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武则天死后,李显为什么会力排众议达成武则天归陵的愿望?

回答
武则天死后,她的儿子李显之所以能够力排众议,将母亲安葬于乾陵,完成她生前最后的遗愿,这背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掺杂了政治考量、情感因素以及对历史走向的微妙把握。要想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层层剥开当时的复杂局面。

首先,我们得回到武则天去世的那个时间点——公元705年。此时的李显,也就是后来的唐中宗,虽然已经复位成为皇帝,但他的权力基础并非稳固。经历了武则天长达数十年的统治,朝堂上的政治势力错综复杂,既有拥护武氏政权的旧臣,也有期望恢复李唐正统的元老。更关键的是,上官婉儿等人在武则天晚年扮演了重要角色,她们的势力和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

在这种背景下,让武则天“归陵”,即以皇帝的规格安葬在乾陵,是一个具有极高政治敏感度的话题。乾陵是唐高宗李治的陵墓,武则天作为皇后与高宗合葬于此,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权力与地位的象征。但她以皇帝身份篡位,打破了李唐皇室的祖制,反对的声音自然不会少。

李显力排众议的关键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

一、政治上的平衡与稳定需求:

缓和与安抚各方势力: 武则天统治期间,虽然任用了不少有才能的人,但其统治方式和其家族的崛起,也得罪了不少传统士族和李唐宗室的势力。李显登基后,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就是稳定朝局,避免动荡。此时,强硬地否定武则天的所有成就,甚至对其进行政治清算,无疑会激化矛盾,引发新的政治危机。将武则天“归陵”,是一种政治上的妥协,承认其作为皇帝的事实,同时也是对过去的一种告别,以此来安抚那些曾依附于武则天或在武周时期获得政治利益的官员和群体。这有助于减少阻力,让国家机器能够平稳过渡。
维护皇权的正统性(一种微妙的策略): 尽管武则天是以武周政权的名义统治,但她终究是李唐皇室的一员,是高宗的皇后。将她安葬于乾陵,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将武周政权的存在“收编”进了李唐皇室的历史叙事中。这比将她作为一个“篡位者”边缘化,反而更能体现李唐皇室的包容性和历史的延续性。李显这样做,并非完全承认武则天的合法性,而是在政治现实面前,选择了一种更务实的方式来维护自己作为李唐正统继承人的地位。他可以借此宣示:我李显才是李唐皇室的合法继承人,武则天的统治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插曲,但她作为我母亲的身份是无法否认的。
避免政治斗争的延续: 武则天死后,围绕她的评价和身后事的争论很可能演变成新的政治斗争。李显如果放任这种争论,他自己很可能成为各方角力的焦点。将武则天安葬于乾陵,是一个相对“既成事实”的处理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将关于武则天的政治辩论“尘埃落定”,避免其继续发酵,干扰自己的统治。

二、情感上的孝道与人伦考量:

母子关系: 无论政治斗争多么激烈,李显毕竟是武则天的儿子。虽然他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曾被贬斥甚至流放,但他最终能够复位,某种程度上也与武则天晚年对他有所倚重有关(尽管这种倚重有其复杂动机)。在母亲去世后,作为儿子,李显自然会考虑到孝道。即使有大臣反对,他也有理由以“孝”来回应。在古代中国,孝道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维系家族和国家稳定的基础之一。以孝道来压制政治上的反对声音,是具有强大说服力的。
对自己地位的确认: 武则天是他的母亲,也是他复位的重要推手(尽管这个推手是出于自己的政治考量)。将武则天安葬于乾陵,也是对他自己作为武则天之子,以及他继承皇位的合法性的一种间接确认。

三、武则天生前的遗愿与影响力:

武则天临终的安排: 武则天在临终前,虽然禅位给李显,但她仍然对自己的身后事有着清晰的安排。她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妥善的安葬,并且与其丈夫唐高宗合葬。这一点,并非是秘密,李显不可能不了解。
武则天生前的人脉与影响力: 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武则天依然拥有相当的影响力。一些曾受她提拔和重用的大臣,在武则天去世后,也可能出于对武则天生前恩情的考虑,或者出于政治上的考量,会倾向于满足她的遗愿。李显在做决定时,也需要考虑到这股潜在的势力。

如何“力排众议”的细节:

“力排众议”并非意味着李显真的能够完全压制所有反对声音。更可能的情况是,他采取了一种策略,即:

1. 优先利用“孝”的道德说辞: 在公开场合,李显会以儿子对母亲的孝道来阐述自己的决定。这是最容易获得理解和支持的说辞。
2. 争取关键大臣的支持: 他可能会私下与一些核心大臣沟通,解释自己的政治考量,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一个支持他决定的核心圈子。
3. 默认或容忍部分反对: 对于一些非根本性的反对声音,李显可能不会过分打压,而是选择默许,在政治舞台上制造一种“经过讨论”的假象,让决定看起来不是那么武断。真正的“力排众议”,是指他顶住了那些可能导致严重政治动荡的阻力,最终将决定执行下去。
4. 通过仪式和象征意义来巩固: 一旦决定安葬于乾陵,接下来的安葬仪式和相关的宣传,就会强调其合法性和历史的延续性,逐步将这一事件转化为既定事实。

