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一些人特别厌恶科技化、工业化的魔幻/修真体系?

回答
有些人对科技化、工业化的魔幻/修真体系抱持着强烈的厌恶感,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们对故事内核、核心价值以及情感体验的深层考量。这种厌恶感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剖析,每一个层面都触及了读者对“魔幻”与“修真”这类题材最根本的期待。

首先,文化基因与精神内核的冲突是核心矛盾。传统的魔幻与修真体系,其根基往往植根于人类古老的哲学思想、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无论是西方魔幻中的魔法起源于神秘的自然法则、古老仪式,还是东方修真中的“道”、“气”等概念,都承载着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升华的理念。这些体系往往强调修行者的个人体悟、心境的锤炼、对天地至理的感悟,以及在漫长岁月中的磨砺与成长。

当这些体系被大幅度“科技化”和“工业化”时,这种精神内核就被稀释甚至颠覆了。

“炼丹”变“基因工程”: 过去,炼丹是修行者通过收集天地灵材,辅以自身真元,在炉鼎中精炼丹药,这过程充满了神秘感、对自然材料的理解,以及炼制过程中的心性考验。但如果变成“基因改造”、“生物技术”、“纳米科技”来“炼制”某种能力,那它就更像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科学实验,失去了那种与天地精神互通的韵味。修行者不再是“与天地同寿”,而更像是一个“高科技生物改造者”。
“法宝”变“科技装备”: 飞剑、灵器、法宝,这些往往与修行者的道心、修为、乃至某种精神象征紧密相连。一把剑可能凝聚了主人一生的感悟,一把扇子可能蕴含着风火雷电的自然之力。当这些被替换成“能量剑”、“反重力靴”、“思维控制头盔”,虽然也强大,但那种“道”、“灵”的气息就淡了。它们更像是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功能强大,但缺乏灵魂。
“功法”变“代码/算法”: 修真功法往往讲究循序渐进,吐纳导引,与身体、与天地能量的配合。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生命能量的理解与驾驭。如果变成了“编程”、“芯片植入”、“精神算力”,那么修行就变成了计算机操作。虽然可能效率更高,但那种“人定胜天”背后蕴含的坚韧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就变成了“科技足够强大”的逻辑。

其次,“燃”与“爽”的定义被改变。对于许多钟爱魔幻/修真题材的读者来说,他们渴望的是一种“以弱胜强”的智谋,是“滴水穿石”的毅力,是“绝境逢生”的希望,是“顿悟大道”的升华。这些“燃”点和“爽”点,往往与角色自身的努力、智慧、心境以及对规则的深度理解有关。

而科技化、工业化的设定,容易将“爽”点转移到“降维打击”的层面:

过度依赖外物: 当一个角色可以轻易通过科技装备、改造身体来获得超越常人的力量,或者通过先进的武器瞬间击败对手时,他个人的努力和成长似乎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这种“爽”更像是“开挂”,而不是“我变强了”。
逻辑简化: 科技带来的力量往往有清晰的“参数”和“原理”(即使是虚构的),这可能导致故事的冲突和解决方式变得过于直接和简单。过去那种需要巧妙运用法则、计谋、甚至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的复杂博弈,被“数据分析”、“火力覆盖”所取代。
情感共鸣的减弱: 当角色的胜利更多来自于科技的加持,而非自身精神意志的突破时,读者在情感上的投入也会打折扣。一个靠努力和智慧战胜强敌的角色,更容易让读者产生代入感和共鸣,而一个仅仅是“装备好”的角色,其胜利的“含金量”就会被质疑。

第三,对“道”的亵渎与对“神秘感”的破坏。魔幻和修真体系的核心魅力之一,便是其“神秘感”。我们不知道魔法的精确公式,不了解真气的运作原理,不完全理解仙道的境界。这种“未知”和“不可测”反而激起了读者探索的欲望,也为想象力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科技化、工业化则倾向于将一切“合理化”、“解释化”、“可控化”:

“唯科学论”的侵蚀: 即使是虚构的科技,其描述方式也常常借鉴现实科学的语言和逻辑。这容易让人觉得,一切都可以被“解析”和“量化”,所谓的“天地至理”最终不过是某种高维度的“科学定律”。这种解释,虽然让故事在设定上可能更严谨,但也剥夺了那种“超越科学”的魔幻与修真应有的超然性。
破坏沉浸感: 当书中充斥着“量子纠缠”、“弦理论”、“意识上传”等名词,如果作者的处理不当,很容易让读者跳出故事,想到现实世界的科学理论,从而打断了阅读时的沉浸感。尤其是当这些科技概念与传统魔幻/修真元素生硬地结合时,那种“四不像”的感觉会让人难以接受。
“魔法”的“科学化”: 很多魔幻设定中,魔法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神秘性和不确定性,其施展效果可能受施法者心境、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当魔法被描述成可以通过“晶体管”或“能量导管”来稳定输出时,它就失去了一部分“魔法”本身的魅力,更像是一种“魔法物理学”。

最后,“匠人精神”与“流水线思维”的比照。传统的魔幻/修真故事,往往塑造了许多“匠人”般的角色,他们一生只为一事,穷尽一生去钻研某种技艺、某个法门。这种对技艺极致追求的精神,以及漫长岁月中的耐心与坚持,是这类题材吸引人的重要原因。

而“工业化”的设定,则容易让人联想到“流水线作业”:

批量生产的能力: 工业化意味着规模化、标准化。如果一个修真体系变得可以“批量生产”高手、批量制造强大的功法,那这种“强大”的稀缺性和价值就会大大降低。
缺乏个人印记: 工业化生产的产品往往缺乏个性化的痕迹,而修真者的“道”和“法”则往往带有鲜明的个人印记。当这些印记被工业化的标准化过程所取代,故事就可能变得平淡。

总而言之,那些对科技化、工业化魔幻/修真体系感到厌恶的人,通常是因为他们看重的是这类题材的“精神深度”、“文化底蕴”、“情感共鸣”以及“探索未知”的魅力。当科技的冰冷理性、工业的效率至上,与魔幻/修真所承载的浪漫主义、神秘主义、以及对生命本质的追问发生冲突时,便会产生这种强烈的抵触情绪。他们并非拒绝创新,而是希望创新能够服务于故事的核心精神,而不是反过来,用一种外在的、冰冷的模式去解构和取代了故事本应拥有的温暖与灵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笔下的主角建造了工厂和流水线,却没有意识到主角造就了异世界的第一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那亲爱的穿越者,您如何搞到第一批无产阶级工人——或者说您要怎么把农民和手工业生产者从他们的土地和作坊里逼出来呢?羊吃人,黑奴贸易南北战争,毒气征粮队还是剪刀差?

在他们的思想里,科技和工业仿佛是和人无关的伟业,和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都没关系,唯一能联想到的就是和军事有关系……

差不多得了,要看一群不懂科学哲学甚至科学史都没看过的作者胡扯我不如知乎看谜语人讲寓言!

在他们看现代化和科学还有工业化就是无条件好的,世界大战是潜意识里认为和科学发展以及现代化无关的,工厂认为和资本没关系,学术圈是纯洁的人人心向真理——哦还默认真理和人无关同时觉得自己是无神论者……


有人就说了虚幻故事你讲道理脑子有毛病,那问题就在这里,这群人试图把现实里的某个东西扔到另一个假设里体现它的优越,然后你发现这群货(主要是读者)对这个东西的理解可以说离谱到家了,然后不被人待见也就很正常了

没看过的就算了不谈,点名批判奥术神座:量子力学史话魔法版且不说,宗教要是这么弱智,哥白尼伽利略牛顿估计要跟你谈谈……

从这个角度看,这说明大众对现代化还有不全面的认识(例如他们写虚幻作品也逃避了现代化官僚体系和分工与奥斯维辛的关系),我国的现代化进城还在继续,好事好事……

user avatar

因为一些作者的水平不够。

工业化不是造一两个机器,建一两个学校就能有工业化了,科技化/工业化他是一套完整的体系。

这套体系不但包括了完整的工业体系,还包括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教育体系、研发体系、军事体系和行政体系,这些体系会在一种精神或者一个思想纲领的指导下前进,没有思想为纲,工业体系的建造就是无根之水,没有精神为骨,科技体系哪怕建成也会出现倒退。

