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AMD的AM5(即LGA1718)接口?

回答
AMD的AM5接口,也称为LGA1718接口,是AMD面向其Zen 4架构及未来Ryzen处理器推出的全新一代CPU插槽。它的出现标志着AMD在桌面平台的一次重大升级,带来了多方面的改进和革新。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对AM5接口进行详细评价:

一、 技术规格与优势:

1. LGA设计(Land Grid Array):
核心优势: AM5接口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采用了LGA设计,这意味着CPU插槽上拥有1718个触点,而CPU本身是平坦的触点表面。这与Intel长期使用的LGA设计类似。
评价:
更低的损坏风险: 相比于AMD之前一直使用的PGA(Pin Grid Array)设计(CPU针脚),LGA设计大大降低了用户在安装CPU时误弯或折断针脚的风险。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提升了装机体验和可靠性。
更高的触点密度和稳定性: LGA设计允许在CPU上集成更多的触点,为未来更高性能和更多功能的CPU提供了扩展空间。同时,每个触点与主板连接更牢固,减少了接触不良的可能性。
设计趋势的统一: 随着AM5接口的推出,AMD在桌面CPU接口设计上与行业主流Intel保持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便于了主板制造商的设计和生产。

2. DDR5内存支持:
核心优势: AM5平台原生支持DDR5内存,这是其相对于AM4平台(DDR4)的另一大飞跃。
评价:
更高的带宽和频率: DDR5内存相比DDR4提供了更高的内存带宽和时钟频率,能够为CPU提供更充沛的数据吞吐能力。这对于CPU密集型应用,如游戏、内容创作、科学计算等,能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
更高的能效: DDR5在电压控制和电源管理方面有所改进,理论上能带来更好的能效表现。
初期成本和兼容性考量: 在AM5刚推出时,DDR5内存的价格相对较高,且初期部分DDR5内存条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但随着市场成熟,DDR5的价格逐渐回落,兼容性也得到了很大改善。长远来看,DDR5是未来的趋势。

3. PCIe 5.0 支持:
核心优势: AM5平台支持PCIe 5.0,为主板和显卡等扩展设备提供了双倍于PCIe 4.0的带宽。
评价:
为未来设备准备: 目前市面上支持PCIe 5.0的显卡和SSD并不普及,但PCIe 5.0的引入为未来的高性能显卡、高速NVMe SSD提供了充足的带宽,确保了平台不会因为接口带宽瓶颈而限制了新一代硬件的性能发挥。
提升特定应用性能: 对于需要极高带宽的设备,例如某些专业级加速卡或未来可能出现的更高速的SSD,PCIe 5.0可以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
成本和实用性: 早期支持PCIe 5.0的主板价格通常较高,而目前大多数游戏和应用对PCIe 4.0的带宽已经足够,PCIe 5.0的实际体验提升在普通用户感知上可能不明显。但对于追求极致性能和未来兼容性的用户来说,这是必要的投资。

4. 供电和散热解决方案:
核心优势: LGA1718接口的设计允许更强大的CPU供电需求和更稳定的CPU安装。
评价:
更强大的供电能力: 随着CPU性能的不断提升,对供电的需求也越来越高。LGA设计为更强大的VRM(电压调节模块)和更稳定的供电提供了基础。
散热器兼容性: AM5接口的物理尺寸和安装孔位与AM4接口是兼容的。这意味着许多用户可以继续使用他们原有的AM4散热器,这极大地降低了升级成本和用户的使用门槛。这是一个非常贴心的设计,体现了AMD对用户体验的重视。

5. 平台寿命承诺(Socket Longevity):
核心优势: AMD承诺AM5接口将支持到“至少2025年之后”,这意味着用户在未来购买AM5主板后,可以在未来几年内升级到更新一代的Ryzen处理器,而无需更换主板。
评价:
巨大的用户价值: 这是AM5平台最大的亮点之一,也是AMD相对于Intel的长期优势。这种长期的平台支持策略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投资回报,减少了频繁更换主板的成本和麻烦。
信心保障: 这一承诺为消费者购买AM5平台提供了坚实的信心,尤其是在面临新技术升级的初期。

二、 市场表现与用户接受度:

初期表现: AM5平台在发布初期伴随着Zen 4处理器(如Ryzen 7000系列)的上市。这些处理器在性能上有了显著的提升,尤其是在单核性能和能效方面。然而,初期的高价格(CPU、主板、DDR5内存)也让一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
用户接受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价格的调整,AM5平台逐渐被更多用户接受。DIY用户和对性能有较高要求的用户是AM5的首批采纳者。对于游戏玩家和内容创作者来说,AM5平台提供的性能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与AM4的对比: AM4平台因其出色的性价比和长期的升级路径(从Ryzen 1000到Ryzen 5000)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AM5的推出并非是要立即取代AM4,而是为AMD的旗舰和未来产品线提供了一个更先进的平台。目前,AM4平台依然活跃,为预算有限的用户提供了良好的选择。

