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卖拐卖车中,高秀敏老师的角色都是推波助澜的帮凶,为什么最后极力阻止范伟上当?

回答
在高秀敏老师在“卖拐”、“卖车”系列小品中扮演的角色,虽然表面上是赵本山饰演的“骗子”团伙中的一员,并常常以“帮凶”的身份出现,但她在最后极力阻止范伟上当,其实是出于一种复杂而多层次的心理动机,其中既有对范伟同情的成分,也有对自身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的担忧,更可能包含着一种隐藏的、未被观众完全察觉的良知迸发。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

1. 利益的考量与风险的评估:

骗局的“度”: 尽管是骗局,但前面两次“卖拐”和“卖车”都有一个“度”。范伟虽然上当,但并没有损失得太过离谱,甚至还能勉强接受。然而,第三次“卖车”的骗局,尤其是当范伟已经被“忽悠”到要支付一笔巨款(几十万)时,高秀敏很可能意识到事情已经超出了“开玩笑”的范畴,变成了真正的诈骗。
事态的失控: 赵本山和范伟的互动越来越激烈,范伟的反应也越来越激烈。高秀敏作为“参与者”,能够直接感受到事态的走向已经开始失控。如果范伟真的交出了巨款,一旦被识破,后果将不堪设想,不仅是范伟的经济损失,他们三人也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
对“老实人”的同情: 范伟虽然被骗,但他在小品中塑造的是一个老实、淳朴、容易上当的形象。高秀敏作为观众熟悉的人物,也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对范伟产生了同情。看到一个老实人即将被彻底压垮,她内心的天平可能开始倾斜。

2. 个人良知的萌芽与道德约束:

“玩笑”的界限: 尽管他们是骗子,但高秀敏饰演的角色也并非完全没有底线。当骗局升级到掠夺性极强的地步,可能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一丝良知。她可能意识到,将一个人的信任和财产剥夺殆尽,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原本“开玩笑”的范畴。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预感: 任何骗局都有被揭穿的风险。当骗局的金额越来越大,范伟的反应也越来越情绪化时,高秀敏可能预见到,他们三人最终会被范伟或者其他人发现,并为此付出代价。阻止范伟,也是在某种程度上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3. 对赵本山“过度”行为的反制:

夫妻关系与“制衡”: 在小品中,高秀敏饰演的角色常常是对赵本山饰演的“骗子”的一种“制衡”。虽然是共犯,但她并不完全被动。当赵本山将骗局推向极端时,她可能会站出来表示反对,这既是为了范伟,也是为了避免被赵本山牵连到更深的麻烦。
“劝架”的姿态: 在劝阻范伟的过程中,高秀敏的语气和表情往往显得有些焦急和无奈,这更像是一种“劝架”或者“阻止事态恶化”的姿态,而不是单纯的“破坏自家生意”。她试图将赵本山拉回来,也想把范伟从火坑里拽出来。

4. 戏剧性的设计与人物塑造的丰满:

反转与惊喜: 从戏剧冲突的角度来看,让一直扮演“帮凶”的高秀敏在关键时刻“反水”,是一种非常精彩的戏剧性设计。这种反转能够增加小品的观赏性,让观众对人物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不是将她简单地脸谱化为“坏人”。
人物的复杂性: 如果高秀敏的角色一直是纯粹的“恶”,那么她的角色就显得过于单薄。通过最后阻止范伟的行为,使得她的角色更加立体,展现了她内心深处也可能存在的挣扎和人性的复杂性。这让观众觉得这个人物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有血有肉的。

具体到“卖车”小品的最后:

当范伟被赵本山忽悠得昏头昏脑,准备签字的时候,高秀敏突然闯进来,用非常焦急和坚定的语气说:“行了,别演了!” 她的这句话,立刻打断了整个骗局的进程。

她可能看到了范伟掏出银行卡,看到了那串庞大的数字,她知道这不是闹着玩的了。
她可能也看出了赵本山的“得意忘形”,知道再继续下去,后果会很严重。
她可能在赵本山和范伟的争论中,听到了范伟因为被骗而产生的痛苦和绝望,这触动了她内心的同情。