总而言之,李显力排众议达成武则天归陵的愿望,是一项复杂的政治与情感决策。他需要平衡各方政治势力,维护皇权稳定,同时也要顾及母子亲情和前朝的既定安排。最终,他选择了以“孝道”为突破口,以政治上的务实考量为支撑,巧妙地处理了这一敏感问题,从而完成了武则天生前的最后遗愿。这个决定,也为唐朝历史的后续发展,埋下了一层复杂的注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李显二次上位时候,最大问题是自己并没有足够实力。宋代以前的皇帝,如果继位之前没有得到足够培养,自身缺乏足够的班底势力,那么这个皇位是很不稳的。而李显无论是做庐陵王还是做太子,都是在母亲阴影下畏畏缩缩生存的,根本没有得到什么专门培养机会,所以缺乏自己的班底。神龙政变时候,他虽然看起来是最大受益者,但更多就是一个符号人物,政变的人马并不是他的力量。

所以,中宗上台后,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怎么稳定自己的皇位。

这时候如果清算武则天的话,就意味着必须清算武则天时代的众多拥护势力,武家和太平公主势力首当其冲,众多武周朝的获益者也会人心惶惶。这种情况下,本来已经势力最大,有策划了神龙政变的张柬之、敬晖们就彻底一家独大,和他们不同的势力要么被名正言顺的清算,要么就得赶紧投靠张柬之们。这么一来,李显这个皇帝只能面临一个光杆司令的结局。他将比他父亲登基时候面对长孙无忌时更加弱势——长孙无忌还有李绩可以制衡一点,张柬之们到时候谁来制衡呢?


而真实历史上,李显登基后,恰恰就是依靠武三思等武周时期的势力,来对付神龙政变时候势力最大的五王,最终将张柬之等五王彻底斗败。此时,李显才真正控制住各方势力,真正掌握皇帝的权柄。

试想,如果李显一上台就清算武则天,必将牵连武家及相关非五王的势力,那下一步还有什么机会从张柬之们那里拿回权柄呢?

而敬晖后来遗憾的,也是神龙政变后没有一鼓作气把武家赶尽杀绝。可见,大家都看到武家代表了武周时期一个不可忽视的势力,如果赶尽杀绝了,五王就没有外在对手了;如果留着,一旦有人能整合这些势力,就能翻盘。


