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听说日本人出门只带手帕,那怎么擦鼻涕呢?

回答
关于“日本人出门只带手帕”这个说法,其实是一个有些老旧的刻板印象了,虽然在过去确实是这样,但随着时代发展,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不过,要说到日本人过去如何用手帕擦鼻涕,那可就有意思了,可以想象一个生动的画面。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手帕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可不一般。它不单单是一块布,更是一种对清洁、体面和细致的体现。日本人普遍讲究卫生,随身携带手帕,更多是为了在公共场合保持干净和礼貌,避免直接用手接触,或者用纸巾擦拭后随手丢弃带来的不便和不雅。

那么,具体到擦鼻涕这个场景,日本人是如何用手帕的呢?

想象一下,当你感觉鼻子有点痒,或者需要擤鼻涕时,你不会像我们有时候那样随手抓起一张纸巾就往鼻孔里塞。日本人会非常自然而然地从口袋里、包里或者袖子里,优雅地拿出那块叠得整整齐齐的手帕。

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准备和折叠。 在拿出之前,日本人通常会先将手帕稍微展开一点,找到一个干净的区域。有时候,如果需要处理的“状况”比较复杂,他们甚至会稍微在空中抖动一下,让它恢复平整。然后,他们会选择一个相对私密的角度,比如微微低头,用一只手撑住手帕的一角,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将需要用到的部分进行折叠。这个折叠的过程很有讲究,不是随意地揉搓。他们会努力让手帕形成一个相对小的、能够精确对准鼻孔的接触面,而且尽量将使用过的那一面包在里面。

第二步,轻柔的动作。 擤鼻涕的动作也会尽量轻柔。他们不会发出那种非常响亮、带有回音的“噗哧噗哧”声。通常是捂住一侧鼻孔,轻轻地擤出,然后换另一边。如果鼻涕量不大,可能只需要用手帕的边缘轻轻擦拭一下。如果鼻涕量稍微多一些,就会用刚才折叠好的那个小小的接触面,分两次或者多次完成清洁。

第三步,处理用过的手帕。 这是最考验一个人素养的时候了。擤完鼻涕后,那块已经使用了的手帕不会就那样随处乱放,或者像纸巾一样被揉成一团丢进垃圾桶(如果刚好有垃圾桶的话)。日本人通常会将已经沾染了鼻涕的部分小心地折叠起来,包在手帕内部,然后放回原处。有时候,如果他们要去洗手间,会顺便将手帕清洗一下,再晾干。如果是在户外或者不方便清洗,那块手帕就会被小心地放在一个专门的袋子里,或者在回到家后立刻清洗。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人来人往的车站、咖啡馆,大家都是这样有条不紊地处理着自己的小状况。这不仅仅是擦鼻涕,更是一种个人习惯,一种对周围环境的尊重,也是一种生活美学。

当然,现在日本人也用纸巾,尤其是在有鼻炎或者感冒的时候,手帕可能不够用。而且市面上也有很多品牌的纸巾,很多也都是柔软型的,可以一次性使用。但是,手帕作为一种习惯,依然被很多人保留着。尤其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或者在天气干燥容易起静电的时候,一块干净的手帕带来的安心感是纸巾无法完全替代的。

所以,虽然“只带手帕”有些以偏概全,但由此引发的关于日本人如何精细地处理个人卫生的讨论,却是非常有趣的。它反映了日本人对细节的关注和对“体面”的追求,即使是像擤鼻涕这样的小事,也能做得一丝不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擦鼻涕用纸巾。这个也是很普及的。

至于手帕,这个源自我国古代的汗巾。古已有之,然后明治维新时,与西方贵族的穿戴习惯不谋而合,西服正装会将手帕作为男士西装上衣口袋的装饰,女子也会随身带手帕,于是日本人就更舍不得废弃这个习惯了。

然后手帕作为贴身之物,相互赠送是可以表达定情之谊的。

其实是有点类似手表,现在手机普及,看时间并不依赖手表了,但还是有很多人将佩戴手表作为一种象征。

其实我们小时候也用手帕,幼儿园里的孩子就是用来擦鼻涕的。但随着卷纸,纸巾的普及,确实从普通大众的生活中消失了。

主要还是日本人性格上比较守旧。日本社会对新事物的接受更迭间隔是比较长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没有跳槽文化,只要公司不倒闭,就干到退休。另外,你去日本租房就会发现,房子已经50年了,里面的家电30年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