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火箭总经理莫雷发布香港相关的争议推特,会给 NBA 的中国市场带去哪些影响?

回答
莫雷那条关于香港的推特,确实给NBA在中国市场投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其影响之深远,可以说是在多个层面展开的。

首先,最直接的,也是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商业上的损失。

赞助商的撤离和暂停: 你看,安踏、李宁这些国内的体育品牌,很快就暂停了与NBA的合作,特别是NBA中国赛的赞助商,像是特步、匹克等,都纷纷表示暂停。这可不是小数目,NBA在中国多年的商业拓展,靠的就是这些本土品牌的投入。这些暂停直接导致了NBA在中国的收入锐减。
转播权的终止或暂停: 腾讯体育是NBA在中国最重要的转播平台,事发后立刻就宣布暂停转播NBA赛事。虽然后来有过一些缓和,但那种信任的破裂是很难在短时间内修复的。对于球迷来说,看不到比赛,或者看不到高清、免费的直播,观赛体验会大打折扣,这也会影响到NBA在中国球迷群体中的粘性。
周边商品的销售下滑: 球迷文化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球队和球星的周边商品购买上。当NBA在中国形象受损,甚至出现“抵制”的声音时,球迷们对购买球衣、篮球、纪念品的热情自然会受到影响。

其次,在情感和认知层面,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民族情感的刺痛: 很多人认为,莫雷的言论触碰了中国人民的底线,是对国家主权的挑衅。这种民族情感的受伤,使得很多中国球迷感到愤怒和失望,继而引发了对NBA的抵制。这种情感上的疏远,比商业损失更难弥补。
“爱国”与“篮球迷”的身份冲突: 很多原本热爱NBA的中国球迷,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们热爱篮球,热爱NBA的比赛和球星;另一方面,他们又无法接受一个伤害自己国家情感的联盟。这种内在的冲突,让一部分人选择放弃继续关注NBA。
中国市场在中国球迷心中的地位: 莫雷事件也让NBA管理层和整个联盟重新审视他们在中国的市场策略。中国市场对NBA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他们过去是否真正尊重了中国市场和中国人民的情感,这一点受到了广泛的质疑。

再者,对NBA品牌形象的长远影响不容忽视。

信任危机: NBA在中国辛苦建立起来的品牌信任度,因为这次事件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当中国消费者不再信任NBA的价值观或者其处理问题的方式时,重建这种信任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时间。
“政治敏感性”的警示: 莫雷事件也给所有希望在中国市场拓展业务的国际品牌敲响了警钟。他们必须更谨慎地处理涉及政治、主权等敏感话题,否则可能会面临严重的后果。
竞争格局的变化: 尽管NBA依然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一群忠实球迷,但这次事件也为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等本土体育联盟提供了一个发展契机。当NBA在中国市场的声势减弱时,本土联赛有机会吸引更多的关注和资源。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几个阶段性的变化:

短期内: 赛事转播中断,商业赞助暂停,舆论一片哗然,球迷表达愤怒和失望。
中期: 赞助商的回归可能非常困难,转播平台需要重新评估合作风险,NBA在中国市场的曝光度和影响力显著下降,球迷流失现象出现。
长期: NBA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重建中国市场的信任,这可能包括更深入的文化交流、更谨慎的言论管控、以及对中国市场更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但即使如此,莫雷事件造成的创伤,很可能让NBA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蒙上阴影,难以恢复到以往的辉煌。

总而言之,莫雷那条推特的影响,绝不仅仅是“暂停转播”这么简单。它是一次深刻的市场教育,一次价值观念的碰撞,一次品牌信任度的危机。NBA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如何处理好这次事件带来的连锁反应,以及是否能真正理解并尊重这片土地上人民的情感和诉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难理解莫雷。我接触过一些老年人,他们也会对某些社会历史问题,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但他们也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只要你每月给我发退休金,保证医保卡能看病,公交卡能免费乘车,那我就支持理解你,至于不同观点,可以暂时先搁置;如果有一天我去了国外,不再吃你用你了,那我再说我想说的不迟。这种做法看似势力,但至少符合基本道义;你拿人钱财,就要替人消灾嘛。

我不知道火箭准确的财报,但我觉得,这二十年来,火箭以及火箭的球员,应该还是受益于中国市场的吧;虽然达不到同志加兄弟的关系,但也没必要公然唱反调吧。可能,火箭也不缺中国市场这部分钱和关注,但即便利益没有了,我们的情意应该还在吧。也许你认为你说的话没错,也许你觉得中国人懂得不多,但这世界总该还是人心换人心的吧!中国球迷一直是拿火箭做主队的,所以劳烦当事人,也多体谅他们的真实感受;就算拿不出他们对你的态度对待他们;至少也不能反着来吧,这不合适。

user avatar

因为在白皮眼里,我们依旧是拖着辫子,蜷在破席子上吸鸦片的东亚病夫,而且他们自己感觉天堂很近,中国太远,所以他们无所谓一次又一次的带节奏,一次又一次的踩中国的红线,反正道歉就算了。尊严是打出来的,反观亚洲国家,跟随美国跳是跳得欢,不过中国实在太近,反华归反华,该敲诈中国游客就敲诈中国游客,但是踩中国红线的事情是绝对不敢的。

user avatar

其实在这件事之前,大概是2018年春节,有另一件事大家现在可能都差不多忘了,那就是雷迪克说"chink"侮辱中国人那件事。

快船老板在私下对话里说n*****这个词被录音曝光出来,然后被nba直接终身禁止入场观赛,被逼的卖球队,甚至他以前捐给ucla医学院的一百万捐款都被ucla医学院退回。

而雷迪克那次事情怎么收场的?