总结来说,高秀敏老师在“卖拐”、“卖车”小品最后极力阻止范伟上当,并非是完全的“良心发现”,而是一种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对骗局失控的担忧和对自身法律风险的规避。
对老实人范伟的同情,认为他已经被骗得够惨了。
对赵本山“过火”行为的一种反制和提醒。
同时,作为一部成功的喜剧作品,这种戏剧性的反转也提升了小品的艺术价值,让人物更加丰满立体。

她的阻止行为,让这个原本纯粹的“骗局”小品,多了一丝人性的温度和戏剧的张力,也让观众对这个角色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和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说说作为一个小农环境中的真实心理动态,

以前做小买卖的,收了200块钱假钞,他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既生气又懊恼,懊恼过后,他就在想怎么能不让这个钱砸在自己手里,他会想办法,把这个钱花出去,而且在花这个假钞的时候,他甚至心理没有任何愧疚感,因为自己就是受害者,只是转移损失而已。但是,也仅限于这200块钱,他们大多不会把受害扩大化给别人,以确保自己的心安理得。

看了两个答案提到的止损,和我理解的大体一致。很多观众可能会质疑其逻辑性,但这的确符合小农意识,自己不想占别人多大便宜,但是你也不能让吃着亏,赵本山表演的大忽悠,只是小农团体中的稍稍出圈者,赚回了成本,还想要人家自行车,但是大体上,他不会出圈过多,在自认为风险可控范围内,能多占点就多占点。

不得不佩服赵本山和何庆魁对真实人物心态的拿捏,说白了他们也都是小农阶层出身,能深切体会到其中的心态波动,不像现在那些小品,都是脱离了阶层,来幻想你这个阶层会怎么做,那就不接地气也不真实了。

user avatar

谢邀。

卖车卖拐两部小品,主线都是大忽悠夫妇忽悠范厨师(我是不是套娃了)。

这三人中,赵本山无疑是带着主观恶意、损人利己的一方;范伟则是善良的蠢人,是被害方;而高秀敏扮演的是缺少主见的农村妇女,在立场上,她无疑是站在丈夫一边,不情不愿地配合行骗,而在内心来说,她还是抗拒成为一个骗子,对受害者有一种朴素的同情,所以在行骗即将成功的时候,受不了负罪感的煎熬,试图在行为上找补,这是符合行为逻辑的。

同时,从小品的人物搭配上来说,如果夫妻二人都是恶人,而被骗者又是缺少抵抗力的“傻瓜”,很容易与观众的道德观相抵触,喜剧的基础就不成立。

user avatar

因为活人不是二极管儿,可能一件事前后两分钟就会有不同想法。

这个作品里高秀敏这个角色是一个活人正常表现。

刚开始就是陪着老公处理手里的拐,为的就是止损。因为打造这副拐是有成本的,而这成本对她们家庭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为了不亏所以才上街卖拐。

本山那一句‘就算腿脚好的我也能卖他’,放在对话里就是随口一说,也是本山在给老婆打气(高一直担心能不能卖出去)。放在作品里、剧情里,就是为了引出后面的事件。

而范伟纯粹是偶然,如果他不停下也就没事儿。戏剧性就在这里,看似合理又不合理。

刚开始高秀敏全力配合本山,为的就是把拐卖了,这时高是不管范伟是不是被骗了的。第二阶段送拐,高着急也不是良心发现而是觉得自己在亏损。

最后为啥一门心思阻止?

因为高说到底是普通人,骗人一次可能事后才良心不安,连续骗一个人两次三次,良心实在过不去,以至于自愿接受自己亏损的事实让范伟拿上表和车留下拐赶紧走。而且范伟越对这件事情表示感谢,高秀敏越良心不安,觉得自己在害人。

我觉得这个作品看似本山是主角,但心理变化,表演张力最大的反而是范伟和高秀敏,本山只是搭台引导在掌控全局,主演恰恰是这俩人。

说真的,这本子打磨几个月能出来我感觉真是艺术家水平了。人物心理,情感把握真的是做的特别特别的厉害。

user avatar

因为高秀敏并不是专业骗子,甚至赵本山也不是专业的骗子

他们只是为了止损

做拐并不是一开始就想着卖给一个腿脚好的人,骗他的钱和自行车

用句时髦的话讲,那就是赵本山具有很强的商业前瞻性!

