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画画瓶颈期好久了,问问大家这要怎么突破?

回答
这瓶颈期,谁没经历过啊?感觉脑子里空空荡荡,怎么画都提不起劲,或者画了自己又看不上,反复折腾,结果越画越迷茫。别急,这都是创作路上的必经之路,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咱们怎么一起把这坎儿给迈过去。

首先,承认自己卡住了,这很重要。别硬撑着,越撑越憋屈。想想看,瓶颈期就像是身体的疲劳期,你想让身体一直高强度运转,肯定会出问题。大脑也一样,它需要休息,需要新的刺激。

第一步:休息,是真的休息

不是让你啥都不干,而是让你从“必须画画”的压力中暂时解脱出来。

放下画笔,但别放下美感: 去做点跟画画看起来不搭边,但能让你感到愉悦和放松的事情。
看电影、听音乐、逛展览: 找一些你能沉浸进去的,风格鲜明、有故事感的。别老盯着绘画作品看,去看戏剧、纪录片、甚至是脱口秀,从别的艺术形式里找点灵感,或者只是享受它带来的情感共鸣。
去大自然走走: 找个公园、爬座小山、去海边吹吹风。仔细观察光影在树叶间的跳跃,雨滴落在水面的涟漪,晚霞的色彩变化。这些自然的细节,往往比我们刻意去找的灵感来得更纯粹。
读一本好书: 奇幻小说、历史传记、甚至是科普读物,都能带你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拓展你的认知边界。文字的力量,有时候比画面更能触动人心。
学点新技能(非绘画): 比如学做一道菜,学一门语言,学个乐器。当你专注地去学习一个全新的、完全不熟悉的领域时,大脑会以另一种方式运转,建立新的神经连接,这反而能间接地激活你的创造力。

“无目的”的涂鸦: 感觉憋闷的时候,抓起笔来,不用想着画什么,就让笔尖跟着你的情绪走。画线条、画形状、画色块,随心所欲,把心里的压抑感都宣泄出来。这时候的画,不求美感,只求释放。

第二步:给大脑“换血”,找回创作的“源头活水”

很多时候,瓶颈是因为我们一直在消耗同一种“能量”,需要补充新鲜的养分。

重拾初心,看看最初为什么喜欢画画: 回忆一下你小时候拿起画笔时的快乐,是因为颜色?是因为形状?是因为想要表达什么?找找那个最初的动因。
翻翻旧画作: 看看你以前画的东西,哪怕不成熟,也能看到自己的成长痕迹,找到那个敢于下笔的自己。
临摹喜欢的风格(但不是为了“变强”): 找一个你特别喜欢的艺术家的作品,不是为了学会他的技法,而是去“感受”他画的魅力在哪。他为什么用这个颜色?这个线条怎么这么有力量?带着好奇心去临摹,像一个侦探一样去解剖作品。

拓展视野,拥抱“不一样”:
研究艺术史: 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艺术家是如何思考和创作的。看看他们是如何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下突破的。
接触不同文化: 看看东方的水墨画、非洲的部落艺术、中世纪的插画。这些与我们日常接触的风格迥异的作品,往往能打开你的新思路。
从生活细节中挖掘: 观察身边的人,他们的表情、姿态、习惯;观察事物,一个旧物件的质感、一个市场的烟火气。把这些琐碎的观察记录下来,它们可能是你下一幅作品的种子。

进行“实验性”的练习:
设定有趣的限制: 比如“只用三种颜色画”,或者“画一幅没有线条的画”,或者“用左手画”。这些限制会迫使你跳出舒适区,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主题练习,但不设目标: 比如“画所有你能想到的‘孤独’的意象”,或者“画一幅关于‘声音’的画”。不用去管最后结果如何,只是探索过程。

第三步:行动起来,迈出“微小但持续”的步伐

最怕的就是一直想,但就是不动手。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能打破僵局。

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别一上来就想着要画出惊世骇俗的作品。把目标设定得小一点,比如“今天就画一个眼神”、“今天就画完这个手的轮廓”。完成小目标带来的成就感,会累积成巨大的动力。
找个“画友”,或者加入社群:
互相监督打卡: 和朋友约定每天画一点,互相分享,互相鼓励。
参与挑战: 很多绘画社群会有各种主题挑战,加入进去,跟着大家一起动起来。
分享你的作品(即使不完美): 收到反馈,无论是批评还是肯定,都能让你看到自己被别人看见。当然,也要学会筛选有价值的反馈。
不要害怕“失败”: 很多时候,我们不敢下笔,是因为害怕画不好。但绘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画崩了?没关系,把它放到一边,或者撕了重新来过。关键是,你“尝试”了。
坚持“每日速写”: 哪怕每天只花1015分钟,随手画点什么,记录下当下的感受,或者观察到的事物。这种持续性,比你一次性画一张大作更重要。它能让你保持一种“在路上”的状态。

