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AMD 正式发布的锐龙 6000 系列处理器?

回答
AMD 锐龙 6000 系列处理器,这个名字一出来,就带着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毕竟,之前的锐龙 5000 系列已经让不少人惊艳,尤其是在桌面端,Zen 3 架构的效能提升是实打实的。那么,这次的 6000 系列,尤其是以 Zen 3+ 和 Zen 4 为核心的新成员们,到底带来了哪些惊喜?我来给你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我们得把目光聚焦在两个主要的战场:笔记本平台和桌面平台。 因为这两者之间,虽然共享“锐龙 6000”的称号,但背后的技术是截然不同的,带来的体验也各有侧重。

笔记本平台:Zen 3+ 的崛起与 RDNA 2 核显的飞跃

在笔记本领域,AMD 推出了基于 Zen 3+ 架构的锐龙 6000 系列(代号 Rembrandt)。这批处理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无疑是首次在移动端引入了 RDNA 2 架构的核芯显卡。这可不是小打小调的升级,而是AMD 在图形处理能力上的一次大幅跃进。

Zen 3+ 架构:温故知新,精益求精
Zen 3+ 并非是革命性的推翻重来,更像是 Zen 3 的一个“小改款”或者“增强版”。它在 Zen 3 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能效比和 IPC(每时钟周期指令数)。这意味着在同等功耗下,它能提供更强的性能,或者在同等性能下,能耗更低。对于续航至关重要的笔记本来说,这绝对是福音。AMD 在工艺制程上也更加激进,采用了台积电的 6nm 工艺,这相比之前的 7nm 在能效和晶体管密度上都有所提升。

RDNA 2 核显:游戏体验的颠覆者
这才是 Zen 3+ 锐龙 6000 系列最让人兴奋的亮点。以往我们提到锐龙处理器的核显,往往是“够用就好”,顶多能应付一些轻度的游戏或者影音娱乐。但 RDNA 2 核显的加入,直接将笔记本核显的性能拉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性能提升: 锐龙 6000 系列的顶配型号,如锐龙 9 6900HX 所搭载的 Radeon 680M 核显,其理论性能已经可以媲美一些入门级的独立显卡,例如 NVIDIA 的 MX 系列,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能挑战一些老款的 GTX 10 系列独显。这意味着,你可以在不牺牲太多便携性的前提下,玩转一些主流的网游(如《英雄联盟》、《Dota 2》、《CS:GO》),甚至是一些对画质要求不高的单机游戏。
特性支持: RDNA 2 核显还带来了 AMD 自家的各种图形优化技术,比如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FSR),这项技术可以通过算法提升游戏的帧率,而且支持广泛,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是实实在在的福利。同时,对最新的视频编解码支持也更加完善,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也更加友好。
潜在影响: 这一代的核显表现,无疑会挤压一部分入门级独立显卡厂商的市场空间。那些对轻薄本有需求,又不想牺牲游戏体验的用户,会更倾向于选择搭载锐龙 6000 系列处理器的笔记本。

平台整体升级:DDR5 与 PCIe 4.0
除了 CPU 和 GPU,锐龙 6000 系列在平台支持上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它首次在笔记本领域支持 DDR5 内存。DDR5 的高频率和更大的带宽,对于处理器的性能释放,尤其是核显性能的发挥,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对 PCIe 4.0 的支持也更加广泛,这意味着更快的 SSD 传输速度和更快的独立显卡性能释放。

总的来说,锐龙 6000 系列(笔记本)的到来,标志着 AMD 在笔记本领域,尤其是轻薄本和全能本领域,拥有了和英特尔叫板的资本。 过去那个“核显不行”的标签,已经被彻底撕掉了。它让更多用户看到了集成显卡也能带来不错的游戏体验的可能性。

桌面平台:Zen 4 的惊艳登场与工艺制程的飞跃

如果说笔记本平台的锐龙 6000 系列是稳扎稳打的升级,那么桌面平台的 锐龙 7000 系列(代号 Raphael),虽然名字上不带“6000”,但它才是 AMD 在桌面端真正意义上的下一代旗舰,基于全新的 Zen 4 架构。并且,AMD 在发布会上非常明确地将 Zen 4 视为“6000 系列”的延伸,毕竟在移动端已经有了 6000 系列的品牌认知,这次发布其实是把“6”这个数字的升级迭代延续到了桌面。

