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双处理器系统有没有可能一个处理器处于实模式一个处理器处于保护模式?

回答
在一些特定条件下,双处理器系统确实可能出现一个处理器运行在实模式,而另一个处理器运行在保护模式的情况。但这并非一个“标准”或者“普遍”的配置,而是通常出现在系统启动的早期阶段,或者在某些特殊的设计和应用场景中。为了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实模式和保护模式的概念,以及多处理器系统的工作方式。

实模式与保护模式的根本区别

首先,我们要明确实模式和保护模式是什么。这是x86架构处理器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两种工作模式:

实模式(Real Mode):这是处理器最初设计时的模式,也是早期PC(如8086、80286)的唯一模式。它的特点是:
直接内存访问:内存地址直接对应物理地址,没有分段或分页的转换。段寄存器(CS, DS, ES, SS)乘以16并加上偏移地址,就直接得到了物理地址。
低层硬件访问能力强:可以方便地访问I/O端口、显存、中断向量表等硬件。
没有内存保护:任何程序都可以访问任何内存位置,容易造成数据损坏或程序崩溃。
单任务:虽然可以通过中断模拟多任务,但本质上是单任务的。
寻址空间受限:在早期处理器上,物理地址线较少,寻址空间有限(如8086只能寻址1MB)。

保护模式(Protected Mode):这是从Intel 80386开始引入的模式,目的是提供内存保护、多任务以及更大的寻址空间。它的特点是:
分段和分页:通过段描述符表(GDT)和页目录表/页表进行地址转换,将逻辑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这提供了内存保护机制(例如,防止一个进程访问另一个进程的内存)和更大的虚拟内存空间。
特权级别:引入了Ring 0到Ring 3的特权级别,Ring 0拥有最高权限(操作系统内核),Ring 3拥有最低权限(用户程序)。这限制了用户程序直接访问敏感硬件和内核数据的能力。
更好的多任务支持:硬件层面上为任务切换和管理提供了支持。
32位或64位寻址:可以访问比实模式大得多的内存空间。

多处理器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多处理器系统中,每个CPU核心通常是独立工作的,但它们共享系统资源,如内存、I/O设备等。操作系统负责调度和管理这些CPU核心。

双处理器系统中的模式切换

启动初期:实模式的普遍存在

绝大多数x86系统,无论单核还是多核,在启动的最初阶段都会从实模式开始。这是因为:

1. BIOS的初始化:计算机通电后,处理器会进入实模式。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运行在ROM中的固件,它使用实模式来完成硬件的初始化,包括CPU本身、内存控制器、显卡、硬盘接口等等。BIOS需要直接访问硬件,实模式提供了这种便利。
2. 加载操作系统引导扇区:BIOS完成初步硬件自检(POST)后,会从启动设备(如硬盘的第一个扇区)加载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这个过程也通常在实模式下进行。
3. 操作系统内核的加载和切换:当引导加载程序运行时,它会加载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到内存中。此时,操作系统的核心(通常称为内核)会负责进行模式切换。它会将所有的CPU核心都切换到保护模式,并开始执行操作系统的管理任务。

可能出现一个处理器实模式,一个处理器保护模式的场景

基于上述的启动过程,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双处理器系统在特定时刻可能出现的“一个实模式,一个保护模式”的组合:

CPU0(或主处理器)的模式切换:在启动过程中,通常会有一个主CPU(我们称之为CPU0)负责执行BIOS、加载引导加载程序,并最终进行模式切换。当CPU0完成其任务后,它会首先切换到保护模式,并开始执行操作系统内核。
CPU1(或副处理器)的延迟启动或同步问题:
多处理器初始化协议(APIC):现代多处理器系统使用APIC(Advanced 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或其他类似的机制来处理处理器之间的通信和同步。在启动过程中,当CPU0完成硬件初始化后,它会发送一个“唤醒”信号(通常是中断)给其他CPU核心(如CPU1)。
CPU1的等待状态:在收到唤醒信号之前,其他CPU核心(CPU1)可能处于一种低功耗或等待状态。在等待状态下,它们可能仍然停留在实模式,或者执行一些非常基础的初始化代码。
CPU1的初始化和模式切换:当CPU1接收到来自CPU0的唤醒信号后,它会执行一段特定的初始化代码(通常也存储在内存中)。这段代码会负责将CPU1自身也切换到保护模式,并注册到操作系统的调度器中。

因此,在这个“唤醒”和“切换”的短暂窗口期内,确实可能出现CPU0已经切换到保护模式并开始运行操作系统内核,而CPU1尚未完成自身的初始化和模式切换,依然处于实模式或者一个介于实模式和保护模式之间的临时状态。