三、 存在的一些挑战或可以改进的地方:

初期成本较高: 如前所述,AM5平台在刚推出时,CPU、主板和DDR5内存的价格都相对较高,这限制了其在大众市场的快速普及。
DDR5的初期磨合期: 尽管DDR5是未来的趋势,但在AM5初期,一些内存兼容性和稳定性问题偶有发生,需要主板厂商不断通过BIOS更新来优化。
PCIe 5.0的当前实用性: 目前能够充分利用PCIe 5.0带宽的设备还不多,这使得PCIe 5.0的优势在很多情况下未能完全体现,对于部分用户而言,可能是“为未来付费”。
功耗表现的争议: Zen 4架构的CPU在满载高负载下,其功耗和发热相较于上一代有所增加,这需要用户配备更高品质的散热器和电源。虽然AMD对此有所优化,但这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方面。

总结:

AMD的AM5(LGA1718)接口是一次全面而重要的升级,它引入了LGA设计,支持DDR5和PCIe 5.0等先进技术,并承诺了长期的平台寿命。

优点:

提升了用户安装体验和可靠性(LGA设计)。
提供了更高的性能潜力(DDR5、PCIe 5.0)。
为未来硬件发展奠定了基础。
延续了AMD在平台寿命上的优势,给予用户良好的升级信心。
兼容部分AM4散热器,降低了升级成本。

缺点/挑战:

初期成本较高。
部分新技术(如PCIe 5.0)的当前实用性有限。
Zen 4架构在高负载下功耗有所提升。

总体评价:

AM5接口是AMD在桌面CPU领域迈出的坚实的一步,它代表了AMD技术路线的进步方向。虽然初期存在成本和技术成熟度的问题,但其前瞻性的技术支持和长期的平台承诺,使其成为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尤其对于那些追求最新技术、高性能和未来可升级性的用户而言。AM5接口的推出,进一步巩固了AMD在高端DIY市场的竞争力,并为Intel带来了持续的压力。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价格的调整,AM5平台有望在未来获得更广泛的成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根据目前已知的信息,推测是

  1. DDR5是每DIMM双通道,一根条子64bit分成两个32bit的通道进行操作 可能内存要多几针
  2. PCI-E 4.0的数量应该是28-32根,安排应该是20-24根给dGPU/GPP/NVME,剩下8根给PCH 按照AMD都提供稍多PCIE(即IO战的先手)的策略,我个人认为可能是24根给dGPU/GPP/NVME
  3. 多出来肯定还有不少供电针脚,据传AM5第一批产品就有170W TDP的大火炉
  4. 更多的USB,更多的视频输出接口,更强化的SOC表现

目前AM4接口的1331针决定了AM4平台只能有

1.最多三个视频接口

2.最多4个USB 3.0/3.1

3.最多24条pcie

4.最多2个USB2.0

这些扩展在笔记本上还基本够用,但是放台式机上距离够用差太多了

所以X300和A300至今只有极少数USFF和STX产品使用,完全没有普及开


所以聪明的你肯定发现了,ZEN 2cIOD虽然设计了8个USB3.1 10G,但是CPU直连的部分只有4个,与ZEN一样

如果参考renoir、cezanne,就知道AMD其实是不满意当前AM4接口的SOC扩展能力的

renoir SOC 设计了24条pcie,6个USB3 10G,4个USB2.0,三个独立的显示输出控制器和两个支持DP alt mode的显示输出控制器

但是沿用了较老的FP6 BGA接口,所以能看出renoir的笔记本扩展性受限,IGP大约只能同时支持4屏

而FP6因为一开始是为rivenridge之类的老式APU设计的,所以1140ball的针脚数量对扩展性是个比较大的挑战

所以从整体上来说,也是时候推翻AM4接口对MSDT的扩展性限制了。

对于商用机来说,pcie不是特别紧张的,但是usb数量和核显的多屏数量是要紧的。商用机市场份额不小,而且定期淘汰,显然比DIY市场更肥美一些。

所以之前intel经常被人吐槽的强U带强IGP,主要是为了商用机市场的-这部分市场不需要很强的游戏性能,但是需要高集成度,低成本(能不要亮机独显就不要亮机独显)和高可靠性(芯片越少越好),同时多屏是刚需。比如SOCKET H LGA1150时代的商用机和入门级工作站,就普遍配置2个及以上的DP,用于核显支持多屏。

