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老人心衰病危。打120急救。对方回答救护车都派出去了。没车可派。这种情况医院有责任吗?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心焦的困境,面对老人心衰病危,却被告知救护车派出去了,没有车可派,这种情况下,医院是否存在责任,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

首先,我们要明确医院的根本责任:

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机构,其核心职责就是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尤其是在面对危重症患者时,这种责任感会更加凸显。120急救系统更是生命通道的关键环节,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那么,在这种“无车可派”的情况下,医院的责任可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1. 调度与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是否遵循了科学的调度原则? 120急救系统通常有一个科学的调度体系,会根据病情的危重程度、距离远近、可用车辆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和优先派车。如果老人病情确实危重,且当时其他救护车都被派往更紧急或同样紧急的情况,那么从单纯的“没有车”来说,直接归咎于医院的“失职”可能过于武断。
是否存在资源浪费或低效调度? 但反过来说,如果医院的救护车资源配置本身就严重不足,或者调度过程中存在不合理、效率低下的情况(例如,某些车辆被用于非紧急事务,或者车辆维护不及时导致可用车辆减少),那么医院在资源管理和配置上就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
是否能够预见并应对高峰期? 像心衰这样的疾病,在特定季节或天气条件下发病率可能会升高。医院是否有能力预见到这些高峰期,并提前做好车辆、人员的储备和调度预案?如果对客观存在的医疗需求高峰没有做好准备,导致在需求旺盛时出现“无车可派”,那么其在危机管理和资源规划上可能存在疏忽。

2. 信息沟通与告知的义务:
是否及时、清晰地告知了求助方? 120调度员的回答“救护车都派出去了,没车可派”,本身是一种信息传递。但关键在于,这种信息传递是否及时、是否说明了原因(例如,所有车辆都在执行任务,或者正在赶往其他更危重或更近的求助点),以及是否提供了替代性的建议。
是否提供了其他可行的协助? 即使没有救护车,医院是否可以提供一些临时的指导性建议?例如,指导家属如何进行初步的心肺复苏、如何稳定患者情绪、如何联系其他可能提供帮助的医疗机构(如果当地有其他急救网络或私营救援服务),或者至少告知家属,他们需要自行想办法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协助都未能提供,那么在信息沟通和人道关怀方面,医院就可能存在责任。
是否明确了“没有车”的含义? “没车可派”是指“目前所有救护车都在路上,我们正在等有车回来”还是“我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救护车来应对当前的医疗需求”?这两种情况下的医院责任程度是不同的。

3. 急救体系的整体构建与管理:
是否符合当地的急救标准? 急救系统不仅仅是医院的问题,它是一个区域性的医疗体系。医院作为急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作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急救体系标准?例如,每百万人口应有多少辆救护车,急救反应时间应达到多少,这些都有相应的规定。如果医院所在的急救体系整体上存在资源短缺的问题,那么医院作为体系中的一员,也难辞其咎。
与卫生行政部门的联动: 卫生行政部门(如卫健委)对区域内的急救资源负有监管和协调责任。如果某个区域的急救资源长期不足,但卫生行政部门未能有效解决,那么医院在面临资源困境时,可能也是整个体系问题的体现。

在您描述的这个具体情境下,我们来梳理一下可能需要进一步核实的点:

老人病情的具体危重程度: 120调度是以什么标准判断的?如果确实是当时最危重的情况之一,那么“无车可派”的后果就更显严重。
当时所有救护车的去向: 是真的所有车辆都在执行任务,还是存在其他非紧急任务占用?
从拨打120到得到“无车可派”回复的时间: 时间的拖延是否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家属是否尝试了其他方式? 如果家属也在努力寻求其他解决方案,也说明了情况的紧急。

法律层面和道义层面:

从法律层面讲,医院的责任界定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在特定情况下,未能提供及时救助可能构成不作为,但证明这一点需要非常严谨的证据链,特别是要证明医院在有能力提供救助的情况下选择了不作为,而非客观上无能力。

