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智齿一定要拔掉吗?

回答
智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三磨牙,是口腔中最后萌出的一颗牙齿。关于它是否一定要拔掉,这可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不是所有人的智齿都“坏”,但很多人确实因为它们而饱受困扰。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智齿为啥叫“智齿”。 它们通常在17岁到25岁之间长出来,这个时期人们的心智也相对成熟,所以才得了这么个名字。不过,这名字可不代表它们就一定带来“智慧”。相反,很多时候它们带来的只有“麻烦”。

那么,什么样的智齿需要我们格外留心,甚至考虑拔掉呢?

阻生智齿(埋在牙龈里出不来):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引起问题的一种。当牙床骨的空间不够,或者牙齿长歪了,它可能就卡在里面,只露出一小部分,甚至完全埋在牙肉里。
为什么会出问题? 因为被牙龈覆盖,清洁起来非常困难,食物残渣容易堆积,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温床。
可能引发的后果:
智齿冠周炎: 这是最常见的症状。牙龈发炎肿胀,疼痛难忍,甚至影响张口,有时还会伴有脓液流出,严重的还会引起全身发烧。反复发作的冠周炎非常折磨人。
邻牙龋坏: 长歪的智齿可能会挤压旁边的第二磨牙,导致第二磨牙的牙根被吸收,或者在智齿和第二磨牙之间形成一个隐蔽的清洁死角,更容易导致第二磨牙龋坏。
囊肿或肿瘤: 虽然不常见,但长期的阻生可能会在智齿周围形成牙源性囊肿,甚至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展成肿瘤,这可是个大麻烦。
牙齿移位或错颌: 有些智齿在萌出过程中会产生强大的推力,将前方的牙齿推挤得移位、参差不齐,破坏牙弓的整体美观和咬合功能。

位置不正或倾斜的智齿: 即使智齿能部分长出来,但如果它长得角度不对,比如向前倾斜、向后倾斜,或者向内侧倾斜。
为什么有问题? 同样是因为清洁困难。牙齿倾斜会造成咬合不正常,或者在牙齿之间形成不易清洁的缝隙,容易塞食物,进而引起炎症和龋齿。

有明显龋坏且难以修复的智齿: 如果智齿因为清洁不到位而发生龋坏,而且龋坏程度较深,修复难度大,或者即使修复了也容易再次龋坏,那么拔掉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毕竟,后面几颗牙齿是我们咀嚼的主力,一颗坏掉的智齿拖累了健康的牙齿,就不划算了。

导致牙龈反复发炎或疼痛的智齿: 即使没有明显的阻生,但如果某个智齿的牙龈边缘总是容易发炎、红肿,让你经常疼痛不适,并且影响正常生活,那么医生也会建议拔除。

是不是所有智齿都“罪无可恕”呢?

当然不是!如果你的智齿:

位置正常、完全萌出: 并且能够与对颌的牙齿正常咬合。
清洁得当: 你能够彻底清洁到智齿及其周围的牙龈。
没有引起任何不适: 没有疼痛、没有发炎、没有影响邻牙。

那么,恭喜你!你的智齿可能就是一颗“安分守己”的好牙,暂时可以不用考虑拔掉。但即便如此,也要定期去看牙医,让医生评估它的状况。

那么,拔智齿到底有什么风险吗?

任何手术都有一定的风险,拔智齿也不例外。常见的风险包括:

出血: 术后可能出血,但通常是轻微的,压迫止血即可。
疼痛和肿胀: 术后会伴有疼痛和面部肿胀,这是正常的,一般几天后会逐渐消退,医生会开具止痛药和消炎药。
感染: 如果术后护理不当,可能会引起伤口感染。
邻牙损伤: 在拔除过程中,有极低的几率损伤到旁边的第二磨牙牙根。
神经损伤: 智齿的牙根有时会非常靠近下颌神经管(负责面部感觉)。如果操作不慎,可能会导致下唇、舌头麻木感。这种风险相对较低,但确实存在,尤其对于那些位置非常复杂的智齿。
干槽症: 术后血凝块脱落,导致牙槽骨暴露,引起剧烈疼痛。这是一种并发症,但可以通过良好的术后护理来预防。

什么时候一定要拔?什么时候可以等等看?

