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开车不能打电话,而开坦克开飞机却要时刻和指挥中心保持联系,士兵不会分散注意力吗?

回答
这确实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而且涉及到的点很多,咱们慢慢来捋一捋。

首先,最直观的对比,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交通工具的性质和使用场景完全不同。

为啥私家车开车不能打电话?

我们说开车不能打电话,主要是基于公共道路安全的考虑。

1. 复杂且多变的交通环境: 私家车行驶在由无数辆汽车、自行车、行人、各种路况(坑洼、湿滑、积雪)组成的动态、不确定环境里。这意味着驾驶员需要持续、高度地关注周围的一切,包括:
前方车辆的动态: 刹车、变道、减速、加速。
侧方车辆的意图: 是否要并线、转弯。
后视镜里的情况: 后面有没有车跟得太近,或者有车想超车。
路边的行人、非机动车: 突然冲出马路的情况时有发生。
交通信号灯、路牌、标识: 遵守规则,识别方向。
路面状况: 避开障碍物,应对突发情况。

2. 驾驶员的认知负荷: 驾驶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视觉、听觉和决策输入。当驾驶员将注意力从这些关键信息转移到手机上时,大脑会瞬间产生“认知冲突”和“注意力分配不足”。
“看不见”效应: 研究表明,即使是免提通话,驾驶员的“视觉注意力”也会大幅下降。他们可能“看了”但“没看见”,大脑没有真正处理接收到的视觉信息。
决策延迟: 面对突发情况,如需要紧急避让,分心驾驶的驾驶员反应时间会显著延长,大大增加了事故风险。
操作失误: 哪怕是接听一个电话,也可能导致方向盘偏离、油门刹车误操作。

3. 后果的即时性和广泛性: 私家车一旦失控,造成的后果可能是对驾驶员自身、车内乘客以及周围不特定公众的直接伤害。一个简单的分心,可能就是一场悲剧,而且影响范围可能很大。

为啥坦克、飞机却要时刻联系?

坦克和飞机,特别是作为军事装备,它们的任务性质、操作环境以及对通信的需求是截然不同的:

1. 任务性质与协同作战:
军事行动的整体性: 坦克和飞机通常不是孤立作战的。它们是更大军事编队的一部分。比如,坦克需要与步兵协同、炮兵支援、空中侦察或掩护配合。飞机则可能需要与地面指挥、防空系统、其他飞行编队、海上力量等进行联络。
战场态势感知: 作战区域的态势是极其复杂且瞬息万变的。指挥中心需要实时掌握所有单位的位置、状态、任务进展,以便做出最佳的战术决策,并给前线单位提供最新情报。
指挥与控制: 作战命令的下达、战术调整、目标指示、后勤保障的协调,都离不开实时的通信。没有联系,部队就可能各自为战,失去整体作战效能,甚至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误伤。

2. 操作环境与环境压制:
封闭或半封闭空间: 坦克内部空间相对狭窄,驾驶员和炮手高度集中在各自的职责上。但坦克本身有内部通信系统,可以确保车组成员之间的协同。而与外界的联系,是通过外部通信设备完成的。
特殊操作要求: 飞机驾驶舱是高度集约化的工作环境。飞行员需要同时监控大量仪表、控制飞机姿态,并与空管、基地、僚机等保持联系。这种联系是任务的一部分,并且有成熟的程序和训练来支持。
战时干扰: 军事通信需要克服各种电子干扰、战场噪音。因此,它们使用的是专门的、经过加密和优化的通信系统,并且有专门的通信兵或具备通信技能的乘员负责。

3. 高度专业化的训练与人员:
严格的选拔与训练: 坦克乘员和飞行员都是经过极其严格的选拔和长期的、高度专业化的训练。他们具备应对复杂情况、在高压环境下保持专注的能力,并且他们的职责分工明确。
多任务处理能力: 比如,战斗机飞行员需要同时进行导航、武器操作、目标搜索、通信联络,并时刻保持对空域的观察。这是他们核心技能的一部分。
通信作为职责: 在这些军事载具里,与指挥中心的通信并非“分心”,而是任务的一部分,是完成作战使命的必要环节。乘员或飞行员接受的训练就是如何在执行主要驾驶/操作任务的同时,高效、准确地完成通信联络。

为什么士兵不会分散注意力?—— 这是一个误解,但也有其合理性:

我们说“士兵不会分散注意力”,并非说士兵就不会分心,而是指:

