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目的是赚钱。
A股缺乏赚钱效应,自然就不会吸引社会资本。
具体点说,A股只有波段性机会,所以只会吸引投机型资本,关注长期趋势的资本则是敬而远之。
坐上中国船舶的老太太告诉你:
2006年那一轮牛市中,据说有一位老太太曾经在邻居的怂恿下入了市,她不懂得什么股市趋势,也不晓得什么PE(注释1)的,当时就买了一只叫沪东重机的股票(曾经因亏损而被冠ST沪机),后来这只股票重组后更名为中国船舶。老人觉得中国股市里面造船的股票就那么几家,物以稀为贵是老道理了,这只股票光听名字就很正宗,于是就决定把手头的钱都买造船的股票。
老太太于是以10元每股的价格买了20手沪东重机的股票,一共2万元,之后继续过自己平静的日子,过了一阵子,听邻居说她的股票涨了不少,都翻倍了,让老人把股票赶快卖了,她开户是托人的,买卖是儿子操办的,这会儿要卖股票又找来儿子,但自个儿却把密码给忘记了。要卖股票得带上证件到证券公司去办理密码修改或密码重置,老人嫌麻烦没去办理,这事儿一忙就给耽搁掉了。没想到一年之后,儿子购房需要用钱希望老人给支持一下,这才想起原来买过股票,结果到证券公司一问,股价涨到了280元每股,她的资产涨到了56万。老人这次找回了密码,卖出了手中的股票,笑容满面:“一年时间挣了我一辈子都挣不到的钱!”
这只是一个故事,真假无从考证。但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得到一点启示,老人很聪明吗?她并不聪明,她的成功在于能够认准了自己的目标,同时对手中的资产有信心,又放低了自己预期,再加上能够以平常心对待投资这桩事,不过分过分的担心资产价格的波动。换了是其他人,天天盯着盘面,10元的股票涨到11准抛了,再买一只股票可能下跌,最后2万有可能变成56万吗?我看很难。
A股现在每天的成交额在4000亿左右,只有2015年每天2万亿成交额的五分之一,有很多资本从A股中撤了出来。
主要是目前A股没有赚钱效应,场内资金也都套着一肚子。就算近期快速反弹,但和大部分人没啥关系,因为总体上,大伙都是套牢状态。
市场,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此而已,关注微信公众号(星轩墨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渡人如渡己,希望无论行情如何变化,我们都能一直一起走下去,十年之后也能笑看股市
为什么资本不断流出,而不是不断流入A股呢?解释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
一、熊市阶段,市场缺乏机会
今年年初依靠蓝筹股暴涨,大盘差点摸到3600点,之后蓝筹崩盘暴跌,带领指数击穿多个关口,侯宁3300点的铁底,李大霄3000点的儿童底统统没有保住,最低下探到2644点。
现在是不折不扣的熊市,熊市的悲观预期会让资金流出,而资金流出又会造成股市下跌落实熊市,进而再一步影响预期,这时候看不到哪里是底部,资金怎么敢进来。
二、全面宽松后,市场已经不缺钱,更缺信心
之前宏观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在货币宽松的基础上,财政政策同样积极,全面宽松时刻到来。虽说不搞大水漫灌,但放出的水总会有溢出效应,股市会从中受益。
目前看资金进场意图不明显,态度不坚决,主要还是长期下跌之后的悲观情绪影响,市场缺乏信心。
既没有明显的机会,也没有进场做多的信心,社会资本自然是不愿意进股市来玩的。信心能不能修复,重点看我们的财政政策能否真正刺激经济平稳增长。