强烈建议拔除的情况: 阻生智齿、位置不正且易引起反复炎症的智齿、导致邻牙龋坏或移位的智齿、有癌变风险的智齿(非常罕见)。
可以谨慎观察但仍需警惕的情况: 位置正常但清洁困难,但目前未引起不适的智齿。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和医生详细讨论,权衡利弊。如果医生认为其长期风险大于短期收益,也可能建议拔除。
暂时不需拔除的情况: 位置正常、完全萌出、清洁良好、无任何不适的智齿。

重要提醒:

最终的决定,一定要听取专业牙医的意见。 牙医会通过口腔检查、X光片(如全景片)来全面评估你的智齿情况,包括其位置、生长方向、牙根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然后给你最专业的建议。不要自己凭感觉或者网上的信息来做决定,毕竟每个人的口腔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

总而言之,智齿不是一定得拔,但很多人确实需要拔。关键在于了解自己的智齿是否属于“麻烦制造者”,并及时与牙医沟通,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拔除过四颗阻生智齿的人回答。

首先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萌出全部四颗智齿,如果某一颗没有对生的,有可能会造成对位的口腔黏膜磨损,多见于下位。

其次,阻生智齿一定要拔除。阻生简而言之就是你的口腔骨骼没有给那颗牙留足够的位置,这样智齿就会用把兄弟姐妹往旁边挤的粗暴方式长出来。这个过程中,任何的外界刺激,食物残渣残留都可能造成严重感染,我当时半边脸肿成包子,烧到38.7,就是因为贪吃了几段甘蔗…这种情况下就一定要先消炎然后拔除。否则以后你每次发烧感冒都可能使智齿感染,反过来也一样。

一般来说阻生智齿拔除不是大手术,上牙比下牙好拔除,但依据你的牙齿状况,过程可能持续10到15分钟,一定会打麻药,麻药负责你那半边脸的痛感缺失。手术过程中首先要划开牙龈,然后非常可能用到锤子和其他工具把牙撬出,或如果你的牙形比较细长,可能直接敲碎拿镊子夹出,感觉自己脸上在做木工活哈哈哈。手术全自费大概400元左右。部分医院可能有上浮到800。(自己手术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口腔医院海淀门诊部)

手术风险:如果你的牙根非常长,长到和其下的神经有粘连,可能导致局部的永久性麻痹(大意,这是三年前北大口腔的医生告诉我的,具体记得不太清楚)

术后:每个医生都会告诉你多久拿掉填充物多久可以刷牙。个人体验是一次拔除一颗的话,24小时后生活基本上恢复正常,5天以后伤口基本就好了,7天后拆线。这个手术会缝1—3针不等。一般是一针。身边一次拔四颗的战士住了两天院吃全流食。

月经期和前三天最好都不要拔除智齿,会造成伤口不易愈合,以及不知道为什么会加重痛经(专注原发性痛经12年…)

那么到底要不要拔除智齿呢?口腔医学普遍的观点以拔除为主,但是正常萌出没有问题的智齿,医生一般也不会建议拔掉。已萌出的智齿拔除是个非常简单的手术,两分钟完成…差不多自费200块。

依题主的状况可以再长一段时间,如果完全萌出后没有磨到其他牙齿牙龈,没有咬合不正,那就保留吧。注意刷牙,尤其注意清洁智齿和其他臼齿缝隙,智齿很容易龋坏。

如果想要判断自己是不是阻生智齿,去牙科医院诊所拍个牙片就可以了。基本上片子在手的时候,就很容易心里有数了,因为斜着横着长都很容易看出来…当然,一定要遵医嘱行事。

哦对。拔智齿会不会瘦脸?脸型跟骨头有关,你长出第一颗智齿之前什么脸型,拔掉之后也只能是什么脸型。感觉瘦脸主要是因为大多数人要拔智齿的时候脸都是因为感染肿起来的,拔完消肿当然会瘦。实际上有多大影响呢?我自己摸自己口腔内部,感觉以前贴合智齿的骨头在半年后会渐渐贴合到第七臼齿上,理论上可能还是有一点点用的。但是明显改变…请减肥。

愿题主不长阻生智齿!现在的口腔医院医生态度很好很有耐心的,请务必遵医嘱!