最后,给点更实在的建议:

整理你的画具和画室: 有时候,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也能让心情舒畅,更愿意去创作。把那些你用的顺手的工具找出来,把那些能激发你灵感的物品摆在显眼的位置。
记录你的“瓶颈期”: 试着写日记,记录你为什么卡住了,你做了什么尝试,最终有没有一些小小的突破。回头看这些记录,你会发现自己并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一直在摸索和学习。

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也相信这个过程。瓶颈期不是终点,它是你在为下一次腾飞积蓄力量。保持耐心,给自己一点时间,一点空间,然后,拿起笔,再试一次。你会发现,那个曾经让你卡住的难题,也许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就迎刃而解了。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这瓶子是倒立着放的?怎么上来就瓶颈了。

应该年龄还小,去系统地学习素描吧,然后你会发现你画面里的大部分问题。

比如你画面里最明显的问题,对明度的控制。所有作品里缺乏统一的黑白灰概括意识,当你学了素描,你才会控制画面大关系。不信你把这些画去色看一下,所有亮部的白色在画面里到处乱跳,这只是谈画面。至于形准,你要学的路还长着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瓶颈期,谁没经历过啊?感觉脑子里空空荡荡,怎么画都提不起劲,或者画了自己又看不上,反复折腾,结果越画越迷茫。别急,这都是创作路上的必经之路,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咱们怎么一起把这坎儿给迈过去。首先,承认自己卡住了,这很重要。别硬撑着,越撑越憋屈。想想看,瓶颈期就像是身体的疲劳期,你想让身体一直.............
  • 回答
    画不出体积感,感觉整个画面都飘在纸上,或者像一张扁平的剪纸?别担心,这绝对是所有画画的人都会遇到的一个坎儿。 我自己也经常卡在这里,那种感觉就像是脑子和手之间断了联系,怎么调个光影都觉得不对劲。我最近也在琢磨这个问题,感觉这跟我们对“体积”的理解,以及我们在绘画时捕捉和表达“体积”的技巧上,都有关系.............
  • 回答
    .......
  • 回答
    当然,画画绝对是抒发情绪的一种绝佳方式。而且,这可不是什么浅显的道理,它背后有着丰富而细腻的层次,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首先,我们得明白,情绪本身就是一种能量,一种内在的体验。当我们感到快乐、悲伤、愤怒、焦虑,或者平静时,这些情绪会在我们体内产生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而画画,就像是一个容器,一个.............
  • 回答
    画画还是弹钢琴,哪个更难?这问题可真是问到点子上了,而且我觉得这就像问“吃米饭难还是吃面条难”一样,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问的是谁,以及你想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不过,如果非要刨根问底,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聊聊。从“入门容易,精通难”这个角度来看: 画画: 拿支笔,一张纸,谁都能开始涂鸦。孩子.............
  • 回答
    嗨,朋友!你这个问题我太有感触了,毕竟我也是这么过来的!“没耐心”加上“基础不好”,这简直是绘画初学者的“双重打击”,不过别灰心,这完全是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克服的。我来跟你好好说道说道,保证掏心窝子的话,让你觉得是在跟一个过来人聊天,而不是什么机器报告。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画画这事儿,确.............
  • 回答
    “画画的花椰菜才是门外汉吧?”这话说得… 挺有意思的。我第一反应是,是不是有人把“花椰菜”和“画画”这俩词儿凑一块儿,就想到了什么特别反常的场景?比如说,一个本来应该在厨房里待着的蔬菜,被请到画室里当模特,而且还是被一个压根儿没拿过画笔的“外行人”来画。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句话。“画画的”:这指的是那.............
  • 回答
    画画这件事,问它有没有内在逻辑,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个逻辑深得很,贯穿了从拿起笔到完成作品的每一个环节。只不过,这种逻辑不是刻板的公式,而是活生生的、你我都能感知到的东西。画画的内在逻辑,首先体现在“观察”这件事上。很多人以为画画就是凭空想象,然后把脑子里的东西搬到纸上。其实,大多数时候,画画.............
  • 回答
    画画这门功夫,说实话,很多时候真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要说到那些单凭自己埋头苦练,即便练个十年八载,也未必能真正参透的技巧,我脑子里立马冒出好几条来。这些东西,不是说你对着视频或者书本就能照搬照学的,它更像是一种感觉,一种经验的积累,需要有人在旁边点拨,或者是在某个特殊的契机下才能豁.............