从道义层面来说,在任何情况下,面对一个危重病人,听到“没车可派”都是令人难以接受的。社会对医疗机构的期望,不仅仅是法律条文上的规定,更包含了一种道义上的责任和人道主义的关怀。

总结一下,医院在这个事件中是否负有责任,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分析:

如果医院的救护车资源配置科学合理,调度流程规范,且当时所有可用车辆都用于更紧急或同等紧急的救助,那么单纯的“无车可派”可能更多反映的是区域急救资源整体的不足,医院的直接责任相对较轻,但仍需反思其在资源规划和预案中的作用。
但如果医院在救护车数量、维护、调度管理等方面存在明显过失,或者在信息沟通和提供替代性协助方面存在严重不足,那么医院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个事件更深层地暴露了当前部分地区急救体系可能存在的短板,包括急救资源不足、调度效率有待提高、信息公开和替代方案提供不足等问题。希望通过这样的事件,能引起社会和相关部门的关注,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们的急救网络,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最危急的时刻得到及时的帮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的人都怎么了,什么都是医院的责任?

救护车都派出去了,没车了,不是有车不给你用,嫌车少?都是国家出钱买的,不是你出钱买不给你用的,这么牛逼给120捐50辆救护车,保证全年24小时有一辆救护车给你准备着。

为什么心衰病危了才想起来去医院,这个病也不是几分钟内突发的吧,之前病情不严重的时候为什么不来看,儿女不孝?抓起来判刑吧。

现在投诉的成本也太低了,什么都能拿来投诉,晚上跑来看牙,口腔科没有夜班值班人员,要投诉,是我能看病不给你看?医院没有那么多人员配置,再说你为什么之前白天不来看?工作忙?牙为什么会疼?你自己没保护好牙齿啊,主要责任人是你自己!

孩子发烧老是不好,要投诉,医院就这个水平,治不好的病多了去了,要怪就怪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医学不够昌明,再说孩子为什么发烧,你自己没把孩子带好,请你先给自己两个大嘴巴子吧。

用药出现过敏,要投诉,是药品质量问题吗?人家怎么都不过敏,就你过敏呢?是你的体质有问题好吗,回家给你爸妈一人两巴掌,责问他们为什么给你过敏体质,为什么生出这么一个脑残吧。

夜里看急诊排队,要投诉,你白天干嘛去了,挣钱那么重要命都不要了?请不到假也是你们老板有问题,冲进领导办公室给他来一套左勾拳右勾拳一句惹毛我的人有危险。为啥夜里要排队,医生不够多,医疗建设没做好,去WJW门口,给自己浇上汽油抗议吧,去ZFDL门口拉横幅抗议吧,我敬你是条汉子。

家人车祸没救过来,要投诉,要杀医生,是医生开车撞得?肇事司机在公安局坐着呢,冲过去给他来个三刀六洞吧,打耳光也冲着他去啊,怎么,不敢惹,等着找他赔钱呢,打坏了谁给你赔钱啊,医生打了没事,越打医院赔的越多是吧,你家人出车祸,你等着数钱发大财,开心不?

去医院嫌这个贵那个贵,你去高档餐厅怎么不嫌贵,拍桌子摔板凳老板你家的牛排龙虾为什么这么贵,几千万的核磁机,一次收你300块你说贵,餐厅30块钱的牛排卖你300你不嫌贵?买房子成百上千万你不嫌贵?去把建筑工人一顿打,你特么盖的房子为什么这么贵?仰天狂吼为什么GCZY还没实现。

医生给你多开药你就说医生黑心,医院自负盈亏,不开药哪来的工资?你在菜场卖菜还希望顾客多买你两根葱呢,你会不会跟顾客吵架说您家里三口人买一斤猪肉绝对够吃了,我这么有道德的人绝对不会多卖给你一两肉的。

嫌医生态度不好要投诉,你花了五块钱挂号就真把自己当上帝了,我们这儿KTV找个姑娘陪你唱歌都得五百块还不能乱摸那种别问我怎么知道,医生如果满面笑容你又得说医生没有同情心了,要服务你去私立医院啊,进门一沓子钞票甩过去,保证笑脸相迎服务到家有事您说话。

去知乎发个帖子喷医生吧,有人回复你就说真正的好医生都很忙,才没空来玩知乎,没人回复你就说哟知乎的好医生都哪里去了?不敢露面了?