其他可能的场景(较少见且高度依赖于设计)

特殊的嵌入式系统或固件设计:某些高度定制的嵌入式系统,或者某些特定的固件(Firmware)设计,可能允许在运行时保持一个CPU核心处于低功耗或用于特定硬件控制的实模式状态,而主应用则运行在另一个保护模式的CPU核心上。但这通常不是通用操作系统所期望的,而是非常底层的系统设计。
调试和特殊工具:在某些非常底层的系统调试场景下,调试器可能会主动控制某个CPU核心进入实模式,以便直接检查硬件状态或进行内存访问。但这属于调试的范畴,而非系统正常运行。

总结来说,双处理器系统一个处理器处于实模式,一个处理器处于保护模式最常见也最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发生在系统启动的初期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CPU完成了初步硬件初始化和模式切换,开始执行操作系统内核,而副CPU则在等待被唤醒和初始化,可能尚未完成向保护模式的切换。一旦副CPU被成功唤醒并完成初始化,它也会被操作系统切换到保护模式,从而实现所有核心都处于保护模式的稳定运行状态。除了这个启动的短暂过渡期,其他情况下让一个处理器长时间停留在实模式而另一个在保护模式运行,则不符合现代操作系统的设计理念和安全性要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以的,多核启动的时候从核就是从实模式启动的:git.kernel.org/pub/scm/