我有一位券商资管朋友跟我说,这波上涨,这世界里没有白送的行情,跌多了虽然会涨,但涨起来可不是单纯让投资者解套。在这位资管朋友看来,现在他们就是要和指数赛跑。指数急涨,银行、基建、两桶油出力做多,并非偶然。银行现在资本充足率要求严格,为补充不足,融资需求强烈,2018年上市银行融资计划是4000亿,但市场低迷9个月,自然很难完成,所以这次上涨,很可能是为了配合银行融资。
因此,只有从根本上去改变一些制度才能彻底挽回老乡的心。只有让小散赚到钱了的市场才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场。否则,即使社会上大量资本也只能无奈观望。资金是进来赚钱的,不是进来当韭菜的。
其实,在股市里有过几年打磨的人都能体会到,股票做好了,还真是个来钱的门道,每个人也都曾经不止一次有过,买到过曾被自己因割肉或小涨后拿不住而抛掉的大牛股的经历和经验。也常常因为过早卖掉这样的牛股而后悔不已,但却很少人思考为什么结果总是这样···往往多归罪与运气不佳。
其实,对很多人来说,炒股是一项永远只留下遗憾的艺术,因为每一笔操作大部分的结果常常是割肉止损,赢利卖出股价却涨势依然让你眼热,还有各种各样你无从把控的政策、公告、信息、传闻···就算你偶尔有过感觉良好的炒作,但只要还没有离开股市,遗憾一样会不断跟着你······
为大家好好的整理一下错误心态,方法学多了,也要多整理思路的习惯,更何况是人的一生呢!所以希望对你们的投资能够有所帮助。
1、有些股民不管是盈利也好,亏损也罢,只要一买入股票,就是拿着不放,这样做也不能说不对,但是要根据股票的实际情况来定,如果是基本面、技术面都不行的股票,这样做就是亏损一条路。
2、喜欢把股票的走势与某某技术形态做对比,认定股价必然会按照既定的模式发展。须知主力都是作图的高手,股市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这样生搬硬套,墨守成规,最终会吃大亏。
3、股价下跌时买进股票,这是一项相当严重的错误。买一支股价远比前几个月水准低的股票,看来是捡到便宜货,然而这种做法却可能遭致重大损失。作为散户,顺趋势操作,只能是唯一的选择。
4、只去买便宜的股票。如果盲目的只根据价格便宜而去购买这类股票,那么就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不要人云亦云地主观选择便宜的股票。
5、跟风热门股。热门股票一般都是在上涨前后15分钟决定买否,如果连你普通投资者都知道了那是热门股,基本就是一个亏的下场。
6、专炒消息股,即炒股消息的重要性大于股票的重要性。有些朋友专门根据所谓的内幕消息进行操作。但绝大多数消息是错误的,因为和操盘手有密切联系的人毕竟是少数。
7、过度交易。过度交易,不论是为了测试技术,还是因为心理因素,都非常致命。
8、举棋不定。有的投资者在未进入股市之前,原本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已经制定了一些周密的计划,准备在股市中大展风采。但是,在进入股市之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的影响和作用,原本的计划被抛掷一旁,开始随意改变自己的操作计划。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9、欲望无止境。一个投资者要想赚钱,必然会有赚钱的欲望,但不可以太贪。有时候,股民的赔钱就是因为过分贪婪造成的。股票市场中这种贪婪的欲望是比较常见的,一般的股民无法控制自己的贪欲,这种贪欲会让这些股民损失惨重。
10、买股票一定要买有量的股票。试想假如人人都发现庄家在吸货,那么这个庄家怎么可能收集到便宜的筹码,更别谈炒作了.既然进货阶段不好把握,那么买入出货阶段有量得股票不就是自投罗网吗?