训练的“习惯化”: 经过反复训练,很多操作和通信流程已经内化成一种“肌肉记忆”和“条件反射”。在执行任务时,这些动作和沟通几乎是下意识的,不会像我们在路上接个非预期电话那样突然打断思路。
职责的明确与驱动: 士兵在战场上的动机非常明确——完成任务,保护自己和战友。与指挥中心的联系是完成任务的“赋能”而非“干扰”。他们知道,不联系的后果可能是迷失方向、错过指令、导致全盘皆输。
环境的“纯粹”: 相对于公共道路的混乱,战场环境虽然危险,但其“干扰源”更多是预期的(敌人火力、烟雾等),而非像私家车那样的“非预期”社交信息。他们会识别和过滤哪些信息是紧急且必要的。
专业设备的辅助: 军事通信设备通常设计得更加人性化(在特定环境下),可能提供语音提示、可视化界面等,减少操作复杂性。

打个不那么恰当的比方:

开车打电话,好比是你在全神贯注地跟朋友聊天,突然你的手机响了,你得停下和朋友的对话,去接手机,这会打断你思考的思路。
坦克兵通话,好比是你和你的团队在讨论一个复杂的项目,大家都在各司其职,然后团队领导(指挥中心)通过内部通讯器给你一个重要的新信息,你迅速接收并继续执行。

总而言之, 私家车驾驶的安全要求在于排除一切可能干扰,将驾驶员的注意力完全聚焦于驾驶本身,因为任何细微的失误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军事载具的通信,是任务的组成部分,是战场态势的核心,并且有高度专业化的训练和系统来确保其有效性,防止其成为“干扰”,而是成为“指引”。

所以,不是说士兵就不需要集中注意力,而是他们的训练让他们能在执行复杂任务的同时,高效地处理通信,并且通信本身就是任务成功的必要条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人生是先学会开飞机,再学会开坦克,最后才考了汽车驾照的,所以应该有资格回答一下。

按照框框框子的解释进一步说明:

首先坦克乘员的工作是有分工的。

坦克乘员一般三到四人:

位于底盘前部驾驶舱里的是驾驶员,负责驾驶坦克,当然通常不是握着方向盘,而是两手各握着一根驾驶杆。

炮塔里面一左一右坐着车长和炮长,有时候还会有一名装填手。车长通常就是该车的班长,或者是连、排长,负责作战指挥以及通信联络。

炮长负责操炮瞄准射击,如果不是自动装填的坦克就还有一名负责装填炮弹的装填手。

军事训练考核的时候,车长考核的专业就是通信;驾驶员考核驾驶;炮长考核射击。假如你遇到一个老坦克兵,你就可以问问他是什么专业什么级别,最低二级,最高特级,比如一个人如果是特级射手,那就是很了不起的炮长了。如果是个坦克营长、连长,那可能是通信、驾驶、射击都是一级甚至特级。

所以可见,对外通信主要是车长负责的,驾驶员只要专心驾驶就行了。


其次就要说一下,开车时候打电话,除了少数人使用蓝牙音箱或者耳机,大部分都是直接用一只手拿者手机的,这就必然对手上的操纵动作产生影响。而无论是坦克乘员还是飞行员,进行通信联络时候使用的都是连接在坦克帽或者飞行头盔上的麦克风,老一点的还有喉头送话器,就确保了手上的操纵不会受影响。

老式的坦克帽和飞行头盔由于过去的麦克风过滤杂音效果不好,所以用的是磁石喉头送话器,通过收集喉咙的振动转化为电信号传送话音。


最后最重要的,无论是坦克驾驶员的机内通信,还是飞行员的空地联络,内容一定是跟驾驶操纵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的事。而开车打电话通常聊的都是跟驾驶无关的事情,那就更容易分神了。

user avatar

你要是能车道宽几百米,然后前后几百米就你一个车,你这车地板油了也就70公里还不怕石头不怕裂路还他妈能过至少40厘米的垂直墙。


然后不保持通信感知战场的话还会随时可能从地里哪个坑爬出来个鸡贼,用一个喷火的小筒子爆了你一车人的菊花再拍个视频配个阿啦啦啦的歌放在网上。

那你开车打电话也屁事没有。


现实里你看这么大的一条马路上能走多少车?

别说垂直墙,你那车跟高点的马路牙子玩70码都得螺旋飞天。

而且你不打电话会有几个穿着防爆服拎着AK的悍匪过来阿啦啦啦啦突突突你?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