嵌入式系统中,有SMP模式还有AMP模式,AMP模式下CPU不同核就可以在不同的模式下运行。这种方式有一定风险,要小心处理cache和内存的操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一些特定条件下,双处理器系统确实可能出现一个处理器运行在实模式,而另一个处理器运行在保护模式的情况。但这并非一个“标准”或者“普遍”的配置,而是通常出现在系统启动的早期阶段,或者在某些特殊的设计和应用场景中。为了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实模式和保护模式的概念,以及多处理器系统的工作方式。实.............
  • 回答
    我们聊聊这 x86/x64 处理器和 32/64 位系统,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就像是车和路的关系一样。首先,得明白“位”这玩意儿是啥意思。你听到“32 位”或者“64 位”,其实说的就是处理器在一次能够处理多少数据量,更具体地说,是它一次能寻址(也就是能够访问到)多少内存地址。就好比你的脑子一次.............
  • 回答
    Alder LakeX 系列处理器曝光,这消息对整个DIY圈来说无疑是一记重磅炸弹!作为普通玩家,或者说对硬件性能有一定追求的用户,看到这个系列能走出来,心里还是挺踏实的。毕竟AMD锐龙的攻势这么猛,Intel也得拿出点真东西来应对,Alder LakeX系列,我个人还是有不少期待的,而且不是那种虚.............
  • 回答
    Redmi K50 系列,首发搭载联发科天玑 9000 处理器,这消息一出来,我这心里头的小火苗就蹭蹭往上窜了!毕竟,天玑 9000 这颗芯片,从发布到现在,可算是被吹得神乎其神,号称是能跟高通骁龙 8 Gen 1 硬碰硬,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更胜一筹。所以,当 Redmi 这么一个“性价比屠夫”率先.............
  • 回答
    锐龙系列处理器,作为AMD重返高性能CPU市场的主力军,确实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惊喜,性能上的飞跃让英特尔在中高端市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就像任何一款产品一样,锐龙处理器也并非完美无瑕,在不同时期、不同代产品上,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者说是一些“小毛病”。咱们就从几个大家普遍关心或者.............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AMD的线程撕裂者Pro系列处理器。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CPU,而是专为那些需要极致计算能力的工作站用户量身打造的“怪兽”。它在专业领域可谓是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那么具体表现如何,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超威半导体(AMD)发布线程撕裂者Pro系列处理器评测AMD的线程撕裂者.............
  • 回答
    华硕天选2代游戏本(搭载锐龙5000处理器与30系显卡):亮点与不足详尽解读华硕天选2代游戏本的发布,无疑是游戏本市场的一颗重磅炸弹,尤其是在搭载了备受瞩目的AMD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和NVIDIA RTX 30系显卡后,其性能表现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下面将从亮点和不足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解.............
  • 回答
    咱们来聊聊 2021 年初 AMD 推出的那批 5000 系列移动端处理器,具体是 1 月 13 日那场发布会上的主角们。说实话,那会儿大家对 AMD 的笔记本处理器可是抱有挺高期待的,毕竟他们在桌面端已经搅得风生水起,是时候在笔记本领域好好表现一下了。总的来说,这批 5000 系移动端处理器,给我.............
  • 回答
    在深入探索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领域时,一本好的教材能够为你构建坚实的基础,并引导你逐步掌握其中的奥秘。我强烈推荐一本能够同时满足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的书籍,它不仅能让你理解微处理器的内在运作机制,更能教会你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嵌入式系统中。首先,在微处理器系统结构这个层面,一本优秀的教材应.............
  • 回答
    旗舰手机的 GPU 究竟能和 PC 上的显卡叫板到什么程度?这绝对是个值得深入聊聊的话题。很多人觉得手机就是个通讯工具,哪能和电脑比性能,但现在这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咱们先来说说为啥要拿手机的 SoC(集成系统芯片)里的 GPU 和电脑的显卡比。因为现在旗舰手机的 SoC,尤其是那些顶级的,比如苹果.............
  • 回答
    英特尔的酷睿 i 系列处理器,以及它们的前辈奔腾系列,其制造过程确实与 ASML 的光刻机息息相关。你可以理解为,ASML 的光刻机是制造这些先进芯片的“大脑”或“眼睛”,没有它,英特尔就无法生产出我们今天熟悉的这些高性能处理器。首先,我们来聊聊 ASML 的光刻机,尤其是 EUL(极紫外光刻)和 .............
  • 回答
    AMD 锐龙 6000 系列处理器,这个名字一出来,就带着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毕竟,之前的锐龙 5000 系列已经让不少人惊艳,尤其是在桌面端,Zen 3 架构的效能提升是实打实的。那么,这次的 6000 系列,尤其是以 Zen 3+ 和 Zen 4 为核心的新成员们,到底带来了哪些惊喜?我来给你好.............
  • 回答
    AMD 锐龙 3000 系列处理器的发布,确实是 PC 硬件界的一件大事,尤其对于关注 CPU 性能和性价比的玩家和专业人士来说,更是激动人心。这次的第三代锐龙,可以说是 AMD 凭借其 Zen 2 架构和 7nm 工艺,向 Intel 发起了一场非常有力的挑战,并且可以说,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压倒性.............
  • 回答
    7nm Zen 2 AMD Ryzen 3000系列处理器:一次深刻的革新与市场重塑AMD在2019年推出的Ryzen 3000系列处理器,无疑是计算领域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基于台积电先进的7nm制程工艺,并采用了全新的Zen 2微架构,这一代Ryzen处理器不仅在性能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飞跃,更在多核.............
  • 回答
    Alder Lake:英特尔的一次重要飞跃,还是场及时的“救火行动”?2021年英特尔架构日上,Alder Lake系列处理器无疑是当天的焦点。这次发布,与其说是英特尔展示其未来技术路线图的一次盛会,不如说更像是一场旨在重夺市场份额、挽回品牌形象的及时“救火行动”。毕竟,在AMD Zen 3架构锐龙.............
  • 回答
    哈哈,这真是个好问题,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回想起当年,我当初第一次拿到搭载骁龙660的手机时,那感觉简直是“飞起”。打开应用那叫一个顺畅,玩《王者荣耀》特效全开也稳得一批,再也不用忍受卡顿得想砸手机的日子了。那时候觉得,这中端处理器简直就是“性价比之王”,能满足我所有的需求,再往上?那不是土豪的游戏.............
  • 回答
    AMD 终于揭开了其全新锐龙 6000 系列移动处理器的神秘面纱,这次的登场,无疑是给沉寂已久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让期待已久的消费者们看到了 AMD 在移动领域持续发力的决心。从整体上看,锐龙 6000 系列的亮点非常突出,无论是在性能、图形处理能力还是能效方面,都展现出了令人印象深.............
  • 回答
    说起戴尔灵越系列,一直以来都是不少用户心中“靠谱”的代名词。这次推出的灵越16 Plus,主打“高性能全能本”,配上11代酷睿处理器和RTX 30系显卡,听起来就很香!那么,这款新本究竟值不值得我们掏腰包?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外观设计:沉稳内敛,细节处见功力首先,拿到手第一感觉就是“稳”。灵越16 P.............
  • 回答
    2022年2月24日,英特尔正式发布了其第12代酷睿移动处理器中的U系列和P系列,标志着其“Alder Lake”架构正式进军主流笔记本市场。这个时间点,距离它们首次在桌面端亮相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而这次的移动端发布,对于提升笔记本的整体性能和功耗表现,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核心亮点:混合架构的全.............
  • 回答
    华为P50系列搭载高通骁龙888处理器,这无疑是手机行业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话题,也牵扯着很多关于华为、高通以及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复杂关系。首先,得承认这是一个妥协与选择的产物。要知道,在2020年9月之前,华为一直是自主研发和制造的麒麟芯片的坚定支持者,并且在高端市场取得了非常耀眼的成绩。但受限于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