其实股市自有它本身的规律,在某段时间运行在一定的区间范围都是自然的规律,只要你遵守这个规律并严格去执行,就不会受到太大的伤害,甚至还有收获。
所以,无论做人、做股,还是做生意,都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做,不能太过分,一过分就会失去理智,从而又违反自然的规律,在股市上涨时做出过于狂喜的姿态,进而忘乎所以,最终可能招致有所损失。
因此,股市总是“时而清晰时而迷离”,股民朋友们请千万记住“不以跌悲不以涨喜”。
很多个股在不断的下跌过程中已经吸引到资金关注,这些资金就是一边下跌一般吸筹,当手中掌握大多数筹码时候就会出现拉升,因此在下探到一定精准线后获得支撑就会大概率出现向上运行的趋势,而大家要做到的就是判断出这次下探是否是见底的信号。
“长腿踩线”构成要素
1、长腿价柱所对应的量柱,最好是缩量或者平量。说明主力还在里面,并没有出逃。
2、长腿价柱的下影线最好是在其左侧有支撑,重合的位置越多越好。
3、次日介入,可以提高其正确率。
注意事项
1、长腿踩线的价柱可以是阳线或者是阴线
2、下方对应的量柱是缩量或者是缩量行情
3、第二天如果高开高,后期上涨的概率较大,如果是低开低走则走下跌趋势的概率较大。
实战
大阴+阴长脚大阴+阴长脚的技术特征:
1、在某一个交易日中,出现一根大阴线,可以是上涨行情中的大跌,也可以是下跌行情中的大跌,但如果是上涨行情末端的大跌,则需注意随后的反弹之后,依旧要面临下跌的行情。
2、大阴线出现之后,第二天延续下跌趋势,且形成较为猛烈的趋势。但下跌一定的幅度之后,行情开始低位反弹,从而形成一根带有很长下影线的小阴K线。
3、大阴+阴长脚,这两个交易日当中,如果成交量相对较小,那么后期股价上涨的概率就会更大。如果成交量相对较大,则后期股价上涨的概率没有前一种情况的概率大。(当然一般情况下,形成大阴线不太可能伴随很小的成交量)
市场分析:
1、在股票处于市场关注度较小,交易较为疲倦的状态下,部分资金看空或其他较为单一、细微因素的影响下,或者庄家有意拉跌股价,由于市场参与度不高,导致股价大幅度下跌。
2、第二天,散户追涨杀跌的心态,因此跟随抛售手中股票,另股价继续下跌,下跌了一定幅度之后,市场主力发现股票泡沫较小,买入价值较高,因此低位买入,从而形成一一根长脚阴线。
3、在这种背景下,明显市场多空双方力量偏向于多头,因此未来行情反转上涨更具优势。
实践运用注意要点:
1、首先关注这一形态所处的股价趋势,如果所处行情系股价已经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上涨之后,涨势较为疲软之际,则短期行情将有反弹,中长期股价将继续大跌。
2、如果所处的行情是股价经过低位筑底之后初步反弹,那么这一形态出现之后,后期股票价格下跌空间有限,继续低位震荡一段时间,上涨幅度非常可观
3、如果行情处于下跌趋势之中,看涨则需要有所警惕。这时需要关注成交量的大小,成交量太大,行情仍有继续下跌的风险,成交量较小,行情反弹可能性更大些。
4、“长阴+长脚阴”组合形态中,第二个交易日的下影线越长,则形态散发的看涨信号越强。
5、“长阴+长脚阴”组合形态中,伴随的成交量越小,则看涨信号越强。
量价关系就是指成交量和价格的同步或背离的关系。一般来说,股票技术分析可以说就是对价格、成交量、时间三大要素进行的分析,而成交量分析则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因为市场就是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先来看下成交量递增背景下,股价运行的情况。
1、量增价涨,短期买入信号
成交量持续增加,股价趋势也转为上升,这是短中线最佳的买入信号。“量增价涨”是最常见的多头主动进攻模式,应积极进场买入。
2、量增价平,持股待涨信号
股价经过持续下跌,风险逐步释放,有资金介入抄底,股价有止跌企稳迹象。此时,若成交量的阳柱线多于阴柱,凸凹量差比较明显,说明有主力建仓吸筹,积蓄上攻动能。因此,大家可以采取分批、适量加仓,或者继续采取持股待涨策略,博弈后期的补涨行情。
3、量增价跌,弃卖观望信号
股价经过长期大幅下跌之后,出现成交量增加,即使股价仍在下落,也要慎重对待极度恐慌的“杀跌”,所以此阶段的操作原则是逢高减仓、观望为主。
投资者在分析成交量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成交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辅助类分析指标。因此对成交量的分析,应该与价格变化联系起来综合分析。不可脱离股价变动,而单独分析成交量。