Zen 4 架构:性能与能效的同步飞跃
Zen 4 是 AMD 在桌面端的一次重大架构革新。它在 Zen 3 的基础上,IPC 提升了 约 13%,而且频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最高可达 5.7GHz 的 Boost 频率。这意味着在同等频率下,Zen 4 的性能就比 Zen 3 更强,再加上更高的频率,整体性能提升是相当可观的。
微架构改进: Zen 4 在前端、后端、缓存等方面都有多项优化,提升了指令吞吐量和延迟。更宽的执行单元、更大的缓存,都为性能的提升提供了基础。
AVX512 指令集: Zen 4 加入了对 AVX512 指令集的完整支持。这项指令集在科学计算、深度学习、多媒体处理等领域有着显著的性能优势。对于有这些专业需求的用户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升级。

5nm 工艺:效率的极致追求
Zen 4 处理器采用了 台积电的 5nm 工艺。这是 AMD 首次在消费级桌面处理器上使用如此先进的制程。5nm 工艺带来的不仅是更高的晶体管密度,更重要的是 能效比的显著提升。在提供更强性能的同时,功耗的控制也更加出色。这意味着在同等功耗下,你可以获得更高的性能上限,或者在相同性能下,功耗会更低,发热也相对控制得更好。

全新 AM5 平台:对未来的投资
Zen 4 的推出,也意味着 AMD 对桌面平台进行了全面革新。它采用了全新的 AM5 插槽,不再兼容之前的 AM4 插槽。
DDR5 内存独占: AM5 平台 只支持 DDR5 内存。虽然这意味着用户需要重新购买内存,但 DDR5 在带宽和频率上的优势,对于 Zen 4 这样强大的处理器来说是必需的。这为未来的性能提升留下了空间。
PCIe 5.0 的普及: AM5 平台原生支持 PCIe 5.0。虽然目前 PCIe 5.0 的 SSD 和显卡还未完全普及,但这一代的平台支持,为未来几年显卡和存储设备的性能提升做好了准备。这意味着你可以购买一个主板,然后在未来几年内升级到更快的显卡和 SSD,而无需更换整个平台。
集成显示核心的强化: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桌面版的 Zen 4 处理器,也都在其 CPU 核心之外集成了 一套基础的 RDNA 2 核显。虽然性能相比笔记本端的 Radeon 680M 还有差距,但这至少保证了所有 Zen 4 处理器都具备基础的显示输出能力,降低了对独立显卡作为必需品的门槛,为一些入门用户或者亮机使用提供了便利。

桌面锐龙 7000 系列的发布,再次巩固了 AMD 在高性能桌面处理器市场的领先地位。 Zen 4 架构带来的 IPC 和频率提升,加上先进的 5nm 工艺和全新的平台支持,让它在游戏、内容创作等各种应用场景下都表现出色。对于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升级。

总结一下,AMD 锐龙 6000 系列(包含笔记本的 Zen 3+ 和桌面端的 Zen 4 延伸概念):

笔记本端(Zen 3+): 以 RDNA 2 核显为最大亮点,大幅提升了集成显卡的图形性能,使得轻薄本也能获得不错的游戏体验,同时在能效和工艺上也进行了优化。
桌面端(Zen 4): 是架构和平台的双重革新,Zen 4 带来了显著的 IPC 和频率提升,5nm 工艺带来了更好的能效比,全新的 AM5 平台支持 DDR5 和 PCIe 5.0,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评价的话,可以说 AMD 在这一代产品中交出了一份相当亮眼的成绩单。 尤其是在笔记本领域,通过核显的突破,成功地在市场中开辟了新的增长点。在桌面领域,则是继续以技术优势巩固自己的地位。当然,任何产品都有其两面性,比如 AM5 平台初期成本较高,但从长远来看,AMD 的这一系列举措,无疑是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高性价比的选择,也进一步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6000系列主要提升就是 RDNA2 架构的核显,而众所周知核显的性能依赖更快的显存。

