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初是为什么学了法学?

回答
说起为什么学法学,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缘起,夹杂着一点机缘巧合,也带着点少年时对公平正义的朦胧憧憬。

那时候我大概还在读高中吧,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又总觉得有些事情不那么顺理成章的年纪。我记得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算特别优越,但父母一直很看重教育,给我营造了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我本身也属于那种有点爱琢磨事儿的性格,课本上讲的知识,我会想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一次偶然的机会,可能是看了什么新闻报道,也可能是和长辈聊天时听到的故事,我开始注意到“法律”这个词。当时对法律的理解很浅显,但隐约觉得它是一种解决纠纷、维护秩序的力量。我记得特别清楚的有一次,我们小区里有个邻里之间的纠纷,好像是因为楼上漏水到楼下,弄得一地狼藉,双方争执不下,闹得挺僵的。当时我就觉得,要是有一个明确的规则能来处理这种事情该多好,而不是大家靠吼靠吵就能解决。这种对“规则”和“秩序”的初步感知,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再后来,我开始接触一些社会新闻,看到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比如弱者被欺负,或者一些钻法律空子的行为。这些事情虽然离我的生活不远,却让我感受到一种无力感。我开始思考,是不是有一些专业,能够让我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现象,甚至有机会去改变一些不合理的状况。

大概是在高中毕业前夕,面临专业选择的时候,法学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当时,我对法学专业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可能更多的是受到影视剧的影响,觉得学法律的人很厉害,能够辩论,能够维护权益。我甚至会想象自己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在法庭上据理力争的样子。当然,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想象,现实远比这复杂和沉重。

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内心深处对“公平”的渴望。我总觉得,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尤其是在涉及人与人之间权利义务的时候,应该是公正的。法学,在我看来,就是研究这些规则的学问,是探究如何让社会更加有序、更加公平的途径。我希望通过学习法学,能够理解社会运转的底层逻辑,能够掌握维护自身和他人权益的工具。

我记得当时为了填报志愿,还特意去图书馆查阅了关于法学专业的资料,了解了它的发展历史,主要的学科分支,以及未来的就业方向。虽然一开始对具体学科的理解也很有限,比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等,但“法律”这个整体给我一种严谨、系统、而且充满挑战的感觉。它不像一些纯粹的理论学科那样虚无缥缈,而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它的每一个条文,每一个判例,背后都可能牵扯到真实的人和事。

所以,说到底,学法学更多的是一种内在驱动,一种对规则、对秩序、对公平正义的朴素追求。我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懂得规则、能够运用规则去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被动地被规则裹挟。当然,这种追求也伴随着对自身能力的要求,我知道学习法学绝非易事,需要大量的阅读、思考和逻辑分析,但我当时就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选择法学,与其说是一个深思熟虑的战略性决策,不如说是一种年轻的冲动,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以及对心中那份“应然”状态的向往。那份对公平的渴望,一直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坚持下去的重要动力,也塑造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感觉一切都很巧~

初一的暑假,有机会参与区里的普法活动,那是我第一次到法院,第一次穿上法官袍坐在审判长的座位上,第一次敲响法槌,第一次宣读审判书。

活动现场有记者采访,问我以后想从事什么职业,当时觉得毕竟是普法活动,为了切个活动主题,我洋洋洒洒地阐述了自己想为法律事业奋斗终生的豪情壮志(bushi),或许是那时便埋下学法的种子?

高考报志愿,自己中意的专业本来是中文、历史和新闻,结果报来报去最后报了法学。

大一暑假在法院实习,与当时指导我们模拟法庭的周法官重逢,一起回忆了好多当时的趣事。

法院书吧,超棒!有咖啡可乐雪饼!下午整理卷宗累了就去吃东西~

2018年,区里的普法活动还在进行,有幸以参加过普法活动的学生身份参加了18年的国家宪法日活动。

周法官发来的邀请(*^ω^*)

新闻稿有点浮夸,我没这样说哈哈哈哈

2019年,有幸参与了宪法日宣传模拟法庭的剧本创作

剧本稿子


所以我说

一切都很奇妙的巧呀

都源于2012年的那个夏天

就这样生根发芽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