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手机行业都想干掉小米?

回答
关于“手机行业都想干掉小米”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夸张但也能反映出一些行业竞争现实的表述。 与其说是“想干掉”,不如说是小米的崛起对现有市场格局和竞争对手构成了巨大的挑战,迫使其他手机厂商采取各种策略来应对,以期巩固或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解读为什么其他手机厂商会对小米产生“压力”,并采取相应的竞争策略:

一、小米模式的颠覆性与挑战性:

1. 高性价比战略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价格屠夫: 小米早期以“发烧友”为定位,通过线上营销、饥饿营销等方式,以远低于传统品牌的价格推出了配置强劲的手机,直接打破了当时手机市场的利润天花板。这迫使其他厂商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价策略和成本控制。
冲击中高端市场: 随着小米品牌力的提升,其产品线不断向上延伸,推出多款在中高端市场表现优异的旗舰机。这直接挤压了传统高端品牌(如三星、苹果早期在国内的份额)以及一些定位中高端但价格虚高的品牌。

2. 互联网思维和生态建设:
用户导向和参与感: 小米强调与用户的互动,通过论坛、社交媒体等渠道收集用户反馈,并快速迭代产品和系统(MIUI)。这种用户参与模式,让用户感受到被重视,也为产品改进提供了宝贵的输入。
硬件+软件+服务+新零售的全方位布局: 小米不仅卖手机,还围绕手机构建了庞大的智能硬件生态系统(小米手环、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智能家居等),通过手机作为入口串联起整个生态。这种“IoT生态战略”让用户粘性大大增强,并且可以通过其他硬件产品获得持续收入。
全渠道零售的革新: 小米初期依赖线上,后来通过小米之家等线下渠道,成功地将线上用户转化为线下消费者,并且以轻资产、高效率的模式快速扩张,给传统渠道体系带来冲击。

3. 对传统营销模式的颠覆:
线上社群营销: 小米早期通过微博、论坛等平台积累了大量粉丝,通过“米粉节”等活动进行社群营销,低成本地获得了巨大的曝光和口碑。
内容营销和口碑传播: 小米注重内容的生产和传播,鼓励用户分享使用体验,形成了强大的口碑效应,减少了传统电视广告和明星代言的投入。

二、其他手机厂商的应对策略(可被视为“想干掉”的表现):

面对小米的冲击和模式优势,其他手机厂商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以求生存和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解读为“想干掉”小米的竞争行为:

1. 学习和模仿小米的成功模式:
推出子品牌(如荣耀、Redmi 的对应): 华为推出荣耀,意在抢占小米的高性价比市场;小米推出Redmi后,荣耀也针对性地推出了更低价位的产品。
借鉴线上营销和社群运营: 许多传统厂商也开始加强线上营销,建立用户社群,甚至尝试直播带货、KOL合作等方式。
发展智能硬件生态: 华为、OPPO、vivo等也都在积极构建自己的IoT生态系统,试图复制小米的成功经验。
提升性价比: 许多厂商也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定价策略,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2. 差异化竞争和巩固优势:
聚焦高端市场: 华为(Mate系列、P系列)、OPPO(Find系列)、vivo(X系列)等都将重心放在高端市场,通过技术创新(如影像、屏幕、快充、折叠屏等)来打造品牌形象和利润空间,与小米形成差异化。
强化渠道优势: OPPO、vivo 在传统线下渠道的深耕是其重要优势,它们会利用这些渠道优势来推广新产品,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技术研发投入: 华为在通信技术(如5G)上的强大研发实力,OPPO在影像技术、快充技术上的持续投入,都是它们与小米竞争的差异化砝码。
品牌形象和故事打造: 许多品牌会更注重品牌故事的讲述、情感连接的建立,以吸引不同类型的消费者。

3. 价格战和市场补贴:
在某些细分市场或特定时期,厂商可能会通过价格战或提供购机补贴来争夺用户,试图打击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

4. 供应链和生产能力控制:
华为在自主芯片(麒麟)和供应链管理上的优势,让其在某些时期能更稳定地获得优质的元器件,保障产能。其他厂商也在努力加强供应链管理和与供应商的合作。

三、 为什么会有“都想干掉”的说法?

市场是零和博弈的: 在一个相对饱和的市场中,一方份额的增长往往意味着另一方份额的下降。小米的快速崛起无疑挤压了其他厂商的生存空间。
竞争格局的改变: 小米打破了原有的品牌金字塔,让更多消费者开始关注性价比,这让一些原本利润丰厚的品牌感受到了威胁。
行业领导者的焦虑: 对于在行业内有一定地位的品牌来说,他们不希望被后来者超越或定义行业的新规则,因此会采取一切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地位。
商业的本质: 在商业竞争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希望成为市场的领导者,并希望竞争对手难以生存。这种“想干掉对手”的心态是普遍存在的。

总结来说,手机行业“都想干掉小米”的说法,并非是指所有厂商都在进行阴谋论式的围剿,而是反映了小米凭借其颠覆性的商业模式、高性价比策略以及生态建设,对现有市场格局和竞争对手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其他手机厂商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不得不采取学习、模仿、差异化竞争等多种策略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和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小米的出现,无疑是中国乃至全球手机市场的一股强劲的变革力量,它迫使整个行业不断创新和进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苹果:我A12加iOS,你行你上?