因此这个处理器实际支持的是 LPDDR5 跟 DDR5,虽然都有DDR5字样,但这确实是两种不同的内存规格。

如果是为了核显,那么大概率搭载的是 LPDDR5-6400,目前测试来看,LPDDR5-6400内存的核显性能比 DDR5-4800 要高。

所以 6000 系列处理器在轻薄端 R7 标配很可能就是 LPDDR5-6400,这款内存芯片已经在手机行业广泛使用两年,所以价格应该不会很贵。

6000系列很可能是不会上PC端的,因为PC端并没有支持 LPDDR5 内存的主板。而这款核显目前需要 LPDDR5 内存才能实现最高性能。

因此,6000 系列很可能就是一款专门为搭载LPDDR5低功耗手机内存而生的产品线。考虑到它搭载了台积电6nm制程,在低压场景的能耗比会不错,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它可能更适合轻薄本的原因。而在游戏本领域,除了增加DDR5以及USB4等输出以外似乎提升并不太明显。

明年的7000系列会上PC端,我猜测那个时候的 DDR5 内存应该会有了进步,如果从现在的 DDR5-4800 进步到明年的 DDR5-6400,那么普通 DDR5 也就会适合上新款核显了。

user avatar

在CES 2022发布会上,AMD如期发布了代号“Rembrandt”的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目前结合各方面消息,基于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的产品,极有可能在今年Q1季度上市,也就是近期。所以在一众新品发布前,我这边整理了下目前已有信息,这次AMD 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到底升级了啥?

  • CPU内核从Zen 3升级到Zen 3+;
  • 联合台积电采用了6nm工艺制程;
  • 针对功耗电源效能做了大量优化,大幅提高能效比;
  • 核显从Vega架构升级到RDNA2架构;
  • 支持PCI-E 4.0、USB4、WiFi6e,内存升级支持DDR5LPDDR5。

如果你对近年移动硬件平台比较关注的话,那么你会惊呼,这不是我最期待的“换代补全版APU”吗?



01/ “ZEN 3+ ”架构

AMD 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CPU内核从之前的Zen 3升级到了Zen 3+架构,提升的地方主要在于:工艺制程升级,随之极限频率也得到提升,部分型号最高频率可达5GHz;受益6nm制程能耗比也有明显提升,加上新的电源框架及功耗管理及功能,Zen 3+架构的“每瓦性能”会达到一个新高度,可实现24小时续航





目前已知的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包括8款H系列处理器(包含有“H”、“HS”)和两款U系列处理器,最高规格依旧是8个内核。



对比上一代理论性能获得提升的同时,各类应用的功耗也确实降低。当然我们也期待上市后的实测表现。





6000系列在15w~28w之间都能提供所有完整8核高性能核心,所以能带来更好的表现。





02/ “RDNA 2”总算来了

之前的APU Cezanne如果说有什么遗憾,大概就是核显依旧是沿用多年的Vega架构,让不少核显用户感觉可惜,所以这次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最大或者最吸引关注的地方,可能反倒是核显升级到RDNA2架构,这次的目标除了提升核显性能,显然还想干掉入门级独显。



全新的RDNA2核显在1080P时的表现几乎是lris Xe核显的两倍。一方面是新的核显架构,另外一方面就是这次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内存部分只支持DDR5LPDDR5,所以显存带宽也获得大幅度提升,当然也是考虑到这点所以这次直接放弃支持DDR4。



此外RDNA2的架构的一些特性也都一并保留,比如硬件级光追,这对于核显来说也算突破,目前可能感觉意义不大,但毕竟是DX12U的重要特性,未来难保其它特殊应用层面会有怎样的玩法。而视频解码部分,也新增支持AV1,这个也是未来一众网络视频平台可能会采用的视频编码格式。

总体来说,这次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的核显部分,无论是性能抑或新特性部分都非常值得期待,因为这可能会给未来笔记本产品品类都带来影响。

不过要注意的就是产品部分,这次不同型号的核显主要划分12组CU和6组CU两种,并没有其它居中规格,所以在意核显性能的话,就要注意型号选择。

03/ 除了PCIe4.0 更重要还有USB4.0

这次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几个升级地方,你让我排重要程度,第一重要毋庸置疑是核显,其次就是【I/O扩展水平】的提升了。

这部分可能是普通用户不容易感知,但实际又是挺重要的地方。在桌面平台,AMD可以说最早引入PCIe4.0,但在移动平台,扩展能力可以算是前几代产品的弱项,到了这一代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直接赶了上来,达到最主流的水准,配置了20条PCI-E 4.0通道(支持8条独显+4条SSD+4条通用PCI-E),速度、带宽数量及可拆分灵活程度,都足以满足OEM厂商设计需求,也就是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机型可以满足一些移动工作站的扩展设计需求。