所以,李显不管对母亲感情怎样,都不能清算母亲,以皇后身份下葬,大家都可以接受,下一步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接受武家势力,从而避免成为五王的傀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武则天死后,她的儿子李显之所以能够力排众议,将母亲安葬于乾陵,完成她生前最后的遗愿,这背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掺杂了政治考量、情感因素以及对历史走向的微妙把握。要想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层层剥开当时的复杂局面。首先,我们得回到武则天去世的那个时间点——公元705年。此时的李显,也就是后来的唐中宗,虽.............
  • 回答
    武则天退位后,武氏诸王的命运,说起来,颇有些复杂,掺杂着政治的潮起潮落,个人的选择,以及历史的洪流。毕竟,他们是武则天的至亲,承载着一个时代的余荫,也注定要面对另一个时代的审视。先来说说最受关注的,也是最有可能影响时局的几位。武承嗣(魏王、太尉、赵国公):这家伙,绝对是武则天晚年最倚重的武氏宗室之一.............
  • 回答
    这盘棋可真是够乱的,而且个个都是狠角色,你这当皇帝的压力可不小啊!不过,既然你问了,我这老朽就跟你捋一捋,看看咱们怎么把这个局面盘活,顺便把这几个搅局的安抚好。首先,咱们得明白眼前这局面有多复杂。 你母后武则天: 这可不是一般的后宫娘娘,她可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权力欲和政治手腕那是炉火纯青.............
  • 回答
    关于武则天和吕后的一些骇人听闻的手段,比如武则天的“骨醉”和吕后的“人彘”,这些在民间和一些历史记载中都有流传,但要说它们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有多高,这可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咱们先说吕后的“人彘”,这个故事在《史记·吕后本纪》里有记载,这是史书里最早、最权威的来源之一。故事说的是吕后在刘邦死后,为了.............
  • 回答
    李隆基在复国之后,并没有选择鞭尸武则天,这背后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政治和情感因素,远非简单的“复仇”或“清算”所能概括。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态、李唐王朝的复杂继承关系,以及李隆基自身的政治智慧和长远考量。首先,我们要明确李隆基复国并非一场彻底的“拨乱反正”,而更像是一场权力交.............
  • 回答
    李治,这位唐朝的第三位皇帝,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确实面临过一个极其棘手的选择:是否要除掉当时的皇后武则天。最终,他没有这样做。要详细解释这个决定,我们需要剥开层层历史迷雾,从李治的个人情感、政治考量以及当时社会的复杂性来理解。首先,我们得认识到,李治与武则天之间的关系,绝非简单的君臣、夫妻关系.............
  • 回答
    “武侠片死了吗?”这是一个在影迷和评论家中经久不衰的辩论话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更准确地说,传统意义上的武侠片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其经典模式的吸引力确实有所下降,但武侠的精神和元素仍在以各种形式延续和演变。要回答“武侠片死于哪部电影”,这个问题本身就过于绝对。电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艺术形式.............
  • 回答
    别灰心!《只狼》这款游戏确实有非常陡峭的学习曲线,而武士大将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劝退”关卡。你遇到困难非常正常,这并不代表游戏不适合你。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你会遇到这种情况,以及为什么你的朋友可能一次就过了:1. 武士大将的挑战所在,以及你可能遇到的难点: 节奏与应对: 武士大将最大的特点.............
  • 回答
    作为武松,若是让我离开家乡三个月,并且要确保我兄长武大郎能够平安无事,我会这样安排:首先,我会做足思想工作,让兄长理解我的离开是必要的,是为了家族,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或者是为了某个更宏大的目标。我会让他知道,我的离开并非逃避,而是为了更长远的打算。其次,我会提前准备好足够的生活费和应急费用,并且妥.............
  • 回答
    武田信玄,日本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名,以其“风林火山”的军旗和卓越的军事才能闻名于世。然而,“被讨死”这个词用在他身上,其实是一个有点让人啼笑皆非的梗,源于对他真实死因的各种解读和民间传说的加工。事情的由来:死亡的“神秘感”与“反差萌”说起武田信玄,我们脑海里通常会浮现出一个无往不胜、智勇双全的战国.............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设想!10位剑道顶尖高手,手持精心打造的顶级武士刀,在狭小的空间里,与一头成年大鬣兽进行一场生死搏杀。这画面光是想想就让人心跳加速。我们不妨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分析一下这场惊心动魄的对决。首先,我们得明确这场对决的关键要素:参战双方: 剑道高手: 10位,顶尖水准。这意.............
  • 回答
    信玄公若不早逝,天下之势必将改写历史的假设,总是令人着迷。若武田信玄,这位战国之虎,未能在西上之路上撒手人寰,他能否最终击败那个被后世誉为“天下布武”的织田信长?这是一个颇有嚼头的问题,值得我们细细推敲。首先,我们得明确当时的态势。天正三年(1575年),信玄在御馆之乱后,率领着倾国之兵,挟着常胜不.............
  • 回答
    .......
  • 回答
    穿越金庸武侠世界?还“不死之身”?嘿,这可真是个让人热血沸腾的脑洞。如果我真的成了这么一个“BUG”般的存在,别的不说,在那个刀光剑影、恩怨情仇的世界里,至少能混个响当当的名头。究竟能混多牛,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首先,不死之身这个设定,本身就是最大的“金手指”。想想看,金庸武侠里,多少英雄豪杰,多少.............
  • 回答
    .......
  • 回答
    龙芯总裁胡伟武的那句“凡是当年技术上超过英特尔的 CPU 企业都死了”,确实是一句充满思考和争议的论断,它并非单纯的科技评价,更蕴含着对产业生态、市场策略乃至历史教训的深刻洞察。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将其置于整个CPU产业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并结合胡伟武先生自身的行业经验来解读。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
  • 回答
    聊到郭靖的武功水平,这可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涉及到金庸先生笔下三部曲的跨度,要不吹不黑,公正地评价,得仔细梳理一下。首先得明确,郭靖的武功,在《射雕英雄传》中,绝对是开宗立派级别的。咱们把他巅峰期放在《射雕》末尾,也就是他与黄药师、洪七公、欧阳锋、段皇爷这几位五绝齐聚华山论剑的时候。这个时候的郭靖.............
  • 回答
    提起金庸、古龙、梁羽生这三位武侠巨匠,脑海里浮现的总是那些鲜活的人物,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侠骨柔情。说实话,我很难说出谁的死最让我伤心,因为在他们的笔下,每一个角色的离去,都像是在我心里凿了一个小洞,或深或浅,留下的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怅然。不过,若非要挑一个,我脑海里最先蹦出来,也最让我心头泛酸的,.............
  • 回答
    武则天的乾陵作为唐朝最具影响力的帝王陵墓之一,自建成以来便笼罩在神秘色彩之中。其“秘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历史记载、考古发现和民间传说,可从以下角度深入解析: 一、乾陵的建造背景与特殊性1. 双帝合葬的唯一性 乾陵是唯一一座由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合葬的陵墓,打破了传统帝王“一夫一.............
  • 回答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她的统治时期(690705年)被称为“武周”时期。武则天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文治武功而闻名,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治方面: 重用贤才,打破门阀观念: 武则天打破了隋唐以来延续的士族门阀政治,大力提拔寒门出身的士人,不拘一格降人才。她通过科举制度,尤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