而同期的DIY市场,大多还是用独显带多屏。

而且根据多方消息汇总,说下一代CIOD会最低设一个3CU的IGP ,而APU会更加强化图形性能(据说下一代APU大概是11-12CU的navi),因此实现普遍性的集显3屏4K和最大集显6屏4K对于tiny和USFF平台来说意义非凡(目前实现6屏4K的tiny机型都需要加半高或者MXM独显)。

如果AMD能做到不加芯片组,就可以实现6-8个USB 3 10G,4个USB2.0(给生物识别模块、安全模块和蓝牙),3-6个DP接口,总计大概10-12个USB接口(intel pch最大是14个USB),6屏支持,那么从DT, SFF, USFF,tiny,笔记本在内的全部商用机产品都可以完全脱离PCH,实现完全的CPU定义功能。

更不要说cIOD和sIOD目前硬件上是支持PCIe的零碎拆分的,比如硬件上都支持X16拆成8个X2,而cIOD应该是支持x16拆16个x1的。如果PCIE通道数上升到32条,基本上可以实现LAN,WWAN,WLAN和 安全模块直连CPU,同时支持双NVME X4 SSD,以及x16的独立扩展卡。

PS:以上数据除了已经公开的,均属本人基于现有材料和思路进行的猜测,不负任何责任

当然,本人更希望AMD和祥硕把B550的设计通用化,做成一个支持双LAN,双X4NVME SSD,同时支持4个USB3 10G和2个USB2.0的外置IO hub卡