(2)不同板块、不同股票的成交量的分析标准,应该有所区别。例如,大盘股的换手率超过5%,就已经是大幅放量。而对于投机活跃的小盘股来说,可能换手率超过10%才能算是大幅放量。
(3)股价上涨时需要成交量的配合,但是下跌时则不需要。就好比推石头上山,上山时需要不断用力推动,而下山时则不必费力,单凭重力石头就能向下滚动。
赌徒心理无处不在,除了上一课说的不断加码,还有一些,甚至自己都没注意到。
例如,有人亏钱了,然后就想,等反弹到多少多少一定出来,以后不玩了。这看起来很不赌徒,但其实也是赌徒心理。
赌徒心理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预设一个虚拟的目标,一个想象中的目标,完全无视市场本身。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怕失去机会,怕失去了赚大钱的机会。例如,万一走错了,怎么办?万一还涨,不就亏了?诸如此类。
注意,市场中生存,从来就不是靠一次暴富得到的,一次暴富最后倾家荡产的,见多了。
市场真正的成功,都是严格的操作下完成的。操作失误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市场的机会不断涌现,一个严格的操作程序,足以保证你长期的成功。
赌徒心理,一个很经常的行为,就是砍了又追,追了又砍,完全被一股无明的业力牵引,就往那鬼窟里去了。这所谓的杀红了眼,所以就被杀了。
赌徒心理,一个更经常的行为,就是不敢操作,看到机会到来,就是怕,等机会真正起来了,又后悔,然后就追上去,5元不敢买的,过段时间50元都敢买,结果又被杀了。
赌徒心理,还有一种就太常见了,就是听消息,找捷径,以为这世界上就有一个馅饼一定能拍着自己,可能吗?就算能吃到点馅饼,那玩意能当长期饭票吗?
赌徒心理,还有一种大概是最常见的,就是我要赚钱买房子、车子。我投入,要把装修的钱赚回来。可悲呀,你以为市场是慈善场所?那是杀人的地方!
生活,很简单,一天三顿,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而不是那些古灵精怪的玩意;市场很简单,就如同生活,在一定的韵律中生长出利润。只有那韵律,那平凡但又能长久的赢利模式,才能使得你战胜市场。
你不需要如赌徒一样整天烦躁不安,又期盼又恐惧,折腾不休。你只要平静地按照自己的韵律、按照市场的显现去与日俱增地强大自己。错过了,就错过了,后面有无数的机会等着。
你,不需要把自己设计为超人。超人是不需要设计的,超人是干出来的。你能长期地战胜市场,你就是市场的超人。因为市场的原则就是,只有最少数的人才能长期地战胜市场,你不是超人,谁还是?
你,当然会不时面对不同的危机,危机不能躲,用最快最明确最直面的手段解决,只要还有翅膀,天空就是你的。
前面说,你要用0成本投入。当然,实际上也没必要这样严格。你可以把你完全不影响生活的钱拿出来,告诉自己,这就是你唯一的资本,你没有后援,然后就用这创造你自己的神话。当然,如果你输光了,你可以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但在给自己这次机会之前,你必须把自己彻底解剖一次,把你所有失败的根源都挖出来,然后你告诉自己,这是你最后的尝试。
如果你又输光了,那么,你就退出吧,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市场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去当市场的高峰的,我们有时候必须面对的最客观的事实就是:我不行。
然后给自己N年的机会,去学习、去历练,在N年以后,你觉得你有足够的信心重新回到市场了,你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如果这还不行,那这一生,你就和市场永远再见。买基金,买国债,什么都可以,但还是别亲自到市场来了。
市场,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文章作者:茗股堂论
链接:https://xueqiu.com/6897939160/147866144
来源:雪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