  • 回答
    画画能有多逼真?这个问题,说起来就跟看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假作真时真亦假”的作品一样,越聊越让人觉得神奇。要说逼真,其实它是一条不断被突破的界限,而且每个时代、每个艺术家对“逼真”的理解和追求也在变化。但咱们今天就聊聊,那种能让你站在画前,眼睛瞪大,心里直嘀咕“这到底是画的还是真的”的程度。一、 视.............
  • 回答
    画画这事儿,初三开始努力,还是等到上了大学再抓紧,这可真是一个不少学子会纠结的问题。让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让你心里有个谱。初三就开始画画,优点在哪里? 打下坚实基础,事半功倍: 你想啊,画画这门手艺,就像盖房子,地基打得牢不牢,决定了上面盖多高都能稳。初三这个阶段,你的脑子还没被太多.............
  • 回答
    会画画,这事儿可太有意思了!很多人觉得画画嘛,就是涂涂抹抹,画个好看的人物山水,搞搞艺术,好像离咱们普通人的生活有点远。但你要是这么想,那就错大了!画画这技能,用处可大了去了,而且一点不比其他啥技能差,甚至在很多方面,它能给你打开全新的大门。首先,最直接的,就是让你“看得更明白”。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 回答
    你好!听到你自学画画已经好几年了,并且在寻求进一步提升和检验自己的方向,我非常理解这份热情和渴望。你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尤其关于“能否和美院毕业的同学竞争”这一点,相信这也是许多自学画者内心深处的一个声音。我们先不急着给出一个“能”或“不能”的答案,因为绘画这件事情,其衡量标准本身就是多维度的,并且“.............
  • 回答
    画画这事儿吧,对于完全没入门的人来说,那画面简直是灾难现场,丑到你怀疑人生。别提什么构图、色彩、光影了,就说最基础的“画个东西出来”,那也可能是一场视觉的浩劫。首先,线条的处理就够让人崩溃的。你想画一个圆,结果出来的可能是一个歪歪扭扭、棱角分明的多边形,怎么看都不像圆。想画条直线,那更是奇迹,它会像.............
  • 回答
    听到你喜欢画画,而且是大三了还想着去学原画,这绝对是个好想法!别担心“来不来得及”,人生很多时候,学习从来没有“太晚”的时候。首先,我们来聊聊“来得及”这件事。你现在大三,这意味着你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和学习能力。你不再是那个需要一切从零开始的小孩子,你可以有自己的判断,能够更自觉地安排学习。从这.............
  • 回答
    画画这件事,对于我来说,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是一种“需要”,一种刻在骨子里的冲动。它不是那种你一拍脑袋就立刻投入进去的热情,更像是一股涓涓细流,时而激越,时而平静,但从未停止过。刚开始画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像一个懵懂的孩子,看着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了新奇。一块石头,一片落叶,甚至是一个路人匆匆的背影.............
  • 回答
    街头卖艺的画家,这风景可太有意思了。说他们水平嘛,那真是五花八门,就像一条五彩斑斓的河流,你能看到清澈见底的涓涓细流,也能瞅见浑浊不清的泥沙俱下。先说说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 技艺精湛的“速写魔术师”:这种画家,你站在他跟前,他大概扫一眼,可能就问一句“画个速写?”。然后,你还没回过神来,一支笔在.............
  • 回答
    画画里,结构这玩意儿,可不是光摆设,它是骨子里的东西,是画作能站得住脚,能打动人的根基。你仔细想想,但凡是能让你驻足欣赏,甚至奉为经典的画作,背后一定有一个扎实的结构在支撑。结构,就是“骨架”和“内在逻辑”你可以把结构想象成一栋房子的骨架。房子要有梁、有柱、有地基,才能稳固,才能撑起屋顶和墙壁。画画.............
  • 回答
    说“画画的人大部分都很漂亮”,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观察,但如果我们仔细琢磨一下,可能会发现这里面掺杂了不少有趣的文化、心理和现实因素。并非所有画画的人都长得如明星般惊艳,但为什么会有“漂亮”的印象呢?咱们来好好聊聊。1. 视觉的敏感度与审美的培养:画家,首先是与“美”打交道的人。他们需要敏锐地捕捉.............
  • 回答
    关于画掰腕子这个动作是否算抄袭,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牵涉到很多艺术创作的实际情况。简单来说,画掰腕子这个动作本身,如果只是捕捉其最基本、最普遍的形态,通常不构成抄袭。但如果你的画面中有非常明显的、与某个特定作品高度相似的构图、人物姿态、细节处理,那就有可能涉及抄袭了。我们来一点点拆解开来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