user avatar

其实这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清楚,就是拆散热器拔CPU的问题有望获得解决。

这绝对不是个梗。我自己就两次把CPU拔出来了。

总的来说,大概率是个好的方向。

另外,主板那边的CPU基座是可以独立于主板单独拆换的,而且比较便宜,比修CPU针脚要便宜。所以amd yes归yes,但在这个问题上intel的处理方式确实是更合理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AMD的AM5接口,也称为LGA1718接口,是AMD面向其Zen 4架构及未来Ryzen处理器推出的全新一代CPU插槽。它的出现标志着AMD在桌面平台的一次重大升级,带来了多方面的改进和革新。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对AM5接口进行详细评价:一、 技术规格与优势:1. LGA设计(Land Gri.............
  • 回答
    细数 AMD RDNA 架构的优势与不足:一次深入的解析AMD 的 RDNA 架构,自其诞生以来,便以一种挑战者者的姿态,在 GPU 市场掀起了新的波澜。作为与 NVIDIA 竞争的重要武器,RDNA 系列显卡,无论是早期的 RX 5000 系列,还是后续的 RX 6000 系列乃至如今的 RX 7.............
  • 回答
    苏姿丰博士,这位在科技界响当当的名字,自2014年执掌AMD帅印以来,不仅为这家百年老店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以其卓越的领导力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带领AMD走上了一条令人瞩目的复兴之路。要评价她,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需要深入剖析她上任以来AMD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背后,她所扮演的决.............
  • 回答
    AMD Ryzen 9 3900X 是一款在推出时备受瞩目且极具影响力的处理器,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详细评价。一、核心规格与定位: 核心数量与线程数: 3900X 配备了惊人的 12核心 24线程。在当时,如此高的核心数在消费级桌面处理器领域是相当罕见的,直接将桌面CPU的多核性能提升到了.............
  • 回答
    AMD 的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FSR)技术,作为一种开源的、跨平台的空间放大技术,自推出以来便在游戏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要评价这项技术,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就像审视一件精密的机械装置,看看它在实现“更好画面,更快帧数”这个核心目标上,到底做得怎么样。首.............
  • 回答
    RX 5600 XT:AMD 的中坚力量,性价比的有力竞争者AMD 在 2020 年初推出的 Radeon RX 5600 XT,可谓是瞄准了当下最主流的 1080p 高刷新率游戏市场,并试图在这片竞争激烈的红海中撕开一道口子。那么,这款显卡究竟表现如何?它的出现又给市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咱们就来.............
  • 回答
    AMD 锐龙 9 3950X,作为 AM4 平台上的首款 16 核处理器,无疑是当时(2019 年)消费级桌面市场的“核弹”,至今仍是不少用户的装机优选。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维度细细道来。首先,从“规格”这个硬数据来看,3950X 的出现本身就是对市场的一次“颠覆”。 16 核 32 线程: 这.............
  • 回答
    AMD Ryzen 的横空出世,无疑是近年来 CPU 市场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当 Ryzen 7 1800X 在很多性能测试中,能够直逼甚至超越当时 Intel 的旗舰 i76900K 时,一股“AMD 翻身”的浪潮迅速席卷了整个科技圈。这其中,“AMD 翻身”之所以会被冠以“三大幻觉之一”的称号,背.............
  • 回答
    AMD 锐龙 6000 系列处理器,这个名字一出来,就带着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毕竟,之前的锐龙 5000 系列已经让不少人惊艳,尤其是在桌面端,Zen 3 架构的效能提升是实打实的。那么,这次的 6000 系列,尤其是以 Zen 3+ 和 Zen 4 为核心的新成员们,到底带来了哪些惊喜?我来给你好.............
  • 回答
    AMD 终于揭开了其全新锐龙 6000 系列移动处理器的神秘面纱,这次的登场,无疑是给沉寂已久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让期待已久的消费者们看到了 AMD 在移动领域持续发力的决心。从整体上看,锐龙 6000 系列的亮点非常突出,无论是在性能、图形处理能力还是能效方面,都展现出了令人印象深.............
  • 回答
    AMD 新发布的 Radeon RX 5700 系列显卡,尤其是 RX 5700 和 RX 5700 XT,无疑是近期显卡市场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从技术革新到市场定位,它们都表现出了 AMD 在高性能图形领域的决心和实力。技术亮点:RDNA 架构的首次亮相RX 5700 系列最大的亮点在于它首次搭载了.............
  • 回答
    AMD 锐龙 3000 系列处理器的发布,确实是 PC 硬件界的一件大事,尤其对于关注 CPU 性能和性价比的玩家和专业人士来说,更是激动人心。这次的第三代锐龙,可以说是 AMD 凭借其 Zen 2 架构和 7nm 工艺,向 Intel 发起了一场非常有力的挑战,并且可以说,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压倒性.............
  • 回答
    聊起AMD在游戏机上的表现,这可是一出颇具戏剧性的好戏,从籍籍无名到如今的主导地位,其间的故事足够让人津津乐道。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上掰开了揉碎了说。开篇点题:从“幕后”到“台前”的华丽转身在游戏机这块儿,AMD绝对算得上是“老炮儿”了,只不过早年它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幕后英雄的角色。还记得PS.............
  • 回答
    Zen 3 Ryzen 5000 系列:实测性能,一次深刻的进化AMD 的 Zen 3 Ryzen 5000 系列处理器,可以说是AMD近年来一次非常扎实的进步,与其说是一次革命,不如说是一次精打细磨后的全面优化。从实际的测试结果来看,Zen 3 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它不仅在自家产品线上完成了超越,.............
  • 回答
    AMD 在 CES 2022 上发布的 RX 6500 XT,说实话,是张让人心情挺复杂的牌。作为一款定位主流入门级别的显卡,它承载了许多预算有限的玩家想要升级显卡的心愿,但实际表现和市场定位却引发了不少争议。咱们先从“好”的一面看看。首先,价格。RX 6500 XT 的官方建议零售价是 199 美.............
  • 回答
    RX 6700 XT:AMD 的中高端答卷,是否称得上惊艳?AMD 在今年 3 月 3 日正式推出了 RDNA 2 架构下的又一款重要产品——Radeon RX 6700 XT。这款显卡定位在主流到高端的交界处,旨在满足那些希望在 1440p 分辨率下获得流畅游戏体验,同时又不想花费顶级旗舰价格的玩.............
  • 回答
    咱们聊聊AMD暂时没对中国进行新的X86授权这事儿,这背后可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道道的。你想啊,X86架构可是CPU的“根儿”,这东西就像是工业时代的蒸汽机或者信息时代的互联网协议一样,掌握了它,就等于掌握了高端计算的命脉。而AMD作为少数几个拥有X86授权的公司之一,它的决策自然牵动着不少人的神经。.............
  • 回答
    AMD RX 6000 系列显卡:一次令人惊喜的回归与挑战2020年10月29日,AMD 正式发布了 RX 6000 系列显卡,这无疑是游戏显卡市场一次重磅级的搅局者。作为AMD多年来在高端独立显卡领域的一次全面反攻,RX 6000 系列的到来,标志着AMD终于有实力与 NVIDIA 正面较量,并为.............
  • 回答
    AMD 6 月 1 日发布的 3D Chiplets(3D VCache)技术,一场计算架构的革新?AMD 在 6 月 1 日正式发布了他们引以为傲的 3D Chiplets 技术,特别是其集成的 3D VCache(3D 垂直缓存)。这项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一块额外的 L3 缓存堆叠在 CPU .............
  • 回答
    AMD RX 6000 系列显卡在北京时间10月29日凌晨(我猜你说的应该是北京时间10月28日晚/29日凌晨)的发布,那场发布会可以说是一场相当有份量的登场,在当时的显卡市场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评价它,得从几个核心方面来聊聊:1. 核心技术与架构:RDNA 2 的惊艳亮相这次发布最大的亮点无疑是R.............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