这是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所以这世界上只有两三个国家/集团能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走完工业化的道路——当然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有的作者说是工业化/科技化,实际上不过就是个换皮罢了,天道规则换成了科技规则,磕丹药成了磕基因药水,炼器成了工业生产,法宝成了武装,傀儡成了高达……

实际上就是换个皮罢了,你要愿意,不但可以换科技皮,还能换魔法皮,武侠皮,玄幻皮。

工业化体系的建立他不是一天而成的,知识体系的确立才能系统化的培养人才,人才的出现才能保证研发体系的建成,研发体系保证军事体系的出现,军事体系保护整个工业体系的存在,工业体系提升农业体系保证脱产人数的增加,而这一切在行政体系的连接下高速运转。

一两个“天才”就想掀翻整个时代,你做梦呢?

大多数作者连工地上指挥一群农民工打灰都没干过,你指望他能架构出整个庞大复杂的工业化体系出来?他能抄好现实里已经走过一遍的路就不错了。

网文里水平比较高的远瞳、宅猪、乌贼哪个不是抄现实体系?人家直接单章明说了:我就是能力不足所以参考了现实里的某某某时代和某某某体系。

有的作者自己水平不够又不愿意抄,想自作聪明瞎搞出来的体系,我寻思一下觉得能跑就上,简直是胡扯。

这里简单说一下,打灰这玩意一般来说一打三十六甚至四十八小时不能断(因为水泥会凝固)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光协调对接灰车、工人、送料、搅拌、补钢筋都是一个大工程。

你还得估算料的多少,有的司机和小老板给你搞花的,料欠点或者哪里有问题,你还得记住。

我替我爹看过场子,繁杂的对接和换班(工人2~4小时换班一次,但是是错开换班的,而且不同活的工人工作时间和工时不一样,你都得记)都能让你开始混乱,打一根大梁几十个小时持续运转下来,你一两个领导要是能转的开,那你就完全可以在项目部升职了。

我跑工地玩了这么多年,没见过几个土木狗第一次就能转的开的,有一两个都光速升项目部了,这就叫有能力。

user avatar

谁要是有本事写个魔幻修真版的《临高启明》,我保证看正版。

user avatar

网文是写主角的

现代科技越发达,个人的能力就越不突出,需要整个社会配合……

张辽说审美,这个看法是对的。

框框框子说,作者水平不够,也是对的。

实际上,是描写这种设定下的世界,以及搞定这种设定下的网文,还要写的有趣……

已经超出网文作者能力极限了。

我做过类似设定,好多同行都做过类似设定,但最后都表示……

太难了,写不了。

作者厌恶这玩意的,我没见过,倒是喜欢的挺多……

读者讨厌这玩意太正常了,一群不自量力的作者,写的一坨xx,会被喜欢才怪。

少数几本品质不错的,都有铁杆死忠……



我做过一个设定,大工业化魔幻,的确太难,就改成末世,人类曾有魔幻工业的社会,但现在到处都是废墟。

这就能绕过,无法突出主角,和描写整个世界,两个难点,只写魔幻化工业世界的一角,难度就降低好多。

问题在于,末世是大神墓场……

user avatar

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位异世界法师

可以放火球、可以上护甲、可以飞行、可以影响别人的思维。

然后你来到了现代,发现很多事普通人靠工具竟然也能完成,你相对普通人的优越性大大减弱了,你爽吗?

再思考一下,为什么很多穿越题材主角从现代社会穿越到尚未工业化的古代社会去?

