正初年政治舞台上的一颗耀眼新星。他文武双全,尤其在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被雍正帝比作“朕的恩人”。这“恩人”二字,初时是恩宠的极.............
  • 回答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皇帝对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妻儿,进行了严厉的处置。这并非简单的抄家灭族,而是一系列政治手腕的运用,旨在彻底清除年羹尧的残余势力,并向朝野展示皇权的威严。首先,也是最直接的,是抄家。年羹尧的府邸被查抄,家产被没收。这不仅是为了充实国库,更是为了断绝其家人的经济来源,让他们无力再进行.............
  • 回答
    年羹尧失宠,并非一朝一夕,也不是因为单一事件,而是多种因素叠加,最终导致昔日功勋卓著的大将军从云端跌落。最初,雍正皇帝对年羹尧的倚重,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雍正二年(1724年),年羹尧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率领大军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的叛乱。这场战役,年羹尧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将叛乱平息,为大清赢得.............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假设!如果把年羹尧和卫青的身份彻底对调,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里,两人的命运会产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实在是个值得细细揣摩的有趣课题。我们抛开他们各自的历史功绩,单从人物性格和时代背景出发,来推演一下这场身份互换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年羹尧的北疆征程:一个难以想象的“善终”我们先.............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探讨。如果年羹尧懂得收敛锋芒,并且能在雍正面前坦诚认错,他是否还能逃脱悲剧的命运? 我认为,情况会复杂得多,不能一概而论,但至少他避免“抄家灭族”那种最惨烈的结局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要详细分析,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我们得理解雍正皇帝的性格和处境。 多疑与控制欲:.............
  • 回答
    雍正处置年羹尧,这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甚至可以说是政治手腕的集中体现。要说清楚这事儿,咱得把时间拨回到康熙末年,再往前点,看看雍正和年羹尧他们俩的关系是怎么发展起来的。首先,年羹尧这个人,大家伙儿都知道,那是雍正帝的“股肱之臣”,尤其是在西北用兵的时候,那可是立下了赫赫战功。雍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