村里有人腿断了,他在对方没有提出需求之前就做了一副拐,这样对方在需要拐的时候,他可以在第一时间拿出拐来,可以赚一笔钱,虽然说有点小心思,但是绝不是恶意的骗子。

结果,事情有了偏差,村民严重了,坐轮椅了,于是赵的拐这个提前量就打偏了,但是前期投入已经做完了,现在只能想办法止损。

于是 两口子在大街上琢磨着把拐卖了,这才有了主观恶意的行骗。

高秀敏一来想要止损,二来又不愿意用伤害其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止损,因为他们卖一副拐收不到多少钱,但是买拐的人回去以后可能会有更多的损失,你赚100,让对方损失1000,这个高秀敏的心里过不去,她还是一个善良的女人。

因此前期赵本山要卖拐,她全力配合;后期赵本山要送拐,她又反对,因为没有钱赚;赵本山连蒙带唬弄到了几十块钱加上 对方的自行车,高就于心不忍了,于是开始反水。

另外,小品也是借用了高的反水,向大家展示了这个骗局的严密性,那就是受害人上当以后,即使有人揭破骗局,有人好心劝阻,他也不会迷途知返,反而责怪那些劝他的人!

甚至更严重的会直接指责劝阻他的人人品有问题!!!

范伟质疑他们两口子做人的差距太大,惋惜的说赵本山娶了高秀敏是白瞎这个人了,因为他心中已经认定了,赵本山是救他于水火中的好人,而高秀敏只是一个心怀叵测的、贪婪的(要自行车、要表的是赵本山,背锅的是高秀敏)、不怀好意的人!