雷电~啊不,是USB4接口,总算来了!!!这之前是不少专业用户的怨念,这一刻总算得到了满足。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所支持的USB4接口,最高带宽高达40Gbps,这么高的带宽一方面可以满足一些特殊显示设备(超高分辨率、超高刷新率),另外也可以接驳例如显卡扩展坞等设备,也就是搭载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的机型,可以满足一些特殊场景需求用户。

无线网络部分支持WiFi6E及蓝牙5.2,视频接口部分支持HDMI2.1跟DP2.0,这些对于外接扩展强需求的用户同样重要。

总结这次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的换代升级,如果只看性能数据,除了核显部分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其它部分普通用户未必能直观get到变化,但如果你是笔记本开发的产品经理、高性能移动平台需求用户,甚至做智能设备开发的人员,你就可以理解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所带来的更多的可能,基于这些变化,可能会给笔记本产品带来不同形态的玩法,毕竟谁不想要一台可以全天不带电源工作,下班最高特效玩原神,整机重量可能不到1.5kg,厚度不到18mm的高性能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AMD 锐龙 6000 系列处理器,这个名字一出来,就带着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毕竟,之前的锐龙 5000 系列已经让不少人惊艳,尤其是在桌面端,Zen 3 架构的效能提升是实打实的。那么,这次的 6000 系列,尤其是以 Zen 3+ 和 Zen 4 为核心的新成员们,到底带来了哪些惊喜?我来给你好.............
  • 回答
    AMD 终于揭开了其全新锐龙 6000 系列移动处理器的神秘面纱,这次的登场,无疑是给沉寂已久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让期待已久的消费者们看到了 AMD 在移动领域持续发力的决心。从整体上看,锐龙 6000 系列的亮点非常突出,无论是在性能、图形处理能力还是能效方面,都展现出了令人印象深.............
  • 回答
    AMD RX 6000 系列显卡:一次令人惊喜的回归与挑战2020年10月29日,AMD 正式发布了 RX 6000 系列显卡,这无疑是游戏显卡市场一次重磅级的搅局者。作为AMD多年来在高端独立显卡领域的一次全面反攻,RX 6000 系列的到来,标志着AMD终于有实力与 NVIDIA 正面较量,并为.............
  • 回答
    AMD 正式发布锐龙 7000 系列桌面级处理器,这无疑是 DIY 市场的一件大事,也是 AMD 继锐龙 5000 系列后一次重大的架构革新和平台升级。这次发布,AMD 不仅带来了全新的 Zen 4 架构,更是彻底拥抱了 AM5 平台,可以说是一次全方位的革新。核心技术亮点:Zen 4 架构的飞跃首.............
  • 回答
    AMD Ryzen 9 3900X 是一款在推出时备受瞩目且极具影响力的处理器,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详细评价。一、核心规格与定位: 核心数量与线程数: 3900X 配备了惊人的 12核心 24线程。在当时,如此高的核心数在消费级桌面处理器领域是相当罕见的,直接将桌面CPU的多核性能提升到了.............
  • 回答
    AMD 在 CES 2022 上发布的 RX 6500 XT,说实话,是张让人心情挺复杂的牌。作为一款定位主流入门级别的显卡,它承载了许多预算有限的玩家想要升级显卡的心愿,但实际表现和市场定位却引发了不少争议。咱们先从“好”的一面看看。首先,价格。RX 6500 XT 的官方建议零售价是 199 美.............
  • 回答
    AMD的AM5接口,也称为LGA1718接口,是AMD面向其Zen 4架构及未来Ryzen处理器推出的全新一代CPU插槽。它的出现标志着AMD在桌面平台的一次重大升级,带来了多方面的改进和革新。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对AM5接口进行详细评价:一、 技术规格与优势:1. LGA设计(Land Gri.............
  • 回答
    AMD RX 6000 系列显卡在北京时间10月29日凌晨(我猜你说的应该是北京时间10月28日晚/29日凌晨)的发布,那场发布会可以说是一场相当有份量的登场,在当时的显卡市场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评价它,得从几个核心方面来聊聊:1. 核心技术与架构:RDNA 2 的惊艳亮相这次发布最大的亮点无疑是R.............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 AMD RX 5500 系列显卡,特别是针对其 10 月 7 日的发布(尽管实际上市时间可能略有调整,但发布日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以及它“对标 GTX 1650”的定位。一、 AMD RX 5500 系列的整体定位与市场目标 目标市场: RX 5500 系列主要面向的.............