没有罚款,没有禁赛,一点后果都没有。不光如此,雷迪克事后发了个不疼不痒的声明,然后虎扑瞬间出来一大堆腾讯出钱负责洗地的球迷带头原谅雷迪克,然后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试问,你要是nba球队的球员或者经理或者老板,你看到这件种族歧视的事在中国居然一点浪花都没起来,甚至自己国家的资本还帮着把这件事掩盖过去,你什么感觉? 你会看得起中国球迷吗?


这件事只是那次事情处理结果产生的一个后续罢了,如果还不了了之,会有第三次,第四次,无数次。

更新: 各大媒体和官方机构都纷纷出来了,虎扑最新的这几个做法也是比明智的。。。很明显是紧急讨论过的。这样才比较像样。

不请自来,步行者专区前版主留。

user avatar

我问过很多在美国工作的朋友,得到此事的回答基本回归到一个词

“美国人很虚伪”

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被灌输的知识大抵是“台湾,香港,澳门不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久而久之,美国很多人都觉得理应如此。

教育的别有用心之处,就体现在这里。

长大后,有的人成为NBA球员,有的人成为总经理,比如莫雷,还有的人成为银行家,文学家,政客。

但大多数精英分子,不会去评论,因为......他们也是要恰饭的,得罪经济日益强大的中国,不会有好果子吃,甚至还会丢饭碗。

所以他们选择放在心里,不说,不评论,不点赞。

即使他们认为,香港问题就是向往自由。

莫雷恰恰是另外一部分人,他们觉得自己很real,于是在社交媒体力挺香港自由。

发出1小时后,他删了,知道事情有点不对。

但这事他八成还觉得“切,要不是老板发话,我才不删呢!为了球队利益,暂时闭嘴啦!”

但实际上,他还是这么想的,力挺港独。

最后我想说,如果交了巨额版权费用的腾讯不站出来,球迷流量最大的虎扑不站出来,每年给火箭队贡献数亿人民币的赞助商们不站出来。

不抵制莫雷,或者不间接通过抵制火箭的态度(注意,态度很重要),从而对火箭老板施压,然后对莫雷处理。

如果上面的各方都不站出来,而只是球迷义愤填膺。

那么我们中国人,永远还是被欺负的命。

在莫雷心中,也许觉得

“中国人,一群暴发户而已,跪着看球吧!”

莫雷,下岗吧,谢谢。

user avatar

火箭凉了。

从姚明到现在,火箭在中国这么多年的运营,哪怕最惨的乐透冠军时期,也有坚实的球迷基础。

然后被一个经理,被一条推特,毁于一旦。

甚至整个NBA都会受影响。

腾讯和NBA刚签完大合同。

中国和NBA有着数不清的商业往来。

以后在知乎上的问题“有哪些公司/机构因为一个小人物而毁掉”的问题中,莫雷必然有姓名啊。

咱也先不急着谈立场,谈爱国。就说莫雷这个人。

你靠着火箭队这个在中国也算得上一号的金字招牌和中国打了多少年交道了,心里一点数没有?

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些人,从来都是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

古时候外国使臣进贡时,受的赏赐要比带来的东西多啊。

但同样的,豺狼来了,有猎枪!

这么些年,你连这个国家的秉性都没搞清楚?你发什么推荐,支持个屁。

然后回到我做为一个火箭球迷的立场,大是大非前,咱们永远选择和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站在一起。

我现在恨莫雷,你没事发什么推特,火箭队这些年在你手里,年年喊口号,到头来一个冠军也没有。

我更恨港独,你们不好好工作,学习,建设社会,你闹NMLGB。

最后用傅予转贴时的话来结束这个回答吧,也代表着我的心情。


火箭gg

user avatar

中美之间的价值观差异是个真实存在,绕不开的话题,也体现在方方面面,所以如果美国人在一些政治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我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教育背景和舆论导向在那,造成这种结果并不意外。

问题就是,一个普通民众和面向中国市场的公众人物,在面对敏感问题,表达观点依然不能等同对待,这点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是一样的。美国人对于黑人、女权、同性恋这些敏感问题,会不会随意发言,不考虑社会影响呢?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的,在公众面前,他们一定不敢,这是美国的政治正确,大家心里都崩了一根弦,知道哪些界限不能逾越,这是公众发言的基本素养,有多傻才会在这种问题上犯错误。如果我要挣美国人的钱,那我也会第一时间学习这些美国的敏感问题,知道界限在哪,坚决不能犯错误,即使我本来觉得好莱坞电影现在为了所谓政治正确在选角和人物设定上已经颇为可笑,我也得按人家那一套规则去说。

反过来也一样,如果你要来我们这挣钱,我们的政治正确同样不容质疑,这就是你工作的一部分,你能绷着一根弦处理好美国的政治正确,那么面对同样在业务范围内的中国,你这根弦怎么就松了?

那就只有两种可能:

1.职业素养不够,无法胜任现有职务;

2.自寻死路。

这事不是手滑、不是口误、不是歧义、不是含糊不清,是实锤,正所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那真的不可活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