网文的一大爽点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魔幻/修真体系工业化消解了法师,尤其是低端法师的优越性。

user avatar

因为绝大多数网文的魔法/修真的所谓工业化体系都属于作者强行开挂。

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符文万能。魔法世界的底层规则是符文,修真世界的底层规则是符文,神话世界的底层规则还是符文,反正是个世界的底层规则都是符文,也不管在当前世界观下符文这种设定合不合理,符文科技天下第一就完事了。

行吧,作者自己原创的世界我也不好说什么,那些写同人的、搞诸天流的,明显世界观和设定上就不支持,完全不是一个画风的东西,就不要拿你的nt二设去鄙视人家原设好不好?神特么《西游记》里也用符文,神特么《西游记》里的神仙对符文的了解程度还不如普通人,真就你聪明系列。

符文说白了就是作者取巧/偷懒的一种做法,很多时候把这个扯淡的设定一去,主角所谓的魔法/修真工业化基本上就废了。问题是你写的小说世界里又不是没有成熟的技术体系,进一步优化升级也不是不行,把现实世界的科技稍微改改水土不服的就直接用符文糊弄过去,这是正确的科学态度吗?

除了符文万能之外比较常见的还有技术万能、工业万能和科学万能。

技术万能我就懒得说了,无非就是符箓印刷机之类的玩意儿。工业万能其实已经算写得比较深入的了,主角或者说作者多为工业党和唯生产力论者,发展重工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真那么容易先把现实问题解决一下吧。

科学万能就是一边面对异界真实存在的神明仙佛不愿接受现实整天叫嚣这不“科学”这不“唯物”,或者就是想当然地认为信仰神明是封建迷信落后陋习应该被打倒,一边又认为科学无所不能连神明也能送上手术台,在不可知论世界坚信科学能解析创造一切,魔法也是科学修真也是科学,把科学当真神来膜拜,我也不知道谁才是迷信。

只能说这些主角摧毁教会打倒真神,自己又建立了一个科学神教,这很难说是进步还是落后。指不定未来还会出现科学裁决所之类的奇葩玩意儿,把一切宣扬不“科学”的所谓“巫师”送上火刑架。

user avatar

没有其他答主说的什么因为写起来很复杂,什么凭空建立工业体系不可能……

都是在鬼扯!

单纯就是……审美接受不了!

工业化、科技化的奇幻,这类作品还不是很少,喜欢的人也不算特别少。

但是工业化、科技化的修真,作品少,喜欢的读者也少……除了走进修仙、修真四万年,你们还知道哪本?我可以说一个……《屠魔工业》。

觉得这类题材好看,爽的读者是为什么?是因为他们喜欢科技、工业大于喜欢奇幻、修真……是喜欢用科技、工业去“解构”“碾压”奇幻修真……这样有优越感……

而奇幻是个舶来品,修真是本土文化,喜欢看科技工业去碾压解构修真的读者……就少了很多……

我还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

用现代技击技术把武侠贬得一无是处的,主角穿越到武侠世界靠现代技击的知识吊打各路武林高手(得是吊打)……你有没有兴趣看?

如果你说有,那么你认为会有兴趣的人有多少?

user avatar

因为大部分写的很烂。

第一大问题是很多作者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纯属民科,然后还硬写科幻。

我也不要求说科幻一定要严谨,科幻可以有“幻”的设定,但“幻”的部分总不能是初高中教科书上的基本物理常识吧?

比如说,如果作者写个迪拉克之环提供无线能源这叫科幻设定,作者要是写个电风扇吹风力发电机等于永动机,这叫物理不及格。

现在网文圈很多科幻都是物理不及格水平,尤其加了魔法和穿越以后,物理不及格还嘴硬“世界观不同,和现实不一样”。

但是再嘴硬水平摆在这了。就这水平。

第二个大问题是:世界观设定不清。

因为大部分作者没有那个水平,写不出科技发展的各个环节是如何突破的,所以只能频繁用魔法解决问题。

可能开篇时,魔法师只会丢丢火球术,后面却科技发展的困难越来越多,比如材料强度,控制系统,能源问题。

而这些问题作者水平不够不知道怎么解决,索性全部丢给魔法解决了。于是魔法师会的越来越多。魔法渐渐变成了万能的许愿机。

那么问题来了,魔法这么万能,你的科技有个p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