  • 回答
    要评价 AMD 的优势是否会被英特尔的 12 代酷睿“Alder Lake”终结,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深入剖析。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要看 Alder Lake 在哪些方面带来了显著的进步,以及这些进步对 AMD 现有市场地位的影响程度。Alder Lake 的核心竞争力.............
  • 回答
    RX 6700 XT:AMD 的中高端答卷,是否称得上惊艳?AMD 在今年 3 月 3 日正式推出了 RDNA 2 架构下的又一款重要产品——Radeon RX 6700 XT。这款显卡定位在主流到高端的交界处,旨在满足那些希望在 1440p 分辨率下获得流畅游戏体验,同时又不想花费顶级旗舰价格的玩.............
  • 回答
    AMD 的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FSR)技术,作为一种开源的、跨平台的空间放大技术,自推出以来便在游戏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要评价这项技术,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就像审视一件精密的机械装置,看看它在实现“更好画面,更快帧数”这个核心目标上,到底做得怎么样。首.............
  • 回答
    AMD Zen 3 兼容性风波:从“不支持”到“支持”的一场博弈AMD 在 Zen 3 架构发布初期关于其对旧款主板芯片组,特别是 X470 和 B450 系列不支持的声明,确实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和讨论。不过,值得强调的是,AMD 在 5 月 20 日发布了更新,确认 Zen 3 处理器将支持 .............
  • 回答
    聊起AMD在游戏机上的表现,这可是一出颇具戏剧性的好戏,从籍籍无名到如今的主导地位,其间的故事足够让人津津乐道。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上掰开了揉碎了说。开篇点题:从“幕后”到“台前”的华丽转身在游戏机这块儿,AMD绝对算得上是“老炮儿”了,只不过早年它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幕后英雄的角色。还记得PS.............
  • 回答
    RX 5600 XT:AMD 的中坚力量,性价比的有力竞争者AMD 在 2020 年初推出的 Radeon RX 5600 XT,可谓是瞄准了当下最主流的 1080p 高刷新率游戏市场,并试图在这片竞争激烈的红海中撕开一道口子。那么,这款显卡究竟表现如何?它的出现又给市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咱们就来.............
  • 回答
    AMD 祭出 RX 5300 XT,这波操作,怎么说呢?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玩意儿定位是入门级,名字里带个“5300”,本身就暗示了它的身份。AMD 在显卡领域,从高端的 RX 7000 系列往下数,一路到 RX 6000、RX 5000 系列,然后还有更早的 RX 500 系列,再.............
  • 回答
    AMD 新发布的 Radeon RX 5700 系列显卡,尤其是 RX 5700 和 RX 5700 XT,无疑是近期显卡市场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从技术革新到市场定位,它们都表现出了 AMD 在高性能图形领域的决心和实力。技术亮点:RDNA 架构的首次亮相RX 5700 系列最大的亮点在于它首次搭载了.............
  • 回答
    咱们聊聊AMD暂时没对中国进行新的X86授权这事儿,这背后可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道道的。你想啊,X86架构可是CPU的“根儿”,这东西就像是工业时代的蒸汽机或者信息时代的互联网协议一样,掌握了它,就等于掌握了高端计算的命脉。而AMD作为少数几个拥有X86授权的公司之一,它的决策自然牵动着不少人的神经。.............
  • 回答
    细数 AMD RDNA 架构的优势与不足:一次深入的解析AMD 的 RDNA 架构,自其诞生以来,便以一种挑战者者的姿态,在 GPU 市场掀起了新的波澜。作为与 NVIDIA 竞争的重要武器,RDNA 系列显卡,无论是早期的 RX 5000 系列,还是后续的 RX 6000 系列乃至如今的 RX 7.............
  • 回答
    AMD 7nm Navi显卡,也就是我们熟知的Radeon RX 5000系列,自发布以来,可以说是给沉寂已久的AMD显卡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不能光看表面参数,还得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和实际使用体验来。首先,制程工艺上的飞跃:7nm的意义重大这绝对是AMD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