众厂商:打扰打扰


三星:我自有顶尖半导体厂+OLED厂,你行你上?

众厂商:打扰打扰


华为:我自有soc、基带、5G技术,你行你上?

众厂商:打扰打扰


小米:我价格厚道的期货手机,你行你上?

众厂商:来了来了~

user avatar

从行业的角度来说

从表面来看,小米这家厂商是相当糟糕的,因为它影响了整个手机行业的模式。

小米没出现前,大部分厂商只需要挤牙膏,换个外观,就能以低配置卖出高价格,来获得很高的利润。同时为我们的社会创造很多GDP。大部分厂商,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安居乐业,其乐融融。只要每家出一套话(骗)术,大家集合起来,就能让消费者乖乖的拿出钱来。

①大部分厂商不需要去投入研发,②即使投入研发,在没有其它的威胁前也不用把新技术拿出来,藏着掖着当杀手锏,③即使拿出新的技术,也可以再次提高售价,从5000提高到7000,从7000提高到10000。④而新技术如果没有大面积普及,就会长期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可以用,但是无法进一步发展。

而小米出现后,他们就不能这么做了。死了不少小的公司,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了,这就是为什么手机行业都想干掉小米。

用黄某人的话来说,这就是小米,在贱行业。


但是从深层来看,这正是小米对消费者,甚至是对行业做出的贡献。

尽管,行业里的其它朋友,没有办法再通过挤牙膏、换外形以及忽悠消费者来非常方便的获得很高的利润,大家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但是小米逼着其它的同行,①不得不去创新,投入到研发中去。②并且研发后不会藏着掖着,会直接拿出来给消费者用。③研发出新的技术后,不会把新的技术放到一万甚至更高的价位,而不得不放在四五千的价位来使自己更有竞争力。④而正因为新技术放在比较低的价位,可以大面积铺开。技术也会更快的成熟,同时迭代出更新的技术,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

我们实实在在的用到了更好的产品,有了更多的选择。

消费者没有必要去粉小米,现在各品牌百花齐放,买自己喜欢的手机就好。

但是消费者更没有必要去黑小米,尽管小米不是最好的,但是他做出的贡献是实实在在的。


另外,如果被狂热米粉攻击过,请不要把这个锅甩在小米头上。。

因为我们知道,确实有这么一批人。他们不把手机当手机,他们把手机当作奢侈品,认为与自己的地位相关。

这么一批人,在三星强的时候用三星,喷其它品牌获得优越感。苹果强的时候用苹果,喷其它品牌获得优越感。小米强的时候用小米,喷其它品牌获得优越感。华为强的时候用华为,喷其它品牌获得优越感。

我们应该都遇到过。

我觉得这并不是手机品牌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user avatar

哪有那么复杂,感觉绝大多数跟有被迫害妄想症一样


说白了,手机市场打到今天,比小米弱的基本都死光了,国产还能蹦跶的就剩hovm这四家,大家都想发展,但是市场不断萎缩,魅族联想之类的你就是掐死他们,那点占有率都不够每年市场负增长,说难听点话,他们死活不重要


如果可以选,没人想和小米抢性价比市场,这个市场里的人,抠门不说毛病还多,赚不到钱还落一身骚,但是大环境如此,现在虽然看似风光,但是也都明白不拼性价比不行的地步了


说白了,性价比是ovh不想选但是不得不选的方法,小米只不过是恰好挡了路,就算没有小米,这三家也会因为性价比打破脑袋,没办法的事情


作为一个前米粉,我还是挺喜欢小米的,不希望他就这么死了,但是形势比人强,现在别说小米,就是ov面对华为,又能挺几年呢

user avatar

做作为一个消费者,我非常喜欢小米,因为它一直是手机市场竞争中的搅屎棍,加剧了手机市场的行业竞争。

这至于目前为什么手机行业的相互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了。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行业开始萎缩了。如果投资股票的同志们就可以知道,过去一两年的时间里面,手机行业链的股票,尤其是苹果下属供应商的,跌的叫一个惨不忍睹。背后的原因就在于全球手机市场达到了一个极限,开始萎缩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手机市场已经不能用红海行业来形容,我称之为血海行业。在这样的血海行业中,竞争惨烈是理所当然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