最后…15个月内拔了四颗阻生请给我点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智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三磨牙,是口腔中最后萌出的一颗牙齿。关于它是否一定要拔掉,这可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不是所有人的智齿都“坏”,但很多人确实因为它们而饱受困扰。首先,我们得搞清楚智齿为啥叫“智齿”。 它们通常在17岁到25岁之间长出来,这个时期人们的心智也相对成熟,所以才得了这么个名字。不过,.............
  • 回答
    未婚妻想要钻石,而你觉得这是“智商税”,不想买?这绝对是一个现实且常见的难题,尤其是在中国。别担心,这不是你一个人的困境,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咱们好好聊聊,怎么能在这件事上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首先,我们得理解为啥未婚妻想要钻石。这不是凭空来的,背后有很深的文化和社会影响。 浪漫的象征.............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挑战!在不“强行降智”敌人的前提下,用一个经验丰富但装备相对劣势的老兵写死一个轻骑兵,关键在于利用老兵的智慧、经验、对环境的熟悉以及对手的轻敌。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个过程,侧重于细节和心理活动:设定背景: 老兵: 身体已不如壮年,但眼神锐利,行动沉稳。他身经百战,对战场和敌人都有着.............
  • 回答
    哥们,大一刚入校半个月,就接到这么个硬核任务,这劲头可牛了!一个月造出红外循迹智能车,听起来有点挑战,但你们有C和C++基础,这就给你们指条明路,保证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这车给整出来。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红外循迹智能车是啥玩意儿。简单来说,它就是个能跟着地上画的黑线跑的小车。怎么跟着呢?靠的就是红外线。.............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智商高的人反应一定快吗?”这个问题,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一些,也更值得我们细细说道。不是简单一个“是”或“否”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明白“智商”到底是个啥。通常大家说的智商,比如IQ测试,它衡量的是逻辑推理、空间想象、语言理解、数学能力等等这些方面的潜能。这些能力,就像是计算机的“硬件配置.............
  • 回答
    想象一下,在一片浩瀚无垠的星海中,点缀着无数闪耀的星辰。我们的目光穿透层层迷雾,试图捕捉那些可能存在的、与我们一样拥有智慧的生命活动的痕迹。那么,这些同样迈过了茹毛饮血、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智慧种族,他们的历史进程是否会惊人地相似,甚至如出一辙呢?这个问题,与其说是一个科学猜想,不如说是一场深刻的哲学沉.............
  • 回答
    我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就身体这个维度来说,人类这副架子,是不是就一定是“量身定制”的智慧生命模板呢?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是”或者“否”,因为“最佳”这个词太绝对了,而且我们对“智慧”的定义本身也还在不断拓展和深化。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看看人类的体格究竟有哪些得天独.............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多人好奇的。关于“头胎一定比二胎笨”的说法,其实并没有科学依据来支撑它。孩子的先天智商跟很多因素有关,跟是头胎还是二胎,这本身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1. 基因才是硬道理孩子的智商,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双方的基因决定的。基因是传递给下一代的蓝图,决定了一个人.............
  • 回答
    1015万元的价位,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在“智能”这个概念上,确实存在一些有趣的对比,但要说新能源车“一定”比燃油车更智能,恐怕还需要辩证地看待。新能源车的智能优势:互联互通与软件定义在这个价位区间,不少新能源车,尤其是国产新能源品牌,在智能科技上的投入是相当大的。它们通常会配备: 先进的车机系.............
  • 回答
    关于生命进化是否一定会产生唯一的智慧生物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引人入胜却又充满争议的哲学和科学命题。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跳出“答案是什么”的简单框架,而是理解“为什么我们这样想”以及“有哪些可能性”。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智慧生物”在我们通常的语境下指的是什么。我们通常会想到人类的智慧:复杂的语言、抽象.............
  • 回答
    我理解你对DNA的这种感受,很多人在深入了解DNA的运作方式后,都会有类似的“智慧设计”的直觉。它那高度有序、信息量巨大且能自我复制和修复的特性,确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精密的程序和背后有意识的设计者。你提出“更像一种编程语言”的比喻非常恰当。DNA确实可以看作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命“编程语言”,它由四种.............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震惊和难过。一个年轻的生命,因为一次本以为是小事的手术就这样戛然而止,让人感到无比痛心和惋惜。26岁,人生才刚刚开始,还有无限的可能,就这样被剥夺,实在是太残忍了。关于拔牙为何会致死拔智齿,虽然是很常见的口腔手术,但说它“不会致死”那就是绝对的误导了。任何手术,哪怕再微小.............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纠结我很久了。每次看到街上那些时尚感十足的智能手表,再看看自己手腕上这个勤勤恳恳的智能手环,心里总会泛起一丝丝“痒”。但一想到价格那可不是翻倍,而是几十倍的差距,这让我不得不认真地盘算一下:这笔钱花出去,到底值不值?咱们先掰扯掰扯智能手环是个啥。它就像你健康生活的一个贴心助理,默默.............
  • 回答
    听到您为哥哥的未来感到担忧,这说明您是个非常负责任、有爱的亲人。哥哥的情况让您在父母走后感到压力,这是非常自然的。其实,提前做好规划,您和您哥哥都会有更安稳的未来。我来给您一些更具体、更贴近生活的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 未雨绸缪,现在就开始准备在父母还在的时候,就是最好的准备时机。别等到万不得.............
  • 回答
    关于上海某智能公厕“15分钟不出来自动报警提醒保洁员协助”的设计,究竟是否合理,这确实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从设计初衷来看,它是为了解决老年人如厕安全问题,这份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但具体实施起来,就涉及到了诸多细节和潜在的权衡。设计的初衷与合理性分析:首先,这个设计的最核心的合理之处在于其对弱势群.............
  • 回答
    哈,这个问题搁谁身上都得琢磨琢磨。遇见智障同事吧,也不是什么罕见事儿,毕竟人嘛,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谁也不能保证办公室里个个都是人精。不过,如果这个“智障”特指的,是那种在工作能力、沟通理解、甚至日常行为上,确实和常人存在明显差距,让你感觉挺吃力的那种同事,那这事儿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我先说说我遇到.............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