user avatar

说个题外话。突然想到如果现在的春晚上再出现这么个本子,前面或许一样,但结局肯定是出来了一个警察,对范伟说,你被骗了,那个人就是我们一直在找的大忽悠,然后把赵本山拷上。赵本山说两句顺口溜,表示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以后不能再行骗,然后几个演员一起说几句顺口溜,表示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识别骗子,不能上当,最后大拜年结束。如果这么演,虽然大部分笑料不变,但最后显得画蛇添足,少了讽刺,没有了余味,恐怕成不了经典。其实大家能分辨是非,但现在很多小品最后都得政治正确一把,显得多余,这或许是现在小品不好笑的原因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高秀敏老师在“卖拐”、“卖车”系列小品中扮演的角色,虽然表面上是赵本山饰演的“骗子”团伙中的一员,并常常以“帮凶”的身份出现,但她在最后极力阻止范伟上当,其实是出于一种复杂而多层次的心理动机,其中既有对范伟同情的成分,也有对自身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的担忧,更可能包含着一种隐藏的、未被观众完全察觉.............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很多车主都有这样的经历,自家那台陪自己风里雨里走过不少年的“功臣”,拿到市场上估价时,总觉得没多少钱,而轮到自己去看别人的二手车,又觉得标价都高得离谱。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经济现象,也是市场运作下的一种必然。咱们细说一下这其中的门道。为啥自家车卖不上价?这背后有几.............
  • 回答
    我不是一个有腿疾的人,但我可以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并且尽力用不像是AI的语气来描述。说实话,当聊到赵本山的小品《卖拐》里关于“瘸子”的那些桥段,我确实会忍不住去想,那些真正腿部有残疾的朋友们,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些的。《卖拐》这个小品,核心的喜剧点就在于利用“假瘸”和“真瘸”的误导,以及由.............
  • 回答
    人贩子将拐来的少女妇女卖到山里,受害者之所以难以逃脱,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这背后是一系列残酷而系统的压迫,让她们几乎失去所有逃跑的可能性。这并非简单的地理阻隔,而是精心设计的控制和剥夺。首先,地理环境的压制是显而易见的。山村往往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山路崎岖难行,没有熟悉的路径,对于一个被突然剥夺自.............
  • 回答
    王健林先生在2017年之所以进行了大规模的“卖卖卖”,并且主动转向轻资产路线,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有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有万达自身战略的调整。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一、 当时(2017年)的“疯狂卖卖卖”是怎么回事?2017年,万达集团的一系列动作可谓震惊了业界.............
  • 回答
    2018年万达的“断舍离”:转型之路上的阵痛与求索2018年,对于万达集团来说,无疑是充满变革与调整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往日那个以地产和院线高歌猛进的巨头形象截然不同的万达——一个在不断“卖卖卖”中寻求转型的万达。这种大规模的资产出售并非偶然,而是万达在时代洪流下,主动求变,为自身长远发.............
  • 回答
    国产大型单机游戏,这几个字摆出来,总能勾起不少玩家的复杂情绪。一方面,我们渴望看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级的游戏大作诞生,满足那份“中国制造”的骄傲;另一方面,每次看到新作品发布,尤其是价格稍高一点,随之而来的争议也从未停歇:卖情怀、割韭菜的标签似乎总能精准地贴上。可话说回来,要是价格订低了,开发团队.............
  • 回答
    你这情况,说实话,心里七上八下的很正常。刚上架就秒拍,还什么都不问不还价,确实有点反常。不过,既然走了闲鱼平台,那就还有一层保障,咱们先别自己吓自己。我来跟你捋一捋,帮你分析分析,也说说你该注意些啥:首先,别过度担心,咱们有闲鱼这个平台做后盾。闲鱼最牛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交易流程和保障机制。它不像私下交.............
  • 回答
    想知道卖洗碗机的前景,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别看它现在好像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但你要真想做好这门生意,门道可不少。首先,咱们得看看市场需求这块儿。你说现在谁最愁洗碗?那肯定是有家庭、特别是带娃的家庭。每天三顿饭,那堆积如山的碗筷,光是想想就累。以前吧,大家习惯了洗碗,觉得这是“应该做的”。但现在.............
  • 回答
    卖保险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就是跟人打交道,用一张纸,把一份保障送到别人手里。可要说起来,这事儿可就复杂了,尤其是我,曾经就栽了这么个大跟头,差点把身边所有朋友都给“卖”没了。现在回想起来,真的不知道当初是着了什么魔,到底是为了什么。那时候,我刚入行做保险销售,满腔热血,觉得这简直是一份能帮助别人的事.............
  • 回答
    写一个好剧本,然后把它卖出去,这其中的“钱景”嘛,说实话,是个挺复杂的问题,没法给您一个确切的数字,就像问卖一幅画能卖多少钱一样,千差万别。不过,我可以给您拆解开来,让您对这个过程和潜在的收入有个更清晰的认识。首先,得明确一点:剧本卖价的“税后”部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在哪里卖,卖给谁,以及你选择.............
  • 回答
    卖冥币、扎花圈、做白事生意的人,他们怕鬼吗?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像脑筋急转弯,但实际上触及了一个挺有意思的文化现象和心理状态。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从一个最直接的角度来看, 大部分做这行的人,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怕鬼”。想想看,他们每天接触的都是与死亡相关的物件和仪式。冥币,他们要成堆地.............
  • 回答
    卖自己的驾照分数,说实话,这不是一个“好”主意,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冒险的事情。别看现在有些人把这个说得挺轻松,好像只是小小的交易,但这里面隐藏的坑可深着呢,稍不留神就能把你的人生搞得一团糟。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让你明白这到底有多不靠谱。首先,咱们得明白这“驾照分数”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这不是你可以随便买.............
  • 回答
    卖高仿鞋团伙获刑1020万,网友“真香”背后,假鞋市场如何破局?近日,一则“卖高仿鞋团伙获刑并被罚1020万元”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在新闻评论区,不少网友却表现出“不理解”甚至“讽刺”的态度,直言“假鞋‘真香’”。这种“真香”背后,折射出消费者心态的复杂,也暴露出假鞋市场治理的深层难题。“真.............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