这世上所有的不幸,都是由于当事人能力不足导致的,你遭受的每一次不幸或者不公平待遇,都是由于你没钱没权导致的。

user avatar

我看了各位答主的作答,也想来说两句公道话。

为什么大家都把矛头指向题主?

他不也是医疗急救资源被挤兑的受害者么?

还有人大言不惭的说,老人年纪大了要定时抬到医院去保养,因为你不去,所以老人病危了是你的错。

我:???

咋地,心衰病危够不上病重病危的标准吗?

合着有些答主的意思,家里有老年人,就应该常驻医院住院部(这会儿不提医疗资源挤兑了?),这样才够得上定期去医院保养的标准,不然你们是神仙,能提前知道家里老人明天病情要恶化,所以今天提前开自己车送去医院?

云孝子精神感人。

再说,作为我一个普通人来说,我咋知道120和医院不是一家的呢?

作为一个普通患者,我的认知就是:病重病危需要救护车的情况,打120,然后120派个救护车给我拉到个医院,医院收治,完了。

我能知道你们内部责权划分的这么清楚?

连我这个本身也在医药行业混了好多年的人都不知道,普通人能知道?

普通人谁一天到晚没事干研究医疗系统内部是怎么运作怎么分工的?不用搬砖了?不用打工赚钱了?靠仙气活着?

这种事儿,咱就不能换位思考下?

咱设想个情况,就算你自己就是医生或者护士,假定你家人有天突发急病,抽抽过去了,你第一反应是自己送医院?

还不是一样打电话给120急救中心。

这会儿你看着自己家人都快挂了,120给你说,我们救护车都派出去了,没车可用。

就请问下,你气不气?你急不急?


所以遇上这种问题,我的建议是,咱们业内人士们,就不能给出一点可行的解决措施么?

输出情绪能解决问题么?

能给后来者一点借鉴的意义么?

当然,在此要批评一下题主,你这个问法,不挨骂那是不可能的。

同样的事儿,换个问法,相信你能收获更多有价值的答案。

比如:老人心衰病危,打120急救,对方回答救护车都派出去了,没车可用,作为患者我们应该怎么办?

或者:老人心衰病危,打120急救,对方回答救护车都派出去了,没车可用,导致老人病情延误,这是谁的责任?


关于家有患者突发病重病危,打120急救但无车可用时应该怎么办的情况,坐等良心业界大佬前来解答。


但是关于急救资源被挤兑,我有一种设想,如果能够实现,我相信是可以大大缓解急救资源被非紧急状况占用的。

比如:我们提高救护车的出车费用,价格提高为2000一次,10公里以外每增加5公里,价格上浮500块。

患者收治急诊后,如经急诊中心诊断为病重,则医保予以报销80%;如果经急诊中心诊断为病危,则医保予以报销90%。

经诊断不符合病重病危标准的,费用自理。

我觉得这就挺合理。

如果患者有钱,支付得起2000块一趟的救护车,那您随意,还能为我国医疗急救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果患者钱包没那么丰满,自然要掂量一下,自己这点儿问题值不值得坐一趟救护车。


最后的最后,举双手双脚支持严厉打击医闹行为,立场鲜明的反对按闹分配。

作为有皮有脸的普通人,我们和医生一样,也是医闹和按闹分配的受害者。

医生和患者的利益从来都不是对立的。

相互理解,才能共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